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村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乡野村医- 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937章 去京送礼() 
几天后甄风留看拨通了田灵灵的电话;电话一接通;灵子就笑着说道:“我们是不是心有灵犀啊?怎么我刚想打电话给你;你的电话就拨了过来。”

    甄风留笑了;说道:“我们一向都心有灵犀的。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田灵儿笑着说道:“也没什么事情了;这个周末老爷子过生日;想问一下你有没有时间来趟北京给我家老爷子庆寿。”

    甄风留愣了一下;自己还没开口说想要去拜访灵子的父亲;灵子竟然主动邀请自己去参加;还真是心有灵犀啊。甄风留心中也明白灵子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邀请他是为了什么;肯定是因为灵子已经知道齐州要升格的事情了;想要预先帮甄风留铺路。

    得到这样一个朋友其实是人生的一大幸运;灵子并没有因为出身红色贵族家庭;就显得高人一头;反而常常有意无意的帮助自己;而且往往都是在甄风留开口相求之前;这也避免了甄风留的尴尬。

    甄风留笑笑说道:“灵子;谢谢你;看来你也知道了j市升格的事情了;你总是把事情想在了我的前面。其实我打电话给你;也是想让你带我去北京走走。”

    灵子笑了;说道:“哈哈;甄大哥你也有耐不住寂寞的时候。”

    甄风留笑着说道:“我不是傻瓜;我现在凭借着这么有力位置不去争取;那我这个市长真的就不要做了。”

    灵子说道:“这一次我家老爷子邀请了一些老同志一起庆祝;别的时候;我就不叫你了;现在这个情况;我相信去了对你很有利。”乡野村医(乡野妇科男医)937

    甄风留说道:“我明白;那我什么时间进京好?”

    灵子说道;“别急;这个周五晚上走吧;周六一早就到了。”

    甄风留笑笑说道:“好,对了;老爷子喜好什么?我采办一点作为礼物。”

    灵子笑着说道:“你人去就好了;不要带什么礼物了。”

    甄风留说道:“礼貌上也是要带一点的。”

    灵子说道:“要不你带点j市的土产去吧。”

    甄风留说道:“好吧。”

    甄风留就安排秘书重新安排了一下周末的行程;也跟常务副市长田华打了一个招呼;说他要去北京给一位老领导庆寿;家里的工作让他多盯着点。

    下面的事情就是要考虑拿什么去北京了;虽然灵子说带点土产去就好了;可这只是客气话;真要带着j市的土产去;甄风留自己的脸上都挂不住。

    需要带一点又不让人感觉十分贵重;却又很特别的东西去;贵重了有行贿的嫌疑;再说像灵子这样的家庭见多识广;什么东西会让他家老爷子感到贵重?大概我们以为贵重的东西到了人家眼里会十分的平常。这份礼物必须特别;要对灵子父亲的心思;那样才会让人喜欢。

    在官场上;送礼是一门大学问;很多礼物不一定送得多贵重;但要送的对了受礼人的心思。这里面最有名的一个典故是康熙朝的一个弄臣高士奇。太皇太后寿辰;众人都献重礼。明珠、索额图的礼都值万两以上;连理学家熊赐履的礼物字画、寿面等“最简薄”的也值二百多两银子。而高士奇送了一株万年青;栽在木桶里;并取名“铁箍一桶万年青”;象征大清一统江山传之万年。礼物虽轻;含意深厚;博得康熙的赞赏;众大臣折服。心机之灵巧;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的是甄风留并不知道灵子父亲的喜好;因此就是他有再巧的心思;也无法重演高士奇的典故。

    这个东西甄风留也不放心让手下的秘书去准备;因此心里就犯了难;左思右想还是拿不出一个好主意。

    正在甄风留苦思冥想;想不出一个好主意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田华打来的;甄风留接通了;田华问他有没有时间;有件事情要来汇报;甄风留说道你过来吧;就放下了电话。

    过了儿分钟;田华敲门进了甄风留的办公室;坐定之后;田华笑着问道:“你去北京;寿礼准备好了吗?”乡野村医(乡野妇科男医)937

    甄风留笑了;说道:“我正在这里犯难;还不知道该拿什么去那。”

    田华问道:“寿星喜欢什么?”

