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第一纨绔-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也可以再算一下,若是纺车我一架不卖,而是高价找人来做工,现在可以挣多少银子?”

    底下的人开始窃窃私语,甚至有越演越烈的架势,胤祚一击掌,周围侍卫一声吼,令他们都安静下来,胤祚提高声音,道:“是不是觉得我傻,是不是在说不知道我图个什么?”

    “是啊,我图什么呢?”寂静中,胤祚声音渐大,传入所有人耳中:“若为利,大把的银子我不挣,若为名,你们谁又知道我是何人?我图的到底是什么?”

    “今年年初,正月未完,天寒地冻,皇上却因黄、淮连年溃决,决意启程南下,查看河道,主持方略,察吏安民……他图的是什么?”

    “皇上谕户、工、兵等部,南巡一切供应由京备办,严禁沿途官吏借名科派,随从大小官员不许横行生事,百姓不必引避……他图的是什么?”

    “皇上独乘一舟,昼夜前进,往阅黄河以南各处堤防,一路之上,查出漏水渗水之堤岸无数,惩处河道官员数十……他图的是什么?”

    “这一趟南巡,皇上截留漕粮十万石,于高邮等受灾七州县各留一万,减值平粜:免江苏、安徽康熙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年奏销未完民欠一切地丁钱粮、米豆麦杂税;免淮扬九州县二卫康熙三十七年未完地丁漕项等银十九万两,米麦十一万;免凤阳府寿州等十二州县卫康熙三十七年未完钱粮及漕粮;浙江盐课加征银三万一千三百两……他图的又是什么?”

    随着他的话,底下被压制下来的声音又渐渐起来,这些事,却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他们从来不知道,原来康熙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做了这么多事。

    胤祚声音拔到最高,一字一句道:“不是问我图什么吗?皇阿玛图什么,我爱新觉罗胤祚,图的就是什么!”

    爱新觉罗胤祚几个字,仿佛重磅炸弹一样,将整个人群炸响。

    胤祚这次耐心极好,等到底下声音渐渐低了下来,才又开口,声音极为无奈:“本王造出纺车之后,自以为可以改善民生,未曾多做考虑,便将它在江南等地发行。给各位带来困扰,是本王的不是,但念在本王并无恶意的份上,希望诸位能谅解。若诸位中,果真有人因纺车以致一时困顿,这几日河堤正招募民夫清淤修堤,工钱还过得去,可以去试试,若有不能胜任此事的,本王在五十里外,买了一块荒地,但凡愿意去好生做活的,本王绝不会让他饿肚子就是了。”

    底下的气氛因为胤祚的话渐渐缓和下来,更多是好奇的目光看着胤祚,胤祚笑笑,知道这些人已经有点将他和谣言中的穷凶极恶的那个人对不上号了,遂笑道:“看情形诸位都知道胤祚是何人,想也是了,前儿本王看了一本话本子,里面有胤祚好大的戏份,想必各位也看了。”

    “那话本子写的可真好,差点连本王都信以为真了!不过可惜,连本王自个儿都不知道四哥家的密室在哪儿,就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四哥在密室说话,被人一字不漏的给听了去了哈哈!”他仿佛想到什么极好玩的东西,笑了一阵才道:“最好玩的,便是说本王在二月的河水里游了一日一夜不曾淹死……本王这才知道,原来本王的水性这么好呢!哈哈!”

    此话一出,底下也是哄堂大笑,甚至有人接话道:“这些人简直胡说八道嘛!莫说是二月的水,便是现在的水里,让他待一日看看会不会溺死!”

    “……”

    给这个时代的百姓们表演了来自于后世的名为“演讲”的东西后,胤祚又说笑了几句,便吩咐散了,自己跑去店里喝茶——在没有喇叭的时代,对着这一大群人说话,实在是遭罪。

    一进门,却见胤禛也在,一见他进门,便道:“皇阿玛决定去祭明□□陵。”

    胤祚一愣,道:“四哥的意思是……”

    胤禛道:“炸堤的事传出去,对朝廷的威望打击太大,皇阿玛必须做点挽回民心的事。”

    胤祚皱眉道:“他们传出谣言,难道就是为了让皇阿玛去祭陵?这也说不过去啊?”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这个时代的百姓,淳朴、善良,也有些小聪明,爱炫耀、爱八卦。

