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命天下之夫君,温柔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命天下之夫君,温柔点-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公公并不脱俗,马成显然把他激怒了,气得胸口起伏不平,甚至有些咬牙切齿起来。自从他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以来,多少人敬着怕着,这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当面让人难堪,这种感觉让他仿佛回到刚进宫时那种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觉得低人一等的感觉。

    他一双眼睛阴毒的尾随在马成身后,仿佛这样才能让自己舒坦一点,直到马成走远,吞了吞口水,掀开门帘进入大帐。

    进门便道:“王爷真是好大的架子!”

    上官瑾眉目一抬,“噢?”

    郭公公这才暗恼自己只顾着生气,说错了话,上官瑾乃是王爷,皇家血脉,自己虽然是皇上封的监军,不管皇上如何猜忌上官瑾,但到底明面上上官瑾的身份不容亵渎。

    他把这样的话说出来,却是有些逾矩了。

    不过,郭公公自皇上登基以来,张狂惯了,也是最知道皇上对上官瑾的心思的,知道皇上对其恨不能除之而后快,所以即便说了此话留人把柄,他却并不准备低头。

    皇上若是信任他,那还有自己这个监军。因此只道:“王爷作为一军之将,竟然置战事不顾,私自外出数日,上不尊皇上之托,下不顾百姓于水火,王爷这般行事,就不怕本监军在奏折上参上一本么?”

    他说得义正言辞,上官瑾却并不理会道:“本王竟然不知郭公公也有张仪之才,难怪会被皇上派了出来。”

    郭公公见他回避自己的问题,只当上官瑾做贼心虚,道:“咱家还以为王爷忘了我这个监军了呢,却不知王爷停军数日不前,却是为何缘故,若是皇上问起,咱家总要有个交代才是。”

    上官瑾数日未休,累了也不过打打小盹,正觉得有些疲惫,此刻见马成领着人提了热水进来,不想再和他纠缠,起身道:“如何向皇上交待是公公的事,行军打仗才是本王的份内之事,莫不是公公认为本王连行军布阵也得一一向你交待不成?还是本王这一军之帅,竟是连自由也没有?”

    说完也不等他回答,转身便入了内帐。

    “你你。”郭公公气得指着上官瑾的背影手都在抖。

    见上官瑾已然进入内帐,抬腿便跟了进去。

    上官瑾见郭公公还不罢休,失了耐性,一边解开上衣一边回头,看着郭公公,痞痞的笑道:“公公可知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还是郭公公觉得自己既有张仪之才,也想要为皇上分忧,欲亲自入太原城内谈判不成?”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他明明脸上带着笑,甚至语气有些玩笑的意思,可郭公公无端的觉得他真的会这么做,把自己丢进太原城去。

    这种认知让他从脚下冒出一股寒气,这才明白自己想得太天真了,虽然有着着皇上派的这队锦衣卫,可入了这千军万马中,就像只送入老虎口中的肥羊。

    他一时有些下不了台来,激动得道:“好,好,王爷既然自有主意,咱家这就回了皇上去!”

    马成见他离开,担忧的道:“王爷,还留着这些这没根的东西干嘛,阉人乱事,何不干脆把他”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上官瑾打心底的看不起他,在他看来,郭公公这样的人除了会在皇上面前挑唆还会干嘛。

    可他还是摇了摇头,杀了个公公皇上还会派别的人,还不如把他捏在手中来得好。

    只是这样也太让人窝火了一些,不过马成没有再说,王爷自有他的安排。

    郭公公回去就慷慨激昂的写了一封奏折,然后绑上信鸽放了出去。

    只是他的信鸽飞出去不远,就被人拦了下来,信件原封不动的放到了上官瑾的案上。

    郭公公不会想到,自从出了京城,他便成了上官瑾的瓮中之鳖。他的身边别说是送封信出去,就是想飞出只蚊子,也得看他上官瑾同意不同意。

第842章 调虎离山() 
鸽子带着被换好的字条飞回京城。

    点燃字条,上官瑾把玩着手中的陶笛,就想起远在京中的青橙来。她一向自由惯了,如今被困在皇宫多有不便,要是被人惹恼了,也不知这个像只夜猫似的丫头是不是会上前挠上一通。

