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日记-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不知道她是因为害怕雷声还是害怕飞尸进来,但我能做的就是,轻轻的拉着她的小手,让她有着温暖的感觉。

    此时已经是卯时,按理说此刻的天空已经出了太阳,可是因为下雨的缘故,经如同深夜一样的漆黑,让人心中有些不安。

    “看来今晚是一定会来了”太爷爷坐起身,盯着窗外乌云密布,下着瓢泼大雨的天空说道。

    “现在不会来吗?”我好奇的问道。

    “不会,僵尸惧怕阳光,虽然现在是阴雨天气并没有阳光,但是有一些规律是根本无法改变的”太爷爷说道。

    “今天还吃饭吗?”片刻之后,我的肚子就已经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已经饿了,我不知道今晚会不会施法,如果施法的话,就要辟谷,是不能吃任何东西的。

    “吃,当然吃了,晚上也不做法,我们谁都不能降住这飞尸,施法也毫无用处,只要今晚能够平安度过,明天我们就直接去镇子里的图书馆”太爷爷笑呵呵的说道。

    从现在开始,家中就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静静的等待着晚上的到来,只要安全的度过今晚,或许这件事才能够告一段落,让我们好好休息一段时日。

第二百二十九章 埋骨他乡(十九)() 
夜晚已经到来,瓢泼的大雨已经将地上打的泥泞不堪,夜晚漆黑无比,雨点打在大地屋檐上,发出刺耳的声音。

    “这么大的雨,外面那么泥泞,他真的回来吗?”我缩在炕角,小声的问太爷爷。

    “肯定来,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了”太爷爷站在屋中,眼睛死死的盯着窗户和屋门,此时已经子时,正是夜深雨大的时候,屋外漆黑一片,根本什么都看不清。

    过了很久,我们都在想着这飞尸到底还会不会来的时候,‘轰’的一声巨响,一道闪电闪过,随后便是一道炸雷,这道雷震耳欲聋,耳膜仿佛都要被震裂了一般,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闪电过后,整个天际明亮。

    而就是这明亮之际,我赫然发现就在窗口处竟然出现了一个黑影,那黑影『露』着猩红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屋子,让我的心不禁颤抖了起来,这就是那飞尸。

    “来了”太爷爷和吴经乙皱眉大叫,同时两人立马跳到了炕上,因为窗户已经被墨斗线封锁,所以飞尸是不可能从窗户中跳进来的,它只能走门。

    果不其然,外屋的门‘吱呀’的一声被推开了,紧接着我便听到了‘砰砰’的声音,那是飞尸跳跃时候所发出的声音。

    吴经乙靠在门旁的墙上,手中端着黑狗血,神情严肃的等待着飞尸的进入,太爷爷则是站在炕角,手中拿着拽着一根墨斗线,这跟墨斗线连接了整个顶棚的墨斗线,只要太爷爷轻轻一拽,那如同大网的墨斗线便会从顶棚掉下来,直接罩住屋子中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了,包括我们。

    屋门轻轻的被推开,借着一道闪电的光亮,我清晰的看到了一双带着尖锐指甲的手掌伸了进来,手掌惨白无比,甚至有些干枯,上面还带着猩红的血迹,不知道那是什么血,但是却很新鲜,还在不断的向地上滴着。

    渐渐的,飞尸整个人已经进入到了屋子当中,我和吴春秋立马将屋中的白蜡点燃,顷刻间,我看到了飞尸整狰狞无比的扫视着整间屋子,当它的目光看到我和吴春秋的时候,顿时张开了血盆大口,那尖锐的獠牙暴『露』了出来。

    满嘴的鲜血,不知道它到底在来之前遭遇了什么,总之现在我们跟本无暇想这些,因为飞尸已经朝着我和吴春秋飞『射』了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吴经乙‘唰’的一下子将整整一盆的黑狗血倒在了飞尸的身上,飞尸‘砰’的一下子便飞了出去,狠狠的砸在了墙上,身上发出阵阵的白烟,这白烟就好像将它烧着了一般。

    而飞尸口中发出了痛苦的哀嚎声,不过在它飞向我和吴春秋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飞尸身上竟然早已经沾满了鲜血,可是现在被狗血这么一洒,却已经分不清楚了,因为现在的飞尸已经满身狗血了。