    甄风留摇了摇头说道:“就是这个不知道;我问了他女儿;人家说带一点土产去就好了;我们j市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土产?难不成让我带儿盒月饼去?

    田华笑了;说道:“那当然不行。我这里有份东西;你看合不合适?”说着打开了随身的皮包;拿出了一个长方形的木盒;盒子不太大;也不厚;有些古旧;但看得出来是红木的质地。

    甄风留接了过来;见盒子上写着三个字:道德经;就问道:“这是旧本的道德经?”

    田华点了点头;说道:“对;据说是元朝的刻本;我没考据过;也不知道真假。”

    甄风留打开了盒子;见盒子里放着两本薄薄的小书;蓝色的封面;品相古朴完好;比现在的十六开纸略长略窄;甄风留翻看了一下;见两本书一本是《道经》;一本是《德经》;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内容倒还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德经。

    甄风留笑了笑说道:“我今天才知道道德经是两本分开的;很贵吧?”

    田华笑着说道:“没多少钱的;几千块而已。”

    甄风留愣了一下;看了田华一眼;笑着问道:“老田那;咱们搭伙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可要实话实说;可别藏着掖着。我听说宋刻版一张纸就价值百万;难道元刻板就这么不值钱?”

    田华笑了;说道;“看来甄书记你不懂收藏这一行道;你看现在的瓷器;康雍乾三代的瓷器多值钱;按照你的逻辑汉唐的古瓷应该是天价了吧?”

    甄风留笑了;说道:“难道不是吗?”

    田华摇了摇头;说道:“当然不是;幸好你没搞收藏;否则一定被人骗死。收藏不是用年代来衡量他们的价值的。你说的宋版书一张纸就价值百万;那倒是不假;可是这是有前提的;那张纸是海外孤本;根本就没有第二份;贵一点很正常。而元刻板虽然也很稀少;可是还算不上孤本;价钱便宜些也很正常啊。”

    甄风留笑了;说道:“看来我是不懂装懂了。好的;这东西卖给我吧;这份礼物倒很雅致;拿得出手。”

    田华笑着说道:“几千块钱的事情你还要跟我算的这么清楚吗?算了;我本来就是打算送给你的。”

    甄风留看了田华一眼;这段时间他们两人配合得一直很好;相互都很支持对方;本来还想推辞一下;可转念一想几千块钱的东西还要推来推去的;显得两人之间就有点生分了;还是等以后有什么合适的东西回送一下;那样也会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就笑着说:“那我就谢谢啦。”

    田华笑着说道:“这就对了嘛;希望你这次去北京好好帮老人家庆寿;事情办得圆满些。”

    甄风留听出田华话中别有意味;心里明白田华肯定知道自己这次去北京真正的目的在于什么;看来他也是希望自己进一步的;当然了;自己进了一步;他接任市长就更有希望了。

    甄风留笑着说道;“放心吧;我会把事情办好的。”

    田华就告辞离开了;原来他所谓的汇报;就是要送甄风留这个礼物的。

    周五晚上;甄风留只带了秘书一起赶往了北京;到了北京;甄风留让驻京办事处帮他们安排好了住处;先稍事休息;便自己上了灵子安排来接他的车;去了田总理的家里。

第939章 再见田副总理() 
田副总理的家在北京西山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是一个独门独院的别墅;家里因为老爷子要过生日;已经做了一些简单的打扫和布置。甄风留来的时间尚早;灵子接了他之后;就把他带到了父亲的书房。

    灵子的父亲个子很高;红脸膛;精神矍铄。很奇怪的是往往是这种戎马半生;在死人堆里打过滚的老人反而身体比较健康;也许这都是天上有份的将星;他们的命本来就比较硬吧。

    甄风留见了灵子的父亲;笑着双手去握他伸出来的手;一边说道:“田老;您好;祝您老寿比南山。”

    田副总理上下打量了一下甄风留;笑着说道:“我可是久闻你的大名了;今天终于肯来见我了?”

    甄风留没想到灵子的父亲会这么直接;有点尴尬的说道:“我也是早就想来看看您老;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田老笑了;也不拆穿;只是笑着问道;“这次来怎么没把夫人带过来?”

