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娇妻:猎户家的丑媳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野娇妻:猎户家的丑媳妇-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榜眼?

    程幼素一愣,柴南石已淡淡看了眼她。

    其实他一早从赵普那里听说近日进士要回城游街的消息,不过没想到偏遇上今日罢了。

    车马人群喧哗的声音越来越接近,从他们马车不远处经过去。

    一匹棕红色的高头大马,马鬃鲜亮柔顺,不紧不慢地迈着蹄子,大红的喜庆花结团缀在马颈子上。

    上头骑马的男子年轻俊逸,白皙如冠玉的面容上眼神从容,削瘦修长的身形穿着兰白底的书生长衫,外披黑底编红衣袍,显出十足书卷气。

    程幼素目光在帘子外一扫,便认出马骑上的人来。

    原来是宋嘉树。

    多时不见,他整个人瞧着比少年时成熟稳重些。

    载着进士榜眼郎的高马前后都有侍卫护送,气派极了,百姓都围着追着看热闹瞧新鲜,每年这个时候从京里回来的榜上进士春风得意地游街,是光宗耀祖的事。

    今年难得秋州城出了个殿上钦点榜眼郎君!还是个如此俊秀模样的青年!早有谁家胆大的女子一路追着喊着,求榜眼郎低眸瞧她一眼。

    宋嘉树心下也是些微紧张,可仍是比不了在会试、殿试上的紧张的。

    他坐于马上,淡然看着脸上挂着笑的人们,不少贺喜声赞扬声传入耳际,他心想,家中爹娘这下可是要再满意不过了。

第350章 邵土根() 
热闹行列很快便过去。

    程幼素放下帘子,吩咐马夫:“咱们可以走了。”

    马车又缓缓稳行起来,她笑道:“是春闱后的进士游街?没想到还能碰上这种热闹事。宋嘉树也够厉害的。”

    她言下之意是宋嘉树由小镇里出去赶考的学生,竟能夺得京试进士及第,让人觉得出乎意料。

    柴南石道:“京中会试才子遍出,宋公子摘得榜眼,自然是其中佼佼者。”

    程幼素只是觉得好碰巧,心中一会儿也就搁下了。

    宋嘉树坐于马上,却好似失了魂一般。

    方才一晃而过的,他分明看见一个女子的身影夹杂在热闹人群里。

    那张脸不是程妙萱又是谁?他想再仔细望过去确认一番,可马儿行过,人已望不见了。

    想起年前听说的程妙萱的遭遇,似乎是得了疯病从婆家跑走了,他不禁微微皱眉。

    他眼睛应该没有认错,不过她怎会又出现在城里?

    毕竟是故人,他少时曾把她当作妹妹一般对待,如果程妙萱有难处,他也想尽力帮衬一把。

    红棕马得意地缓步而行。

    宋嘉树思绪不禁飘向了从前种种,如今娘知道自己取得进士第二的消息,肯定不会再逼自己早些娶亲了。

    娘的想法他都知道,自然是觉得京中有家世的女子更好,到时去京中上任了再张罗婚事也不迟。

    可他想起的,却是一个好久再没有见过的女子。

    程妙萱在秋州城里,那素妹呢?也会在城里么?

    人群堆里望着游街行列缓缓而过的程妙萱歪起嘴,恨恨朝地上吐了口唾沫。

    这遭人恨的宋家怎么就如此幸运?本来就有钱了,如今宋嘉树还顺利通过殿试,考取了榜眼。

    宋夫人只怕喜得合不拢嘴了吧!

    程妙萱最后往那方向看一眼,浓妆艳抹的面上极其不悦,转身走了。

    她如今的身形愈瘦了些,原先圆俏的下巴变得尖瘦,若叫旧时村里相识的人看了,只会惊叹她活脱脱就是她母亲瞿氏年轻时候的模样。

    可程妙萱却早把自己亲娘抛在脑后。

    她一路走着,穿街拐巷,直至来到一处黑漆大扇门前,门前挂着两个旧灯笼,上头模糊写着“邵”的字样。

    门被打开了,短褐衣衫的下人恭敬道:“三姨娘,您回了。”

    程妙萱一听,皱眉道:“不是说了,要称我三夫人的?什么姨不姨娘,再让我听见这样称不让你滚出府去!”

    老实的下人被她吼得一抖,连连求饶点头。

    这处宅子位置偏僻、地方不大,里头的饰物家用也半旧不新,但宅子的主人可是个格外有钱的主,名叫邵土根,是在城里多年做运货生意的。

    程妙萱本来还十足不顺心,但进屋前特意拢了下头发,媚笑着进去道:“老爷,三儿回了!听下人说您今日跑完货就会来看我,我特意走远路去买了城里最好的点心呢!替您就酒!”

