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三国-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必花那么大的力气看守那儿呢,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官兵居然将目标指向了自己。

    “阿凤,这边交给你了,我去后便阻击,誓死不能让官军形成夹击之势。如果我守不住,你便向北边突击,让他们合军一处,由我来抵挡。”

    张燕见大势已去,开始交代后事。

    “你是渠帅,要走也应该你走!”

    张凤力争道。

    “我是渠帅,你就应该听我的!”

    张燕语言不善,自从接手黑山军以来,手下人始终没有完全信服,让他非常不爽。张凤也听出了张燕的怨言,本想再劝张燕,也不得不闭上了贼。

    本来合并一处已经抵挡不住,这下子分兵后,黑山军面临的压力更大。尤其是罗宪所部,兵力高大五千,虽然骑兵只有近千人,但冲杀起来又岂是黑山军所能抵挡。

    黑山军两路人马被官兵压制,迅速向后撤退,很快便被压倒了一起。

    张燕眼看着身边的兄弟纷纷倒下,不由得目眦尽裂,大吼一声,手中斩马刀猛地砸向两根戳向自己的长矛

    “啊呀!”两名官兵哪里抵挡得住,长矛脱手而出,刚想勒马回逃,刀锋倏然而至,嗖嗖两声,两个头颅已然了肩膀。

    张燕状若疯狂,浑然不顾身后的阵型,疯一般冲入敌阵,转眼间已经杀了数十人。

    “杀杀杀”张燕一边挥刀一边高呼,陡然发觉眼前豁然开朗,居然一名敌兵都没有了。恍然抬头,只见官兵只留下少于压阵之人,其他人潮水般向后退去。

    “呃!”刚才发疯的张燕这下成了傻子,不可思议地看着本可斩尽杀绝的官兵迅速退去。

第62章 得先生,胜数万雄师矣(1)() 
眼看着高览带着五百名兄弟快速离去,刘硕的目光落在严福身上。

    “主公,有何吩咐?”严福赶紧躬身问道。

    “你赶紧准备兵马,留一千人守山,其他人等准备随我下山攻击贼兵!”

    “可是”严福眼见官军将黑山军围在中间,眨眼间便要被攻破,黄巾军如果赶过去,反而有可能被吃掉黑山军的官兵反过来抄了后路。因此,严福脸上露出犹疑之色。

    “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刘硕缓缓摆了摆手,让严福赶紧去准备。

    沮授本以为就要得手,没想到罗宪大军连招呼都没打,突然后撤,让他下巴几乎掉脚面上去。多好的机会啊,眼看就要得手了。沮授正在郁闷,突然探马来报,原来黄巾军有一支人马试图从南部突围,罗宪生怕自己负责的区域出了问题,只能眼睁睁看着到口的肥肉溜走了。

    沮授稍一琢磨,便意识到问题所在,他赶紧问道:“可打探清楚黄巾军有多少人马向南部逃跑?”

    “小的就躲在黄巾军逃跑路线左近,看人数也就是五百余人的样子!”

    “啪!”沮授双掌一击,目露激赏之色,“没想到贼军中居然有如此人物,看来沮某有事做了。来人啊,传令,撤兵!”

    “沮县令,我军形势大好,若再努力向前,必可全歼贼军!”

    身旁小校见沮授欲撤军,不解地问道。

    沮授微微一笑,曼声道:“最多半个时辰,山上贼军必然会从后方包抄下来,那时想走都走不掉喽!”

    “贼军不是正在逃跑吗?”小校讶然问道。

    “哈哈,罗都尉和你想法相同,因此才去追击逃兵去了。据我推测,等罗都尉他们追过去,连贼军的影子都看不到。那只不过是一支疑兵,目的便是为了调虎离山。罗都尉他们一走,山上贼兵必然下山!”

    “哦!”小校不信地看着沮授,心想这家伙是不是因为罗宪他们走了,生怕打败仗啊,不过嘴上可不敢这么说,反而露出一副敬佩的样子,恭维道:“沮县令大才,在下领教了!”

