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常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妃常锦绣-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话摆明的意思就是说,可以等我们一盏茶的时间。这宦官就连麒王府的银子都敢收,胆子也恁大了些。

    夏初再三谢了,也不敢耽搁。回到我的房间,就慌慌张张地吩咐兰儿赶紧给我准备进宫的衣服首饰。

    药箱也没有什么好准备的,平时小样儿负责保管药箱,收拾得井井有条。

    “宫里的太监怎么都这样贪婪吗?连麒王府竹杠都敢敲?”我支开兰儿与小样儿,坐在梳妆台前,让夏初帮我梳理头发,忍不住牢骚。

    “这种收了钱办事的太监在宫里更混得香一点,但凡有资格来跑腿传话的王爷都会让我们赏个茶钱。”

    夏初手法娴熟,利落优雅,三两下就盘成一个简单大方的发髻:“小姐,我已经通知了木麟去寻主子,只是一时半刻,主子怕是回不来的,你自己必须要加倍小心才是。”

    我不由失笑:“夏初,我只是接太后懿旨进宫看诊而已,又不是闯那龙潭虎穴,你杞人忧天了吧?”

    “主子再三交代过,如今情况特殊,不得不防。”夏初挑拣了一套赤金镶水晶芙蓉头面簪在发髻之上。

    “拜托,夏初,你有些草木皆兵了,太后那是凉辞的娘亲,难不成还会害我不成。”

    我调侃夏初,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

    菱花镜里,夏初望着我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复又咽了下去。

第六十七章进宫() 
我进宫所要觐见的是太后,说不紧张,那些只是我安慰夏初的,暂且抛却她太后的尊贵身份不言,她还是凉辞的母亲。

    我总有一种丑媳妇见公婆的惶然。宫里太监都是靠眼睛吃饭的,最会揣摩主子的心意,刚才传旨太监的语气,令我加倍担心太后会不喜欢我,诸般挑剔。或者说,万一她心里也已经有了中意的儿媳妇,阻挠我与凉辞怎么办?

    说到底,我也只是一介商贾之女,而且还是最卑微的庶女,与凉辞相较,白云尘泥,天上地下。如今去见他的母亲,我难免提心吊胆,没了自信,将自己全身再三打量,唯恐哪里不得体。

    夏初低着头,终是忍不住,小声道:“十一小姐,您生病的时候,皇上曾经来过。”

    “啊?”我忍不住有些吃惊:“是不是凉辞为了照顾我,荒废了国事,皇上怪罪下来了?”

    夏初摇摇头:“主子交代不让我们告诉您。皇上是专程来看您的,说是麒王府缺医少药,也没有个好大夫看诊,要接你进宫调理身体。主子自然拒绝了。皇上是沉着脸走的,怒气冲冲。”

    我不由一愣,皇上这又是唱的哪一出?难道是想将我借机囚禁起来,不想让我和凉辞见面?

    夏初看了我一眼,见我一脸茫然,知道我没有领会她的意思,继续开口道:“还有,我听木麟讲,在宫中御宴之上,您从灯台之上跌落下来,其实是主子怕您摔着,暗中运功助您,才被皇上趁机抢了先。”

    我从台子之上掉落下来时,的确是感到有一股力量将我托起来,夏初所言的确是实,那么,皇上的心思更加难以捉摸起来。

    “你,你的意思是说。。。。。。"我疑惑地问,心里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又觉得不太可能。

    夏初利落地将我腰间压裙玉佩束好,低头道:“奴婢多嘴,只是想提醒十一小姐一声,虽然同样是母亲,十个指头也不一样齐,有的时候一碗水也会端不平的。”

    夏初的话,说得很隐晦,但是意思我也听了个清楚明白。夏初伺候凉辞已经有些年头,得凉辞信任,与木麟又是交好,并不单单只是端茶送水的粗使丫头,心思玲珑,对于朝中之亊必然也了解个通透。

    原本这些事情,凉辞是交代过不得对我言语,但是今日我孤身一人进宫,祸福难料,她一番提醒,让我有了警戒之心,也是明智的,肯定是经过一番矛盾斟酌。

    我正想向夏初请教一下太后的脾性如何,门外已经传来催促声。不敢再耽搁,我提起药箱出了房间,听公公指挥,上了进宫的轿撵,一路忐忑。

    我知道,宫里可非寻常地方,撒不得半分野,必须谨言慎行,察言观色,稍有一点纰漏,可能就会招致杀身之祸。

    行至宫门,有侍卫盘查核实,传旨太监需要去交接出宫手续和差事,另外换了带路太监,相跟着进了森严的宫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就连扑面而来的气息都严肃压抑起来。

