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好萧深醉酒了,挣脱的力气看似大,却比清醒时少了几倍不止。

    冯冀元按着他坐好,只当他听岔了。

第297章 “远虑”() 
解释道:“太后娘娘的原话,你若去不成,只阿昭自己去就行。”

    “啊”

    咣

    也不知道是听明白,还是没听明白,反正应了一个字,头便支持不住般的磕到了桌子上。

    冯冀元顾得上按着萧深的肩,却没固定住萧深的头,就看着他这么实实在在的磕到了桌子上。

    心里都替萧深疼了一下。

    可萧深却一点也没觉得疼似的,撞了就撞了,迷迷糊糊的枕着桌面晃了晃头,好像还有点清醒的意思。

    冯冀元就忙让人唤了冥青过来。

    等到冥青跑进来,萧深已经喝了小厮沏上来的半杯浓茶,迷离的醉眼也多了几分清醒的意思。

    冯冀元就指着冥青,“你送他回去,好好的把他送到府里,跟他府里的人说,郡主被太后娘娘宣进宫了,什么时候出来,还不一定,让他们仔细些,照顾点。”

    冥青忙低头应了是。

    冯冀元又想着萧家长辈还在呢,看到萧深这个模样回去,别误会了,又嘱咐冥青,“见到亲家老爷,跟亲家老爷解释几句,就说咱们洛城的风俗,姑娘回门,娘家都要好好招待招待姑爷子。”

    冥青面色不变的又应了声“是”,见国公爷没有再交待的话,这才上前小心的扶起萧深,“姑爷,小的送您回去。”

    萧深意识还是明白的,甚至,还能认出扶着他的人是冯冀元身边的,不怎么客气的点了点头,故作清醒,一字一顿的冲冯冀元道着别,“叔——叔——子稽——失——礼——了——”

    “没事,没事啊,子稽。”

    冯冀元好脾气的等着萧深说话,笑道:“回去睡一觉,醒了阿昭也就能回来了。”

    照他想来,醉的沉的人,这一觉没准就能睡到明天早上去,太后娘娘有再多的话也都说完了,冯昭自然就会回来了。

    萧深却像是被酒精麻痹了脑回路,压根就没反应过来似的,嘿嘿笑着,又跟冯冀元道了别,这才由冥青扶着出了花厅。

    等到了院子里,他后知后觉的问冥青,“我得去给婶婶婶道别”

    冥青心道,都喝成这样了,怎么好见夫人?

    可嘴上却不这么说,扶稳了人,方向不变的往府外走,边走边道:“姑爷,夫人那边已经传了话过来,姑爷是自家人,不必过于客气,今天姑爷好好回去歇歇,来日方长,姑爷想孝敬夫人,也不在这一时一刻的。”

    萧深也不知道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反正,冥青说完,他就不再闹腾了。

    等把人送回到萧宅,冥青又照着国公爷的交待,见了萧定坤,极为客气的把意思转达了,得了萧定坤爽朗大方的赏赐,便功成身退了。

    而此时的武国公府,姚氏正埋怨着冯冀元,“怎么能把人灌成那样?”

    虽然没亲眼看见,可姚氏也听说萧深被架着出府的。

    当然,儿子冯思远和文国公世子陶阳这会儿也好不到哪去。

    但不管怎么说,萧深都是婚后初次登冯家的门,姚氏今天又见冯昭与萧深似乎相处的极为融洽,以过来人的经验,非常不愿意在娘家这方面给萧深留下什么忌惮,从而影响两人的关系,这才没给冯冀元好脸。

    可冯冀元觉得自己冤枉啊,挥退了下人,厚着脸上上前哄着姚氏道:“去年太常寺胡大人家姑爷登门,喝的可比萧深惨多了,也没影响小夫妻感情啊,而且,那胡大人家的姑娘在婆家也没受半点委屈,隔了年,就给夫家添了个大胖小子,夫家都快把胡大人家的姑娘供上天了,这事儿,你又不是不知道。”

    太常寺的胡大人老来得女,自是分外看重,再加上先头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又都成了家,生了子,这幺女婿进门,受到的待遇可比萧深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要不是四个舅哥收着度,没准那姑爷都得横着出去。

    可后来就算是没横着出去,却也没好多少。

    夫人圈子聚会的时候,可没少被人当笑话来谈论。

    姚氏早前就听过,但那会儿与己无关,一想到幺女受宠,还觉得这样既有意思,也算是给女儿称腰了。

    但真轮到自家的孩子,她这心里怎么就舍不得了呢?

