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灵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斩灵曲-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选贤任能,是自古以来的为政之道。如果他能早早易储,改立公子瑱为太子,这些事也许就不会发生。

    公子瑱心怀天下,功高震主,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胸怀大度,即便党同伐异,也不会赶尽杀绝。

    在众多儿女中,他无疑是燧皇最喜欢、最器重的那一个,也是最最合适的君主人选。

    可是如今,一切都晚了。

    燧皇眼神浑浊,乏力说道:“即便如此,孤仍不能立老六为储君。”

    “可是父皇百年之后,儿臣还是没能力震得住六弟。即使儿臣继承大统,也是名存实亡。”

    燧皇知道公子珙所言有理,沉重地叹息,缓缓说道:“事到如今,孤只有与天赌命,赌老六活不过孤所剩这短短数十年。”

    “儿臣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你问吧。”

    几百年里,燧皇历来以严厉著称。可能他还是头一次,不对儿女冷言冷语,求全责备。

    他身形佝偻瘦小,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看上去不过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一个油尽灯枯的父亲。

第一百五十章 贤臣孝子() 
公子珙吞吞吐吐地问道:“父皇如此忌惮六弟,难道他难道他不是父皇的亲生骨肉?”

    听到如此触怒圣威之言,很难得的,燧皇没有一掌伺候过去,而是打趣笑道:“开什么玩笑。我与他母妃感情甚笃,她又岂会做出这等混账事来。”

    他这一笑,深深浅浅的皱纹全部挤在一起,显得整张脸更加狰狞。

    公子珙看得一愣,恍惚问道:“那父皇为何这般不待见六弟?”

    “哪里是孤不待见他,分明是他容不下你们。”燧皇许是见公子珙太过愚钝,再一次笑道,“老六能进能退,能屈能伸,能忍人所不能忍,阴谋阳谋样样皆通。他心机叵测,手段狠毒,翻云覆雨,又知人善用,的确是做帝王的上上人选。这胜神交到他手里,前途不可限量。作为一国之君,孤的确应该第一个考虑立他为储,可是作为一个父亲,孤却万万不能。”

    “为什么?”

    “他若登基,你们这些个做兄弟的,一个也不得善终。”

    “父皇谬赞了。”

    燧皇与公子珙突然听得有旁人的声音,先后转头看去,俱是错愕——寝宫之内,竟多了一身型高大的男子,赫然站在二人面前,飘飘荡荡,皎如玉树。

    那人拱手而立,行君臣之礼,行兄弟之礼。礼数之周全,倒让公子珙觉得自己造次。

    他天生一副好皮囊,鬓发皆白,眉眼含笑,似随大雪翩然而落的仙子,不染纤尘,神色无从捕捉。

    二者皆是修为高深之人,居然不知这公子琰是何时到来,如何到来。

    他们再不用去试探或揣测公子琰的灵力,因为他们陡然发现,就算合二人之力,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在修为上赶上他的万分之一。

    原来传说不仅是传说,原来那个于七招之内取下九州第一高手首级之人,不偏不倚,就站在他们面前,正正好好,就是公子琰本人。

    公子珙心中惊恐,浑身戒备,拔刀挡在燧皇身前,瞪目问了句:“你究竟是人是鬼?”

    “我死而复生,脱胎换骨,亦不知自己是人是鬼。”即使没有必要,即使不是多言之人,他仍是淡淡答了一句。

    他不惊不惧,不慌不乱,只轻轻挥了挥手,殿内的侍从宫女,尽数为青蓝的焰火包裹。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这些人来不及逃窜,来不及求救,更来不及感受灼伤或霜寒,刚一触及焰火,就瞬间化为灰烬。

    死亡来得太快,连痛楚、恐惧这些人对危险所能做出的基本反应,都已是十二分的多余。

    而那缓缓跳动的焰火,也随着生命的覆亡而迅速熄灭,仿佛不曾出现。

    那人的眼里,是比星辰还要遥远的寂静,凭空拉开与所有人的距离,显得格外的孤独,格外的遥不可及。

    公子珙在疆场征战数十年,什么样的高手没见过?但像公子琰这样的路数,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他打了个冷战,努力稳住手中的大刀,对准公子琰的胸口,喃喃自语道:“此非人力所能及。”

    燧皇倒还算镇定。

    他慢慢拨开护在身前的兵器,将自己暴露在公子琰面前,沉稳说道:“你终于还是藏不住了,老六。”

    “儿臣本也想做贤臣孝子,陪大家慢慢玩。”公子琰点了点头,分外赞同燧皇的指控,悠悠说道,“但安宁被困在周饶,儿臣等不起了。”

    他的嗓音阳刚而温润,说出的话语却是杀机重重,提及“安宁”二字时,语气又不禁柔软了三分。

    燧皇预感到殿外已经被公子琰控制住了,近似妥协地问道:“那么你想要怎样?”

