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索性,她之前都做了那么多,也就不差这一次了,乖巧的应了下来,“我知道了姨母。”

第299章 演戏() 
寿康宫。

    好像早就料到冯昭从显阳殿出来会过来一般,怜儿、锦丫早早的被太皇太后打发着等在了宫门口处。

    冯昭一路从显阳殿过来始终都是沉沉郁郁的,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偶尔碰到向她行礼的宫女,她也只是草草的点了下头,或者干脆就当没看见,一副没心情搭理的模样。

    那些宫女内侍虽然不敢假以辞色,可心里不免揣测几分。

    暗地里,关系好一些的,就凑到一起八卦起来。

    有的说,“不会是仪宾给郡主气受了吧?”

    另一人一听,连忙摇头,不信道:“怎么可能。”

    郡主在宫里都没受过气,嫁了人反而受气?太不现实了。

    先开口那人显然也觉得这种猜测可能性太小,咬了咬唇,表示不明白。

    另一伙人消息比这伙灵通,猜测道:“会不会是郡主对这门婚事不满意啊?”

    同伙里一个消息更为灵通的宫女更是大胆的猜测道:“你们说,是不是郡主知道皇上要回宫了?”

    刘宪要回宫了。

    陶太后已经传了话下去,回宫的日子安排在五天后。

    宫里伺候的宫女、内侍只要不是近半年替换进来的,就没有不知道皇上以前对康宁郡主有多好的,差不多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当然,那时,大家一致认为康宁郡主一定会是这宫里又一位女主人。

    可现实实在是打脸。

    皇上莫名其妙的宠幸了慎郡主而被太后娘娘撵去灵台反省,康宁郡主又以出乎意料的结果,嫁给了名不见经传的羽林卫中郎将。

    当然,眼下,这羽林卫中郎将显然又有了新的差使,只是,众人这近乎于看戏的转折,也是需要适应和缓冲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宫里的内侍,宫女们,都一致认为,康宁郡主对皇上还有旧情,这份难过,一定与皇上要回宫有关。

    甚至有大胆的还妄图猜测着,皇上回宫,会不会因为康宁郡主和太后娘娘闹起来?

    不过,这种猜测只能在心里想想,谁也没胆子说出口。

    可她们不说,不意味着没人会去拿这件事儿做文章。

    太皇太后望穿秋水般的等来了被怜儿、锦丫各自扶着一边手臂的冯昭,还没等人近前,嘘寒问暖的话就说了一箩筐。

    “阿昭啊,快让姑祖母看看,这几日过得可好?”

    “嫁到萧家,可还顺意?”

    “唉哟哟,这眼睛怎么红了啊?”

    太皇太后没有安安稳稳的坐在榻上等,而是亲自接了冯昭的手臂,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她。

    冯昭眼圈红得厉害,一看就像是哭过的样子。

    太皇太后就笃定的咬牙切齿起来,“那个女人可有拿你当过亲外甥女来看?把你嫁给不喜欢的人也就罢了,这刚成亲,把你唤进宫里来,不仔细的问问萧家待你好不好,萧深待你好不好,怎么就寻了惹人伤心的事儿,惹得你难受,啊”

    仿佛感同身受一般,太皇太后嘴上说得气极的样子,手上却极其轻柔,爱怜的为冯昭擦拭起眼角来。

    其实,冯昭除了眼睛红以外,还真没什么眼泪,但太皇太后这样的作派,到像是冯昭因为她的话,又感动的哭起来似的。

    前世,今生,太皇太后极爱做这样的事情。

    只是,前世,她深陷太皇太后制造的陷阱里而不自知,拿着砒霜当良药,吃得甘之如饴,直到最后以性命相还,才彻底清醒。

    而现在,借了重活一世的光,她早早的清楚了太皇太后的嘴脸,这会儿看着她那副“怜惜”的模样,只觉得恶心。

    不过,宫里的女人天生就会演戏。

    哪怕恶心的想吐,冯昭竟也能压制下来,顺手接了太皇太后的帕子,自己按住了眼角,话不多说,扑通一声,人就跪到了地上。

    太过突然,太皇太后一点准备都没有。

    不过,她反应也算快,怕自己伸手扶不住冯昭,忙喝了怜儿上前,“还不快点郡主起来。”

    语气中已经透出明显的责备。

    怜儿吓得脸都白了,来不及认错,几步上前,小心又不敢不使力气的去架郡主的胳膊,小声哄着,“郡主,地上凉,您身子娇弱,还是快起来吧。”

