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霸王门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霸王门徒-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欲速则不达!考虑到域外诸胡的整体实力还十分的强大,虽然我也并不后悔在中原乱局刚刚结束就如此急迫的对域外用兵,但采取的战略战术则有必要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适时的加以调整;同时也要进一步的稳定一下以往自己有些过急的心态。从目前域外的整个局势上来看,现在也并不太适于以雷霆万钧之势的实行多点开花的方略,而是应该坚持按部就班的、逐次的由近及远加以铲除的方针。

    具体的战略方针当以凭借强横的实力,尽可能的先对南匈奴屠各族和乌桓实行连打带拉的办法。尽量的采取以高压的的方式,威逼南匈奴屠各族和乌桓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被迫屈服,然后再驱使南匈奴屠各族和乌桓为前驱,实施‘狗咬狗’的战术去先同鲜卑族拼个你死我活的来个夷族之间的自相残杀。这样一来,自然也就会使诸胡之间经过相互撕咬过后实力会成倍的消耗掉,对于最后实现我的‘把域外诸胡完全的掌控在我的奴役之下’的方针也就会便利了许多。当然,我也要在凭借无敌的声望和强横的军力的前提下,还要对甘于受我驱使的夷族加以密切的监控。否则,就会如豢养了一条恶狼也似的,不小心受到的反噬也会分外的严重!

    至于对西部两羌的掌控、以及进一步的向西域的拓展,我暂时还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顾,那就只好先交给周瑜这个以前都‘闲出屁来’的这个少帅了!秉性坚毅、好胜的周瑜在我那位老岳父马寿成(马腾)的配合下,也肯定的会不遗余力的对两羌进行打压。周瑜这个人的个性你让他安逸一些他反而倒会不高兴。实际上周瑜就是那种天生‘劳碌命’的坯子!对于周瑜这个战争天才的能力再加上有庞统的协助我并不太担心,我唯一担心的是周瑜的高傲个性,这也是他的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只好先靠庞统的机敏来影响他了!不过,周、庞二人的搭配也并不是最合理的,同样好胜的庞统有可能反而会成为周瑜急功冒进的臂助也说不定?搭配的格局已成,暂时也就不好再进一步调整了;就先按原来的配备任用吧!

    按我的宏大愿望,就是在整个神州大地的外围形成一个环绕的厚重外势、并逐步向极远拓展。这样也就把夷族对中原的觊觎降到了最低点,把民族之间可能发生的战争摒弃在中原之外。即使是再有意想不到的战乱,我也可以尽可能的由外及内的加以襄助、平定。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也只能是在自身的有生之年做到在整个态势上形成中原大地的安定格局。该做的都尽量去做了,我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至于后世子孙如何的去经营、会不会再出现不肖者?人力有时尽!我就是想管又何能管得了啊!

    说实话,有些想要逆势强为的理念我也不是没想过。但中华民族这个古老又伟大的民族也有着它本身的弱点,千百年来崇尚的就是帝王主政的模式。我倒是明白‘君主立宪制’或是‘多党治政制’对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益处颇大,但又何能拗得过沉重的历史惯性?现在也就只能是把有些理念逐步的灌输给以前的属下,让他们在主理朝政时去逐步的加以验证,也许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后会水到渠成得以实现。这也是我把忠厚但并不古板、一直以来对我既像兄长、又像信念虔诚追随者的徐庶留给献帝刘协主掌朝廷大局的主要原因。也只有徐庶这种正直又不失机变、处事沉稳的人才可以去实施我无法宣诸于口的某些超前的理念。慢慢的来吧!也只好把徐庶先塑造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代名相了!

    对天下大局的掌控就宛若走钢丝一样:只要走了,就要一往无前的走下去,决不能再有三心二意的回头心思。同时,亦需要尽可能的需找某种的平衡,就如走钢丝要有一根平衡重心的杆子一样,也决不能因有些事感觉是多余而放弃去做。当然,天下大事也绝不能完全的用‘对、错’二字来衡量,只有时局、利益的需要,而无绝对的考虑后世评说的必要。

    对于孙策、吕布这两个必然的祸乱之源的处理就是现在根本无法用‘对、错’二字来衡量的。由于当初我的刻意促成,孙策和吕布现在均已经拥有了自己不俗的势力。如果不加以关注的放任自流,以后这二人也必然会经过蛰伏、积蓄后有爆发的一天。未雨绸缪!如果想要提前的处理掉这种潜在的危机,必然也就会在刚刚安定了的中原重启战端。既然二人不可能甘于寂寞的永远蛰伏着,我又不想在中原大地重燃战火;那也就只有转嫁这一条路可走了。让他们去肆虐夷族、扬威异域,则是最佳的处理办法!谁让二人均是不甘心居于人下之人了?那就争取做到马革裹尸的笑傲疆场一生吧!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繁庸!永远是说不清、理还乱的情形。这其实就是源于人这种有着敏锐思维的生物固有的无穷欲望所驱使。当然,权欲、情*欲、利欲、怪癖欲……等等,不一而足。由小及大,小则尽力的面面俱到,大则就需宏观上掌控了!