    公子琰闻言轻笑,恭敬说道:“听闻父皇欲拟诏书,儿臣体恤父皇辛劳,理当为父皇分忧。”

    说罢,他徐徐从怀中摸出一张绢帛,小心翼翼地将其展开,而后平平整整地铺于案头,行君臣之礼,请燧皇过目。

    如他所言,绢帛上确是一封诏书,短短数十字,言简意赅——封公子琰为储君。

    笔迹是燧皇的。

    公子琰精音律,擅字画,九州皆知。他曾对燧皇坦言,自己若诚心模仿别人字迹,一个晚上就能伪造出一箱罪证。

    如今看来,此言不虚。

    公子瑱曾为这所谓的罪证被指控通敌叛国,谁料公子琰今日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燧皇见他忤逆得这般嚣张,沉声叹了句:“逆子,你这是谋反。”

    “谋反的是五哥,儿臣这叫,”他态度温和,言语柔和,顿了顿道,“平乱。”

    这话说得再明显不过——人由他来杀,锅由公子珙来背。

    按照公子琰的说法,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公子珙图谋已久,意欲谋反,燧皇识破他的诡计,连夜拟诏书封公子琰为储君。公子珙见夺嫡无望,狗急跳墙,深夜刺杀燧皇。幸得公子琰深谋远虑,率兵回护,剿杀叛臣。然燧皇伤重难愈,不幸驾崩。

    如此一来,公子琰手握封储诏书,登基之事,不过顺理成章。

    公子珙再是愚钝,此刻也已听懂公子琰的计划,当即怒道:“老六你若是杀兄弑父,天理都不会容你。”

    “天理?呵呵,人在无能之时,才会妄求天理。”公子琰哂笑,面上不见一丝得意,反倒平静得像一湖春水。

    此人蔑视天道至此,实在是桀骜乖张至极。

    公子珙想濒死一搏,举刀砍向公子琰,却被燧皇抬手拦下。

    “罢了,你不是对手。”燧皇转头,对公子琰说道,“没了宫人,便由你来伺候笔墨吧,老六。”

    公子琰颔首,拾起案几上的墨块,缓缓磨墨。

    公子珙不明所以,却也不便多问。

    燧皇见一人明了,一人混沌,略略点了点头,半是无奈,半是欣慰。

    他亲自展开一张空白绢布,提笔落字,边写边说道:“伪造的东西,总归还是有破绽。”

    原来,他竟然是在誊写公子琰所呈的诏书,一笔一划,分毫不差。

    公子珙见状,简直惊愕得合不拢口,却听燧皇一字一句地说道:“善始容易,善终难。老六,等你登基之后,终有一日,会理解孤的苦衷。”

    公子琰俯身跪地,行三拜九叩之大礼,口中念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礼毕,燧皇将他扶起,见他身形高大,衬得自己越发瘦小。公子琰周身散发的,才是真真正正的王者之风,那种霸道,那种气魄,令公子珙望尘莫及。

    别说公子珙,就是公子瑱在世,只怕也没有这人这般气场。

    老人暗自宽慰,觉得这样的结果也未尝不好。

    他思虑片刻,终是放心不下,开口说道:“老六,孤再求你一件事,最后一件。”

    “父皇请讲。”

    到了此刻,公子琰仍是不骄不躁,礼数周全,仿佛真将自己当成了一个贤臣孝子。造反造得如此雅致,应该也算是一种修为了罢。

    燧皇知大势已去,自己已奈何不了公子琰,只得无比诚恳道:“放过你五哥吧。”

    “理由?”

    “他与谋害瑱儿,没有半点关系。”

    公子琰眉眼含笑,神色温柔,挥手却又招来一团焰火,蓦地将公子珙吞没,转瞬即为尘埃。

    连同公子珙的兵器,也一并化为粉末,扬散在冬日的夜色里。

    燧皇被公子琰这一举动所惊呆,来不及眨眼,阴狠地盯着那人,沉声怒道:“你想要的都得到了,为何始终不肯罢休?”

