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大秦-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难怪,韩信是年,不过二十有五,正之所谓‘胎毛未干,乳臭未退’!

    曹参向韩信拱了拱手道:“末将曹参,忝为军中主将!敢问钦使奉命前来接管军权,圣旨、印绶、兵符何在?”韩信面色沉稳,向身后挥了挥手,两名侍卫将扶苏圣旨、兵符以及‘淮阴侯’、‘大将军’两颗金印奉上。

    曹参三人验过的确不假,一时不禁愕然:扶苏在圣旨中对这青年百般推崇,并收为义子,显然是对他爱护是狠了!不过,曹参三人打量了韩信几眼,却实在看不出韩信有什么过人之处,或许外表看起来还像个人物!

    韩信心中明白,微微一笑道:“请曹将军击鼓聚将,移交军权!”“是,大将军!”曹参虽然心中有些疙瘩,却不敢违抗扶苏之令。

    很快,隆隆的战鼓声在秦军水陆联营上空惊天价般地响了起来,各主要将领开始纷纷向帅帐聚集。

    而等到诸将入了帅帐之时,便愕然地看见坐在帅位上的已经不是曹参,而是一名非常年青、刚毅的青年。诸将一胆子疑惑,却也不敢发问,只能默然地站在一旁。

    三通聚将鼓罢,韩信看了看帐中已是济济一堂,向曹参微微一笑道:“曹将军,诸将齐否?”曹参道:“齐了!”

    “那便请曹将军向众将说明,并交接军权!”韩信一点也不怯场。

    “是!”曹参被韩信指挥来指挥去,面色有些褚红,只得强忍着心中的不快,对诸将道:“各位将军,陛下有旨下令淮阴侯、大将军韩信为军中主帅,我已经验过圣旨、兵符和金印,确系无误!现在,便将军权交于韩将军,希望诸将以后谨遵将令,不得有误!”说着,曹参将显示着军权的令箭等物移交给了韩信。

    韩信起身接过,放于帅案之上,扫视诸将一眼,微然一笑道:“各位将军,韩某年幼却忝居如此大位,也许诸位将军并不心服!这没有关系,初时韩某也不希望大家心服,只是希望大家能够遵从号令!否则,”韩信请出豪曹剑,厉声道:“有陛下佩剑豪曹在此,立斩无赦!”

    诸将见韩信眨眼间从笑脸变成黑脸,又将扶苏豪曹剑抬出,一时也有些惊惧,连忙道:“末将谨遵将令!”

    韩信见状,十分满意,面带微笑道:“前日一战,我军大败于广陵,折损颇大,想必诸位将军一定都窝着一肚子火吧?”诸将见韩信一来就抓住众人的痛脚,不禁变色,十分难堪。

    韩信却视而未见道:“广陵之败,非败在谋略,而是败在知已而不知彼:楚项之勇,项羽之威,都超乎了我军的预料,故而大败!不过,这场败仗还是有些收获的,就是让我军认清了敌我两军的优势和缺点。”

    吴芮有些忍不住道:“既然大将军已经认识到了楚军的优、缺点,莫非已有破敌之策?”韩信微然一笑道:“项梁精于战术,不通谋略,且性格孤傲,容易对付;项羽虽然同样精于战术,甚至武勇雄冠天下,却亦不过一匹夫耳,要对付亦不难。我来时,听说,龙且现在已经攻占九江大部,看来九江也会马上落入楚军之中。三月之内,我会先破龙且,半年之内破项梁、一半之内擒项羽,若不能胜,韩信愿以人头甘当军令!”

    众人闻言愕然:这新来的大将军虽然年轻,口气却好生不小!

    曹参微微一笑道:“大将军壮志凌云,令人好生景仰,那我等就看来日大将军大殿神威了!”韩信微笑道:“好说!曹将军,陛下答应补充的兵马、钱粮何时可到军中?”

    曹参道:“衡山等地新练大军三万,十天内可到!巴蜀和南越的兵马约五万并粮草辎重大约一个月内可到!”

