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日记-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不禁捂住了鼻子,跟在太爷爷的身后,而太爷爷好像对这些灰尘视若无睹一样,独自在屋子中来回的打量和走动,想要找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谁都没有打扰太爷爷,就是站在门口处观望着。

    桌子上摆放着杂『乱』不堪的书籍,不过太爷爷没有在意那些灰尘,将书籍捡了起来,不断的翻看着,而且他的眉『毛』也紧紧的皱了起来。

    “走吧,找到了”太爷爷将所有的书籍全部收到了他的包袱中,最后才对我们说道。

    “李大人,都拿走?”村长愣愣的看着太爷爷。

    “嗯,很有用”太爷爷点了点头“我们这就得离开了”

    “这就走了?这么匆忙?吃完饭在走啊”村长有些尴尬,朝廷大臣来到村子那可是村子的荣幸,可是竟然连饭都不吃一口便准备离开,这有些不好做啊。

    “嗯,时间不等人”太爷爷一边说,一边朝着外面走去“对了,不过我给你们村子一个建议,以后多与外界走动走动,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候了”

    说完,太爷爷带着我们几人便离开了村子,根本不管村长在说什么,最后是村长组织了全村人在村口跪送我们离去。

    “老鬼,发现了什么?”出了村子,吴经乙才问太爷爷。

    “那些书籍全是王文启自己书写的,其实他并没有疯疯癫癫,他已经知道八国联军一定不会放过他,所以装作疯疯癫癫的回到村子,本想这样会躲过一劫,但却没想到叛国的那人对他下了死手,就连疯疯癫癫的他,都没有放过”太爷爷叹息着说道。

    “他所书写的书籍记载了八国联军时发生的所有的事情,甚至就连哪些人与八国联军有瓜葛都写的一清二楚,而且他的笔记上,还提到了李庆莲与他之间的瓜葛,但最后并没有提到是谁害了他”

    “所以我们接下来所要去的地方便是故宫,那里有记载所有被刑罚人的名单以及事件,如果故宫中没有王启文相关的刑罚记载,那么就说明他真的是被陷害的,而陷害他的人应该能够改写四库全书,但却改变不了真正的历史”太爷爷说道。

    “而我们看到的史书,仅仅只是翰林院所修订的四库全书而已,达到掩人耳目的效果,因为百姓能够看到四库全书,却看不到真正的历史典籍,因为那是皇上才会修订的典籍”

    “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翻越皇帝亲自修订的典籍,典籍中没有王文启叛国的记载,那么他就真的不是叛国,是被别人陷害的,是这个意思吧?”吴经乙豁然开朗般的问道。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太爷爷皱着眉头说道“然后我们将相关的证据递交到国学馆,一旦求证成功,便能够还王文启一个清白”

    “可是就算还他清白了,可是之后该怎么做?”吴经乙的这句话,才算是问道了点子上,一切真相大白之后,要怎么消除飞尸身上的怨念。

    “这就得到时候在看了”太爷爷摇了摇头,显然他也是对这一无所知,我也不知道太爷爷是为了降服飞尸还是单纯的想要为王文启翻供。

    一路走来,简单的吃口便饭,便准备前往北京故宫,可是那路途真的遥远的不像话,如果坐马车的话,至少也要大半年的时间,顿时我们都有些茫然。

    最后还是太爷爷说做火车前往,算是解决了这件事情,只是火车的费用太高了,一个人就要十块大洋,我们四个人,那足足是四十块啊,这四十块大洋可是一个普通百姓半生的积蓄啊。

    不过我也不知道太爷爷怎么那么多大洋,拿出来四十块竟然没有表现出心疼的样子。

    “明一啊,不要为了钱而困『惑』,你太爷爷可有的是钱”坐在火车上,吴经乙对着我说道,但是他的话我怎么听怎么别扭,就好像是在嘲笑太爷爷一样。

    五天的时间,我们来到了北京,前往了故宫,在故宫中待了半月之久,才将所有关于溥仪皇帝修订的典籍全部都查阅了一遍,事关重大,我们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查,去看,不容得一丝的马虎。

    最后总结出了所有关于王文启有关的事件,不过全部都是他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却没有他叛国的罪名,反而还提到了李庆莲对王文启所做的所有的算计与谋计,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李庆莲害死了王文启。

