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鸣凤之逼良为妃:峥嵘玉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天鸣凤之逼良为妃:峥嵘玉妃-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简介:谁说皇宫帝苑之中,只有那执凤印的才是后宫之主?谁又说过皇帝是君而众宫妃不过是奴,就算日日相伴,也是奴才伴着君?不平凡的世家女儿,不平凡的宫廷之路,要改写的不止是皇宫的规矩,还有皇帝的心,天下的归属!谁说庶出的女儿能择个夫婿做嫡妻就是好的了?于深夜寄语心中人:九天鸣凤仍恋君!推荐朋友小说:《搅翻大秦宫阙:公主必须倾城》………非常搞笑的文章,笑得我肚子疼,大家快去看吧!!!://dushu。/intro?bid=
 ://148971

第1章 鸣凤宝琴 1() 
“叮………”“叮—咚—叮咚……………”

    “铮……”那架雕了金凤映梧的梨花木名筝终于撑不住折腾,也耐不得那烦躁的假指甲拉扯,终于断弦、罢了工,我看得暗暗心疼,鸣凤啊鸣凤,你怎么落到了嘉仪的手上,我的心为鸣凤这架东方家族传了六代的名筝而流血!

    这筝只传东方家族的女儿家,百年难得的黄梨花木整雕、千年难逢的匠艺,整架筝不单音色美妙,闻之如一佳人翩然起舞,如诉如泣,飘然若梦,且自身的木质时时隐隐有香传出,东方家世代为保护这筝负出过多少努力与鲜血可是,我碰不到,因为这筝此时只能给嘉仪优先使用。

    惯于理家的祖母总说:能得这筝的东方家的女儿绝不要求你容颜倾国倾城,也不指着将来嫁个如何辉煌的乘龙快婿,但是,却有一条规矩来配这鸣凤筝…………这就是“端和庄丽”!要不然,岂不是羞煞了历代爱这筝、护这筝、以这筝为荣耀的世代东方家的女儿么!

    可惜,祖母的规矩,偏偏将这数百年的名筝落在了既缺端、又不和,更谈不上庄,仅仅还算“丽”的嘉仪手上!只因,她是是东方世家我们这一代唯一嫡出的女儿,还是漠西大将军林远江的嫡亲外孙女儿,而当今皇帝最宠爱的丽贵妃林妙月就是她嫡亲姨母,这年我大周朝皇帝东奕大选秀女以充宫庭,早有林家的风声传出,嘉仪是必中选的,最热门的人选,既然林家有这志向,我东方世家自然将这传世名筝给了她用,不给她用,给谁用呢?

    我与嘉卉都是不适合入宫做妃做嫔的,虽此次我们家三姐妹都在备选之列,我与嘉卉也只清楚我们是绿叶,是背景,只有嘉仪最适合入宫。

    我知其故,因此,对鸣凤的命运,好生叹息,也为东方家世代的端和壮丽的女儿们叹息

    此时,嘉仪愁愤的脸,因不知如何表情而挤堆成了一堆,一张梨花盈笑一般的美脸,早失了颜色,我估计她也想不明白,为何这筝就是与她敌对,究其原因,逃不过一个静心与沉气。

    “哎哟!大小姐,您得平着下指甲啊!您看、您看,这”宋嬷嬷急得变了脸,伸出手拉住嘉仪的手,着急的要比划,无怪她老人家着急,想想她拿着我们东方家大额的银子,只教嘉仪、嘉卉、我书月三个备选的女孩儿,又是嘉仪一定会中选的,却偏偏只她学不好!

    看着宋嬷嬷着急的样子,我忍不住轻轻“哧………”声笑了。

    嘉仪怒火滔天的扑向我,推了我一把,我一退,身子正撞在这望月亭的柱子上,她两眼喷着火一般,怒吼:“你笑什么?即便是我弹不好,也轮不到你当皇妃去!不打量你自己是什么身份!”

    宋嬷嬷急得唉哟连声:“我的大小姐啊,这话可不能说,这话”嘉仪撇过宋嬷嬷的手,指尖几乎点到我鼻子上来了:“我是长姐,我不只是东方家的大小姐,还是林家的外孙女,你明白吗?!”

    嘉仪处处以镇南公的曾长孙女、镇远大将军的嫡长孙女、漠西大将军的外孙女、丽贵妃嫡亲的个甥女、礼部侍郎之长女为傲,哪里容得我这个身份薄微的女子生出的二妹哟!何况此时,她备选大周太子妃之势早已蓄成,我,这个也要列队选秀的二妹,还有那生病卧床的三妹嘉卉哪里配站在此间!