    韩信笑笑道:“够了,一个月聚兵,一个月训练,一个月打垮龙且,时间措措有余!”诸将笑而不语。

    散帐后,秦军诸将纷纷聚在一起,议论四起,都觉得这个年青大将军口气太大,却不知真材实料如何。还是久掌兵权的曹参一言军心:“诸位将军,陛下既然如此相信于他,想必他也有几分本事,或许比我们高明也未可知。还是先听他军令,否则被豪曹剑砍掉脑袋却也不值。待三个月后,他如果不能击败龙且,我等再与他计较不迟!”众将皆以为然。

    

第十一章 章 邯遭忌() 
第十一章 章邯遭忌

    咸阳,赵高丞相府密室。

    赵高、李斯、阎乐三人会聚一起,正在议事。

    李斯道:“刚刚接获潜伏在章邯身边的‘秦风’密使‘乌鸦’飞鸽传书,章邯自到函谷关以后,求战不力,反而频频与扶苏有书信往来。昨夜,司马欣和董翳二将好像还因为信件的内容与章邯发生了一些冲突,具体内容却不得而知!”

    赵高闻言眉头皱了起来,眼睛里闪烁着阴冷的寒光,一时不置可否。阎乐却有些后背直冒凉气,不安地道:“父亲,李大人,莫非那章邯与扶苏暗中有所勾结,想献关求荣!?”

    李斯闻言吃了一惊道:“若章邯献了函谷关和三十余万大军,我关中岂非危矣!”赵高却有些犹豫不定地道:“那章邯家眷都在我等手中,难道他会无所顾忌?”

    阎乐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道:“妻子如衣服,儿女亦可以再生,章邯东征本来就并非心甘情愿,如果扶苏又以王侯之位相诱,恐怕未必不会投向扶苏!还请父亲大人三思!”

    赵高本来就是猜疑心极重的人,闻言心中不禁心中也是惊疑不定:“李大人,对军事本相并不太精通,你看该如何办?”

    李斯想了想道:“丞相,章邯占据雄关,又手握重兵,万不可草率从事。从密报看,司马欣、董翳和章邯并不相合,不如一则令这二人严密监视章邯动静,严防其有所异动;二则下令章邯将与扶苏所通书信交出,如果没有什么,章邯自会交出,如果章邯拒而不出,那么必定是与扶苏有所勾结!”

    阎乐道:“万一章邯拒而不交,甚至起兵投靠扶苏、献了函谷关,那可如何是好?”李斯冷笑道:“丞相可速派一名监军持密旨赶至章邯军中,如果章邯肯交出信件罢了;如果不肯交出,那么便让监军出示密旨,下了章邯兵权,以司马欣为帅。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妙哉!”阎乐不禁大赞。赵高也点了点头,阴声道:“对这么办。阎乐,告诉章台宫的守将,小心看守章邯等人家眷,出了问题,本相要他的脑袋!”“是,父亲!”

    第二天一早,便有数十骑快马从咸阳出发,星夜直奔函谷关。

    这一日的早晨,阴了几天的的天空终于下起了大雪,雪花飘飘而下,瞬间将浩翰无限地大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装。

    御帐中暖炉如火,扶苏正在其中批阅奏章,忽然间,帐门开处,一人匆匆入内。“陛下,前线急件!”扶苏一惊,抬头一看,却是张良。

    “哪里来的急件?是蒙恬还是韩信?”扶苏看张良脸色不太好,有些着急。

    张良道:“是蒙恬将军处!刚刚得到的消息,蒙恬将军已经攻陷太原,得到近百万斛粮草,足够太原百姓以及三十万大军大半个月之用!”扶苏顿时松了口气,笑道:“这是好消息啊,军师为什么苦着脸?”

    张良苦笑道:“坏消息在后面:武臣已自立为赵王,以张耳、陈余为左、右丞相,李良为大将军。目前武臣见蒙恬大军有横扫山西之势,惟恐蒙恬军攻陷太原、上党后趁势进逼壶关、东进赵地,所以,武臣派陈余领大军十万北进井陉口想袭我之背。不巧,陈余刚到井径口、便闻太原陷落,于是即屯兵井陉以东,有西出太行,进攻太原之意。另外,武臣又派李良领兵五万袭取壶关,与上党遥相呼应,牵制我军。看样子,蒙恬将军处要有些麻烦了!”

    扶苏闻言也不禁吓出一声冷汗道:“好险,若非蒙恬抢先一步攻破太原,一旦陈余十万大军掩至,袭我军之背,蒙恬军粮草已近断绝,被伪秦军和赵军前后夹击之下,恐就有全军覆灭之虞!”