    随即,沮授让前军改着后军,后军改着前军,有条不紊地向乌鸦口方向撤去。黑山军经过刚才一役,被杀了将近一半人马,一时间人心惶惶,眼见官兵向后退缩,也不敢追击,目送官兵离去,反而暗暗松了口气。

    “杀啊!”沮授所部尚未撤出乌鸦口,便听到山峰上传来一阵喊杀声,数千名黄巾军铺天盖地般向山下涌来。

    那名小校恍然回首,再看沮授的眼神,已经由先前的蔑视转为敬佩了。

    刘硕让严福守山,亲自带领人马下山,准备杀官兵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刚冲了一半的路,突然发现另外一路官兵也开始撤退了。以己方的速度,等冲到山下,对方肯定已经撤出乌鸦口了,不由郁闷地停下了脚步。

    奶奶的,官兵将领多才,上次一个沮授已经让自己无功而返,这次不知又来了个什么样的人物,居然料敌先机,摸透了自己的心理。如果自己稍一犹豫,恐怕黑山军便要全军覆没了。虽然刘硕现在对黑山军也没太大好感,但对方毕竟也是义军,刘硕也不愿意眼看他们死在眼前。

    “来人!”

    “渠帅!”

    “去打探一下,官兵是何人领兵!”

    “是!”

    目送探马下山,刘硕犹豫了一下,本想回转山上,又回过身看了眼黑山军大营,然后让一名黄巾军将领带人马先回,自己只带了一百名亲兵,直奔黑山军大营而去。

    “渠帅”,刘硕刚刚赶到黑山军营寨门口,那名探子已经迎了过来,“从乌鸦口方向进攻的是安喜县令沮授,去追赶高览将军的部曲由赵国郡都尉罗宪指挥!”

    “哦!”刘硕轻轻吁了口气,虽然由此可见沮授的确是个人物,但毕竟没有再出现一个厉害人物,总算不用再分心了。刘硕一边琢磨着沮授,一边迈步走入黑山军大营。

    “多谢玄伟相助!”张凤见大哥不说话,主动向刘硕表示感谢。

    刘硕微微一笑,表示不用客气,随即对张燕道:“张兄,乌鸦口易守难攻,你怎么没多派人手?”

    “这个”张燕面有窘色,郁郁道:“我本以为官兵不敢轻举妄动,没想到他们行动居然如此迅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啊!”

    “官兵狡猾异常,尤其是那个沮授,我和他交过手,很难应付啊!”

    “是吗?”张燕不在意地反问了声,随即面色一沉,目光冷冷地盯着刘硕,道:“你可知道此役黑山军伤亡多少?”

    刘硕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两千人,整整两千名兄弟!”张燕声音沙哑而高亢,“你我约好互为犄角,如果官兵攻击,便会顾此失彼,你为何按兵不动,让黑山军损失如此惨重?”

    “就是啊!”一旁的黑山军将领闻言,都对刘硕怒目相向。

    “张兄所言差异”,刘硕面色从容,不为所动,“官兵以骑兵为主,倏忽来去,刚才如果不是我派出疑兵将赵国郡的兵马引开,最多半个时辰,黑山军势必全军覆没。张兄以为半个时辰我等能从山上下来吗?”

    “这”张燕闻言哑口无言。

    “玄伟无需多疑!我大哥亦应黑山军损失惨重,言语间有冲撞之处忘见谅。”张凤见局面要遭,赶紧插嘴道,“以目前形势来看,你我两军想突出重围实在是比登山还难啊,不知玄伟有何打算?”

    “等!”

    “等?”

    “没错!想来你也知道,我们已经被官兵从四面包围了。虽然由于山上地势险要,官兵不可能围得密不透风,但要想让大队人马逃出生天,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言极是,但等又有何用?”

    “既然没有他计,当然只能等了。等着官兵犯错嘛!好了,今天大家都累得够呛,你们尽早休息吧!”

    刘硕向两人拱了拱手,转身出帐而去。

    张燕目送刘硕离开,目光阴鸷。

    有了这次教训,刘硕回去后便让黄巾兵立马清理山上的荒草,从山上到山下开辟出大片的空地来。这样一来,从山上往下看视野便开阔了许多,再不用担心官兵偷袭。

    沮授和罗宪虽然没有全歼黑山军,但一仗还是打出了官兵的士气。沮授没有食言,将功劳全部让给了罗宪。不过韩馥和田旭他们当然明白个中道理,韩馥本来就对沮授心怀不满,因此也不点破,反而再次催促沮授尽快荡平上山的道路。

    沮授明知韩馥是想刁难自己,但并没有放在心上。不过他也明白,经此一役,再想攻打乌鸦口便要难上加难了。接连数日,沮授将自己关在大帐里,苦苦思索着对策。这日,沮授正在地图前逡巡,突然亲兵进来禀报,说是捉到两个贼兵奸细,听候发落。

    “哦”,沮授眼前一亮,赶紧大声道:“给我带进来!”

