《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养有道,不说能延寿几十年,但活过五十岁,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种消息,对萧深,不可畏不好。

    吴九帧比他还要知道自己病人的康复情况,所以,刚才周康喊他,他心里存在的疑惑更多于担忧,待看清周行的情况,他就更不会担忧了。

    所以,对于周行的歉意,他也就不计较了。

    左不过,他被陶太后安排到郡主身边,就注定在郡主身边的日子,除了照顾好郡主的身体外,与郡主相关的人也少不了麻烦他。

    摆了摆手,他示意周行不必这般歉疚,“周娘子担心也是情理之中,周先生不必这般客气,虽说你的身体经过几日的调理已见了起色,但这趟长途远行,一路上,周先生还是要多加注意,能休息的时候,千万不要撑着,凡事少虑,少忧,少思”

    “吴大夫,郡主让我过来问问周先生的情况。”

    刚刚奔过来的商隐,隔着马车帘子听到吴九帧的声音,就干脆的开口打断了他。

    吴九帧问诊的时候,最讨厌被人打扰,若不是商隐喊出康宁郡主的名号,没准他就要给商隐没脸了。

    即便如此,他语气也不怎么好,“让郡主放心,虚惊一场。”

    “既如此,周先生好好休息,郡主请仪宾过去一趟。”

第321章 香火() 
康宁郡主派了人来寻萧深,周行纵然病着,也不敢拦,更何况,他这会儿只是虚惊,并非真病,更不会拦了。

    听了外面的传话,当即就催起了萧深,“子稽快过去吧,郡主大概是有事交待。”

    萧深也奇怪冯昭怎么忽然派人来寻他了,心像长了草,踩着周行话音的尾巴就直起了身,匆忙扔下一句,“先生好好休息,回头我再来看你”的话,便下了马车。

    周娘子怕吴九帧挑礼,忙笑着描补道:“吴大夫别见怪,子稽实在是太看重郡主了,一时着急,这才忘了跟吴大夫打招呼。”

    “周娘子客气了。”

    吴九帧怎么会挑这种礼,见周行无碍,提了自己的医药箱便站了起来,“周先生这会儿无碍,我就回去了。”

    “我送大夫。”周娘子极是客气的起身欲送吴九帧。

    吴九帧却是拦了她,道:“还在行车中,娘子不必折腾了。”

    周娘子听出吴九帧并非虚情假意,想着来日言长,索性也不多客气,“那先生下马车时慢点。”

    “好。”

    这边吴九帧下了周行的马车,换回了自己乘坐的那辆马车,那边萧深已经钻进了冯昭的马车里,顾不得喝上一口茶,就关切的问道:“出什么事了?”

    冯昭很能感觉萧深对她的在意,好像她若不说个明白,别说是喝茶,怕是让他用膳也用不消停。

    看着这样的萧深,冯昭心口像烙了一块铁,熨帖的整个人由内到外透着舒适。

    这种舒适体现在她对萧深说话的语气上,柔得仿佛能滴水,“也没什么事,你先喝口茶,我再跟你说。”

    她说每一个字的时候,萧深都在盯着她的面颊看,更没忽略她眼里柔软的光,觉得她没有掩饰太平的意思,心里提起的那口气,终于松了下来,人也软倒的向车厢板靠去,依旧拒绝了琼琚送上来的热茶,对着冯昭说道:“我还不渴,你现在就说吧。”

    既如此,冯昭便不再提给他上茶的事儿,吩咐采颦将那份土仪单子拿了上来,交给萧深。

    萧深接过,疑惑的看向手中的单子,瞧明白是驿丞奉给冯昭的那一张,他问道:“有什么不妥吗?”

    着重看了上面送的瓷器、摆设类,萧深以为是这方面的东西出了什么问题?

    当然,他可不觉得送这些东西的驿丞会拿假货糊弄冯昭,反而,他在想,是不是这驿丞送出的东西,远比这单子上写的要贵重,所以,冯昭才把他叫过来商量?

    没准那驿丞是有求于冯昭,而求人的缘由,怕是夹在这堆礼品中,冯昭到底没出过宫,虽说人很聪明,却没管过外面官场的事儿,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也是有的。

    冯昭可不知道萧深辗转几息间就已有了这么多的想法,她还沉浸在萧深所表现出来的语气和态度上?