    显然与大清皇子的一次近距离接触,足以成为他们一辈子的谈资,尤其其中还峰回路转,如同唱大戏一般精彩,让他们永远不会缺乏听众。是以,纺车店发生的事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大街小巷,其热度完全盖住了先前“炸堤”的传言。

    说六阿哥如何几句话就让那些想让他关店的人主动改了主意,说他如何将珍贵的纺车图纸免费送出,说他如何不图名利,只求造福百姓,说他如何最终表明身份,大家才知道原来面对的居然是大清的皇子,说堂堂大清皇子,还向他们致歉,同他们玩笑等等……其溢美之处,若是让胤祚亲耳听了,怕不要找个地洞钻进去——期间自然还要宣传一下康熙的丰功伟绩。

    此时若再有人提起先前的流言,便要招致众人的围攻:

    “胡说八道,六阿哥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人!”

    “四阿哥的密室你去过了?他们说话的时候你在旁边听着呢?”

    “我看黄河大堤就是你炸的,不然大晚上的,你连人家下巴上有颗痣都知道?”

    “不说船上只有六阿哥一个是醒着的吗?那你怎么知道他是怎么凿的船?”

    “……”

    说话的人欲哭无泪……密室啊、痣啊什么的,那不是爷这个版本啊……话说到底是哪个蠢货,连个谣言都不会传啊!就算要编的仔细一点,也不能仔细的像假的似得吧?

    他胡乱敷衍几句,灰溜溜的准备换个地方继续,却不知身后悄悄的跟了条尾巴。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原本对康熙、对朝廷不利的传言被完全逆转。

    有时候,控制舆论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胤祚早起打了一趟拳,沐浴出来,却没看见熟悉的早点,反而是旺财拿着外衣等着,道:“主子,万岁爷说让您早上过去用饭。”

    “怎么?”胤祚套上外衣:“那边有谁进了好吃的?”

    旺财道:“大概吧,听来传话的小太监说,苏州织造李煦来了,说不定带了什么好吃的?”

    “那敢情好!”胤祚道:“走了洪福,去皇阿玛那里蹭饭了——旺财也不用流口水,要有多的,爷就替你讨点儿回来。”

    旺财不满道:“奴才哪里流口水了?奴才现在也是身家上万的人了,还稀罕点吃食?”

    胤祚哈哈一笑,转身出门。

    到了康熙的住处,胤祚一进门就发现不对劲,笑道:“皇阿玛这是怎么了,谁一大清早惹您不痛快了?”

    要知道自从昨儿便衣从街上转了一圈,听了一茬“民声”回来,康熙的心情就一直不错,怎么这会儿脸又板起来了?

    康熙招手让他过去坐,原坐在康熙下首的李熙早在胤祚进门便起身,此刻待他坐下,才过来对他深深弯下腰,手中捧着两个匣子,道:“六阿哥,这是下官赔罪之礼,还望六阿哥笑纳。”

    胤祚看了康熙一眼,伸手接过——虽然他还不知道这位苏州织造怎么得罪他了,但是既然找了康熙做中人,怎么也得给个面子,先收了礼在说。

    “王羲之的《平安帖》,好东西啊!”胤祚赞叹一声,又打开另外一个匣子:“翡翠白菜?不错啊,简直像真的一样——我正愁不知道带什么回去给我们家的小侄儿,这下可好了。”

    康熙瞪了他一眼,道:“他才几个月呢?这种东西给他,转头就摔了。”

    胤祚不以为意笑道:“玩物嘛,怎么玩不是玩,宝贝儿就喜欢摔了听个响儿,有什么不好?”

    李熙有些担心的看了康熙一眼,以康熙的脾性,听到胤祚这种言论,怕是要大发雷霆的吧?

    却见康熙冷哼一声,道:“你那么多侄儿,怎的没见你对别人上心?”竟是半点儿也不在意。

    康熙对儿子的怪癖早就习以为常了,在这个儿子心里,只怕这翡翠白菜还没有一颗真白菜值得爱惜。

    胤祚满不在乎道:“感情都是处出来的,大哥他们把儿子捂得严严的,见都不让儿子见几次……哪像宝贝儿,儿子隔几天就能抱着玩玩。”

    又道:“对了皇阿玛,您什么时候给宝贝儿取个大名呢,回头都该说话了。”

    康熙没好气道:“让他老子自己取去!”