    甄风留笑笑说道;“她在家里照顾孩子那。”

    田老笑着说道;“我倒是很有兴趣见见你的夫人;不知道当初她是什么地方吸引了你;下次有机会带给我看看。”

    田老的话里有些为灵子打抱不平的味道,甄风留越发有点尴尬;看了一旁的灵子一眼。乡野村医(乡野妇科男医)939

    灵子嗔怪地拉着父亲的手臂说道:“爸;你先让客人坐下来再说;好不好?”

    田老这才示意甄风留坐下;甄风留坐定之后;打开公文包;把那套《道德经》递了过去;笑着说道:“一点心意;田老不要嫌弃。”

    田老接了过去;看了看;笑着说道:“你这份礼物倒也别致。”

    甄风留看田老神态之间似乎还认可这份礼物;心里的一块石头就落了地;他实际上对这份礼物是否合适;心中也没底。

    灵子说道:“甄大哥就是客气;我说过人来了就好嘛。”

    甄风留笑着说道:“两本道家小书;留着田老闲时翻看一下;修身养性之用。

    “还是两本啊?”田老说着打开了木盒;翻看了一下;“原来以前道德经是分开的;这我还是第一次见。”

    甄风留说道:“这是以前的刻本;有人说是元代的;我也没考据过;不知真假!”

    田老笑着说道:“看这个装颃;应该有些年头了。说来我接触到道德经也是有些年头了;大概在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时期吧;老师专门讲过道德经。”

    灵子笑着说道;“老爷子;记错了吧?步兵高级学校讲道德经做什么;难不成让你们炼丹修道?”

    田老笑骂道;“你这丫头;一门心思都在如何学医上;什么时间也读读我们中国的文化经典。”

    甄风留笑着说道;“原来老爷子对道德经还很有研究啊。”

    田老笑笑说道:“很有研究说不上;我们学习道德经其实是从军事角度出发的;孙子兵法十三篇据说是脱胎于道德经的五千言;古代每逢乱世都会有道家人物出来救世;汉代的张良;明代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这些人物据说他们的军事思想都是来自老子的道德经;这样高深的学问;又岂是一句炼丹修道所能概括的。”

    甄风留笑着说道:“我还从来不知道;原来道家有这么高深的学问在其中。”

    田老上来了兴致;笑着说道:“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呐;如果你通读一下中国的历史;你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情况;每个朝代盛世时期基本都是再用黄老之术;这个原则在汉代最明显;那时候叫‘外示儒术;内用黄老’。其实每个朝乡野村医(乡野妇科男医)939

    代的统治者都明白;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只能用于政治教化;只能是口号。真正对治理国家的有力的;就是黄老之术;而道德经就是黄老之术的精髓所在。”

    灵子顽皮地歪着头道;“这岂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田老说道:“当然了;政治从来都是表里不一致的。据说当初汉文帝刘恒从代王去长安继承帝业;在渭桥之上;周勃说想跟代王单独谈谈;宋昌就代刘恒问道;是私事还是公事;私事;今日无私;公事;那你就当众说。周勃就说是公事;要奉上皇帝的玉玺。于是将玉玺递给了刘恒;刘恒马上就接了过去;却也明白自己刚到长安;地位未稳;于是说道;我刚到长安;还不了解情形;天下可当皇帝的人很多;不一定非要是我。这里我先把玉玺保管起来;当皇帝的事情过些日子再说吧。这就是典型的黄老之道的运用;用而不用;要而不要了。实际上他心里早就盼着当皇帝;所以先把玉玺掌握起来。”

    灵子听得没什么趣味;就说道:“甄大哥;你陪我家老爷子先坐一会;我到前面看看客人来的情况。”

    甄风留点了点头;灵子就离开了书房;田老摇了摇头;说道:“这个丫头就是不愿意坐着多跟我聊会儿。”

    甄风留笑着说道:“田老你说的很有意思啊;对我很有启发。”

    田老点了点头说道:“其实;这个道德经对政事治理是很有帮助的;回去后我劝你也好好读一读;那么多朝代用它治理国家达到盛世;应该说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

    甄风留点点头;说道:“好的;回去我会找一本认真拜读的。”

    田老说道:“如果今天送我别的礼物我就不收了;这套道德经很好;我就收下了;看来你用了一番心思;谢谢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