    同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潜在法则,这个时代的女性就难以逃脱男性附从的命运;同时,也是女性甘于趋之若鹜的。随侍在我身边的两个旷世佳人媳妇蔡琰和貂蝉现在考虑的就是如何的让我高兴,而我的高兴也是她们自身心情愉悦的源泉。

    说来各人的天赋、本能也确实不一样。经过了情爱的开拓和雨露的滋润,原本就媚态横生的貂蝉则更显娇媚,一嗔一笑、一举一动更加的惑人心脾、让我不由自主的意乱情迷。而蔡琰则刚好相反,荣光焕发中晶莹如玉的肌肤仿佛都蒙上了一层奶色的氤氲,整个的人都仿佛被圣洁的光芒所笼罩,仿佛真正攀升到了海市蜃楼一样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界高度;令我叹为观止中也不得不赞叹造物之奇!

    但仙子毕竟只是梦幻中的七彩乐章,蔡琰也毕竟还是一位活色生香的绝代佳人。这不,蔡琰见我又独自坐在书房中发呆,借着送茶的机会也学会了娇腻的凑了过来:“夫君想啥哪?同琰儿说说话呗?”

    望着蔡琰的绝世容颜,我心生无限爱惜的随手揽过柔软的娇躯:“好、好!商就同琰儿说说私房话。”已经被我梳拢得松软、丰沃的蔡琰俏面上带一抹红晕乖顺的翘臀坐在我的膝盖上、娇躯靠在我的胸前,娇腻的悄声说道:“夫君是不是有些不喜欢琰儿这种性情的呀?”我抚摸着蔡琰柔顺的秀发,感受着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迷茫的问道:“琰儿这话是从何说起呀?商把琰儿宝贝的不得了啊!琰儿这样才华横溢又貌若天仙的佳人许配给商,商不知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哪?”

    蔡琰温润、软滑的纤纤玉手轻轻的抚摸着我微髯的脸颊不由得‘咯、咯’笑出了声:“没想到夫君也挺会哄人哪!不过,那个、那个、夫君既然是喜欢琰儿,哪、哪夫君为啥总是同秀儿好完之后才同琰儿好?又、又、又为啥从不像喜欢秀儿那样的用力的喜欢琰儿?”费力的说出了心理的话后的蔡琰此时已经面红如脂、姣好的臻首低得已经同胸前的丰满接触到一起。

    ‘噗嗤’我不由得哑然失笑:“琰儿不要乱想!商是怜惜琰儿性情恬静才这样的。”“不要!琰儿也要让夫君用力的撞!琰儿越疼心里也就越美得要上天了!反正今天秀儿身子不干净,入夜后琰儿可以一个人跟夫君睡。夫君一定要把琰儿撞得不能动了!琰儿也要像秀儿美得大声的叫!琰儿一个人夫君还不用力的喜欢,琰儿心里会难受的……!”急迫的说出心里想说的话后,蔡琰声音渐小后已经娇臊得无地自容的把滚烫的俏面深深地埋在了我的怀里、娇躯也在不由自主的轻颤着。 

第二百四十七章 修身齐家() 
“哎呦!琰儿姐又在同表哥偷偷亲热了!嘻、嘻……!”随着半带着醋味、媚到骨子里的娇嗔声,宛若炫目彩蝶一样的貂蝉飘进了书房。性格内敛、恬静的蔡琰羞得忙一挺娇躯挣脱开了我的怀抱:“秀儿不好这样说琰儿的!琰儿也是同秀儿一样的喜欢夫君。可是,琰儿一直都是让着秀儿的呀?……”还没等蔡琰微带怨怼的话语说完,貂蝉已经明眸频眨、樱唇带笑的道歉:“秀儿说错了!给琰儿姐赔礼!表哥是秀儿和琰儿姐的宝儿贝夫婿,当然都喜欢得不得了了!秀儿也只是在同琰儿姐说笑。嘻、嘻!”随着貂蝉殷红、丰腴的樱唇翕合间宛若银铃一样的清脆话语声、伴随着一言一动间不知不觉的展现出的百转妩媚的风情,让我不由得又有些看痴了……!

