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阳:“”

    再没有任何一种威胁厉害过冯昭不理他。

    有的时候,习惯真是一种可怕的东西。

    陶阳习惯围着冯昭转,习惯了受冯昭的指使,当然,冯昭极少会指使他,可他却愿意被她指来指去。

    因为他喜欢看她脸上露出满足的笑,惊讶的问他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

    “陶阳”

    冯思远见他还是不开口,便有些不耐烦的催促起来,“你去不去,不去我可走了。”

    根本就不是装腔作势,话音一落,冯思远果真就调转了马头,一副打道回府的样子。

    路儿也知道冯世子怕是抽空过来的,郡主那边的马车这会儿不知道进没进国公府呢,要是进了武国公府,郡主和仪宾先去拜见姚夫人以后,就会由国公爷和世子接待到花厅,说些闲话,用午膳。

    时间上,真的挺赶的。

    路儿看着明显不为所动的主子,生怕冯世子这么一走,自己主子再陷入之前的伤情中,忙自作主张的说道:“去,世子爷知道,我们世子最疼郡主了,怎么可能不去给郡主撑腰呢。”

    路儿这话虽然是真的,可他生怕自己主子不给他面子,说起来多少就显得底气不足。

    但冯思远却不管他底气足不足,只要这么一个答案,挥了自己的鞭,毫不客气的抽到了陶阳的马背上,呼喝道:“走喽。”

    呃

    他一马当先,诡谲的引领着陶阳坐下那匹马跟着一道跑了起来。

    马背上的陶阳,马下的路儿,这会儿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这匹马会听冯思远的话。

    不过,陶阳在背上,有得是想的时间,路儿不行,他还在地上呢,眼看着两匹马一前一后的跑开了,忙回身去拉了自己骑来的马,哟喝着追了过去。

    直到武国公府门口,两匹马才一前一后的慢了步子。

    也是冯思远坐下那匹先慢下来的,陶阳坐下那匹归跟着慢了下来。

    冯思远在府门翻身下了马,陶阳竟不需要他再多说什么,也跟着翻身下了马。

    不过,冯思远以为劝陶阳进府,还需要说点什么,没料到,陶阳皱着眉绕过守门的小厮,直奔冯思远而来,破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他的马怎么可能会追随了冯思远的马跑?

    冯思远扑哧一声笑了。

    笑容中透着得意,眉眼处闪耀着得瑟,半点不理会陶阳受伤未愈的心肝,不厚道的说道:“你刚才骑的那匹,是我坐下这匹今年发情以来勾引的第十几”

    说到这儿,冯思远有意顿了一下,好像在给陶阳消化的时间,见陶阳脸上现了恼色,笑得愈加得意,补充道:“也许是二十几匹中的一匹吧。”

    所以,结论非常简单,是陶阳骑的母马,也进入了发情期。

    这样的理由,被后赶来也不明白的路儿听了正着,差一点人就从马背上翻了下去。

    怎么会是这样呢?

    他不死心的去看被小厮牵走的主子的马,天黑,马厩里没有灯,他随便牵了两匹就跟世子汇合了,可怎么也没想到,牵出来的会是发情的母马啊。

    亏得他还以为冯世子动了什么手脚呢。

    这样的理由,真是让他连撞墙的心都有了。

    当然,此刻陶阳脸色也非常的不好看。

    甚至,他刚刚在马背上控制不住坐下的马时,都想到了武国公府是不是对他们府上的马做了什么?这么做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见不得光的目的?

    虽然他并不认为已经不问朝事的武国公夫妇有什么会让武国公府忌惮,可他已经在心里竖起了防线,回去之后,不只是马,就是人,也要重新过一遍。

    可偏偏冯思远给他的理由,既简单,又足以令人无语。

    陶阳的心情可想而知。

    冯思远难得绷住了笑,他可不能告诉陶阳,为了防止陶阳做出冲动而后悔的事,他们特意从武国公府借了几匹母马过去,圈在了马厩里,也就是说,今天晚上不管谁给陶阳牵马,牵的哪匹马,只要冯思远骑上那只勾引了母马的马,马就会屈从本能,不听主人使唤。

    当然,这也是这段发情期的特殊情况。

    若是在战场,断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意外。

    即便如此,冯思远和文国公那边,都没打算解释给陶阳听。

    而这个算不得秘密的秘密,注定陶阳一辈子都不会知道。

    毕竟接踵而来的事情足以将这件事压下。

    冯思远侧身让着他,“来了就进去吧。”