    想起那个画面,有点想笑,又有些心疼。若因为自己,她此刻应该自由自在,开心快活才是。

    上官瑾想起她的回信,写得神采飞扬的样子,好像她真的很享受宫内的生活似的。她越是这样写,上官瑾就越发心疼。她一定是怕自己担心才故意这样写的。

    不过她居然把气撒在了兰妃身上,上官瑾一想到每到兰妃侍寝的日子,青橙就跑到兰妃宫中促膝长谈的样子就忍不住想笑,随即又有点生气,一个姑娘家真是不害羞,都是被后宫那些女人带坏了。

    上官瑾脸色却柔和起来,想着想着,思念就像开了阀的洪水抑制不住起来,一闭上眼,仿若她就在自己身边巧笑嫣然。

    于是,他索性走到案前,提笔开始给青橙写信,等他停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婆婆妈妈的写了一大篇。又觉得自己这样显得太不稳重,把纸捏成一团丢在桌子上。

    心里的思念却又找不到出口,顿了一下,把手中的陶笛包好,让人给她送了回去。

    那只是一个普通的陶笛,难得的是上面绘了个仕女,虽然只是个背影,其神韵飞扬却和青橙有两分相似。

    那是他离开杨县,百姓们送他们一行出城时,一个老太太送的。他本严禁队伍收受东西,可看到这个陶笛上面的仕女图,情不自禁的就想到了青橙,又盛情难却,这才收了下来。

    他想借这个陶笛告诉她,他无时无刻的思念。

    上官瑾歇了一日,大军丝毫没有要动的迹象,郭公公忍不住过来催道:“眼看太原在即,王爷为何不继续前进?早日解了太原之困,也好解民众于水火,早日回去向皇上复命。”

    虽是质问,到底没有前日那般趾高气昂了。

    “匪徒占据太原日久,我军却连对方主将是谁尚且不知,敌我情况不明,贸然前进,若是中了敌军埋伏,如何向皇上交待?”

    上官瑾说得有理有据,难得的没有刺他,刘公公见状倒也说不出话来。

    他生性机灵,虽然因为略微识得些字才被调到皇子身边当差,跟随了当今皇上,这些年虽然跟在皇上身边出谋划策,却尽数是些阴损主意罢了。

    但是他本身肚子里并无二两墨水,事情一旦才到台面上,论起阳谋来,就有些不够看了,何况打仗这种事。

    郭公公他一时找不到理由反驳。

    上官瑾也并不等他回答,胯上自己的宝剑,就要准备出门。

    郭公公看他往自己身上装备宝剑,似要出门,直觉就有些不对劲来,万一他这一走,又是四五天,自己被甩在营中,对他行事一无所知,若是皇上问起来算个什么回事?皇上的性情他最是了解,自己只怕也是要被迁怒的。

    他还未开口,上官瑾竟像听到他的心声似的,主动开口道:“公公既然心系百姓,不如也跟本王出去勘察一番如何?”

    万一他把自己带到太原丢进城去怎么办?

    郭公公第一反应就想到上官瑾前日对他的威胁,自己要是被他弄到太原城去,自己还不被那些暴民煮来吃了。

    上官瑾主动要带上他,他却怕了起来。可是郭公公知道,若是自己就这样让上官瑾走了,若被皇上知道了,皇上也会撕了他。

    皇上派来的锦衣卫虽然听他指挥,却并不是他的人,如今的锦衣卫全被皇上换成了他的心腹,只怕这些事回京便会传入皇上耳中。

    郭公公这才为这趟差事暗自叫苦。

    “公公若担心暴民作乱,只管带上自己的锦衣卫,若是发生混乱,可别指望本王来救你。”上官瑾又道。

    这话说得并不好听,郭公公却闻言一喜,犹如天籁。好像瞌睡来了就立马有人递上枕头。

    “好!”他脱口而出,这才觉得自己应得太过急迫,在上官瑾面前露了怯。

    短短两天,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在上官瑾面前露怯了。

    为了掩饰这种尴尬,他挺了下背,又道:“咱家就陪着王爷走上一遭。”

    郭公公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带着人跟着上官瑾出了营地,在他看来,皇上让他监督上官瑾,他紧紧自是要跟着上官瑾的。