    娘亲常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专意守那一分欢喜,便是人生十分的快乐,倘若不智之心专意守那不如意的一分,也会令人生尽是不如意!她从不许我生事,因此,我见嘉仪控制不住的愤怒,便迅速低下眉眼,任额前一片流海将我眉目遮住,呵,是啊,站着便好,哪里该笑了,要笑也要回到东院再笑,连忙说:“长姐教训的是!”

    嘉仪不依不饶,撇着眼看那筝:“你以为你会弹吗?你试试,你试试!”

第2章 鸣凤宝琴 2() 
我压住了声气,装出战栗来,轻声道:“对不起,长姐,我退下去了!”

    “退下去?!你往哪儿退?!你弹!你弹!我让你弹呢!我要听听,你弹得有多好!”嘉仪抓住我胳膊,拼力往我面前的筝上压去,她那鬓角的飞燕衔珠钗几乎要给甩了下来,钗之末端四五粒拇指尖大小的明珠映着日头,晃得我眼睛发疼,被人压了腕,一股力道自然的由我丹田生起,几乎要扑到臂上,我立即猛吸一口气,将其沉下

    我不能!端和庄丽!我不能为娘亲争得荣光,憋住这口气,少惹她生些气,倒是做得到!

    我一边暗令自己勿动火气,一面将头压得更低了:“长姐,我学了这几日,半点心得也没有,这会子让我弹,您看,我这手都僵硬了!恐怕要将宋嬷嬷的筝全弄坏了!”

    嘉仪这才停了手上的力道,放开我的胳膊,我略抬了点头,见她展了眉头、扶了钗、盈了笑脸,我这才放下心来。她一挥云袖:“看见你就烦!哪里还能静心学筝!你既学不成,也选不了秀,站到大殿里,不过丢一回东方家的脸!快下去!”

    我忙福了一福,装出慌忙退下的样子,临退前,还故意再次装出惶恐之态,嘉仪挥了挥手表示不在意,让我快滚,她那神态仿若公主。

    婢子素心慌忙追了上来:“二小姐,没事吧?”

    我低声轻笑:“没事没事,只是离得远了才好笑出来!”

    素心也掩袖轻笑,随着我一串小碎步绕过围墙,于不见人处变了快步,提了丹田一口气,轻身飞步跑向东院。

    我的娘亲住在东方府的东院里,东院与我家供祖宗的上院、祖父母住的正院、西南北四个住我父亲妻妾的子院比起来要寒素得多,不过,这东院却是父亲特地为我娘亲特地挑的,皆因一个东字,父亲对娘亲曾说:“东西南北,只东院为正,且离我书房近,你就呆这儿,我才放心!”

    娘亲便安心住着东院,住得长远了,更觉得比起西院之奢侈、南院之华贵、北院之庄严,更觉得舒坦、清净,娘亲常笑:外面的南院、西院、北院三院再闹蹬,终于不用再搭理,双眼不见、两耳不闻,由着西院料理去。

    我出身于大周朝名门世家东方家,我家四代为本朝重臣,为大周朝鞠躬尽粹,曾祖父东方天行官居一品大元帅,三朝元老,御封的镇南公,声名威振大周,只娶有一房爱妻,就是我的曾祖母了,曾祖母只生了祖父东方隽;祖父东方隽御封一品威振大将军,也只娶有一妻,也只生了我父东方时骏,父亲东方时骏是先帝钦点的榜眼,文武双全,现任吏部侍郎,也是从父亲这一代开始,我家由武将世家转了文臣。

    到我父亲当娶妻时,曾祖父向祖父嘱咐:“我东方家子孙太少,旁支也不旺,这一代,定要与时骏多娶两房妾室!”

    我父不负曾祖父所忧,娶有一嫡妻二平妻一腾妾,此时就住在东西南北四子院之中:

第3章 鸣凤宝琴 3() 
西院住着的漠远大将军林远江的长女林惠,是我父亲的嫡妻;东院住着我的娘亲岳小凤,我娘亲出生京城振威镖局,是我父亲之平妻;南院住着我的三娘、定州知府的小姐冯玉瑛,她也是我父亲的平妻;西院住着四娘南氏,她就是我祖母赏给父亲的腾妾。

    父亲三妻一妾的局面也有一个长长的故事,据说父亲与林氏的婚姻是指腹为婚,且林氏出身名门,父亲漠远大将军同我祖父一样是一品衔的大将军,且其次女又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丽贵妃,现兼其林家旁系颇多,能人也广出,因此这百年来倒有与我东方世家隐隐齐名之势。父亲在没有遇到我娘亲之前,也是很清楚:他将来要娶的是漠远大将军的长女林惠。

    一日,父亲出外游历,偶遇黑店,与匪人争斗,无奈对方人多势众,父亲失势,性命难保之时,押镖至此的娘亲翩然如仙子从天而降,救了父亲性命,父亲对我娘亲又敬又爱,花前月下二人许下生死婚誓,父亲回家后跪在父母面前,请求祖父母成全,要退林家婚,改适岳家婚;