    如果一定要用恰当的言辞来形容,貂蝉的美貌也只能是用近乎于‘妖’来诠释,炫目的艳光越来越具有蛊惑众生之效!无论出于何种地位、又是何种出身,人的气质也是说不太清楚的一种内涵;枕榻间可以被我忘情的恣意伐挞的蔡琰只要亭亭玉立的站在那里,自然而然的就让人生出一种高高让人难以仰止的‘天上人儿’的感觉,不忍让尘世间的污秽对她造成些许的亵渎和浸染。

    这时天性大胆的貂蝉又来了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娇嗔:“表哥最坏了!一点儿也不怜惜秀儿,这么多天也不给秀儿一个小宝宝。秀儿的身子又那个了!哼!气死秀儿了!”娇痴的话语令娇臊难当的蔡琰也忍不住娇笑出声。唉……!也不知貂蝉是真不明白还是在故意装糊涂的撒娇?生命的孕育哪能是那么快当的事儿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这个时代做人的最高道德标准和规范。修身且不去讲,我的思维理念在这个时代也就一直信奉着尽力适应的信条,根本无法、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改变自己本就超前的理念。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我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为了江山社稷、百姓的安宁我浴血沙场、征战四方,甚至还曾舍命于万马军中救出了性命危在旦夕的皇帝;如果只是计较后世的评说,我现在已经没必要再做社么了!只要放弃手中的大部分权利于少壮之年就处于半隐退的状态,凭借着以往的声望和积攒下的人脉就完全可以做到‘齐家’的享受着无边的艳福、过着人间神仙的生活。

    但由于自身这个无法解释得太清楚的宏远(百年后的‘五胡乱华’又何能说清),我还不得不强行压抑着自己渐生懒惰的情绪,继续的坚持过着血雨腥风、刀头饮血的日子。为了达成我自身的愿望,我可以把自身的安逸贡献出去的为民族造福,但这对痴恋着我的这一群人间绝品的媳妇们则有些不公平!现在再说‘如果、怎样’已经没有必要、也根本就是‘马后课’了!但诸媳现在已经离开了相对来说比较安逸、舒适的徐州一路北上,这就要求我再也不能把一群媳妇丢给老父和属下撒手不管了!必须要考虑清楚的先期作以安置。自己的娇妻,虽然不能不见一点儿风雨的供养着。但最低也得让她们有个舒适、优裕的环境,不能一大群花枝招展的都跟在军中。如果那样可就热闹了!那是出塞征战呀?不完全成了领着一群媳妇畅游广袤无垠的大漠了!还打个屁仗?

    当然,现在‘陶氏’已经举族迁往了巴蜀,数千里的距离,想让媳妇们也入川是不现实的。同样,留在邺城相对来说比较安稳,但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家族和我照顾起来均显得过远。虽然‘甄氏’一族的根本之地就在邺城可以就近照顾,但这恰恰是最不能让诸媳接受的一点。理由不言而喻!大家族有教养的女性可以从表面上避免争风吃醋,但女子的天性作祟是根本避免不了的!让她们全都依托在本就分外受宠的甄宓所在的家族,诸媳又何能心甘情愿?即使是一向表现得大度、无私的掌门大妇糜贞内心里也难以接受。考虑来、考虑去,我也只能是把一群媳妇和儿女安置在以后数年内将作为北征大本营的蓟城就近照顾。

    由于蓟城已经接近北疆的前沿,我所最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强对内宅的保护。越接近前沿,可能出现的不测之事发生的概率就会加大;因为家国之事波及到娇妻、子女,则是我最不愿看到、也是最需要加小心的!本来这样一群本应受到万千宠爱、呵护的绝色佳人跟随着我这个总是居无定所、征战四方的丈夫我内心里就已经有所歉疚,我再不小心让她们受到惊吓或损伤我就更是于心不忍了!

    因而,我在糜贞等诸媳、儿女尚未来到范阳之前,我就已经派人前往蓟城购置宅院等安排诸媳、儿女在蓟城定居的事宜。按初步的预计,北征大漠最少也要经历几年的艰苦征战。我的整个家庭可能要在蓟城定居的时间决不会太短,当然就要做万全的准备了。至于以后诸媳和儿女能否全部跟随我迁往异域,那还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