    夏初临行时,在我的袖口塞了一把银票,作为打点用。我一下轿,见面礼自然是少不得。他得了好处,知道我是麒王府的人,对我还算客气,但是照拂,也就不用奢想了。

    他只叮嘱了我一句:“宫里多贵人,可莫要唐突冒犯了,你行路时记得低了头,千万莫四处张望,没个规矩。”

    我依言低垂着头,只盯紧了他的靴子后跟,亦步亦趋。

    也不知道行了多少路,弯弯绕绕,走得我都感觉腿脚酸软起来,不由咋舌,自己以前是井底之蛙,总觉得苏府就已经是极大的,如今这皇宫,错综复杂,曲径环绕,行了这么许久,竟然还没有到。偏生又不敢出言询问,还好自己是村野丫头,这若是换成青青那样娇弱的千金小姐,怕是累得瘫软了。

    惊叹之余,我突然发现了不对的地方,这条路,已经走过!

    虽然我并不敢张望四周景致,一直低垂着头,盯着足下的青石板路。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就在刚才的位置,从石缝里面钻出一朵雏菊,被前面的太监踏了一脚,落了两三片花瓣在那个缺了一角的石缝里,所以我留心了一下。

    究竟是巧合?还是故意?难道这半晌,我们只是在这附近兜圈子而已?

    抬眼看看前面的太监,犹自不慌不忙,心不跳气不喘,低头看他的靴子,磨损得厉害,怕是个跑腿传信的太监。

    我担心自己只是一时多心,所以不动声色地从袖口拽下一枚装饰的珠子,丢在脚下。那珠子蹦了两下,掉落在旁边青石缝里。

    我暗暗留心,盏茶功夫过后,我极轻易地就找到了这枚珠子。

    果然不出所料,他一直带着我在这附近转悠,消磨时间。他一个小太监,自然是不敢自作主张的,那么他这样做,明显就是受了他人指使。

    后宫之中我并不识得什么人,这算计我的,除了太后,也就只能是灵贵妃,绝对不可能是她人。

    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我绝对不能让她得逞,或者给她一个治罪的把柄。

    一时之间,心念电转,无数个念头在脑子里面过滤,看着前方的小太监,暗自一咬牙:“对不住,得罪了!”

    左右巡视一眼,并无他人,从腰间摸出一支细如牛虻的银针,手腕一翻,向着他的脖颈处射了过去。

    这些日子里,凉辞曾经教过我,如何将内力运用到腕力之上,将漫天花雨发挥最大的威力,可以不用近身便达到伤人效果,用来作为自卫。

    这种针极细,再加上手法特殊,所以刺进颈椎处,也不过轻微一麻,不会招人怀疑。但是缺点就是软筋散药效稍慢。

    小太监走着走着就感觉到不对劲起来,我从后面看过去,如同醉酒一般,身子开始歪歪斜斜,明显没了气力,最终一屁股坐在路边,大口喘着粗气,头上渗出汗来。

    我停下脚步,装作一脸关心地问:“公公,您这是怎么了?”

    小太监有气无力地道:“突然就没了气力了,歇歇脚再走。”并未对我有什么怀疑。

    我抬眼看他脸色,惊讶道:“您怎么一头虚汗,怕不是累了,是身子不太好呢。”

    话落,心里暗数:“一二三”,小太监双眼一黑,便晕了过去。

    我向四下里张望一眼,凉亭假山,郁郁葱葱,花草皆繁茂,少修剪的痕迹,应该并不是主子们经常光临赏景之处。而且我们在这里兜兜转转半晌,也没见多少宫人太监,应该属于较偏僻之地。

    我装作惊慌地喊了他两声,并无反应,应该是药劲正猛的时候,站起身来,踮足左右看看,不远处正好有两个小太监说说笑笑地走过来,年纪不大,应该也就十三四岁模样。

    我伸手将带路太监颈后银针拔下来,藏进腰间,然后慌慌张张地向着两个小太监跑过去。

    “两位公公留步!”我出声喊道。

    两人向我扭过头来,看我打扮,知道不是寻常宫女,均有些疑惑:“敢问您是哪个宫里的小主?”