    邵土根年过半百,长得肥胖不堪,脸上油腻腻的肉挤在一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在木几前抬眼望着她。

第351章 吝啬() 
“三儿,这样小事以后让下人去做便是,不然他们那双腿是生着干什么的?”

    邵土根招手,让她过来,看见那分外年轻妖娆的腰身便双目发光:“让老爷我好好瞧瞧你,在外头跑货多少日,老子心里夜夜想着你这小妖精……”

    “老爷!大白日的便别打趣三儿。”程妙萱顺嘴娇嗔一句,却丝毫不介意男人肥肿的肉手捏上了自己的腰间。

    邵土根有两门夫人,她是他娶的第三个,也最得他喜爱。

    程妙萱那时被鞭打了一顿,从柳家狼狈离开,衣衫破烂一路走到了县城边上的荒凉地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要走到哪里去。

    柳令是指望不上了,她也不想再见到瞿氏,更别说回村里,那不是人人都要知道了自己的丑事?

    又疼又饿又冷,她昏死过去,结果是被运货途径的邵土根瞧见了。

    第二日醒来,她只与邵土根说自己在这里遭遇了山匪抢劫欺辱,身上都是伤,说着说着流下泪来,要去撞墙寻死。

    邵土根也是山村出身,做了多年的生意才蓄起丰厚家产,他见这女子可怜委屈,又难得有几分贞节,便允她留在身边做伺候的婢子,带她回了城里。

    程妙萱经历过陈勇那一遭事,心境不比之前了,心思更成熟毒辣了些。

    她细细一想便明白过来,陈勇那杀千刀的肯定是受人指使的,他一步步引着她上了钩!最后又将事情全推给了她!他不过只挨了顿打,什么也没失去。

    与邵土根搭上关系之后,她年轻好看,装出幅乖巧样子,很快便诱得邵土根忍不住吃了禁果。

    邵夫人在自家闹腾,说他个老不死的老鬼头子竟还想再娶一门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卑贱女子?

    邵土根也急了,偏要接她进门不可,与另外两房夫人的关系也因此僵冷下来,又怕程妙萱年纪轻、性子柔在府里容易受她们打压,干脆将自己在城中的旧宅单独辟出来给她住。

    程妙萱自然乐意,邵土根子女都大了,****拿厌恶眼光盯着自己,觉得是自己这个外人引诱了他们父亲。

    住在外头宅子,她乐得自己主事,爱使唤谁使唤谁。

    邵土根肥手暗暗摸着她身上,问:“近日银子还够使了?”

    程妙萱有意静了一静,再低头道:“够,自然够用的。”

    邵土根望着自己三姨娘娆美的小脸,难得大方地开口:“我带了五百两银票过来,你自己收着,不用舍不得。”

    程妙萱心头一喜。

    邵土根虽有钱,却吝啬得很,府中家具器物都是多少年的旧东西了,还不舍得换,邵大夫人为此抱怨不已。

    但每次只要程妙萱微微使手段,邵土根也心甘情愿地掏银子给她,这是她最得意的地方。

    “老爷这样年纪了,还亲自出去跑货,三儿晓得挣银子辛苦的,哪舍得随便花?”她声音娇娇。

    邵土根最吃她这一套,油腻脸上堆着肉笑起来:“三儿,老爷我就知道还是你最懂事!不过我好容易回屋来,一会儿咱去东街翠岭居吃些好吃的,给你补身子,你便不用替我节约了!”

第352章 边塞() 
春闱是京城里最盛大的事举之一,它意味着新的阶级流动,意味着官场情势潜移默化发生着变迁。

    若是富贵世家、书香子弟,这类才俊高中进士及第,金榜题名,对人们来说是正常的,龙生龙凤生凤,如今官位虽不世袭,财力学识却最是影响教养,有家世的府里养出来的子孙,大多也是出色人。