    但典籍中所提到的一句话,便是李庆莲叛国,勾结八国联军害死我大清忠臣。

    显然,当时皇帝什么都知道,只是他什么都不说而已,一国之君,心有城府就够了。

    “去国学馆”我们马不停蹄的又跑去国学馆,将所有掌握的证据全部上交,总之等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才得到了让人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我们递交的材料完全符合历史,王文启翻供了,而且经过国学馆出事的更加有力的证据,李庆莲便是那个叛国之人。

    一切都在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着,现在,我们就剩如果让飞尸消除怨念,早日投胎了。

    “国学馆那边我已经沟通完了,会在苏州为王启文修建墓冢,只要墓冢修建完毕,我们就可以为他消除怨念了”太爷爷满脸的疲惫,但依旧开心的笑道。

第二百三十八章 埋骨他乡(二十八)() 
太爷爷的消息真的是好消息,让我们疲惫的心都为止兴奋,我们足足在苏州呆了一年的时间,这墓冢才修建完毕,而现在,也是1937年的夏天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苏州突然出现了很多日本人,他们穿着黄『色』的军装,鼻子下面留着一小撮胡子,看起来十分的猥琐,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太爷爷算命消灾。

    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苏州城算命为生的日子,也淡忘了曾经生活了十年的村子,虽然并没有决定以后要去哪里生活,但现在过的也算是不错的。

    墓冢修建完的第七天,太爷爷便找到了国学馆的馆长,要求做一场法事,当然了,并不是说驱鬼什么的,只是说这是传统,无论是墓地还是坟头,一旦修建完毕,一定要做一场法事,意味着墓主人人丁兴旺,老馆长也表示很赞同,所以我们开始着手准备。

    “老鬼,飞尸也不在这,我们做这法事有什么用?”正在忙碌间,吴经乙皱着眉头,悄悄的对太爷爷说道。

    “谁说不在的?”太爷爷咧嘴一笑说道,不过这一笑,让我都觉得胆寒。

    “啥意思?”吴经乙眉头更深,也是很疑『惑』的看向了太爷爷。

    “那个人很执着,我们不死,他不安心,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得罪这种人”太爷爷有些无奈的摇着头“这个家伙很厉害,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竟然知道了我们的位置,竟然一路跟随至此”

    “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吴经乙大惊,有人跟着我们,他竟然没有发现,这让他震惊万分,同时有些后怕。

    “这一年里,你算算咱们一共算命几次,消灾几次?”太爷爷笑呵呵的问道。

    “算命几次我没印象,但是消灾怎么说也要一百多次吧”吴经乙想了想说道。

    “是啊,算命的倒是天天都有,可消灾竟然三天一次,你不觉得有些诡异吗?我也问过苏州百姓,他们对此也感到很疑『惑』,说以前很少发生这种邪意的事情,不知这一年怎么了,竟然多了起来”太爷爷说道。

    “你的意思是,那个人在背后一直……”吴经乙瞪大了眼睛,话都没有说完。

    “没错,就是那个人搞的鬼”太爷爷笑着说道。

    “这人也太执着了吧,这么大老远的跟过来,为了什么啊?”吴春秋一边编着纸幡,一边无奈的说道。

    “可问题是,他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的,就算王文启埋骨他乡,被那个人偶然发现了,那也不至于知道他老家在哪里吧,也不可能知道我们一定回来这里吧”我在一帮钉着纸钱,也『插』话道。

    “这也是我一直想不明的事情”太爷爷无奈的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很困『惑』。

    “行了,也别想那么多了,今晚这次法事做完,也算是功德圆满了,不仅还了王文启的清白,也造福了百姓,同样也为村子的人报仇了”太爷爷说道,不过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的酸楚。

    这几天我们都没有闲着,全都在为了晚上的法事而忙碌,而且太爷爷也说了,晚上施法之时,飞尸必然到场,而且背后的那个人,也一定就在附近,或许还能给抓个正着也说不定。

    凌晨子时,我们四人准时的出现在了墓冢里,这是一座非常奢华的墓冢,一看这墓冢奢华的程度,便知道是有背景的人。

    说这是墓冢,不如说这是一个陵园,整个墓冢的地面全部都铺着金纸,墓碑前放着鲜花与花圈,墓碑是大理石的,又高又大,上面刻的字也是金『色』的,写着‘护国神将王文启之墓’

