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不做妾:腹黑狂傲杀手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不做妾:腹黑狂傲杀手妃- 第3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忽然想到,也许,宛若留在华普庵中,能够得到内心的安宁。

    能够为自己找一个借口,远脱这俗世的纷扰。

    也许,有一日她想通了,我还可以将她接回来。

    好过我不知她的去向。

    翌日。

    我与花无颜早早起身,踏上一架蓝顶小马车。

    一路之上,我都紧紧握着花无颜的手,心中不知为何紧张不已。

    华普庵离着京都城并不远,不多时,马车便停了下来。

    花无颜扶着我的手下了马车,我见到了这一座,宛若今后将要生活的地方。

    冗长的阶梯尽头,并不大的庵堂,肃立在山腰处。

    四周的林木郁郁葱葱,唯有一条石阶小路相通。

    我不予众人相随,只与花无颜福生三人,慢步来到了这庵堂前。

    院中一名洒扫的尼姑见我三人,并无动容。

    福生亦直引着我二人,向正堂而去。

    正堂之中,木鱼声声,一众尼姑盘膝而坐,殿中燃着冉冉清香。

    不需福生指点,只见那背影,我便识得,那是宛若。

    她背身而坐,只能见到她的小半张侧脸,灰色的帽下,已经斩断了多年留下的青丝。

    她素白的手,正一下下的,随着殿中其他人,一声声的敲着木鱼。

    神色恬静安宁

    我看着宛若那灰布衣袍下,消瘦的背影,心中阵阵揪痛。

    但又看到她淡然的神情之时,我想,也许她留在这里,也是好的。

    我强忍着欲涌出的泪水,拉着花无颜的手,转身而走。

    我怕哪怕犹豫一瞬,我便会冲进殿中,将宛若强行带回府中。

    福生默不作声,在旁随行。

    我三人快步出了庵堂,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告诉自己,宛若现在很好,只要她人好着,一切又有什么关系。

    即便随我一同回了公主府,每日陪着我在那皇权之中争斗杀伐,又有什么意思呢。

    我与福生轻道,“代我捐些香火银子,再命京都最好的工匠,将这庵堂修缮一番。”

    话必,我扶着花无颜的手,慢步向台阶下而行。

    宛若,我能为你做的,暂时也只有这些。

    无论生活中,发生了多少令我不快,或是令我心中难过之事。

    但生活还在继续着,我还需要继续前行。

    最终,我豫州出了细作,另多古伦混进一事,对外以杜文轩畏罪自缢为结果。

    而在此事发生不久,命人查看云湛别院产业一事,来人回禀,说见到了疑似多古伦的人。

    但也正在此同时,从年前不顾皇命,擅自来京都,这么久没有消息的多古伦,再次上书,求见舅舅。

    我听着这两则消息,心中愤愤,“终于还是慢了他一步。”

    为何事情这么巧,在我的人方才发现多古伦在云湛别院的行踪之时。

    隐匿已久的多古伦,忽然上奏求见。

    多古伦人已经来到了京都城,随行人马并不多,但我却不相信,表面看到的这些便是全部。

    舅舅在搁置了五日之后,方才回了消息,召见了多古伦。

    当日朝堂之上,身为正二品都察院御史的花无颜,自然也在场。

    他回来与我说起朝堂之事。

    多古伦并没有如意料中那般,骄横不羁。

    反之,却是谦恭有礼。

    我听了轻笑一声,“多古伦向来心机狡诈,想必他这般,也不过是另舅舅发火也寻不到由头罢了。”

    听了我的话,花无颜却是摇了摇头,“并不全是如此。”

    他兀自思量一瞬之后,继而说道,“多古伦此次,是来求和。”

    我听了这话,略有些惊讶,“求和?求和为何这般大行不公之举?不顾皇令擅自入京都。”

    花无颜说道,“多古伦想必也并非如表面看来,那般不惧多古勒的。瞧着今日他在朝堂之上的姿态与言语,南蜀内乱,他也应是吃了不少苦头。”

    我听了花无颜的话,想了想说道,“多古勒在南蜀的兵马,多是我公主府的近卫军,而这次多古伦放低姿态向舅舅求和,应也是不堪受多古勒在南蜀对他权势的侵扰。”