    因此,春试里出现的寒门贵子反而更吸引人注目一些,每年都会引起些许话题。

    宋家从前在溪陵村里是第一大,最有头面的家氏,可是出了镇子出了县里,然后出了秋州城,他们家落到京城里,也不过是个最末端的寻常百姓人家。

    宋老爷不过是个员外,家里做几笔赚生计的小生意,家中养教出了这样出色的儿子,简直是巨大的惊喜与惶恐同时袭来。

    通过会试还不算什么,最要紧的是圣上钦面的殿试,对于宋嘉树这样从小村镇里走出去的考生来说,得见天颜已是最至上荣誉之事。

    可他偏偏表现得不错,面对皇帝的问话对答如流,不卑不亢,又生得一副好皮相,当初地动时颈侧留下的烫痕也被遮掩过去,最终得了个一甲第二,榜眼郎君。

    于是一时间除了状元的风头外,有关宋榜眼的热闹传闻也在京里传开。

    听说榜眼郎君不曾娶亲的消息,更是不少人家都打上了介绍自家女子的主意。

    春昭宫里,金丝楠圆桌上摆了十二道热菜,八道冷点,一律的金玉满堂官窑浅口瓷盘,七凰琉璃灯洒下明黄灯影,青绦粉白裙裳的宫女步子轻盈,摆桌齐齐退下,只余伺候布菜的贴身侍女在桌边候着。

    有太监弯腰恭敬进来,低头禀告道:“陛下,今日大皇子称猎后受伤还没有痊愈,便不来春昭宫陪陛下娘娘用膳了。”

    皇帝油光浮肿的面上眉头一紧,刚想说几句,便听见坐在身旁的贵妃体谅笑着开了口。

    “自姐姐走后,大皇子肩上担子重大,平日里忙于政务,好容易出去狩猎一场还伤了筋骨,自然要多休息些时日,否则坏了身体底子可不好。”

    皇帝又粗又淡的龙眉仍是不满抬了抬,吩咐那太监:“下去吧,叫他好好歇着。”

    所谓的宫中家宴,原本是帝后与太子每逢十五一同在春昭宫用膳的。

    容皇后去了,新皇后未立,家宴也就不成聚,皇帝便携了贵妃一同来。

    刘贵妃约摸着今日大皇子必是不会来了。

    两方明争暗斗的,本就不待见。

    她一张端美的芙蓉粉面上鲜红的唇角微微勾起,亲手执起银箸替皇帝挟了一筷乳蹄嫩丝儿,提起其它话来道:“陛下近来是否为国事烦忧?便趁今日也休息一番,臣妾好好服侍您用膳,用了膳再替您按摩按摩,早些安寝。”

    不提国事还好,一提上去,皇帝就将筷子一扔,叹出口浑浊的气:“边塞之事一日不宁,叫朕如何安寝?”

    “怎么?”刘贵妃试探不解望过去,“年前不是还派了李将军与公冶将军带兵出征?臣妾记得当时是大胜而归啊。”

第353章 暮石() 
“那才出征了多少时?李重阙不过带兵在良州边上转了一圈回来,打压了些蛮人嚣张势力罢了,只为良州那一块儿能过个安生好年,这年早过完了,大军撤回,蛮子又想卷土重来,死不罢休,真真让朕头疼!”

    刘贵妃不当回事,劝解道:“那现在再派遣李将军出征,筹措军马一举平了蛮子不好?臣妾不信,那些蛮人还有不怕李将军的威名的。”

    皇帝摇摇头:“你是妇人,怎懂那些打仗之道?若能一举平定下来,朕早派了他李重阙过去!可惜有再多军饷军马又如何,不花个几年时间摸清了那边的地势情形,便是李重阙也没有必胜把握,这点朕看得很清楚。”

    刘贵妃似懂非懂地思索一阵,柔笑望向皇帝:“陛下年轻曾御驾亲征,开辟下大衍广袤江山,战场之事莫说是臣妾这等妇人,便是老将李将军也未必有陛下明白得多!”

    皇帝呵呵一笑,眉间拧结解开了些:“玉甄,朕都老了,可你还记得过去那些旧事。”

    “陛下英姿不减,臣妾自然不能忘怀。”

    皇帝望着一向最通自己心意的刘贵妃,感叹般问道:“玉甄,照你的心思,你说宫里几个皇子,哪一个最像朕年轻时候的样子?”

    刘玉甄只生了一个公主,是不争储位的,在皇帝面前,她可以不必忌讳什么,照直了说,虽然这份“直”也只是表面上的。

    她先是没怎么想,径直道:“大皇子乃皇后所出嫡长皇子,多年来十分勤政忠孝,颇有几分陛下的影子。”

    皇帝没说话,让她继续说。

    “六皇子虽生母早逝,却自强自勉,听闻阅兵书卷法无数,连横纵合之阵信手拈来,也是皇家大才。”

    皇帝抿了抿嘴:“垂儿只擅纸上谈兵,终究不曾有过领兵出征,差了火候。”

    刘贵妃又说了几位皇子,皇帝的目光却渐渐暗淡了。

    他近日感觉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