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入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学入门-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配巽,庚大肠商阳配离,辛肺少商配坤,壬膀胱至阴(附坤),癸肾涌泉配兑,三焦寄壬,包络寄癸,此论天干然也。地支干宫起子顺行,则子属干,午属巽,卯属艮,酉属坤,(即子午卯酉四正也)寅属坎,申属离,巳属震,亥属兑。(即寅申巳亥四旁也)辰戌丑未寄旺,故不入卦,但在卦则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干三男震坎艮,坤三女巽离兑)在十二经脉与奇经,则为大阴大阳、少阴少阳;(卦为虚,穴为实,犹地理用穴不用卦,卦向穴中作也)经曰: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其气无常,不入经俞,命曰缪刺。(缪刺者,刺络脉也。言络脉与经脉缪处,身有蜷挛疼痛,而脉无病,刺其阴阳交贯之道)此八穴配合定位刺法之最奇者也,是故头病取足,而应之以手;足病取手,而应之以足;左病取右,而应之以左;右病取左,而应之以右。散针亦当如是也。(头为阳,足为阴,头病取足者,头走足也。足病不取头者,头不走头也。左右病必互针者,引邪复正故也)散针者,治杂病而散用某穴,因病之所宜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也。若夫折伤跌扑、损逆走痛,因其病之所在而针之,虽穴亦罔顾其得与否也。(指痛针痛,徐氏谓之天应穴)此穴法之大概也。

    附:杂病穴法

    针家以起风废瘫痪为主,虽伤寒内伤,亦皆视为杂病。灵枢杂证论某病取某经,而不言穴者,正欲人随经取用。大概上部病,多取手阳明经,中部足太阴,下部足厥阴,前膺足阳明,后背足太阳。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满身针者可恶。

    杂病随证选杂穴,仍兼原合与八法;经络原会别论详,十二原穴与八会穴,皆经络气血交会之处。别即阳别,乃阳交穴也。前论颇详。

    脏腑俞募当谨始;五脏六腑之俞,俱在背二行,肺俞三椎下,心五、肝九、脾十一、肾十四椎下是也。五脏之募俱在腹部,心募巨阙、肝期门、脾章门、肺中府、肾京门。惟三焦、胞络、膀胱无募,此言脏腑杂病,当刺俞募之穴。但素问明言中脏腑者不立死,则为害非小,故禁针穴多,后世每以针四肢者为妙手,初学可不谨哉!根结标本理玄微,经云:足太阴根于隐白,结于中脘;足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足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堂;足太阳根于至阴,结于目也;足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钳耳也;足少阳根于窍阴,结于耳;手太阳根于少泽,结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根于关冲,结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根于商阳,结于扶突、偏历也,手三阴之经未载,不敢强注此言。能究根结之理,根据标本刺之,则疾无不愈。足太阳之本在足跟上五寸,标在目也;足少阳之本在窍阴,标在耳也;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项颡也;足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标在胃俞与舌本也;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上三寸中,标在肾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中,标在肝俞也;手太阳之本在手外踝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一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别阳,标在颔下合钳上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脉也;手少阴之本在兑骨之端,标在心俞也;手厥阴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三寸也:此十二经之标本。有在标而取本者,有在本而取标者,有先治其标者,有先治其本者,无非欲其阴阳相应耳。此内经至论。

    四关三部识其处。

    四关,合谷、太冲穴也。十二经原皆出于四关。三部,大包为上部,天枢为中部,地机为下部。又百会一穴在头应天,璇玑一穴在胸应人,涌泉一穴在足应地,是谓三才。以上兼原、合八法诸穴,虽不悉针,亦不可不知其处也。

    伤寒一日刺风府,阴阳分经次第取。

    伤寒一日太阳风府,二日阳明之荥,三日少阳之俞,四日太阴之井,五日少阴之俞,六日厥阴之经。在表刺三阳经穴,在里刺三阴经穴,六日过经未汗刺期门、三里,古法也。惟阴证灸关元穴,为妙。

    汗吐下法非有他,合谷内关阴交杵。

第28章 内集(18)() 
汗针合谷,入针二分,带补行九九之数,搓数十次,男左搓,女右搓,得汗方行泻法,汗止身温,方可出针;如汗不止,针阴市,补合谷。吐针内关、入针三分,先补六次,泻三次,行子午捣臼法三次,多提气上行,又推战一次,病患多呼几次,即吐;如吐不止,补九阳数,调匀呼吸三十六度,吐止徐徐出针,急扪其穴;如吐不止,补足三里。下针三阴交,入针三分,男左女右,以针盘旋右转,行六阴之数毕,用口鼻闭气,吞鼓腹中,将泻插一下,其人即泻,鼻吸手泻三十六遍,方开口鼻之气,插针即泻;如泻不止,针合谷,升九阳数。