    “他们给我送这些东西,你不觉得不应该?”

    因为心里不明白,冯昭索性就当面问了出来。

    萧深听了,恍然间明白自己想岔了,一时间,再回味冯昭的话,竟有些哭笑不得起来。

    他不由的就调整了坐姿,向前探去,将脸上的笑意裸露在冯昭的眼前,直白道:“封疆大吏,钦差出行,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但凡入住驿站,驿丞和当地的官员都会根据对方身份、官职、权势送上相应的土仪,结个香火缘。”

    “香火缘?”

    冯昭对这个词很生。

    她皱着眉看着萧深,眸光里明显堆着问号。

    萧深竟不觉得她无知,耐心的为她解惑,“但凡当差,谁不想找个油水多,有权力,能照顾亲友的。”

    对于这一点,冯昭并不否认。

    虽然她呆在宫里的时间比较久,可看那些命妇们在进宫向太后娘娘请安的时候,总会时时的提提自家的子侄,卖上两句好,若是得了太后娘娘一句两句的赞赏,脸都要笑出花来,更别说太后娘娘一时慈威大发,赏个一官半职的。

    情同此理,冯昭对于萧深所说的话,能够理解。

    萧深就知道这么说她会明白,笑着继续说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你也该知道吧。”

    一触即通,冯昭不由反问道:“可他们凭什么以为拿着这些东西,就能达成所愿?”

    “广撒粮,少回报,终还是有回报的。”

    萧深道出了这里面的内含。

    “也就是说,终究会有被这点小恩小惠收买的人,成为他们达成心愿的工具。”

    一想到土仪后面,藏了如此肮脏的交歇,冯昭就觉得那张单子恶心,吩咐了琼琚,“把那些东西都扔了。”

    “慢。”

    萧深忙打断了冯昭的话,也把手里的单子往回缩了缩,一副生怕被琼琚硬抢的模样。

    琼琚见他把单子都要藏到怀里了,两只手顿时就怵在了身侧,目光也望向了郡主,暗道:总不能让她上仪宾怀里去抢吧。

    采颦更是不往前凑,缩在马车一角,当起了隐形人。

    冯昭少有看着萧深反对她的时候,尤其这东西还是人家献给她的,她想毁了,难道还要看萧深乐意不乐意?

    萧深虽然不知道冯昭心里想什么呢,可她脸上的情绪到是十分好猜,总之是对自己行为不快了。

    怕她气坏了自己的身子,萧深忙给了琼琚一个稍安勿躁的眼色,收回目光,看向冯昭时,又多了一丝解释的情绪。

    冯昭瞪着他,“哼”了一声。

    萧深就知道她虽然不高兴,却也不是毫不讲道理的,便软了声音向她解释自己的行为,“你听我说,这种事儿,不是从你开始的,也不会从你这结束,人家既不会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有香火缘这种事儿,也不会知道,你见了这几千两银子的香火缘,非但没高兴,反而还觉得烦感。”

    冯昭听着就不服气道:“难道我该觉得高兴。”

    显得自己身份贵重?

    这句话她没往出说,可语气、表情,通通都流露出来。

    萧深听了就勾了嘴角,大方不惭的替她说道:“我们康宁本来就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女子之一。”

    若没有太后娘娘,萧深一定把之一省略了。

    冯昭本来还生着驿丞的气,却被萧深这副得瑟的模样逗乐了,语气虽然还是烦感的,但却不似之前那么严厉。

第322章 呈情() 
她道:“我是觉得,若是全天下的驿站都做这样的事儿,那当地的百姓,少不得就要被巧立名目的搜刮。”

    萧深:“”

    大概是没想到冯昭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时间到让他有种再说什么都是借口和理由的感觉。

    他看向冯昭的目光,忽然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起来。

    那道目光里,似乎有惊喜,有感慨,有敬佩,有

    总之,情绪纷杂,透着比以往更加热烈的执着。

    冯昭刚刚软下来的声音,被他这般热切的目光盯着,竟也像哑了嗓子,不知道该往下说什么似的。

    其实,她脑子里有许多的感慨要发。

    两人这么一望,一止,到让马车里显得安静起来。

    琼琚和采颦自是不会主动打扰两人,只低着头,摆弄茶具的摆弄茶具,准备点心的准备点心。

    直到,冯昭有些承受不住萧深如此热切的目光,缓过了神,不自在的探手想摸杯茶来解解渴。

    萧深竟然能在目光如此热切的情形下,没忽略冯昭的索求,主动把自己刚才润口的那杯茶递了过去。

    冯昭思绪被他盯得乱了,哪还顾得上是他喝过还是没喝过的茶杯,接过来就往嘴里送。

    琼琚反应过来,再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当然,琼琚刚有起身的动作,就被一道遏止的眼神制住了。