    “呵”

    冯冀元像姚氏肚子里的蛔虫,按着姚氏的肩膀,体贴的给她揉捏穴位,缓解疲劳,小意道:“我知道,夫人这是拿萧深那小子当自家孩子来疼了,可咱儿子和陶阳今天这场下马威给的也没错,毕竟转过眼,阿昭就不能在咱们眼前了,不趁着这会儿敲打敲打萧深,他要真当娶了阿昭,就翘了尾巴,得意忘形,等到咱们得到消息,怕是他都把阿昭伤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姚氏:“”

    她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的男人,还有这么“远虑”的一面?

    哪有人家没来得及甜言蜜语呢,你就想到了人家不好的呢?

    姚氏也算听出来了,左不过今天她说什么,都说不过冯冀元了,如此,也罢。

    她也不是非要强求的人。

    尤其这事儿都发生完了,她在这儿跟冯冀元再说也没意思了。

    不过,她到是想起件事儿。

    抬手阻止了冯冀元还想给她按揉的动作,她侧了侧身,回头仰视着身后的男人,问他,“萧深有没有跟你说,萧大人打算让他们跟着回乡先祭祖,再去淮阳?”

    “有这事儿?”

    冯冀元愣了一下。

    姚氏也不用猜了,他脸上的表情就给了她答案。

    这会儿,她笑得不厚道起来,撩着眼皮上上下下的横着冯冀元。

    虽然什么也没说,可那表情,那眉眼间的言语,无一不在说,瞧瞧,让你们喝酒,误事了吧。

    冯冀元最爱看姚氏偶尔流露出小女生般的争强好胜,这会儿不由得多欣赏了一会儿,也不急着解释自己离席早的话。

    姚氏得意了一会儿,见冯冀元愣愣的,像忘了开口问似的,故作大方的耸了下肩,道:“我觉得这事儿没有理由反对,就支持阿昭同去了。”

    冯冀元:“”

    这回,他想反对也没用了。

    姚氏的态度就是通知他一声。

    他除了妥协,好像也没什么话好说。

    的确,姚氏说的在理,萧家有这样的要求,合情合理。

第298章 教导() 
但冯冀元却想到了另一件事儿。

    “淮阳侯一家一直等着阿昭一起离开洛城,萧家这么一变动,淮阳侯一家怕是要单独起程了。”

    姚氏还忘了这一层,被冯冀元一提醒,不由慎重道:“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吧,让翡翠去跟阿昭说一声,让她做东,宴请淮阳侯府的女眷用个午膳,再安排点节目,赔个礼,回头,我再准备点礼物给淮阳侯府的两位小姐,你看怎么样?”

    冯冀元到不怎么担心淮阳侯府的人会为难冯昭,毕竟淮阳侯府是太后娘娘的人,对冯昭该是礼遇有加的。

    不过,礼多人不怪,双方互相敬着些,以后冯昭到了淮阳地界,也好办许多。

    这样一想,他就赞同了姚氏的主张,还道:“明天一早你就让翡翠过去。”

    姚氏也在心里琢磨着,翡翠跟冯昭通了气,宴请的日子就得往延一天,她再给谢家的两位姑娘准备礼物,嗯,谢家那边再进宫里辞行,一来一往,这就要四、五天。

    送走了谢家,到时候冯昭怕是也要跟萧深人一道去北边了。

    一时,心里又生出了许多的不舍。

    只,她以为这份不舍好歹能多维持几天才开始,哪成想,宫里面,陶太后这会儿已经定了冯昭的行程。

    “淮阳侯府那边,你今天晚上送上帖子过去,再给谢家的两位姑娘准备点小礼物,致个歉,等回头你们到了淮阳,再好好聚聚。”

    冯昭同姚氏一般,也疏忽了谢家人还等着她,这会儿陶太后既这么安排,她也没反对,“那我挑两样内造的吧。”