    太爷爷见飞尸已经被黑狗血一滴不剩的撒在身上之后,顿时手中猛然用力,狠狠的拉下了手中的墨斗线,顿时屋顶上由墨斗线编制成的大网掉了下来,直接将整个屋子全部罩在其中。

    我们四人用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将墨斗网割开了口子,从墨斗网中跑了出来,太爷爷和吴经乙则是取过了槐木钉,趁着飞尸现在丧失了战斗力的时候,将七根槐木钉分别定在了飞尸的双手、双脚、心脏、眉心以及天灵『穴』的位置。

    这个时候飞尸竟然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表情也不在那么狰狞,很平静的躺在地上,只是身体上还冒着滚滚的黑烟,

    “快去”这一切昨晚,太爷爷对着吴经乙说道。

    吴经乙点头示意,跑出了屋子,盯着瓢泼大雨,我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这个环节他们谁都没对我们说过,过了很久,吴经乙才湿漉漉的走进了屋子,只是他的肩膀上,赫然扛着一个不大的棺材。

    这棺材的材质是槐木的,很简易的棺材,一看就是自家所做,不过说这是一口棺材,还莫不如说是一个长长的盒子好一点。

    吴经乙将棺材放到了屋子的正中央,没有擦拭身上的雨水,就和太爷爷将飞尸抬了起来,放到了槐木棺材中,盖上棺材盖子之后,两人竟然用银质的长钉将棺材狠狠的顶上,并且用白蜡的蜡油封了边。

    “暂时算是降住了”太爷爷擦拭了一下头顶上的汗水,毕竟自身的伤势还没有好利索,还有这么大的动作,所以不断的冒着虚汗和喘着粗气。

    “能镇多久?”吴经乙看向了太爷爷。

    “最多七天,最少三天”太爷爷皱着眉头说道“我们必须要在这段时间里查出真相”

    太阳渐渐的从东方爬了起来,将昨晚的阴云全部带走,我们四人这一夜都没有合眼,都在看守着槐木棺材。

    “我们三人去镇子里的图书馆去查看一下,你就在家看着飞尸,别让人给他劫走了就行”吃过早饭后,太爷爷对着吴经乙说道,毕竟吴经乙这人不太适合看书。

    “行行行,赶紧去”吴经乙打着哈哈对着我们说道,然后便自顾自的躺在了炕上,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太爷爷见状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带着我和吴春秋就出了门,昨晚的大雨让地上泥泞异常,就算刚『露』出的太阳,也不可能将泥泞烘干,这一路我们走的很艰难,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竟然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抵达镇子。

    不过这期间发生了让我感觉有些诧异的事情,那就是我们的村子中竟然没有任何人走动,按理说大雨过后一定要去地里收拾一番,可是今早竟然没有人,或许是村民都累了,想晚些起来吧。

    镇子的图书馆就在镇子中央,而且并没有多少人进入,毕竟这个年代更看重更的是劳动,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所以我们的进入,倒是引来了路人们惊讶和疑『惑』的目光。

    图书馆里只有一个姓陈的老先生看管,而且图书馆内更是灰尘四起,一看就知道很久没有被人打理过了。

第二百三十章 埋骨他乡(二十)() 
我们三人全部都聚集到了史书书架这里,开始翻阅一切有关清末的史书,想要从中寻找答案。

    这一番,便直接到了晚上,中午我们连饭都没有顾得上,可是却也仅仅查阅了史书书架这里的一个小小一角,那成百上千本的史书,还真有点让人心中有些抵触的,毕竟太多了。

    拖着疲惫的身体,我们回到了家中,回来的时候已是深夜,可是村子却是异常的安静,甚至连一点灯光都没有,就连平时晚上的狗啸声竟然也没有出现,虽然有些异常,但毕竟查阅一天的史书有些疲惫,所以我们也没有在意这些,回到家中倒头就睡,直到第二天清晨,我们继续前往镇子的图书馆,查阅史书。

    这件事情足足持续了四天的时间,村子中也异常了四天,而第四天的中午,吴春秋原本有些憔悴的脸颊竟然挂满了兴奋的笑容,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史书跑到了我和太爷爷的身边,兴冲冲的说道。

