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呢

    这银票是让他花到冯昭身上的。

    也就是说,刚才那个地契还不够,这会儿给儿子的银票,也是要用到儿媳妇身上的。

    这公爹得有多喜欢儿子娶进门的媳妇啊?

    萧深真是防了一边,漏了另一边啊。

    他爹这不按套路出牌,怎么没跟他打声招呼呢?

    什么事儿都被当公爹的想到了,那他这个给人家当丈夫的,还怎么表现啊?

    这哪是帮儿子啊,这是实力坑儿子啊。

    萧深无奈又无语的接了萧定坤给他的银票,眼梢都不敢往冯昭那瞄一下,生怕看到她笑话他的样子。

    嗯,冯昭还真是笑了。

    不只她,但凡在这厅堂里坐着的人,这会儿就没有一个不偷着笑的。

    就算能沉得住气的周行和德云先生,也被萧定坤这么神来一笔逗得嘴角直抽搐。

    同时,他们心里也非常同情萧深,碰到这么一个会砸银子,会收买儿媳妇的爹,当人家的相公,可真是不容易啊。

    呵呵

    不管怎么说,大喜的日子,只要大家高兴,便没什么可计较的。

    当然,萧深心里的阴影面积,直接忽略不计了。

    按理,拜过了萧定坤,就该拜小袁氏了。

    虽说萧深唤小袁氏姨娘,但小袁氏是正正经经上了族谱的继室,不是萧定坤的妾室,姨娘是从他亲娘那边论的,毕竟她是过世的大袁氏的堂妹。

    她是有资格坐到上首的。

    但,萧深坤另一侧的太师椅却是空的。

    冯昭被琼琚扶着起了身,正为难着下一步该怎么办呢,就听萧定坤阔朗的说道:“子稽,你带你姨母过来跟郡主见个礼。”

    满堂:“”

    无语,尴尬啊。

    别说是冯昭带来的人了,就是跟在萧定坤,萧深身边的人,这会儿也都集体抚额了。

    没让小袁氏坐在上首他们也能接受,算是对先逝夫人的尊重。

    可让小袁氏给儿媳妇见礼

    萧深真是暗恼自己怎么就没提前跟他爹问好打算呢?

    这会儿话已出口,他眼梢所见,小袁氏脸上的颜色甭提多尴尬了,估计这会儿都涨红一片了。

    怎么办?

    虽然小袁氏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但不可否认,在小袁氏进门之后,对他也是诸多照顾的。

    两人相处,即便做不到亲生母子那般,但总能做到互相尊重。

    若是按照他爹的意思,让小袁氏来给他媳妇见礼,怕是之前那些年的尊重便一去不复返了。

    而且,以后冯昭和小袁氏相处也必然会心存疙瘩,彼此都不舒服。

    这个是萧深最不乐见的。

    毕竟他在后宅呆的时间有限,女人们相处本就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儿,他总不能时时处处都帮着冯昭排忧解难吧?

    当然,萧深这是在做长远打算。

    从陶太后有意让他娶康宁郡主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想过把自己的身份再掰过来。

    此时此刻,他急需一个帮他排忧解难的人。

    如果不是为了给他爹维护面子,他自己完全可以充当这个排忧解难的角色。

    但他若把这个角色担下来了,他爹想明白之后保准得尴尬。

    听说过老子管儿子的,甭管对错,谁听了都不会说老子的不是。

    但反过来,要是让儿子管着老子,传出去可就不好听了。

    对萧定坤,萧深心里还是格外敬重的。

    也深知他的不容易。

    更能明白他如今的失态因为哪般。

    说到底,就是高兴坏了。

    儿子娶了个身份高的儿媳妇,让他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定位家里人的身份了。

    哎

    萧深虽然没跟这洛城正经八百的侯门王府打过交道,可呆在洛城这些时日,他也没少听说那些高门大户开口规矩,闭口规矩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规矩下,就算娶进门的媳妇身份再高贵,但该有的礼数,哪怕是做在面子上,也会过得去。