    凡汗吐下,仍分阴阳补泻,就流注穴行之,尤妙。

    一切风寒暑湿邪,头痛发热外关起。

    只此一穴。

    头面耳目口鼻(咽牙)病,曲池合谷为之主。

    二穴又治肩背肘膊疼痛及疟疾。

    偏正头疼左右针,列缺太渊不用补。

    左痛针右,右痛针左,左右俱痛,左右俱针。余仿此。如列缺不应,再泻太渊。

    头风目眩项捩强,申脉金门手三里。

    头风连项肿,或引肩者,针此三穴。头目昏眩者,补申脉、金门,雷头风亦效。虚痛者,上星一穴。

    赤眼迎香出血奇,临泣太冲合谷似。

    赤眼肿痛,迎香出血,立愈。甚者更泻太冲。眼红或瞳人肿痛,流泪出血,烂弦风,俱泻足临泣,或太冲、合谷。肉倒睫,俱泻合谷、足三里。

    耳聋临泣与金门,合谷针后听人语。

    耳暴聋,补足临泣。耳鸣或出血作痛,及聩耳,俱泻申脉、金门、合谷。

    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努。

    鼻塞不闻香臭,针迎香、合谷。鼻痔鼻流浊涕者,泻太冲、合谷。鼻渊鼻衄虚者,专补上星。

    口噤斜流涎多,地仓颊车仍可举。

    颊车针沿皮向下地仓,左泻右,右泻左,针透亦无害。轻者只针合谷、颊车。

    口舌生疮舌下窍,三棱刺血非粗卤。

    口唇及舌生疮,针合谷。舌肿甚及重舌者,更取舌下两边紫筋津液所出处,以三棱针刺出其血。

    舌裂出血寻内关,太冲阴交走上部。舌上生苔合谷当,手三里治舌风舞。

    舌风左右舞弄不停,泻两手三里立止。驴嘴风唇肿开不得者,亦泻三里。

    牙风面肿颊车神,合谷临泣泻不数。

    坐牙风肿连面,泻手三里、颊车。满口牙痛牙酸,泻合谷、足临泣。下牙痛,泻合谷。

    二陵二跷与二交,头顶手足互相与。

    二陵:阴陵泉、阳陵泉。二跷:申脉、照海。二交:阳交、三阴交。此六穴递相交接于两手两足头顶也。

    两井两商二三间,手上诸风得其所。

    两井:天井、肩井;两商:商阳、少商;二间、三间。此六穴相根据相倚,分别于手之两支,手上诸病治之。

    手指连肩相引疼,合谷太冲能救苦。

    项连肘痛,针少海。

    手三里治肩连脐,脊间心后称中渚。

    久患伤寒肩背痛,但针中渚,即愈。脊膂痛者,针人中尤妙。

    冷嗽只宜补合谷,三阴交泻实时住。霍乱中脘可入深,三里内庭泻几许。

    甚者补中脘,泻三里、内庭。

    心痛翻胃刺劳宫,寒者少泽细手指。

    热心痛、气痛,泻劳宫。寒心痛,补少泽。

    心痛手战少海求,若要除根阴市睹;太渊列缺穴相连,能祛气痛刺两乳。

    赋云: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

    胁痛只须阳陵泉,专治胁肋痛满欲绝及面肿。

    肿痛公孙内关尔。

    腹痛轻者,只针三里。

    疟痰素问分各经,危氏刺指舌红紫。

    足太阳疟,先寒后热,汗出不已,刺金门。足少阳疟,寒热心惕,汗多,刺侠溪。足阳明疟,寒甚久,乃热汗出,喜见火光,刺冲阳。足太阴疟,寒热善呕,呕已乃衰,刺公孙。足少阴疟,呕吐甚,欲闭户牖,刺大钟。足厥阴疟,小腹满,小便不利,刺太冲。心疟刺神门,肝疟中封,脾疟商丘,肺疟列缺,肾疟大钟,胃疟厉兑。危氏只刺十手指出血,及看舌下有紫肿红筋,亦须去血。