    淮阳侯府虽然受太后娘娘器重,两位姑娘也不缺金银首饰,但内造的还是颇为稀罕的。

    太后娘娘每年也会有赏赐,可比起给冯昭的东西,赏赐给谢家两位姑娘的,在平常人眼里或许是稀罕物,跟冯昭的一比,就见了高下。

    而且,内造的首饰又不嫌多,谢家长女也在议亲,等到将来嫁人,这些东西摆到嫁妆里,都是给女儿家长脸面的,到了夫家,也可被高看一头。

    毕竟是当权的太后娘娘赏赐的,意义又不一样。

    当然,冯昭身上虽然没有权势,但冯昭受宠的天下皆知,出她手的东西,不管质地如何,至少能摆明一种关系,谢家长女以后的夫家也不会没眼色到轻易搓磨媳妇的地步。

    万一谢家长女跟康宁郡主的闺中关系就极好,一封书信告了状去,那夫家可就别想有好日子了。

    这些事儿,若是上一世的冯昭刚刚出嫁那会儿还不见得琢磨出来,但经历了上一世的嫁人,又接见过无数次的命妇,还听那些命妇们唠叨过家长里短的内宅关系,冯昭也有了许多的长进。

    陶太后听着便伸指笑点了冯昭的额头,笑骂道:“机灵鬼。”

    冯昭顺势就靠到了陶太后的肩上,语气里流露出浓浓的不舍来,“姨母,你放心,我一定会查清楚的。”

    前一世,她辜负了真正关心的她的亲人待她的好,这一世,她是宁可自己赴汤蹈火,也要全了前世的情分的。

    陶太后自打坐到了太后的位置,就生生练就了冷硬的心肠,很少有柔软下来的时候。

    可这会儿,被这么个小人靠着,感受着她柔软的身体,却听着她说着责任重大的话,一时间,竟也有了鼻酸的感动。

    她轻轻的抚着冯昭的肩头,不过片刻的情绪外露,还不待人捕捉,便收敛起来,语气不见不舍,更多了许多的慎重,“阿昭,你记得,不管怎么样,你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姨母。”

    两世为人,冯昭深深懊悔起前世的自己。

    这么好的姨母,这么关心她的姨母,前世的她,眼睛是瞎了吗?

    怎么能生生的辜负,错过,看不到呢?

    她越发的懊恼,亦越发的依恋起陶太后。

    像乖顺的小猫,赖在陶太后的肩头,喃喃的低语起来,“平顺王胆大包天,寿康宫那边又是里应外合,我这一走,姨母一定要多加小心。”

    这些事儿,本该是心照不宣的,可她脱口说出,陶太后也不怪她,知道这孩子是在担心她,不由,心思更软,关切道:“萧深是个有雄心壮志的男子,阿昭,这样的男子很难安于现状,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掌握他,朝中有姨母在的一日,他就算再能折腾,也翻不出你的手掌心,到时候,你既可风风光光的做人人羡慕贵夫人,也可安安心心的抚育自己的孩子”

    “姨母”

    也不知道是不好意思,还是觉得她和萧深的关系,没有一个人比陶太后更清楚了,她们这场婚礼根本就是一出戏,姨母怎么会想到她和萧深还有孩子

    一想到孩子,冯昭脸上火辣辣的。

    好像羞臊。

    竟然不是烦感。

    冯昭没意识到,可陶太后多精明的人啊,就算偶尔流露出几分女子的柔软,却不耽误她精明的内在。

    眼角不过一扫,便将冯昭的心思看透个七八成,心里暗笑这孩子动了春心还不可知,嘴上却不露半点风声,存着站在一旁看笑话的心态,想着也不知道这孩子哪时哪刻能看到自己这份真心?

    当然,她是非常乐间见证这个过程的。

    不过,她又觉得,以萧深那家伙的手段,估计她是看不到过程,只能看到结果了。

    唉

    一想到此,太皇太后就觉得遗憾非常。

    尤其这个过程中,她不能帮着制造点矛盾,实在是太遗憾了。

    冯昭要是知道陶太后心里还存着这样的恶趣味,估计这会儿都恨不得遁地而走。

    好在,陶太后心里想归想,嘴上说出来的话,还是很照顾冯昭的情绪的。

    她不反对冯昭随萧家去故里祭祖,同样,还提醒了冯昭,“一会儿从我这儿离开,你去趟寿康宫,就当是辞行了。”

    当然,陶太后非常好意的教导冯昭,“见到太皇太后,你一定要表现的难过些,做足依依不舍的戏码,要是能哭,就哭上两场。”

    冯昭其实挺不愿意在太皇太后面前演戏的,可也知道陶太后这话说的在理,也很能迷惑太皇太后。

    索性,她之前都做了那么多,也就不差这一次了,乖巧的应了下来,“我知道了姨母。”

第299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