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科学使用指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切不可把一时一地的研究结果或经验推广到各地普遍采用。这些经验可以供其他地区作为参考。

    叶面肥与农药也可以混合使用,但必须注意农药与叶面肥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无害于农药的性能和作用。

    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的混施,也必须注意杀菌剂与生长调节剂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好预先经过仔细的试验比较,确证没有不良作用再混合使用。

    许多表面活性剂与杀菌剂现混现用可起到改善药液在作物表面的湿润性、增加药剂的渗透性而提高效果,称为桶混助剂。一般的加用量为0。05%~0。10%。一种新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使用时加入量为0。03%,这点已在水稻田部分病虫害、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和黄瓜*病的防治上得到验证。国外通过桶混使用杀菌剂较为普遍。桶混法是现场混合使用方法。所供应的商品农药在标签中有特别说明,这种农药可以与何种农药桶混,用特定的颜色标记,相同颜色的可以混合使用,不同颜色的农药则不能混合使用。这种方式的商品对农民特别有利。

    杀菌剂的混合使用,将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混合使用,或做成商品混配制剂或供现场桶混使用的制剂。

    判断能否混用,对于病害防治很重要。当配制一种杀菌剂的药液后加入另一种杀菌剂或其他农药(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等)时,如果出现絮状沉淀或出现变色、分层、沉油或浮油等现象,说明不能混用,只能分别单独使用。

    相同类型的杀菌剂有时也不宜混用。例如,不能将杀毒矾与金雷多米尔混用,不能将阿米西达与醚菌酯(翠贝)、吡唑醚菌酯(凯润)、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混用,不能将银发利与霜霉威混用等。此外,如苯醚甲环唑不能与腈菌唑混用防治瓜类作物*病、丙环唑不能与三唑酮混用防治小麦*病;烯酰吗啉(安克锰锌)不可与氟吗啉(灭克锰锌)混用防治瓜类作物霜霉病、马铃薯(番茄)晚疫病、辣椒疫病,而异菌脲(扑海因)也不可与乙烯菌核利、速克灵混用防治作物灰霉病、菌核病;多菌灵不能与甲基硫菌灵混用等。很多内吸性杀菌剂与代森锰锌的混剂不能再与代森锰锌(大生)混用,铜制剂一般不能与酸性农药混用。铜制剂与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混用有拮抗作用。这些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仔细认真的分析研究,再作抉择,不要贸然混合使用。

    可推荐使用下列杀菌剂的混剂,或将下列不同类型的杀菌剂现混现用:

    甲霜灵(金甲霜灵)+代森锰锌预防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甲霜灵(金甲霜灵)+百菌清、嘧菌酯+百菌清、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百菌清预防*病、灰霉病、霜霉病、晚疫病等;多菌灵+硫黄防治瓜类作物炭疽病等;抗病毒药剂可与一些叶面营养素现混现用起到抗病毒和增加作物抗病性的作用。通常所见的杀菌剂均为有直接杀菌或抑菌作用的药剂,与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化学品混用可能会有增效作用,并可能延缓病菌对直接起杀菌或抑菌作用的杀菌剂的抗性。

    如果是为了同时防治两种以上的病害或一虫一病,则桶混的两种成分均应全量使用。为了防治同一种病害而将两种杀菌剂混用,通常采用比推荐浓度低的内吸性杀菌剂和推荐浓度的保护性杀菌剂,这样有利于延缓防治对象对内吸性杀菌剂抗性的发生。例如,在日光温室中为了防治同时发生的霜霉病和灰霉病,按照推荐浓度,可以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银发利)和25%烟酰胺水分散粒剂(凯泽)现混现用,每桶水(15升)加入1袋银发利(600倍液)和1袋凯泽(1500倍液),而如果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大生)与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混用,两药的稀释浓度可分别为500倍和2000倍(阿米西达的推荐浓度为1500倍)。

    skbshge

十、交替使用法() 
黄瓜霜霉病、瓜类作物*病、作物灰霉病、番茄叶霉病、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黄瓜褐斑病等气传性病害,有时需要多次喷药防治。为了延缓病菌对药剂产生抗药性,需要将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轮换使用。