    “李爷爷,您快看”说着,她的小手指向了史书中的一则章节。

    ‘王文启,1855——1902,字贤文,清末军阀混战,受本郡推举,率领义军加入清室,参加过各种重大事件,屡战屡胜,战功赫赫,1980年与八国联军大战,大败。战败后,投靠八国联军,最后以判国罪,于1902年被清末皇室下令刑斩’

    看着王文启的出生年份,赫然与我们手中飞尸的生辰八字对上了,这下子我们顿时开心起来,付出了这么多,终于有回报了。

    太爷爷拿着史书,仔细的阅读着关于王文启的那些战役,每一个细节他都没有放掉,许久之后,太爷爷才皱着眉头,莫名其妙说道。

    “王文启很有可能是被人陷害”

    “什么?为什么被人陷害?”我和吴春秋一愣,狐疑的问道。

    “没错,从王文启的经历的战役来看,他一心效力大清国,忠肝义胆,为了江山社稷尽了毕生之力,这种人叛国的几率很小”太爷爷皱着眉头说道。

    “而且王文启这人,『性』格直率,重情重义,很有担当,这种叛国的事情他根本不会去做……”

    太爷爷的这段话让我有些诧异,感觉太爷爷好像很熟悉这王文启一样,就好像是老友一样,不过话说了一半,太爷爷后好像感觉自己多说了什么似的,便直接叉开了话题,这让我有些好奇。

    “而且书中提到,王文启最后参与八国联军战争的时候惨败,虽然惨败,但却并没有得到什么惩罚,而且王文启当时也让八国联军伤亡惨重”

    “之后清末皇室已经被八国联军完全掌控,问题就是在这,我怀疑,王文启应该是被人陷害,你们看这书中这段记载”说着,太爷爷指向了介绍王文启的那段文字的最后一句话。

    ‘于1902年被清末皇室下令刑斩’

    “1900大战,两年后才受到了刑罚,这便是唯一个一个让人理解不了的东西,而且还说投靠了八国联军,这更是不可能,因为1900年大战之后,史书中就再也没有了任何关于王文启的记载,如果他真的叛国,必定会有什么事件发生”太爷爷说道。

    “而这里却并未提到,况且,就算王文启叛国,投靠了八国联军,那时候大清朝都已经在八国联军的控制之下了,皇室怎么敢将王文启定罪并且杀死?”

    说到这,我才反应过来,如果王文启投靠的八国联军,那么无论出什么事,八国联军必然得保他,可是皇室竟然能够直接给其定罪,这就有些说不通了。

    “会不会是因为王文启当时在大战时,对八国联军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怀恨在心,在掌控了清末皇室之后,利用皇室来对王文启进行最后的审判”我想了想,狐疑的说道。

    “很有可能,而且我猜测,一直以来皇室应该一直在力保王文启,可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还是让八国联军得手了,或许我们所要寻找的问题就在这里”太爷爷皱着眉头。

    “会不会是有别人叛国,然后陷害王文启?”吴春秋这个时候『插』话道。

    这句话说道了点子上,如果要真的按照我们分析的情况来,那么很有可能是皇室中或者朝廷中一个很重要、很有权势的人物投靠了八国联军,并且在其中作梗,干涉皇室决定,并为八国联军通风报信,出谋划策,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皇室力保的人给斩杀。

    “哈哈,春秋啊,你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你算是提醒了我,整个清朝中,与王文启有着恩怨的只有李庆莲一个人,而且八国联军大胜后,李庆莲便被传言投靠八国联军,一心为八国联军做事”太爷爷笑着说道,好像是有了一个新的线索可寻一样。

    “太爷爷,你怎么知道这事的?史书上记载了吗?”我不禁有些好奇太爷爷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额……听说听说”太爷爷尴尬的笑了一下,然后将话题扯到了别处,不过我始终感觉太爷爷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一样,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告诉我,当然了,我也不曾问过。

    “那接下来我们就需要重新的查阅有关李庆莲的资料了,确保这件事真的是他所为”太爷爷笑呵呵的说道。

    “我们直接去找当时当官的不就行了,问问他们,那样多方便啊”我不禁说道,毕竟我不怎么喜欢在这里翻找史记,真的是太无聊了。

    “这可不行,三四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大臣去哪了我们怎么会知道,甚至他们是死是活都是个未知数,所以得先查找一下史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