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水剑-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贤王,请回答在下的问话,竟然如此不顾皇家礼仪,难道先帝的教诲,你全忘了吗?”刘大人并不退让,继续逼迫道。

    一时间,殿内寂静非常,针落地可闻,无一人说话,只有着众人的呼吸声,气氛极其诡异。

    贤王却是向前探一步,挺身而立,仰头大笑道:“呵呵……本王不懂礼仪,你竟然说本王不懂礼仪,那么请问刘大人,早朝时间是何时?”

    “这……”刘大人微微一滞,但还是说道,“从先帝开始便是每日寅时。”

    “好,刘大人不愧是礼部尚书,对礼仪规定真是了然在心,那么,我请问圣上和你们几位大臣是在哪里,可曾记得早朝时间?”贤王步步紧逼,问题直达中心。

    “这……”刘大人却是说不出口了,一时间,他面色潮红,气血攻心,摇摇欲坠,亏得一旁的大理寺郑大人拖住,才没有倒下。

    待刘大人面色稍霁,郑大人便是说道:“贤王,圣上操劳国事,日理万机,于今早与我们几人商量着某些重要问题,这也无可厚非吧,反倒是你,作为臣子,于金銮殿内,此般行为,是对皇权的不敬,不知王爷有何说法?”

    贤王却是站于一边,没有说话,反倒是兵部李大人接过话头,回道:“郑大人此言差矣,贤王之所以如此激动,就是因为看重皇权礼仪,早朝时间是先帝所定,如何能因为意外而有所更改,而让群臣在外等待了两个时辰,就算贤王是错,也是圣上有错在先。”

    “不错,李大人说得不错。”户部方大人也是附和道。

    “你们……”郑大人微怒,却是如何也说不出话来反驳。

    赵琦心中一惊,想不到兵部和户部早已是贤王的人,当下便是向始终沉默的宰相顾言求助,顾言微微一笑,向赵琦颔首,便是回身说道:“大家都是同朝为官,各退一步,不要相争了。圣上确实有错,而贤王也是有失礼仪,我先代表圣上和迟来的众大臣向贤王以及全部同僚道歉,不知这样可行?”

    顾言贵为先帝的左膀右臂,在朝中声望极高,就算是贤王,也要卖其一个面子,众人见顾相圆场,便是乐于接受这个台阶走下。

    赵琦看着这般情况,心中一喜,对顾言的做法极其赞同,期待着顾言之后的表现。而贤王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因顾言的敏感身份,如处理不当,便会酿成大祸。

    果不其然,片刻后,顾相便是说道:“既然事情解决了,我们就该回归正题了,就如昨日所说,今日的议题便是讨论昨日的方案是否可行。昨日已经说了,现在再说一遍,因百姓频繁反应皇室成员养私兵,于街上带兵强抢民女,做强盗之事,所以我们要杜绝皇室成员养私兵的风气,且收回所有的兵权,全部归圣上一人所有,这样有助于国家的安定。”

    贤王听之,不禁冷笑,但却是不说话,而是对着其后几人微微颔首,而那几人便是知晓,其中一人上前一步,却是吏部尚书葛大人,说道:“我觉得不可以!”

第一百零一章 辩论() 
吏部尚书葛大人虽说是贤王的人,但这般明目张胆地反击拥帝派的决定,尚且是第一次,而态度更是令人惊疑,一下便是反驳顾相的话语,一点也没遵守起码的官位礼仪,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贤王一党今日一反常态,令得拥帝派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贤王今日便举起造反大旗。

    顾相听之,心中一怒,以他在朝中的威望,想不到会有人公然顶撞,况且他的官要比葛大人要高一级,而葛大人竟并未有禀明的话语,已经是严重蔑视皇权了。当下,顾相便是厉声说道:“葛尚书,好大的官威啊,在金銮殿朝堂之上,圣上面前,竟不知道先说禀明的话语,而是直言驳斥,你的眼中还有圣上,还有老夫吗?在金銮殿上不尊皇权,按律当斩!”

    随后,顾相便是回身,看向赵琦,询问决定,而赵琦却是并无表示,显然是默认了顾相的做法,虽说不可能法办葛大人,但葛大人是贤王的人,在贤王面前要法办他手下要员,那么贤王的脸面必然扫地。

    顾相得到圣上的首肯,心中激荡,忠于皇权的他早已恨贤王一党入骨,在他眼里贤王早已是十恶不赦的谋逆贼子,能由他来剪出贤王羽翼,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他开心的事了。

    当下,顾相便是沉声说道:“来人啊,吏部尚书葛琼,公然藐视圣上,已是犯下死罪,本是诛九族的大罪,念其官位奇高,这些年对朝廷有所贡献,便免去诛九族大罪,只斩一人,快拖出午门外斩首!”