    防治黄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可采用如下施药顺序:发病前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发病初依次喷施68%金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25%双炔酰菌胺SC600倍液、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盐酸霜霉威水剂1000倍液;在发病较重时,可喷施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1000倍液。

    作物灰霉病的防治可采用下列顺序施药:发病前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发病初期依次喷施50%异菌脲1000倍液、5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凯泽)1500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在发病较重时,可喷施50%烟酰胺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700倍液。

    关于施药间隔期,一般情况下,预防性施药间隔期可适当延长至7~14天,初发病后治疗性用药间隔期可缩短至7~10天,发病较重时补救性施药间隔期可缩短至4~5天。

    skbshge

十一、杀菌剂的使用时机问题() 
杀菌剂的使用时机可分为发病前用药、发病初用药和发病较重时用药3种。

    (一)发病前用药

    大部分病害应在发病前用药防治。根据往年的经验,当田间环境条件适合发病时,就应喷施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

    (二)发病后用药

    有些有内吸性和治疗作用的药剂可在发病初或形成中心病株时喷施。特别是对于大田作物如小麦、马铃薯喷药防治比较困难,往往是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开始喷药,对于传播很快的一些气传性病害(如黄瓜霜霉病等),应在发病前用药预防或在发现中心病株时用药防治。对小麦*病、锈病喷施三唑酮、丙环唑等,防治1~2次,马铃薯晚疫病防治3~6次较为适宜。

    (三)发病较重时用药

    有些病害如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小麦条锈病、小麦*病发病后传播快,如未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及用药防治,往往很快向周边蔓延。在发生危害较重的情况下,可采用具有内吸传导性的药剂防治,这种补救式喷药或“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办法也能起到减轻发病的作用,可延长作物结实或结瓜的时间,推迟拉秧。防治发生较重的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可喷施68%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6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倍液。小麦条锈病和*病发病后可喷施25%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

    杀菌剂施药液量应随着作物大小、田间环境条件及药剂是否具有内吸性来决定。一般要求保护地蔬菜上每667平方米药液量为30~60千克,苹果、梨等果树有时每667平方米需要喷施100~200升药液。大田作物每667平方米施药液量30千克,但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倡大水量喷施,每667平方米用药液量90~120千克,主要喷至茎基部及根围土壤上。由于不同作物及不同栽培方式施药液量不同,因此配药时应按照每667平方米施药量来计算,而不能仅根据稀释倍数来配药。目前,很多农药开发商将药剂做成小包装,方便配药液,每桶水(15升)加药1小袋,对水喷施。

    skbshge

第三节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对主要杀菌剂防治效果的影响() 
植物病原菌对有些内吸性杀菌剂(包括单剂及混剂中的内吸组分)发生抗药性,致使很多杀菌剂在推荐浓度下使用防效降低甚至失效。

    判断是否产生抗药性时,用药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进行检查:

    一是是否正确诊断病害并对症下药。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很容易与黄瓜棒孢霉褐斑病(农民俗称小黄点)搞混,造成辣椒死秧的病原菌大部分为辣椒疫霉,部分是由丝核菌、镰刀菌和核盘孢引起,有时候几种菌混发,症状一致或相似,而防治药剂不同,辣椒疫霉的防治药剂与霜霉病、晚疫病的药剂相同,丝核菌可用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药剂、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多菌灵拌土、苗床消毒或浇灌防治,镰刀菌可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灌根或苗床消毒防治,而菌核病与灰霉病的防治药剂一致。如果没有经验,可能把它当作辣椒疫病而采用灌根或喷雾的方式来防,有些地块效果不好。很多药剂均具有选择性或专化性,杀菌谱较窄,或只能防治部分病害,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防治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等卵菌病害无效,甲霜灵防治灰霉病、*病、锈病、叶霉病、赤霉病等无效。三唑类药剂也不能用于防治卵菌病害,嘧菌酯对灰霉病的防效很差。