    “不,就让我给姑祖母磕几个头吧。”

    既然都跪了,冯昭也就不在意把戏做全了。

    她推了怜儿扶她的手,目光切切诚诚的仰望着太皇太后,眼圈通红,鼻音中夹裹着泣音,抱着太皇太后的大腿,依依不舍道:“姑祖母,阿昭很快就要离开洛城了,以后,怕是怕是”

    太皇太后仿佛受不了这般离别的伤感,猫着腰,一手就捂住了冯昭的嘴,摇着头不让她再说,声音透着比她更难过的不舍,艰难开口道:“康宁啊,姑祖母没用,帮不了你和皇上啊。”

    这一声,悲沏沏,情切切,让听都耳朵都跟着难过起来。

    殿里面伺候的宫女们俱都低下了头,不敢看过来。

    冯昭感动的摇着头,不忍为难太皇太后的样子,嘴角勉强撑着一抹笑,却比落花还要零落,她道:“姑祖母别这么说,是我和皇上没缘份,阿昭只想着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在姑祖母面前尽孝,以后,姑祖母要是想阿昭了,就让人给阿昭去信,阿昭一定多给姑祖母写回信,像以前在寿康宫一样,把平日里阿昭做的,都和姑祖母说道说道。”

    “好好好”

    太皇太后连说了三声好,眸光中的不舍渐渐被欣慰所取代,更有一分不能示于人前的精明藏在了那双眸子的里面,她诚心诚意的扶起了冯昭。

    冯昭也没再坚持的跪下去,当然,更不会提给太皇太后磕头的事儿。

    顺着太皇太后的力气站起来,冯昭反过来扶住太皇太后,伺候她坐到了之前的位置。

    期间,太皇太后始终拉着她的手,满眸又凝起了不舍,仿佛有许多话要说,却又像是许多话都已尽在不言中了。

    如在显阳殿时那般,冯昭也向太皇太后提到了要随着萧深去趟萧家祭祖的事儿。

    太皇太后也许真不知道,也可能是装不知道,眸子里明显的露出诧异,却又很快消化了这则消息,拉着冯昭的手,让她坐在自己的身边,怜惜道:“北地风干,百姓粗俗,你这一去,莫要被欺负了去。”

第300章 反复() 
说得好像她亲自感受过,亲身经历过似的。

    前世,至少冯昭活着的时候,太皇太后连宫门都没出过,怎么可能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当然,也不否认前朝的议论会传到后宫,可前世,萧深在前朝得意时,太皇太后可从没评价过萧深的老家是什么样子。

    也就是刘宪因为太后娘娘曾把萧深当作她仪宾的候选人,偶尔看萧深不顺眼,时不时的给他穿穿小鞋外,太皇太后好像根本就没把萧深当作对抗陶太后的阻力。

    当然,前世,冯昭对前朝关心的不多,又受太皇太后的蒙蔽,看事情,难免会单纯些。

    可再单纯,她的记忆总不会断篇吧。

    太皇太后刻进骨子里的算计不会因她脸上的笑容多了,语气柔和了就消失无踪,反而,会愈演愈烈,一但你失了防备,就等着被太皇太后利用吧。

    冯昭心里既已清楚太皇太后的目的,这会儿只做出被她说动的样子,眸子里的不舍又多添了埋怨。

    太皇太后瞧得分明,心里自然以为话起到了作用,康宁这是在心底里跟显阳殿那边有了隔阂,回头,她再吩咐墨姑,时不时的在康宁耳边说点什么,让她彻底的疏远显阳殿那边。

    太皇太后现在想想,康宁离开宫里也不见得是坏事。

    虽然她少了看顾的机会,显阳殿那边同样得不到便宜。

    当然,康宁还颇感激她把墨姑派了过去,显阳殿那边她还听说陶氏想把良姑给康宁陪嫁过去,康宁找了理由给拒绝了。

    两相一比较,太皇太后自然认为自己这边在康宁心里的分量更重,也理所当然的以为康宁就算出嫁了,离了洛城,也不会疏远于她。

    自认为该做的戏码做足了,太皇太后又拉着冯昭上演了一会儿心肝肉的戏码,唱得冯昭最后一丝耐心即将破功时,总算收了场。

    冯昭从寿康宫里告辞出来,由怜儿送她到了殿门口。

    趁着身后捧着太皇太后赏赐的宫女正跟琼琚交接的功夫,怜儿极快又极轻的在冯昭耳边说道:“五日后,皇上回宫。”