    佟佳氏的事儿已经够让他生气了,胤禛到现在还不肯娶继妃更让他气闷,对这两个生出的孩子,康熙也没甚好感。

    胤祚鄙视的看了康熙一眼,道:“皇阿玛您取名字的水准原本就不怎么样,不取正好,我和四哥商量去!哈,不如叫洪运?和洪福很配啊!”

    康熙先是气的仰倒,听到后面半句又乐了,道:“你把这话当着老四说去,看他不扒了你的皮!”

    当着胤禛说自然是不敢的,胤祚把听到自个儿名字扑过来的洪福从腿上巴拉下去,假装没听到康熙的话,问被两人晾在一边好一会的李熙道:“李大人破费了。却不知李大人所言的赔罪,所谓何事?”

    李熙看着两人私下相处的情况,深觉自己的礼太轻了,苦笑道:“是下官弟弟的小舅子,原开了个作坊,雇了百十个妇人专门纺线挣钱。后来六阿哥您的纺车店开张,他本来没当回事儿,可等他知道不对的时候,每日派人抢购也就只买回来几架。他心存不甘,更想独占其中好处,利欲熏心之下,就起了歹念。派人怂恿百姓闹事,想逼人把店转给他……”

    原想直接夺过来,可那店子背后也有人,竟然不能得手,不得已才用迂回手段,想将他逼出苏州,好找机会接手他的店子。

    胤祚漫不经意笑道:“李大人这位亲戚,本事不错啊,那么老实巴交的百姓,硬是被他鼓动了几百个人来闹事。”

    李熙心中一凛,这种本事,可不是什么好事,说来说去,他们也是仗了他的势,才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低头道:“也是下官疏忽,现如今下官已经将人绑去了知府衙门,该如何处置,下官绝不偏袒。”

    胤祚咦了一声,道:“李大人送这些东西给我,不是为了给他求情?”

    李熙苦笑道:“下官忝为苏州织造,江南织户闹事,本官本就该承担责任,更何况……”

    更何况他们还是仗着他的势。

    仗势逼迫一个商家,这种事实在算不得什么,是以李熙虽然对此事略有耳闻,但根本没放在心上,等他知道他们想逼迫的竟是胤祚的时候,事情早就没了挽回的可能,只能上门请罪了。

    胤祚笑笑,道:“既然李大人这么有诚意,那么这些东西本王就愧领了。说起来,倒要多谢贵亲聚集了这么多人去捧场,才让本王有个唱戏的地方。”

    李熙听得一头雾水,只当他说的反话,只能赔笑:“不敢,不敢。”

    康熙却明白胤祚的意思,胤祚那日出面,表面上是为了解决织户闹事的事儿,实则是为了攻破炸堤的流言。

    先立威、再施恩,当在人们心中建立了权威之后,再将炸堤的事儿当做什么可笑的东西一样拿出来说。听的人既崇敬他,自然会被他影响,也会用不屑的态度去看待这些流言,当这种态度传播开来的时候,流言的影响力自然消弭于无形。

    连康熙都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儿子虽然有时候脾气大了一点,人懒了一点,但从能力上来说,真不比那些经常办差的儿子差,也就是不爱揽事儿,但但凡他揽过去的事,无不能完美解决——譬如流言之事,便是换了他去做,也未必能解决的这么干脆利索,不留丝毫隐患。

    胤祚虽然得了两件稀罕玩意儿,但早餐却并未如他想的有什么惊喜,坚决拒绝了康熙推荐的羊奶后,胤祚吃了一碗粥,几块春卷和饽饽,解决了早饭问题,便笑道:“皇阿玛您忙,儿子去找四哥给宝贝儿取名字了。”

    胤祚去找胤禛,自然不是真的为了给宝贝儿起名字,将李煦的事给胤禛说了,道:“四哥你说,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是我们想多了?”

    若是旁人也罢了,曹寅和李熙这些人是康熙亲信,随官职不算最高,但信任荣宠却远超旁人,且康熙如今正值盛年,他们完全不可能撇下康熙去抱别的大腿。

    胤禛淡淡道:“是不是想多我不知道,但这件事暂时是查不下去了——其实前天的时候,我就已经查到了他的头上,明面上看,这件事是李熙弟弟的小舅子指使的,但是怂恿和主导此事的,却是他的一个幕僚。我派人暗中跟着他,想看能不能钓出大鱼来,不想昨儿晚上,他自尽了。”

    “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