    花无颜点了点头。

    最终,多古伦在京都中暂且留住了下来。

    舅舅并没有立即声名自己的立场,而是一日日的拖着他。

    众人都明白,舅舅是在磨多古伦的锐气。

    多古伦虽然此次上奏称和,愿臣服于我朝百年。

    但凭借着多古伦这几年来,所行所为之事,他这人是否可信,众人心里呃都明白的很。

    但两国相交,惯是如此,即便明知不可信,却不可不暂信。

    所图的,不过是各自国内的安定,百姓修生养息的富足,还有自己权势的稳固。

    这权势场中的人,皆都明白的道理。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之间,我的肚子,也一日日的渐渐隆起。

第1444章 书童() 
晌午的日光下,我抚摸着自己腹中的孩子,时常会想到,那时我怀着惜之的时候,一直是宛若在身边照顾我的。

    但这不过短短几年,一切都不同了。

    惜之早已会说话了,整日里见着我便会呀呀的唤我母亲。

    每每见到惜之长着白胖的小手,向我怀中扑来的时候,即便我心中因为种种缘由,有着再多的不快,却也会瞬时的烟消云散。

    一静笑着将把在我身上的惜之抱在了怀里,“世子乖,不要闹母亲好不好。”

    惜之很喜欢一静,也时常拉着一静陪他玩闹。听了一静的话,惜之转着大眼睛望着我,“母亲有了小弟弟,不喜欢惜之了吗?”

    我同一静,听了惜之的话俱是一怔愣。

    随即我张开双臂,从一静怀中接过惜之,让他坐到我身旁来。

    我握着惜之的小手,问道:“谁告诉你的,母亲不喜欢你?”

    惜之听了我的话,想了想说,“是平儿,她说母亲有了小弟弟就不喜欢惜之了,只有平儿对惜之一直好。”

    惜之现下不过两岁左右的孩子,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

    我听了惜之的话,看了眼一静。

    一静转身问立在一旁的乳母,“平儿是谁?”

    乳母想了想说道:“平儿是后院李氏的女儿。”

    我听了乳母的话,略有不悦道:“平日里世子与什么人相处,你身为世子乳母,不应多加思量吗。”

    听我此言,乳母当下跪地一叩,“奴婢疏忽,还望公主恕罪,今后定再万般小心。”

    我无奈的摇了摇头,“先带世子回去。”

    乳母得令,将惜之抱回了偏殿中。

    我轻声一叹,问一静道,“那个平儿,是什么人。”

    惜之现下这般小小年纪,旁人说什么他便会信,而这个平儿在此时,说那些话,若惜之当真了,今后可不要与我这亲娘疏远了。

    这些日子以来,朝中时常各种纷扰乱事,如今想来,在照顾惜之一事之上,我却是疏忽了,竟然连惜之平日里与谁相处亦不知。

    一静回道:“李氏是后园洒扫的婆子,在府上也有三年多了,她的女儿平儿是去年入的府,做的也是浆洗的工夫,却不知怎么遇上的世子。”

    我听了有些不耐,挥了挥手道:“命人去查,若无可疑,便早早打发了。”

    一静低声一应,“是。”

    而后她却又接着道:“公主,奴婢想着,世子之所以会同那平儿亲近,也许是因为那平儿年岁小,能与世子玩儿在一处。世子如今也正是玩闹的年纪,若不为世子找几个伴读的书童,公主觉着可好?”

    我听得一静所言,当下便觉着这般可行,是以笑道,“也正应当如此,再过个半年,惜之也应请师傅了,现下找几名年岁相仿的孩子与他一处,既可有了万般,来日也好一同习术。”

    一静点了点头,“正是这个道理,只是却不知谁家的孩子何事呢。”

    我转而笑着道,“此事交给福生去操持就好。”