    一直跑到离营地几里开外,他才慢慢的品出一些不对味来。

    上官瑾一向对他多有防备,今日竟然主动让自己跟随,而且还让自己带上了锦衣卫,这就显得很不对劲了。

    偏偏他一时又想不通其中的关节,他怕上官瑾趁机对他和锦衣卫不利,又怕上官瑾调虎离山,一时之间连冷汗都冒出来了。

    可队伍被上官瑾带着一路狂奔,连给他思索的机会都没留下。等大家停下休息的时候,此时已经在营地数十里开外了。

    他见往日跟在上官瑾身边的马成并不在,一颗心直直的往下坠,知道自己多半是中了上官瑾的调虎离山之计。

    如他所想,马成此刻正在营地拿着上官瑾的手喻调兵遣将,他们按之前计划好的,杨县为轴心,向整个西北之地蔓延辐射,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些地方的百姓得到解救,然后把这些地方控制牢牢控制在手中,这样一来没有源源不断的流民涌入太原城,成为其助力,太原之困便已减大半。

    可这样的方法在郭公公这里是肯定不能通过的,因为暴民损其天威,是断断不能被皇上容忍的。

    几万大军被分隔成数十个队伍,分别扑入灾区内不同的县城,一时之间,营地之中剩下的兵力不足十之三四。

    当郭公公带着锦衣卫怒气冲冲的回到营地时,看到的便是空了大半的营地,便知道大势已去。

    郭公公首先感到的不是震怒,而是害怕。上官瑾这样明目张胆的设计于他,甚至连掩饰都不屑做的,显然是不害怕自己回京告状。

    不管是他准备和皇上撕破脸,还是根本就没有存让自己活着回京的心思,这两者无论是那个,于他而言,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843章 兰妃r青橙() 
郭公公装做怒气冲冲地冲回自己的帐篷,遣退了身边的下人,这才手脚冰凉的,思索起自己的退路来。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消息传回京城,让皇上知道上官锦的狼子野心,可他隐约有些明白,上官瑾只怕不会让自己轻易把消息传出去。

    可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出别的办法来,他只有手下的这一队锦衣卫可用。他的营帐再军营的正中,刚来的时候他还暗自得意,自己的军营紧靠上官瑾的大帐,一来方便自己监视,二来这大帐周围是最安全的地方,不但地处中央,还有层层重兵把守,就算遇到暴民突袭,也不至于有什么危险。

    直到此时,他想偷偷溜走才发现简直是难上加难,他甚至怀疑上官瑾一早就安排好了,只怕在还未离京就有了打算。

    郭公公叫苦不已。

    这数十个小队像猎鹰一样潜入目标城市,效仿杨县之例,如无数支对准目标的利箭,直指靶心。

    这场旱灾死伤无数,却正是因此,整个西北仿若一片死地,各处消息并不畅通,杨县的事情并没有传出去,上官瑾又行动迅速,因此行动出奇的顺利,上官瑾坐在主帐中收到接连的捷报,难得的笑了起来。

    他来了,总要还这片天空一片清明,也不负一番心思。

    青橙在自己宫内折腾数日无果后,心中对上官瑾挂念不已,还是写了封信,细细叮嘱上官瑾可派人去江南之地,查探民间屯粮。

    江南乃鱼米之乡,物产丰富,虽然遭遇洪灾,可并不是大范围波及,皇上为了昭显自己德行,这才减免江南赋税,如此一来,未被波及的地方民间屯粮定丰。

    虽然方法不一定得用,但是但凡有点可能,她也希望能替他分忧。

    倒是她意外的从那一堆异国志中,看到西南附属国有个地方出产甘薯,甘薯不但耐旱易种,更是产量颇丰,可惜她此时不能出宫,否则倒可去走上一趟。

    玫贵人自上次动了胎气之后,也不闹腾了,小心翼翼的在自己宫中养起胎来,等闲不轻易出宫。

    惠贵人还是一如既往的一副虔诚的佛教徒的模样,而且皇上最近宠她得紧,兰妃隐约生出些不详的感觉,可此时皇上正在性头上,她只得暂时隐忍下来。

    兰妃多番隐忍,就想起在别院的青橙来。觉得自己就多有不顺,竟然走到如今的局面,一切都是从青橙进宫开始。

    自从她进宫,坏了自己的好事,才让玫贵人捡了便宜,这才让玫贵人怀上龙胎。兰妃甚至隐隐觉得,玫贵人的孩子本应该在自己腹中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