    看来两人是误会了我的身份,赶紧出声解释道:“我是麒王府的医女,太后宣进宫里为她诊脉的,可惜带路的公公忽然中了暑,昏迷在那里,我一时手足无措,还请两位公公伸个援手。”

    两位公公相互对视了一眼,问道:“既然是去普宁宫的,怎么会绕到这里来?”

    果然不出我所料,我一脸焦急地道:“适才公公说见有贵人轿撵停在路边,怕万一冲撞了不好,带我绕个路。”

    两位公公方才信了:“考虑得蛮周全,只是不知道他人呢?”

    我抬手指指身后:“就在那里。”

    两人看到带路太监的服饰,知道职位在自己之上,赶紧颠颠地跑过去,惊呼道:“吆,这不是福全公公么?平日里在太后跟前当差跑腿,利落得跟个小豹子似的,怎么说晕就晕了呢?”

    “我已经给他把过脉,并无什么大碍,应是中了暑气,将他挪到阴凉之地,用凉水湿湿额头,也就可以醒了。只是这太后那里耽搁不得,我唯恐迟了,太后再怪罪下来。”我佯作心急如焚地道。

    两个小太监自然明白我的意思,附和道:“就是,太后那里耽搁不得,我们也是识得路的,莫如一人留在这里照顾他,一人带你去普宁宫。”

    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再三谢了。

    两人齐心协力将那福全抬至树荫之下,其中有个年岁稍大些的,带着我一路疾行,片刻功夫就指着前面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道:“到了。”

    殿前有两个宫女值守,小太监陪着笑脸走过去,唱个喏道:“两位姐姐,太后娘娘宣见的医女到了,麻烦通禀一声。”

    两个宫女瞥了他一眼,奇怪道:“你这个小太监倒是眼生的很。”

    小太监也不认生,笑道:“我是郭公公跟前伺候的,做些粗使活计,哪里有机会见到两位姐姐。”

    两个宫女掩嘴一笑,看了他身后的我一眼:“定然是福全又偷懒了,也罢,我去回禀一声,你且在这老实待着。”

第六十八章掌嘴二十() 
其中一个宫女转身入内,半盏茶功夫,方才走出来,向着我轻飘一礼,道:“是德艺县主吧?随我进去就是,太后已经等了多时了。”

    我微一颔首,道声“辛苦”,跟随着她步入里面,同样低垂着头,遵规守矩。

    感觉好像是进了三道门,扑面一股极其清雅的熏香味道,地上铺了一层猩红色长绒毛毯,知道,定然是到了太后的寝宫里面。

    宫女恭敬地回禀一声:“德艺县主到了。”

    上首有人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宫女后退三步,转身退了出去。

    我偷偷抬眼打量一眼,眼前帷幔低垂,鎏金丹鹤镂空香炉,独钓寒江雪刺绣屏风,东坡椅,黄梨案,点缀几盆开得正是繁茂的杜鹃。

    眼前那帐幔所用纱料我却是识得,乃是我苏家独有的纺纱技巧,看似单薄,却是双层,从里面看外面光线亮处,看得清楚明白,而站在我这个位置,向里面瞧,也只能模糊看到影影憧憧。

    有人慵懒地半靠半躺在一张贵妃塌上,以手支额,身前有人躬身而立,不急不缓地摇着团扇。

    我知道自己如今一言一行皆被別人看在眼里,急忙低垂了头,伏身在地,恭敬地行礼請安。

    半晌不见动静,只偶尔一声轻咳,在寂靜压抑,而又沉闷的室内听起来格外刺耳,如同扣在心弦。

    我不敢动弹分毫,只能低首垂目,格外恭谨。

    “倒也是个知礼安分的,看起来,眉清目秀,不施粉黛,也算干净。”似乎已经过了良久,才有一道沉缓的声音响起:“就是过于狂妄,目中无人了些。”

    我不知道怎么会有此评价,偏生又不能冒冒失失地出言辩解。

    “目中无人?太后,您也太宽容慈悲了一些吧,她这哪里是目中无人,分明就是目无王法,简直就不将您看在眼里。”是灵贵妃的声音,有些尖酸刻薄。原来是她在太后跟前给我使了绊子。

    “说的也是,纵容不得,免得背后又有人撑腰,助长了她的嚣张气焰。拖下去,先掌嘴二十,以儆效尤。”格外轻描淡写。

    立即就有粗壮的宫人不由分说上前拖行我。

    若是此时我再忍气吞声,二十个嘴巴打下去,估计牙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