第63章 得先生,胜数万雄师矣(2)() 
“主公呃渠帅”高览兴匆匆踏进大帐,满脸兴奋之色,见帐中有人,赶紧改口,“览幸不辱命!”

    “呵呵,看来很顺利啊!”刘硕微笑赐座。

    高览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意气风发地道:“我一向以为做人就得在战场上大杀四方,今天才体会到谋略的妙处啊!看着官兵跟在我们屁股后面转悠,那感觉,妙不可言啊!哈哈”

    “云台”,刘硕脸色慢慢凝重起来,“官兵肯定不会就此罢休。其他人到还摆了,那个沮授的确是个难缠的家伙,这次我们就吃了不小的亏。再有旬日,包围便会自解。但在此之前,必须小心应付!大营警戒工作改为由你负责,其他人我还真的不放心!”

    “是!”高览起身领命。

    山下,沮授大营。

    沮授目视着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和一个仆人走进大帐。那个中年人眼中略显慌张,但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并没有减少分毫。此人正是那位被黄巾军疑为奸细的言家村一位士绅,名叫言钦。言钦说起来算是个好人,平日里急公好义,偶尔也能为穷人慷慨解囊。不过言钦也少不了豪强的通病,那就是对义军深恶痛绝。

    上次被黄巾军抓住,虽然刘硕没有难为他,但私下里还是被黄巾兵一顿饱揍。言钦嘴上没说,心里恨极了黄巾军,发誓要报仇雪恨。让他高兴的是,他家一位仆人的妹妹居然嫁给了黄巾军中的一位小头目。这名仆人嗜酒如命,喝多了的时候经常仗着这点关系卖弄,被人捅给了言钦。言钦闻之大喜,赶紧将这位名叫阿勇的仆人找来,亲自给他斟酒夹菜,又许诺等老管家退休后由他接班。阿勇平日里哪享受过这待遇,一时间感恩戴德,恨不得掏出心肝来给言钦看看。

    言钦见时机成熟,当即吩咐阿勇装作走投无路,前去投奔他的妹夫,争取将他的妹夫拉拢过来,好做内应。阿勇酒酣耳热,当即信誓旦旦地答应了言钦。不久阿勇便传来消息,他的妹夫在军中郁郁不得志,再加上他姐姐也不愿意跟着黄巾军到处奔波,已经答应了作为官兵的内应。言钦收信后,想到此前所受侮辱,再不迟疑,当即来到大营准备向官军告密。没想到还没见到韩馥,便被先锋沮授的人给拿住了。

    沮授详细盘问了二人一番,知道言钦所言非虚,当即将言钦捧为座上宾,厚加款待。沮授有心单独攻打黄巾军,但考虑到手下人数太少,即便有内应,也很难大获全胜,无奈之下,向韩馥汇报了情况。然而让沮授意外的是,韩馥听到消息后居然古井不波,似乎并没将消息放在心上。

    原来,韩馥已经私下探听到消息,孝灵帝亲自下诏,承认了太平道的合法地位。灵帝在诏书中还引经据典,说大汉的开国君主高皇帝和他的战友们是一帮平民的代表,他们的理想是把土地分给单个的小自耕农家庭,然后由帝国的官吏向他们收取赋税,征用劳役。男耕女织,饱食终日,君民相安,天下太平。太平道的纲领无疑刚好切合。

    此时韩馥正在犹豫,是就此罢休还是乘公孙侯的命令来之前灭了黄巾军。正在此时,沮授找上了门,韩馥心内一动,一条毒计跃上心头。他偷偷瞟了沮授一眼,见沮授不亢不卑,丝毫不将自己放在心上,不由得冷哼一声,终于下定了决心。

    “公与,前日灭了贼军锐气,虽然记了罗宪大功,但我心里明白,这肯定是你妙计。”韩馥推心置腹地道,“我今日方知公与大才,以前有不敬之处,尚请见谅!”

    沮授见韩馥一反常态,微微一愣,随即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道:“韩太守言重了,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如今有此良机,不知太守如何应对!”

    “你是我军先锋,又是你安排的内应,便由你全权筹划吧,统军大印暂由你代领!”韩馥铿然道。

    沮授闻言精神一振,当即站起道:“既然太守大人如此信任,授愧领了。我打算明日寅时,让内应在贼军大营放火,造成我军攻入大营的假象。山下贼军势必会支援,那时我部强行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