    “心疼了?感觉到无能为力了?”

    “孽障。”燧皇盯着公子琰,忽然老泪纵横,心中百感交集。他颓然倒在椅子上,看上去再没多少时日。

    他听得公子琰静静说道:“眼看至亲之人受害而无力挽回,这样的感受,都是父皇曾经强加给儿臣的。今日,儿臣便将它还给父皇,请父皇带着这份悲哀上路吧。”

    如果公子琰不杀公子珙,燧皇无论如何退让,即便是死,也能稍稍安心。可公子琰偏要诛心,让他连死也不得好死。

    燧皇回想起前尘往事,不无悔恨,也不无劝诫道:“孤将胜神交托于你,你乃名正言顺的一国新君。切记不可做乱臣贼子,将旧人赶尽杀绝。”

    “若不做鱼肉,只能为刀俎。”

    “孤的话,你可听进去了?”燧皇蓦然发难,严厉得像一个父亲,只像一个父亲——一个临死都放心不下、不忘对儿子谆谆教诲的普通父亲。

    公子琰凝视着他那老迈的父亲,并未答话,只缓缓摸起一柄短刀,双手端端呈于燧皇手中,而后转身离去。

    他的背影看上去,竟比那老人更加孤独。

    他的华发被风吹起,与漫天琼花一并摇落,一行一步,静谧无声。

    再暖的路,一个人走也冷得慌。

    他想起那年夏天,骤雨突至,他与一人并肩而行,白白淋了一路的大雨。他想去牵她的手,或者从背后抱住她,而那人满腹委屈,伤心伤到了骨子里,丝毫没能领会他的殷勤。

    分明是她说逢场作戏在先,临了却又倒打一耙。

    他又好气又好笑,只能连声宽慰自己道:罢了,她不从来都是这样。

第一百五十一章 肃清余党() 
不到第二日天亮,他再次重整旗鼓,去讨那女子欢心,费劲心思,看上去蠢笨又愚钝,丝毫不像是个深谋远虑之人。

    情深意笃,活该被人抹干吃净。

    燧皇望着儿子的背影,终于遂了他的心愿,举起手里的短刀,深深刺入自己的心口,与世长辞。

    寝宫内,案几上,悄然摆着两封诏书,一模一样。

    公子珙弑君谋反,公子琰率兵救驾,燧皇重伤难愈,临死前留下诏书,封公子琰为储君。

    公子琰登基,顺理成章。

    新皇继位,大赦天下,唯独对同姓族人赶尽杀绝。

    公子琰夜诏长略,长略自知把人家老婆搞丢了,事情办砸了,主子这是要秋后算账。他向妻儿交代了几句后事,硬着头皮地朝燧皇寝宫走去,做好了促膝长谈、一睡了之的准备——好歹有过包场同嫖之情,燧皇铁定舍不得处分他。

    果然,公子琰见了长略,一脸的不动声色,典型的先礼后兵。

    长略扭扭捏捏,试探着唤了唤那人的新称呼:“燧皇。”

    “孤从周饶死里逃生,还没来得及谢你。”公子琰倒是直接,显然不想与长略多绕弯子。

    长略连连苦笑,哪敢邀功,只是讪讪回道:“言重言重,这不还搭进去一个。”

    “哦?”

    “嗯。”

    “可是漏掉了什么人?”

    “燧皇如果看草民不顺眼,草民这便自行了断。”他言辞闪烁,仍改不了油滑模样。

    “你倒是还有些分寸。”公子琰扶额叹道,“安宁远嫁周饶,闯入刑天狱,偷人喜服,与孤洞房,这些可都是你出的馊主意?”

    “不全是,至少最后一样,纯属小姑奶奶天赋高深,自己悟到。”长略听闻洞房一词,立马两眼放光,狗腿子般溜须拍马道,“恭贺燧皇,终于抱得美人归。”

    长略着重强调“终于”二字,可见公子琰曾经在吃透安宁这件事上,真的是进展缓慢,有负重望。

    公子琰岂会听不出长略的明嘲暗讽?

    但此人脸皮极厚,无论旁人如何调侃,他也是静如止水,徐徐威胁道:“贫个屁,还不快给老子想办法救人?”

    长略贱笑,却不知如何作答。

    他是鬼才没错,但纵是他智计无双、算无遗策,人家安宁现在也在中容手里,号称中容的准媳妇——此事普天皆知。

    公子琰说的救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