    断不会做出他爹在这种在面子上就让继母下不来台的事情,尤其这个下来不台还是由当家主事的男人做出来的。

第274章 杞忧() 
若是新进门的媳妇真受了继母这样的礼,以后,这继母在家里的生活,可想而知。

    这样的道理,萧深知道的也只是皮毛,真若论起里面的门门道道,反而是冯昭身边的人知道的更多。

    像墨姑,像琼琚,一个跟在太皇太后身边,听多了高门大户里的勾心斗角,一个被陶太后时不时的提点指教,也没少听哪家内宅东风西风互斗互伤的。

    只不过,那些斗与伤,都要比萧定坤这么神来一笔显得高级许多。

    甚至有的时候你败了,明知道对手是谁,偏偏连对方的把柄都抓不着。

    而萧定坤这样的做派,若是冯昭真受了,以她的身份,身边带着这些人的强势与手段,小袁氏别说在萧家管家了,只怕想悄无声息的活着,都会困难,最后的结局,很有可能就是守着一间小佛堂,天天诵经礼佛了。

    好在,冯昭也罢,冯昭身边的人也好,都没有人动这个心思。

    当然,也是缘于她们心里早就知道郡主成亲后,会去封地,而萧家人会回定州,两边互不干扰,也互不牵扯,波及不到谁压谁,谁不压谁的事儿。

    如此僵硬的局面,萧定坤浑然未觉,一句话落,等了一会儿,见小袁氏半点反应也没有,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

    他有个习惯,在熟悉或者亲近的人面前,不需要防备的时候,一不高兴,脸色自然就会冷一些。

    今天碍着是儿子的大好日子,他好歹绷住了一半的冷,可眼里也明显露了些许的不满,盯着小袁氏,正欲再吩咐他一句。

    萧深情急,生怕别人没有眼色,差一点就要自己开口阻拦了。

    好歹,赶在他开口前,德云先生笑着打断了萧定坤说话的打算,说道:“大人,入乡随俗,郡主和大公子就不用给夫人磕头了,曲膝奉茶好了。”

    这是哪门的乡,哪门的俗?

    天子脚下最讲究礼法的地方,什么时候新人敬茶都不用下跪了?

    知情的抿着嘴当没听见,都知道这是萧家的人在给萧大人解围呢。

    不知情的也忙跟着打圆场,“来人,奉茶。”

    姚嬷嬷示意看傻了的小丫头赶紧给郡主换茶。

    琼琚比小头反应还要快的回身接了粉釉的茶盏,拧过身,双手奉给冯昭,低声道:“郡主。”

    冯昭虽没挑剔萧定坤的不懂礼数,过于随意,却站在女子的角度上,实实在在的为小袁氏掬了把汗。

    当然,也觉得小袁氏嫁了这样不懂风情,不知体贴的男人,怕是时不时就要被搓磨一番。

    同情之余,冯昭便主动递了个台阶给小袁氏。

    端着茶杯,莲步款款的走到了小袁氏近前,眉目婉约的曲膝浅声,“请姨母喝茶。”

    姨娘和姨母听起来,自然是姨母更受听一点。

    萧深不唤母亲,冯昭自然不会唤母亲。

    只这般,小袁氏都已经很感激她了。

    被自己的男人不分场合的落面子,小袁氏既委屈,又难过,心里的感受,比打翻了五味瓶还要复杂,偏偏又发作不得。

    她这会儿都不想着萧深媳妇会不会敬重她了,只要不在她面前摆郡主的谱,她都要烧香拜佛了。

    没成想,人家非但没摆谱,还能客客气气的给她奉茶。

    小袁氏眼泪在眼圈打转,嗫嚅着喋喋开口,“快快”

    只是,她这一着急,嘴巴就紧张起来,一紧张,话就更说得不利索。

    冯昭到是宽容的很,耐着性子面带微笑等着她自己调解过来。

    可萧定坤不干了。

    他压根就没反应过来刚才德云先生提醒他的用意,还真当这是洛城的风俗,所以才没拦着郡主给小袁氏敬茶。

    但看着郡主恭恭敬敬的奉茶,小袁氏还在那儿拿乔不接

    呃

    其实,他真是误会小袁氏了,不是她拿乔,或者说,她压根就没敢想拿乔的事儿,而是她实在是紧张,再加上感激,这才一时说话不顺畅了。

    但萧定坤却按着自己认定的责备起来,“快什么快,郡主身娇肉贵的,敬着你,你可别不知好歹,还不快点把茶接过去,见面礼给了,让郡主赶紧收了,也好坐下来歇歇。”

    “爹,我姨母不是这个意思。”

    萧深实在是不能再不开口了。

    他顺着冯昭那声姨母的称呼唤上了小袁氏,先是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目光,这才回身无奈的看着萧定坤,“爹,姨母是替我高兴的。”

    睁着眼睛说瞎话吧。

    不然,总不能说他姨母是被他爹训紧张了?