    看过去,才发现是萧深瞟了她一眼。

    琼琚有种深刻的感觉,以后若她还不识时务,只怕,这样的眼神会经常收到。

    事情都有正反面,从另一方面来看,是不是可以表明,萧深对郡主越来越上心了。

    这,应该是好事吧。

    她垂了眸,安份的坐了下去,暗暗的琢磨着。

    要说,这会儿若是墨姑在就好了,她还能找墨姑咨询咨询,好歹那是个有经验的过来人。

    唉

    她低低的叹了口气,又安慰自己,反正去祭过了萧家的祖仙,她们也就会起程前往淮阳,跟墨姑汇合了,到时候,她再跟墨姑说说,也是一样的。

    采颦还不如采蒿能独挡一面,眼睛始终瞄着琼琚的动静,见琼琚动,她就有动的意思,见琼琚坐了下去,她也安安稳稳的坐在那儿。

    刚刚涮过了茶具,这会儿也没什么事儿干,她就取了针线笸篓,低头做起了女红。

    冯昭喝过茶,好像被萧深看断的思路又回来了,将茶杯随手往回一递,见萧深高高兴兴的接过去,也没反应过来,只提了刚才的话题,“姨母从来就不会拨这种结“香火缘”的款项。”

    自然也就坐实了这笔银子出自民脂民膏。

    萧深既有了冯昭非一般闺阁女孩子的认知,自然就不会拿从前的目光来看她,听她谈论起民生百计,又十分笃定太后娘娘行事的语气,不由就想听听她在这方面到底能看得多远,想得多深。

    再开口时,便露了几分故意的引导,“太后娘娘早有名令,不许地方官员相互攀交,怎么可能会拨这种人情往来的银子款。”

    说到这儿,萧深自己都有些忍俊不禁了,“别说是太后娘娘,就是我跟我爹,也不可能给下属拨这样的款项,让他们私下里拉帮结派,最后合起伙来算计我跟我爹,是不是?”

    太后娘娘管的是万里江山,萧家父子管的是手下的那些兵士,一个以江山为格局,一个以卫属为格局,实没可比性,但道理却是相同的。

    冯昭烦感这件事儿主因,与萧深这会儿要表达的道理自然是殊途同归的。

    她认同的点头道:“就是这个理,这些人,背着太后娘娘,一边搜刮着民脂民膏,搞得百姓怨声载道,一边拿着搜来的民脂民膏,结交自己的前程,铺着自己的锦绣大道,从来就没为太后娘娘想过,为了让江山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太后娘娘每天废寝忘食,用尽心力,在他们忙于攀附的时候,太后娘娘想的是国泰民安,在他们酒池肉林忘了自己的身份时,太后娘娘想的是江山万年长存,可太后娘娘到底是一个人,她就算是为这个朝廷操碎了心,碰到这些蛀虫,换来的,只能是大厦将顷的可怕景象。”

    越说,越觉得这种事儿不能觑,也不能得过且过,“我得跟太后娘娘打声招呼。”

    言辞间,就有立刻给太后娘娘送信的意思。

    萧深心里自然也是越听越惊,尤其冯昭句句不离江山社稷的言论,更是震颤了萧深的心。

    不得不承认,没听到冯昭这番言论以前,别人若在他面前谈什么江山社稷,他当场就会给那人一个爆粟,啐他一句“大言不惭”。

    可当这个人变成了冯昭,说着同样他以前认为“大言不惭”的话,他心里竟觉得她的“大言不惭”说得那就一个“理所当然”。

    好像,这种话,就该她来说,说得还很有道理。

    而且,这种道理不会是空谈,只要她想,就一定能把这种道理讲下去,让那些不明白的人必须明白,这种有害于朝廷建设的行为,一定要制止。

    萧深就眼看着冯昭吩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