    “是!”殿外的高大侍卫应声而进,而葛大人却是不慌不忙,看向了一直未言语的贤王,贤王轻摇了头,仍旧立于一边。

    葛大人见贤王摇首,便是知其意,探前一步,一改之前的盛气凌人,跪于殿内,恭声道:“圣上,请原谅臣下的鲁莽,只是觉得顾相要求收回皇族各位的兵权有欠考虑,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定,所以下臣莽撞了,请圣上责罚。”

    赵琦面色沉静,看不出悲喜,但其射出的凌厉眼神让有心人知晓其并不像表面那么平静,可见葛大人说出这番话之前做的看向贤王的动作,已是被圣上看在眼里,虽说赵琦心中怒气冲天,但却无法在葛大人身上发泄出来,因为葛大人已是承认错误,而其理由更是关乎国家安定,且其身份也是朝中一品大员,这般情况已是令赵琦无从办他了,这下,赵琦的面色终于有些阴沉。

    贤王见赵琦那阴晴不定的面色,心中暗喜,悠闲地轻抚着手中的玉笏,似是对殿中的变化并不关心。

    片刻后,赵琦终于还是威严说道:“念在葛大人的劳苦功高,一心向国,情有可原,但还是请葛爱卿讲出理由,如说不出,便可要施行活罪的。”

    “遵旨!”葛大人依旧低着头恭声说道,“刚才顾相提出收回皇族所有人的兵权,然后由圣上一人掌管,下臣认为不可行,原因有三:其一,如禁止皇族人私养家兵,那么居于皇宫内院之外的皇族之人又该如何,如遇上歹人,便是无士兵与之救,皇族人若死,必会对君威造成损害!”

    赵琦面色一沉,心中不得不承认,葛大人的第一点理由便是最大问题所在,这般精辟言辞令得赵琦也是有些期待之后的缘故,便是说道:“那之后呢?”

    “其二,便是圣上体力有限,精力有限,如圣上收回兵权,便是要身体力行,奋战于战事第一线,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有战争还是需要各位将军的出力。”葛大人侃侃而谈,眼神里尽是深意,“其三,便是长期以来禁卫军都是由贤王统领,而且很多朝中骨干将领都是出自贤王门下,如贤王交出兵权,便会造成哗变,为保国家安定,军队安定,需得从长计议。”

    保皇一党早已是按耐不住,其中的礼部尚书刘大人便是回驳道:“葛大人此言差矣,第一点而言,圣上也批示,再在京城建一所宅子,将皇族之人全聚于此处,便可免除了被歹人的祸害,而其二,不是说将军不能带兵,而是不能私自带兵,一切以圣上为主,还有第三点,我朝一向是礼仪之邦,受万国敬仰,四海来贺,哪会有突发的战争,而军队被就是为君王服务的,不知我所说是否可行?”

    待得刘大人话音一落,兵部尚书李大人便是探身出来,对着圣上躬身一拜,道:“禀圣上,下臣不敢苟同刘大人的说法。”

    “哦?爱卿但说无妨。”赵琦虽反感贤王一党,但也只得让李大人诉说。

    李大人却是直起身子,略微偏过头,对着贤王微微颔首,待贤王回应,这才说道:“我朝是礼仪之邦不假,但如此便沾沾自喜,对外无一点防范之心,便是失策,蛮夷之心险恶不可不防,且贤王久居军营,在军营里极富威望,如收回贤王兵权,恐京城城外大营便会混乱,而贤王饱读兵书,通行军之道,因此,下臣认为不可解贤王的兵权,如要解去,会令天下士兵心寒啊!下臣位进兵部尚书,在此斗胆请圣上收回成命!”

    说完,李大人便是虔诚跪拜于地,而赵琦有些迟疑,在听得李大人与葛大人的建议,心中琢磨不定。

    而正当圣上及几位保皇党思考如何辩驳李大人的话语时,贤王却是运起内功,口中微念:“就是此时,诸位行动!”