    也不知道是反应过来了,还是被他儿子眼神里的无奈给弄糊涂了,萧定坤好歹没再发难小袁氏,只摆着手道:“那也让她快点,屋里还有这么多人等着见郡主呢。”

    呃

    这句话,说了还不如不说。

    冯昭再次替小袁氏委屈了一把。

    萧定坤这么说,弄得小袁氏好像还不如屋里其他人重要。

    一家之主这么定位一家之母,可想而知,萧定坤身边的人,或是萧深身边的人,对小袁氏怕是难有尊敬之意。

    冯昭一心两用的接了小袁氏准备的见面礼,虽然比萧定坤给她了薄了许多,但面上却没显现出一丝半点的不满来,反而与收萧定坤那份见面礼一样,唇角挂笑,显得很高兴似的。

    小袁氏瞧着,脸上窘迫的表情,也算是得到了再次舒缓的机会。

    说实话,昨天晚上萧定坤准备的两千两银票,她还觉得自己这个虽然不值两千两,可也不至于落了话柄去。

    但翻过天,萧定坤连招呼都没打,就给康宁郡主一个温泉庄子,且不说她心疼不心疼银子,只说萧定坤这般作派,便是生生打了她的脸。

    也不知道郡主回头能不能让人问,萧定坤我行我素的作法,她压根就插不上话?

    要是真让人问了,这以后内宅的相处上,是不是也会轻看了她?

    一想到这般,小袁氏又跟着泛起愁来。

    她不求郡主高看她,也不求郡主待她像亲生婆婆那般的尊重,她只盼着两相无事,各自安好,相敬如宾。

    哎

    摊上这样的男人,小袁氏真怕自己这点小小的要求,也得不到满足。

    不管如何,等到小袁氏喝了萧深敬的茶,这场认亲也算落幕了。

    接下来,便是介绍屋里在座的其他人。

第275章 区别() 
萧定坤特意把德云先生介绍给了冯昭,道:“郡主,德云先生差不多看着子稽长大的,这趟子稽来洛城,也是德云先生周先生两人一同商量定下的。”

    能被萧定坤首要提出来,显然这位德云先生在萧定坤身边颇为受用。

    冯昭微微颔了首,唤了句,“先生。”

    德云先生忙道:“不敢。”

    人更是客气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躬身冲冯昭作了个长揖,显示他对康宁郡主的尊重。

    冯昭受得心安理得。

    萧定坤原还想着要不要让郡主给德云先生敬杯茶,好歹德云先生也为萧家辛劳多年,再有他也是促成儿子来洛城的功臣之一。

    可以说没有这个促成,就不会有现在的康宁郡主下嫁。

    在一定的角度上来说,德云先生也能算是个隐形的媒人。

    但郡主的身份在萧定坤的心里太高贵,他这话在嘴里绕了个圈,就有点没敢开口。

    也就这么个空档,德云先生到是先给冯昭行礼了,萧定坤眼里瞧着,心里的滋味可就有些不一样了。

    怎么说呢,谋士、幕僚,真有本事之辈,便有些倨傲。

    即便不倨傲,也会有些自恃过高。

    德云先生、周先生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流露一些,所以,萧定坤对他们极为礼遇,一是感恩他们对萧家的帮助,为他们父子出谋划策,助他们父子在仕途上节节攀升,再一个,就是他和儿子都不是读书人出身,对读书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尊重,所以,他也乐意把德云先生、周先生这样的人捧起来。

    虽说两边是主雇的关系,他却没觉得主强多少。

    只在这一刻,看着德云先生给康宁郡主行礼,而康宁郡主已经收了他的见面礼,正正式式的成了他的儿媳妇,他突然有种家族都被拔高了几个台阶的荣耀感。

    这种荣耀感让他不自觉的挺直了背脊,刚刚将要出口,还没出口的话,就自然而然的咽了回去。

    平生第一次,他在读书人面前抬起了头。

    不再有被压着一头的想法。

    见了德云先生,接下来自然就是周行了。

    因为是萧深的人,冯昭对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