    祖母了解了情况后,大大震怒,说我娘亲门第太低,且东方家世代王侯,怎能与一镖局的女儿结亲?!再者,那与你父亲同朝为官、同为大周朝抛洒血汗的漠远大将军府是好退婚的吗?!祖父母非但坚决不同意,还双双同往林将军家催了婚期,也难怪祖父母不依,那时,平远将军林家的长小姐林惠秀外慧中,美名遍京城。

    亏了父亲拼死抵制,绝食以对,我的曾祖父母时年已古稀,遂出面干涉,祖父母这才开始了犹豫。

    林惠又非要嫁给我父亲,说什么“烈女不事二夫”之言,逼得林府与我祖父母各退了一步,同意林氏为嫡妻,我母岳小凤为平妻,同一日婚期。

    哪知道就在事成之时,又横空冲出个定州知府的小姐冯玉瑛,慕东方家是世代公候之府,且我父亲文韬武略、一表人才,托静安王妃为媒,自愿嫁与父亲为妾,祖父念及与其父亲一朝为臣,特为父亲聘下,亦为平妻。

    曾祖母欢喜热闹,不中意三房为单数,又将平生最得意、最姝丽的侍婢南氏赐与父亲为妾;如此一来,东方家人人欢势更甚,亲朋往来无不称奇,可苦了我祖父母与父亲,原来定的是二妻,无非是林惠为嫡妻,我母岳小凤为平妻,此时又添了一平妻、一滕妾,这进门的日子又被曾祖父母定在了同一天,这堂如何拜才好?!

    父亲愁了一日,忽而对上座的曾祖父母与祖父母道:“孩儿有计,请祖父母、父娘亲大人,不必劳心!”

    上座四位长者忙问如何娶?

    父亲道:“既然是林为嫡妻,自然要第一个迎进门,进了门便往东院里引,等我再将二平妻迎回,再携一嫡二平一妾一同拜堂!”

    四位长者果然称好!

第4章 鸣凤宝琴 4() 
父亲又愁眉道:“只是东院向来寒素,习惯了奢华的林小姐,如何住得惯?”

    四位长者亦愁了起来,话说我家上院住着曾祖父母,正院住着祖父母,父亲未婚之前一直住在东院,且东院挨着父亲书房,父亲是武将之子,虽是文臣也常有武将的习性,因此东院这些年竟然是四内院中最寒素冷清的地方。曾祖父母与祖父母也认为过于奢华不利于父亲静心读书,因此东院闲置多年,纵然尽力收拾,也难以达到西院、南院与北院之舒适、华丽,此居所安置嫡妻、从小绮丽奢华的林家的贵小姐,果然为难!

    父亲愁了半晌,却又道:“若是林小姐难安身于东院,那就让岳氏小凤住东院吧,她是镖局的小姐,自然奈得清寒!”

    祖母愁道:“这东为正”

    父亲道:“此时,再托官媒寻好日子也不好寻,何况东方家四喜临门,不止这京城,恐怕大周朝内外人人都知道!”

    曾祖父笑道:“孙儿想的极是!想我东方家世代为武夫,既嫁入我家,就得从我家的例!”

    父亲欢喜无限,慌忙拜倒。

    于是,大婚这一日便轰轰烈烈来到,父亲携三妻一妾堂前行礼,完成了我曾祖父母与祖父母的心愿。

    归洞房时,父亲也先归了东院我母岳小凤处,然而情争不礼法、更争不过林氏父亲的赫赫威仪,林惠仍是父亲的嫡妻,娘亲还是平妻,我父亲的妻室就这样成了一嫡二平一腾妾的局面,我们后辈称林惠为娘亲,我娘亲为二娘,平妻冯玉瑛为冯三娘,滕妻南氏因是腾妾,特称为南姨娘。

第5章 鸣凤琴 5() 
那林氏成婚后,无愧是漠远大将军的女儿,命运独大,第二年夏生下长兄东方嘉成,第三年又生下长姐东方嘉仪,且又自幼在家中教习管家的才能,又最好揽事以固嫡少奶奶之尊,因此慢慢掌握了家中事务。

    东方府里没有人知道我的娘亲于理家、打理财务扎实一把好手,只因若要照顾东方家的家事,就无法定期抽身往城西外公的镖局打理财务,因此一直假意不通家事。

    父亲对娘亲始终恩爱绵长,曾祖父母又对父亲的最爱的娘亲扶持得力,娘亲在东方府里倒也过得十分惬意,并未在乎嫡、庶的烦恼。曾祖父母双双于父母成亲后第三年离世,娘亲哭得切切绵绵,以致目中流下血泪,却也令父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