    墓碑前面树立着一圈大理石护栏,把坟墓布置得像主人的私家小庭院,就连地面也是大理石板铺的,干干净净。

    太爷爷没有要请馆长等工作人员前来观摩,如果没有飞尸这件事,太爷爷绝对会邀请这些人前来,可毕竟飞尸不是普通的僵尸,太爷爷也怕到时候控制不了局面,让其他人受伤,所以只能以此法不能观摩为由,拒绝了馆长的要求。

    我们四人站在王文启的墓碑前,八仙桌已经摆好,上面摆着纸钱、符纸、白蜡、铜钱、墨斗线等等物品。

    桌旁摆放了招魂幡、纸人、摇钱树以及一批黑『色』纸扎枣红马,我、吴经乙和吴春秋三人手中全部拿着一篮子纸钱,太爷身穿黄大褂,站在桌前,手持金钱剑。

    我从来没有见过太爷爷穿着黄大褂施法,足以证明太爷爷对这次的施法是多么的看中。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我们在等,等待着飞尸的出现,可是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却不曾见过飞尸的影子,这下子我们都有些急了。

    “太爷爷,飞尸还能来吗?”我皱着眉头问道,如果今晚没来,那么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到这墓冢里施法了。

    “没事,不急”太爷爷皱着眉头说道,同时手中不断掐动,一丝精光在他的手指关节处闪现,金钱剑猛然正握在手,穿过桌子上的一串铜钱,顿时发出‘铮铮’的响声。

    铜钱在金钱剑上不断的转着圈,同时太爷爷咬破手指,将指尖血滴在铜钱之上,随后猛然朝前一辉,顿时这些铜钱打在王文启的墓碑上,随后散落在地。

    而这些铜钱竟然好像长了眼睛一般,在地上竟然摆出了一个如同北斗七星的样子,太爷爷‘嗖’的一下子,从桌后跳了出来,手中金钱剑在地上围绕着这铜钱摆出的北斗七星不断的画着什么。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净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丧倾,解冤结咒众生,多结冤冤深难解,结一世,结成冤,三世报不歇,我今传妙法解除诸冤业,闻诵志心听冤家自散灭”

    太爷爷口念静心神咒,只见那地上原本灰突突的铜钱竟然有了一丝青『色』光芒流转,来回闪烁,而那原本无人的墓下,竟然向外飘散着如同萤火虫般的青『色』光芒,密密麻麻的漂向了天空。

    “这是怨气!”吴经乙看到这光芒后,不禁大叫一声。

第二百三十九章 埋骨他乡(二十九)() 
那从墓地上飘『荡』出来的光点竟然是怨气,这空无一人的目的中,怎么会有怨气?这才是让吴经乙惊讶的地方,同时也让我和吴春秋颇为惊讶。

    但是转念一想,毕竟这墓冢也是为王启文修建的,就算他的尸体不在这里下葬,但至少这是他的归宿,所以那种怨气出现,还是可以理解的。

    太爷爷不断的挥舞着手中金钱剑,而那怨气也越聚越多,全部都飘向了天空,可是到达天空之后,竟然朝着东南的方向飘了过去。

    “在那边”太爷爷盯着怨气飘去的地方皱着眉头说道。

    然后太爷爷刚说完话,顿时在这墓冢之中刮起了阵阵狂风,狂风使过墓冢,使松林发出海『潮』似的吼声,茅草、枯枝摇曳颤抖,互相击碰摩擦,不断的发出尖叫的声音。

    这声音如同一阵阵凄苦的声音,家狼噑,又像远处的马嘶,又像人们在大难之中的呼救声,夜晚中也赫然出现了乌云,竟然将月光遮住,天空中的繁星点点也在顷刻间消失不见。

    “来了,退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修养,太爷爷的身体已经完全的康复,所以这次降服飞尸依旧由太爷爷来施法。

    虽然太爷爷并不是以茅山术见长,不过他经历的多,看的典籍也多,所以某种方面要比吴经乙更擅长。

    我们三人‘嗖’的一下子便闪到了一旁,而就在这个时候,墓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