    为惜之找书童一事,交给了福生去办。

    两日之后,云生便拿来了一份名册,多是朝中官员,或我豫州州府官员的名字与他们的孩儿的信息。

    我一页页的细细翻着名册,见多是近年上任的新近官员。

    自然也多是支持花无颜一派人。

    若说做皇家书童,自然人人都希望做皇子书童,将来若有一日皇子登基,那这些从小的情分自然不可小觑。

    但我的地位身份在京都自然不同于其他公主,因此我的惜之的身份,也自然不同于一般的世子。

    所以当众人得知我欲为惜之选书童一事之时,更有多人是自行请缨。

    我拿起一旁的毛笔,将几人的名字圈了起来,又将名册交给了福生说道:“去安排,将这几人的公子带来公主府中瞧瞧。”

    福生看了眼我圈起的几人,却是问我:“公主,这陆忻可是陆家的人。”

    我浅笑颔首,自然知道福生在担心什么,我一笑与云生道:“这陆忻虽是陆家之人,但入朝为任并不久,且一直对陆家专权一事颇有意见,所以”

    我话未言尽,福生却是听了明白,接着说:“所以公主想要将这陆忻收为己用?”

    我点了点头,“虽是有这想法,但毕竟还也只是想法,到时看看他的态度,便也就知道了。”

    福生听了我的话,却依旧有些担忧;“公主不怕这陆忻表面臣服,背地里却”

    这一点,我自然想过:“若当真如你所担忧一般,却也无妨,细作摆在明处,却总好过躲在暗处令人难查的好。借力打力,却还不知最终这力落在谁身上。”

    福生听我此言,这才放心了些,转而去办此事。

    夜里花无颜回来,我与他说起了那几名我选的人选,还有陆忻。

    花无颜总是懂我的心思,我将陆忻的名字说出之时,他便继而说出了我的想法与心思。

    接而得了他的赞同之言:“陆忻此人却是有些才干,但入朝以来,却一直被陆明道压制着不得大展,且陆忻与陆家一并官员走的并不是很近,倾儿所想,极有可能实现。

    若能够将陆忻拔出陆家,而为我们所用,却也定然会有些用途。”

    我所选的几个孩子,皆是京都在任官员之子,所以就近,第二日福生便将这四个孩子找来了,但最终按规制,只可以留下二人。

    四个孩子皆与惜之年岁相当,只有陆忻的儿子比惜之大了三岁。

    我领着惜之的小手走上前去。

    几个孩子皆规规矩矩的见礼:“见过如意公主殿下,见过世子殿下。”

    我温和一笑,轻言:“都起来吧。”

    几个孩子好似有些紧张,小手握的紧紧的不敢看我。

    我看着站在一侧的陆忻的儿子,小小年纪,颇为稳重的模样。

    不禁看着也很喜欢。

    我向他招了招手,将他叫来身旁。

    只见他小小的个子,步履规整的快步而来,近前又是一礼:“不知公主殿下有何吩咐。”

    我瞧着他小大人的模样,不禁一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如意公主的话:“陆真。”

    “陆真?”我问。

    小人儿陆真点了点头:“是。”

    我笑了笑又问他:“你父亲是陆忻陆大人。”

    陆真依旧谦恭守礼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抱拳回道:“正是。”

第1445章 选书童() 
我见陆真这小小的个头,不过四五岁的年纪却是行举老成,不禁觉着有趣,又问他道:“那你叔伯可是当朝宰辅,陆明道?”

    提起陆明道,陆真小小的身子明显顿了一下,但也只一瞬之间便躬身回道:“是。”

    “宰辅陆大人向来看本宫不爽,你们陆家与本宫也向来不多亲近,你父亲为何会自荐将你送来给世子做书童?”我有意刁难这个小大人。

    谁知小小的陆真听了我的话,并未如我意料中的那般惊讶或是慌张无措。

    反之似乎早已知晓我会有所为难。

    小人儿抱拳躬身一礼,几乎将腰弯成了对折:“若曾今陆家有何得罪如意公主之处,还望如意公主大人不计小人过,况且家父虽是陆姓,也确与宰辅陆大人为亲,但家父一向教导我,不可为一己之利而为私,身为朝堂官员,应处处将国之大事放在守卫,而非图谋一己私利。”

    小大人陆真说起此话,丝毫未曾有所犹疑,显然平日里陆忻当真常常以此对他进行教导。

    若这些话从一个大人口中说出来,我不会有半分惊讶。

    但这些全然是从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口中说出来的,甚至强过当朝官员不知几许。

    人人都望十年寒窗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