    二是是否按剂量施药。低于推荐剂量用药防效可能会降低。

    三是是否按照推荐的时机用药。发病很重时,用药效果肯定不如发病前或发病初用药的效果。

    四是是否按照推荐的间隔期施药(发病前保护性施药的间隔期一般可以延长到10天,而发病初治疗性施药的间隔期应缩短至7天,发病重时的铲除性施药的间隔期应缩短至4~5天才能有效防治。

    五是在正确诊断发病、对症下药及合理施药的前提下,施药者应判断所怀疑产生抗药性问题的药剂对特定病害的药效是否明显下降。如药效明显下降,可从依靠明显提高施药剂量、缩短施药间隔期、增加施药次数来维持过去较高的防效,而按照过去的剂量、间隔期及防治次数来施药,不能控制住特定病害的发展等方面来判断。

    六是一种杀菌剂在一个地区或一种作物上或防治一种病害时出现了抗药性问题,并不能说明在另一个地区或另一种作物或防治其他病害时也出现了抗药性问题。经由研究部门采样检测确实发现特定病原菌对特定药剂敏感性下降,而敏感性下降又与采样地块特定药剂对特定病害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相符,即可判断该病害确实对特定药剂产生了抗药性。

    七是一旦发现特定病害对特定药剂产生了抗性,应采取一定的抗药性治理措施:暂停在已发生抗药性的地区使用同类药剂(特别是单剂)防治特定病害,而改用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结构类型)的药剂。有人报道,重新启用停止使用几年的有些药剂(甲霜灵、速克灵)其防病效果有所恢复。另外,将因抗性产生导致药效下降幅度不大的药剂与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特别是多作用位点、广谱性的、保护性杀菌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据有关报道,发生抗药性的杀菌剂见表13…1。

    表13…1 已经报道发生抗药性的药剂

    长期使用而尚未发生抗药性的杀菌剂参见表13…2。

    表13…2 长期使用后尚未普遍发生抗药性的药剂

    目前,国内外已经报道发生田间抗药性的病菌—杀菌剂组合有:

    稻瘟病菌对有机磷杀菌剂(稻瘟净、异稻瘟净);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黄瓜霜霉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菌、番茄晚疫病菌对甲霜灵;黄瓜霜霉病菌、黄瓜*病菌、西瓜蔓枯病菌对嘧菌酯;番茄叶霉病菌对嘧菌酯;果菜灰霉病菌对多菌灵、速克灵、嘧霉胺;梨黑星病菌、苹果黑星病菌对多菌灵、嘧菌酯;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异菌脲;柑橘青霉和绿霉病菌对多菌灵;甜菜褐斑病菌对多菌灵;阿月浑子Alternaria alternata

    对吡唑醚菌酯、烟酰胺。

    长期使用仍未普遍发生抗药性问题的病菌—杀菌剂组合有:

    水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三环唑、咪鲜胺、戊唑醇;稻瘟病菌对咪鲜胺、三环唑、稻瘟灵;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小麦*病菌对三唑酮;黄瓜*病菌对苯醚甲环唑;黄瓜霜霉病菌对百菌清、代森锰锌;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百菌清、代森锰锌;瓜类作物枯萎病菌对铜制剂;作物灰霉病菌对烟酰胺(凯泽);马铃薯、番茄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代森锰锌;梨黑星病菌对氟硅唑(福星)。

    影响杀菌剂对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决定于杀菌剂本身的毒力,其次是受施药的环境条件及施药方法的影响,而病原菌对杀菌剂产生抗性也是导致药效下降或药效丧失的重要因素,值得重视。因为抗药性一旦产生,不仅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