    “是啊,还好蒙将军已经先行攻破太原,我军沿汾水北上的粮草也马上就到太原,赵军便再来二十万也无所惧。只是,赵军沿太行一线布置十余万重兵,又有上党卡住山西南北交通之咽喉,蒙恬大军短时期内根本无瑕南下相助我军啊!”张良也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扶苏想了想道:“函谷一线目前相关稳定,用不着蒙恬将军增援,不如让蒙恬将军迅速攻破上党、东进赵地为好!”张良道:“只是李良、陈余各扼太守险要,我军想要破关而入,势比登天。且又有上党卡住我军陆路咽喉,使我军粮草和兵力转运不便,这也大大牵制了我军兵力的使用。想实现东进赵地的意图不容易啊!”足智多谋的张良也皱起了眉头。

    扶苏却笑道:“这有何难,朕只需略施小计,便可让那陈余全军覆没,李良拱手而降,而且也可以迅速攻破上党,急定山西!”张良大喜道:“陛下有何妙计?”

    扶苏笑道:“附耳过来,你亲自去安排!”张良附耳,扶苏秘密嘱托一翻,张良便欢天喜地的去了。

    大雪纷飞中,数十骑秦军护着一名宦官快马东出潼关,于傍晚时分抵达函谷关内。入了函谷关,这名宦官先径直命人去请司马欣和董翳二人到帅府会聚,然后自己直奔章邯帅府而来。

    函谷关只是一个军事关卡,城池并不大,这宦官很快便来到章邯帅府之前,耻高气扬地下得马来,出示了手中的令牌,扬声道:“去回禀章将军,就说陛下和丞相派的钦使来了,让他出迎!”章邯的亲兵们闻言不敢怠慢,火速回禀章邯。

    章邯正在府中苦苦地对着地图,思虑着破敌之策,闻听咸阳派有钦使到来,不敢怠慢,也自连忙出迎。

    章邯到了府门口,见一华服宦官领数十名宫中郎中侯在门外,料是钦使,连忙见礼道:“章邯欢迎钦使大人到来,请里面叙话!”宦官有些傲慢地点了点头,便和章邯并肩入内,章邯陪笑道:“不知大人名讳?此次来函谷有何要事?”

    宦官有些皮笑肉不笑地道:“本官叫郑波,乃是赵丞相的旧部,今日奉旨来此当然是有要事,不过还是等司马欣和董翳两位到了再说吧!”章邯不好再问,便将郑波请入内宅奉上温酒侍候。

    不一会儿,司马欣和董翳二人一齐而至,见过郑波后,郑波起身道:“本官奉陛下和丞相之命到此监军,协助各位击灭伪帝扶苏,希望三位将军能够多多赐教!”

    章邯三人互相看了看,心中苦笑,知道赵高还是有些不放心三人,章邯不动声色地笑笑道:“这是一桩好事,有郑大人相助,我军一定可以如虎添翼!”

    郑波看了看章邯,面孔上有些异色,却一闪即失,随即笑道:“本官才能有限,帮不了什么大忙。不过有些事情上帮助各位将军拿点主意还是可以的。章将军,听说你最近跟伪帝扶苏有些书信往来,不知能否让本官一观?”

    章邯心中一懔,不知道此事怎么泄露出去让赵高知晓,以为是司马欣和董翳二人告密,不禁狠狠地瞪了二人一眼,随即强笑道:“当然可以,都是些寻常信件!”随即将与扶苏所通的六封事件交与郑波。

    郑波面无表情地打开一一观看,当看到最近一封时有些疑惑道:“章将军,最近这一封信为何于紧要处涂抹甚多?”章邯忙道:“噢,可能是伪帝扶苏错将草书送来!”

    郑波也是奸诈之人,如何肯信,但郑波虽中虽疑,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地对司马欣和董翳二人道:“两位将军对此如何看呢?”

    司马欣和董翳二人正在对章邯误会二人而有些忧虑,见郑波问起,司马欣忙道:“这个送错草书或许有这个可能,末将相信章将军的为人,应该不会与伪帝扶苏有什么瓜葛。这些信件只是两军统帅一些时常问侯之语,不足为奇!”董翳也自点头附和。这让章邯一时有些疑惑:“他二人为自己开脱,难道不是这二人告的密!?”

    郑波一时有些犹豫了,从这些信件里面看不出章邯有什么谋反的迹象,虽有疑点但并不突出,而且司马欣和董翳又为章邯开脱,更让郑波下不了决心取出密旨废除章邯的帅位,毕竟临阵易帅乃是兵家大忌。

    于是,郑波还是决定将这些信件送回咸阳,交由赵高决断,自己坐镇函谷监军也就是了。便笑道:“本监军也是相信章将军的为人的,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得公事公办,这些信件暂且交由在下送交咸阳丞相处,交由丞相定夺。但是,本监军一定将自己的意见以及司马将军、董将军的意见一并转交。相信丞相应该也不会误会章将军!”

    章邯心中苦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