    这般声音竟是同时在诸位大臣耳边炸裂,令得所有人惊疑不定,但当众人回神,知晓是贤王后,便是对贤王更加钦佩,有这般功力的贤王如何会屈居人下,众人在此方才真的肯定贤王会取而代之。

    倏然,殿下诸位大臣似是商量好一般,一齐跪拜于地,高呼:“请圣上收回成命!”殿中众大臣除了保皇一派,竟是跪倒了一地,声势巨大,这般变化令得赵琦和保皇派大惊,想不到贤王早已得到如此多的朝廷重臣支持。

    赵琦偏过头,看向顾相,寻求帮助,此时的顾相也是愁容满面,而正当圣上和保皇一派不知所措之时,一直沉默的贤王却是发出了话语。

    “请圣上罢黜我的王位,收回我的兵权!”贤王沉声道。

    这声音虽不大,但在殿中却好似晴天霹雳。

第一百零二章 定论() 
却说一直沉默的贤王突然开口说出这深沉的话语,令得众人皆惊。刚还在想着如何使贤王交出兵权的拥帝一派,怎么也想不到想要达到的目的竟是会被贤王亲自说出来。

    但拥帝一派也并没有因为这个突然的消息而迷失,因其中都是些朝中股肱之臣,纵横官场数十年,心思慎密,乍一听贤王的话语,一惊,但不过片刻,他们便是疑惑,思索着贤王这般变化背后的深意。

    赵琦听得贤王如此说,心中略微激荡,如能收回贤王的兵权,那么他的皇位无疑会更加稳固,但他还是镇定心情,对顾相投出询问的眼神。

    顾相微微沉吟,稍作思考,便是凝重地对着圣上摇摇头。

    赵琦心中一沉,虽十分不舍,但还是对顾相充分相信,便是稳定心神,略微叹气,用悲悯地口气说道:“皇弟,你这是为何,我们兄弟还分彼此吗?当然不会解你的兵权了,坐在这个位置后,我们兄弟已有多年没有安心交谈了。皇弟尽管放心,有兄一天,便有弟一日。”

    圣上的这般话语,感情真挚,令得殿内众人都是感同身受,但贤王却是心中冷笑,赞叹这位皇兄的演技极好,口中却是还是说道:“皇兄,请收回臣弟的兵权,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这般话语说得大义凛然,极其肯定,令得贤王一党众人皆是一惊,心中都是担忧不已,生怕贤王真的要放弃王位和兵权。

    赵琦听得贤王如此肯定的语气,便是喜形于色,一时间便是仿佛看到了君权升至顶峰,纵横天下,万众跪拜的情景,刚要说话,却发现顾相面色微沉,眼中尽是凌厉。

    下一刻,便听得顾相说道:“圣上,老臣认为贤王劳苦功高,在外征战多年,不宜收回贤王的兵权,否则会显得朝廷赏罚不明,引起天下纷乱。请圣上三思!”

    起初便是顾相提出收回皇族兵权的提议,而现在却又在劝圣上赦免贤王,这般变化令得殿内众臣都是摸不着头脑,不懂这位朝中声望最高的重臣的意思,到底是拥帝一派,还是贤王一党的人?

    与众人迷茫不同,贤王却是心中微凛,对顾相更加看重,能在片刻间,便能推翻之前的定论,而改变决定,此等魄力,不愧为两朝元老。

    虽说赵琦不懂为何顾相会转变态度,但他出于对顾相这么多年的信任,还有就是顾相眼中的那抹凌厉,便是说道:“顾相说得不错,皇弟德高望重,若是我冒天下之大不韪夺了你的兵权,不光朝中会觉得孤嫉妒贤能,而且天下百姓也是会痛斥朝廷赏罚不明。孤不可如此做,莫要再说了,皇弟。”

    当下,赵琦站起身来,威严说道:“降皇族兵权一事,莫要再提,时候不早了,都散了吧!”

    随后,他便是径直出了金銮殿,几位重臣随之跟了出去,而贤王却是满脸深意,并不回应,目送圣上离开。

    贤王转身看向那高处的龙椅,面露憧憬之情,但不过一瞬,面色趋于平静,随后,他便转身离开,贤王一党众人赶忙跟上。

    殿外的玉石阶梯下,华盖之下的赵琦略显烦闷,不由得对顾相说道:“顾相,不知发生了什么,怎么临时改变了计划?”

    其他几人也是凝神静听,都想知道为何作为他们这派核心的顾相会临时改变了主意。

    顾相微微沉吟,便是说道:“圣上,以及各位,今天大家都看到了,贤王一党极其反常,先是三个尚书极其跋扈,挑战圣上底线,然后贤王更是主动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