    话音一落,也不看冯昭的反应,她垂首后退,曲膝送道:“郡主路上好走,奴婢祝郡主一路顺风。”

    像她们这样的人,出宫不方便,不可能赶着冯昭离开的时候送她一程,便只在这儿做个道别。

    冯昭眸子只闪了一下,便唤了怜儿起身,又交代她好好照顾太皇太后的身体,别忘了经常给她写信,讲讲太皇太后的情况,听着怜儿一一都应了,这才放心般的转了身,带着琼琚向宫外走去。

    宫外边早有萧家派来的人守着。

    胡九亲自迎了上来,让着冯昭上了马车,一边示意着高景赶车,一边隔着车窗向冯昭汇报着,“国公爷派人送了大公子回去,大人听说郡主进宫了,不知道郡主什么时候能从宫里出来,便打发了我跟高景过来候着,让国公府那边的人先回去了。”

    冯昭折腾的有点累,这会儿也没多想胡九的话,靠着马车厢随意的“嗯”了一声,算是知道了,然后就闭着眼睛养起神来。

    琼琚怕她睡着了,轻手轻脚的在自己坐着的位置下面摸出一条薄毯来,搭到了冯昭的膝盖上。

    冯昭懒是动,眼皮都没掀一下。

    马车一路摇摇晃晃,冯昭本是想闭目养会神,可因为赶的不快,这么一摇一晃的,冯昭不知不觉间,竟真的睡着了。

    待马车停下来时,冯昭还没醒来的意思。

    胡九不好掀帘探看,只能隔着马车帘子等着里面的动静。

    他不催,琼琚却怕冯昭这么睡下去不舒服,脖子落枕就麻烦了。

    想了想,她还是拿了主意,轻手轻脚的试推着冯昭,“郡主,到家了。”

    声音极轻,像是怕吓到人似的。

    不过,冯昭好像睡熟了,一点也没听见。

    琼琚便又加重了一层手上的力气,推着冯昭的手臂晃了晃,“郡主,到家了。”

    这一声,明显比先头那一声大一点。

    冯昭终于有了反应。

    眼皮眨了几眨,又撩了几撩,终于有了点反应。

    “郡主”

    琼琚耐心的等着,等着冯昭眼皮总算掀开了,才温声道:“到家了,咱们进屋里睡吧。”

    “啊?”

    冯昭还有些迷茫,要醒不醒的样子,神志并不大清楚。

    直盯盯的瞅了琼琚片刻,仿佛才反应过来,“到家了?”

    话音还没等落,一个大哈欠就打了上来。

    哈欠好像会传染,打完一个,冯昭刚抬手去捂嘴,下一个呵欠紧跟着就打了上来。

    琼琚瞧着就道:“郡主困坏了吧,奴婢伺候您下去,回屋洗个澡,就直接睡吧。”

    冯昭认可的点了点头,再打了一个呵欠,眼泪都蹿出来了。

    但好像这点眼睛把眼睛洗的清楚些了,冯昭就拿帕子抿了眼角,语带倦意的说道:“下去吧,晚膳不想用了。”

    琼琚知道这会儿冯昭也未必有胃口,便不曾反驳她,顺着她的心思,扶了她下车。

    马车外,高景早就让人去给郡主院里伺候的人报信了,这会儿采颦正疾步赶过来。

    见了面,采颦连礼都没顾上行,就扶上了冯昭另一只手臂,与琼琚占了一左一右的位置,一边扶着冯昭往院子里走,一边低声回道:“仪宾喝得好多,这会儿还没醒过来,之前周康过来帮着灌了一碗醒酒汤,奴婢瞧着,脸色不那么涨红了。”

    也许是夜风吹的,也许是人不在马车里就不那么泛困。

    冯昭这会儿到是比之前琼琚说的时候,听得真切。

    而且,一个,两个都在跟她说萧深喝多了,让她猛然意识到,这种多,只怕与往日的多,还是有区别的。

    冯昭以前在宫里可听说过,哪家的儿郎拼酒醉得三天三夜没起来床,后来还是请了太医过去调理,才在第四天的下半晌醒过来,家里人谢天谢地的烧了好几柱香,生怕这一睡,直接睡死过去。

    “要不,也给萧深请个太医回来?”

    她脱口就说出了心里的话。

    话一出口,到也没有觉得不妥,稳住了脚步,吩咐起采颦,“你拿我的帖子,让”

    一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