    陶阳看着这道府门,只觉得步履艰难。

    眼见着他傻愣着站着不动,冯思远不客气的催道:“阿昭和萧深肯定见过我爹、娘了,你要再不进去,午膳都快开了,我爹好歹是长辈,可不好在酒桌上为难萧深,我再陪你耗下去,萧深可就成了咱们洛城最容易过关的女婿了。”

    比一般的平头百姓都容易呢。

    平头百姓也有把亲郎灌得不省人事,长长教训的。

    天之娇女的康宁郡主,嫁了人,却没人为难康宁郡主的夫婿,这传出去,真有点不像话。

    明明是激将法,可陶阳一想到别人那样议论康宁,他就不好受。

    紧紧的吸了几口气,袍袖下的手指蜷了松开,松开,又蜷起,直到他艰难的迈出第一步,才低哑了嗓音开口道:“我不见阿昭,但绝不会让谁有议论阿昭的机会。”

    冯思远眼里快速的闪过得逞的光芒,迅速撇了眼感动的涕泪横流的路儿,忍住抚额的冲动,忙给自己身边的人递了个眼色,随后,大步追上了陶阳,与他斗起了嘴,“干嘛不见啊,成亲的时候,你就没来,阿昭知道你陪着老国公夫妻没在城里,好容易回来了,怎么也得送个礼物吧。”

    这是典型的哪糊不开提哪糊啊。

    陶阳心里都千疮百孔了,还让他送礼物。

    路儿想要跟上去的脚步被冯思远刚才示意的人拦了下来,心里不忿的想冲喊一句冯世子口下留德,可哪给他喊出来的机会啊,拦他的那人低低的在他耳边说道

第294章 灌酒() 
“不想回头被打板子,就赶紧给老国公通风报信。”

    路儿:“”

    听到板子,脑子彻底清醒了。

    他可是背着老国公和夫人把世子放出来的,老国公和夫人心疼世了,回去了,顶多叹息两声,可他却少不得挨顿揍的。

    就算世子求情,他顶多少挨几下揍,却达不到不挨揍的地步。

    呜

    太难选择了。

    路儿看着与冯世子越走越深的主子,终于在心里做了决定,回身上马,也不顾急行夜路硌坏的屁股,纵马朝着城门口跑去。

    刚刚给他递话的小厮看着他跑远,才笑嘻嘻的啧道:“臭小子,让你也吃吃苦头。”

    原来,这人并不是武国公府的小厮,是文国公打发到武国公府寻冯思远的人。

    而陶阳之所以能顺利从马厩里牵着马,还从家里溜掉,实际上,都是文国公夫人暗中交待的。

    他们也是了解陶阳的。

    若是这亲事没成,或许陶阳能做出什么不顾一切的事儿,但婚事成了,陶阳即便心里不甘,也不会再多做什么。

    他会为康宁考虑,不愿意有一丝一点败坏康宁的名声传出去,尤其这份败坏还是他带给康宁的,那就更不可有让它发生。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冯思远虽然慨叹陶阳未见得不是康宁更好的归宿,却也不乐见其成康宁嫁给陶阳。

    因为这份多思多虑,往往会让人束手束脚。

    若是在这战场上,很有可能贻误战机,从而错过最好的猎杀敌人的机会。

    武将出身的冯思远因此对同为武将的萧深更偏颇一些。

    哪怕萧深现在还没做出什么功绩。

    如冯思远所料,他和陶阳赶回来的时候,果然,萧深已经被冯冀元拉到了花厅说话。

    他虽然在门口说了要带陶阳见冯昭的话,但真的进了府,却并没有那么做,说到底,他还是不愿意见陶阳一再受伤的。

    索性,他就提了议,“咱们直接去花厅吧。”

    陶阳脸上不知是闪过失望,还是什么样的情绪,目光忍不住越过冯思远的肩头,向府中后宅的方向望去。

    冯思远性格上缺少婆妈这点,所以对陶阳这般犹豫不决的情怀实在看不大上,不由的就坦荡道:“你要是想见阿昭,我们就过去先跟阿昭打个招呼。”

    陶阳又纠结了。

    冯思远这下可再无半点同情了。

    也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与陶阳认识的时间那么久,在这件事上,却最终站在了长辈一方,站到了萧深一方。