    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须兼中膂。

    白痢针合谷,赤痢针小肠俞,赤白针三里中膂俞。凡针背腹两边穴,分阴阳经补泻,针背上中行左转,腹上中行右转。女人背中行右转,腹中行左转为补。盖男子背阳腹阴,女子背阴腹阳故也。但用穴背腹甚少,而手足多者,以寒月及妇人不便故也。

    心腹痞满阴陵泉,针到承山饮食美。

    胸膈宽能饮食也。

    泄泻吐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

    一切泄泻、呕吐、吞酸、癖、胀满诸疾。

    水肿水分与复溜,俱泻水分穴,先用小针,后用大针,以鸡翎管透之,水出浊者死,清者生。急服紧皮丸敛之,此必乡村无药,粗人体实者方可用之,若清高贵客,鲜不为祸。自古病机,惟水肿禁刺,针经则不禁也。取血法,先用针补入地部,少停泻出人部,少停复补入地部,停少时泻出针来,其瘀血自出。虚者只有黄水出,若脚上肿大欲放水者,仍用此法收,复溜穴上取之。

    胀满中脘三里揣。

    内经针腹以布缠缴,针家另有盘法,先针入二寸五分,退出二寸,只留五分,在内盘之。如要取上焦胞络中之病,用针头迎向上刺入二分补之,使气攻上。若脐下有病,用针头向下退出二分泻之,此二句特备古法耳,初学人不可轻用。

    腰痛环跳委中神,若连背痛昆仑武。

    轻者委中出血,便愈。甚者补环跳,泻委中,久者俱补。腰连背痛者,针昆仑、委中。

    腰连脚痛腕骨升,三里降下随拜跪。

    补腕骨,泻足三里。

    腰连脚痛怎生医?环跳行间与风市。

    补环跳,泻风市、行间、足三里。

    脚膝诸痛羡行间,三里申脉金门侈。

    脚膝头红肿痛痒及四时风脚,俱泻行间、三里、申脉、金门。五足指痛,泻行间。

    脚若转筋眼发花,然谷承山法自古。两足难移先悬钟,又名绝骨。

    条口后针能步履。两足酸麻补太溪,仆参内庭盘跟楚。

    脚盘痛者,泻内庭。脚跟痛者,泻仆参。

    脚连胁腋痛难当。环跳阳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阳陵三里烧针尾。

    痹不知痛痒者,用艾粟米大于针尾上烧三五炷,知痛即止。

    七疝大敦与太冲,七疝太冲出血,泻大敦,立止。膀胱气,泻侠溪、然谷。小肠气,泻侠溪、三阴交。偏坠,泻照海、侠溪。

    五淋血海通男妇。

    此穴极治妇人血崩、血闭不通,但不便耳。气淋、血淋最效,兼治偏坠疮疥。

    大便虚秘补支沟,泻足三里效可拟。热秘气秘先长强,大敦阳陵堪调护。

    不针长强针承山。

    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里泻下溺如注。

    小便不通及尿血、砂淋俱宜泻之,又治遗尿失禁。上吐下闭关格者,泻四关穴。

    内伤食积针三里,璇玑相应块亦消。

    不针璇玑者,针手足三里,俱能消食积痞块。

    脾病气血先合谷,后刺三阴针用烧。

    烧针法见前,有块者兼针三里。

    一切内伤内关穴,痰火积块退烦潮。

    兼针三里尤妙。

    吐血尺泽功无比,衄血上星与禾。喘急列缺足三里,呕噎阴交不可饶。

    恶心呕吐膈噎,俱泻足三里、三阴交。虚甚者,补气海。

    劳宫能治五般痫,更刺涌泉疾若挑。神门专治心疾呆,人中间使祛颠妖。

    上星亦好。

    尸厥百会一穴美,更针隐白效昭昭。

    外用笔管吹耳,凡脱肛、久痢、衄血不止者,俱宜针此提之,所谓顶门一针是也。不针百会,针上星亦同。

    妇人通经泻合谷,三里至阴催孕妊。

    通经催生,俱宜泻此三穴。虚者补合谷,泻至阴。

    死胎阴交不可缓,胞衣照海内关寻。

    死胎不下,泻三阴交,胞衣不下,泻照海、内关。

    小儿惊风少商穴,人中涌泉泻莫深。

    小儿急、慢惊风皆效。

    痈疽初起审其穴,只刺阳经不刺阴。

    凡痈疽须分经络部分,血气多少,俞穴远近用针。从背出者,当从太阳经至阴、通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