    果然啊,性情、脾气,决定了人的性格。

    陶阳,到底是过于优柔寡断了些。

    他相信,这一刻如果是他,管他老子、孙子的,自己喜欢,冲过去问一声,只要女方肯跟他,打破了天,他都要争一争的。

    当然,这一刻的冯思远,也有可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至少,这一刻他真没嫌腰疼。

    可陶阳“腰疼”。

    最终,他还是沉了沉眸,摇头道:“咱们去花厅吧。”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做给冯昭撑腰的哥哥。

    这样的选择,让冯思远没再说什么,抬手拍了拍他的肩,像是落定最终的结局一般,说道:“走吧,咱们一文一武,人寡力量却大,一定要杀了萧深的威风,让他不敢对康宁不好。”

    如果萧深不是娶了康宁的人,陶阳或许会笑着拍拍冯思远的肩,劝他手下留情,可这会儿,他更愿意咬紧牙关的帮上一把。

    本来按照姚氏的意思,午膳是摆在一块,若是影响男人们喝酒,那就在花厅竖直一道屏风,她和冯昭在屏风这边吃饭,也能听到那边的热闹。

    可还没等到午膳,冯冀元就派人来告诉她,午膳他们在花厅用了,让她和冯昭在自己的屋子里用。

    姚氏就猜前边一定有变化,却不道破,笑着问冯昭的意思,“你叔叔想必是要为难为难萧深,你看?”

    冯昭觉得挺好玩的,笑道:“那我就和婶婶在屋里用膳吧。”

    意思是随叔叔高兴。

    姚氏见她真不在意,索性也就不多提醒了,笑着让来人告退了。

    而花厅那边,来回话的人不只将姚氏的意思回了,还多嘴说了一句,“郡主说愿意和夫人在夫人那儿用膳。”

    冯冀元登时就高兴了,觉得侄女真懂事,爽朗的招呼起萧深,“喝茶总比不过喝酒有意思,我看,咱们也别管时间不时间的,现在就摆了酒桌,到酒桌上边喝边聊,怎么样?”

    萧深哪有意见啊,自然是冯冀元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了。

    冯思远张罗的更欢,招呼着小厮,“赶紧的,摆酒。”

    还不忘交待道:“用三十年的陈酿。”

    酒是陈年香,可后劲也足,冯思远的小厮阿吉非常同情的看了眼萧深,暗道一句,自求多福,没敢多呆,转身就去拿酒了。

    萧深只当没看见阿吉瞧他那一眼,摆开了悉听尊便的架势,笑让着冯冀元和冯思远、陶阳入了席。

    这种事儿,他虽然第一次经历,可全天下招待姑爷的方式大同小异,他以为冯冀元这样身份的人,就算是想为难他,给他点厉害瞧瞧,也会有分寸的。

    可没料到,冯冀元是挺有分寸的,陪着他喝了两杯,便不再举了。

    冯思远和陶阳却像是越喝越尽兴,开始还能跟他说点什么,再喝一杯,到最后,几乎是拿杯就喝,拿酒就倒,压根也不说话了,萧深只觉得这酒喝出打架的味道来,偏他是个精明的,稍一琢磨,就品出味道来,索性,也就不留情面了,摆开了架势,一副我不怕你,你尽放马过来的样子。

    前边是越喝越热闹,后面是越唠越窘迫。

    冯昭被姚氏问着闺房里的事儿,原本觉得光明坦荡的,偏被姚氏笑意明显的眸子看得竟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好像她和萧深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儿似的。

    心里不禁埋怨起了萧深,觉得都是他惹得祸。

    要是他听话,不去她的屋子里睡,是不是这会儿就不会婶婶误会了?

    姚氏到觉得这样的萧深很好。

    她拉着冯昭的手不由的语重心长起来,“阿昭,萧大人的心情可以理解。”

    冯昭与姚氏说了萧定坤让萧深回乡祭祖的事儿。

    这没什么可厚非的,姚氏怕冯昭不乐意,才想着劝劝她。

第295章 偏心() 
萧深早就跟冯昭商量好了,所以,根本不需要姚氏劝说,她便笑道:“我已经答应了。”

    姚氏还以为会费些口舌,到没想到冯昭自己已经拿了主意,而且,听着语气,还不带勉强的,心里暗暗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