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大秦-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错人!韩信,这里是陛下的秘诏,你自己看吧!”

    说着,无心取出一个红色的圆筒,递给了韩信。韩信激动地接过圆筒,拧开盖子,取出了里面的一卷黄凌。韩信看着黄绫,一时有些发呆,深吸了一口气后才将黄绫打了开来。圣旨曰:

    韩信,自淮阴一别,朕十二年没有见你了,现在你想必已经长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记得昔年朕对你说过吗,待你长成之后,朕会为你提供一个足够让你展示冲天才能的舞台。如今,天下分崩,百姓痛苦,朕虽欲安天下,却独力难支,正需要你的帮助。

    不久前,曹参、吴芮两位将军大败于项梁、项羽之手,退居江南,短时期内已无力再牵制项梁的发展;而朕之主力又要开赴函谷、对抗关中由章邯统帅的三十余万伪秦军,更无瑕顾级项梁势力的发展,所以,朕打算将剿灭项梁、项羽甚至关东诸侯的使命交给你。这个重担很重、很重,但朕知道,以你的志向和有恩必报的脾气,你是不会推托的,而且朕也相信你也有担当这个重任的能力。

    为了让你能够稳便地统率大军,朕认你为义子,爵封淮阴侯、大将军,并托无心将多年相随的豪曹神剑相赠。你在会稽军中,一切事务可相机行事,朕绝不干预,如果军中有不听将令者,你可持此剑先斩后奏。朕已经下令萧何、范天石、任嚣等人马上补充一部分兵力、粮草、辎重与你,虽然短期之内仍然抵不上项梁的力量,但朕认为你能够化弱小为强大、化腐朽为神奇,最终击败项梁。如此国之重事,不及细别,一切就拜托于你了!

    韩信看完,面色凝重,双目含泪,有些喃喃地道:“恩公真是的威震天下的英雄,我就知道恩公不是平常之人。十二年前,恩公再造韩信,十二年后又以如此重任倾心相托,韩信怎敢不效死命!”忽地,韩信抬头,目光如电,注视无心,沉声道:“先生,请转告陛下,有韩信在,项梁、项羽二人不足惧!一年之内,韩信必取二人首级献于帐下!”

    无心抚掌大笑道:“好气魄,陛下果然没有看错人!不过,你对陛下的称呼是不是应该改口了,陛下可是很喜欢你啊,虽然这些年来征战在后,可是一直都很挂念你!”韩信双目中泪光隐隐,强忍住泪水,有些哽咽地道:“陛下待我恩同再造,韩信早就视陛下如父,就请先生回禀父皇,韩信必不负圣望!”

    “好!”无心也是非常高兴:“我一定转告陛下!不过,如果陛下能够亲耳中听见你叫他一声‘父皇’,他一定会更高兴!”韩信毅然道:“会的,这一天很快,我坚信!”说着,看了看一旁已经傻了的漂母,韩信忽地起身拜倒于前,泪水潸然而下:“母亲,虽然您不是韩信的生母,但这些年来视韩信如同己出,处处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您就是韩信真正的母亲。今日儿要遵从义父的召唤,去安定天下,马上就要与母亲分别,还请母亲千万保重!”

    漂母这时也从惊愕中苏醒,也不禁老泪横流,泣不成声,抱住韩信的脑袋哭道:“娘此生无出,到老能有你这样孝顺、聪明的儿子陪伴在身边十多年,也已经知足了。陛下是个好人,是个真正爱民的皇帝,你一定要听话,要为他争气。争取能够早日弥平战乱,给百姓一个安宁的家园!”“是的,母亲!”韩信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无心在一旁,也有些伤感,强笑着道:“韩信,你不必忧虑!陛下说了,漂母义举足以感动天地,要我等亲自接她老人家至洛阳养老。将来天下平定以后,要在淮阴为她老人家竖碑立传。也希望你到了会稽军中,能够不辜负陛下和漂母的期望!”

    韩信大喜道:“太好了,这样我就完全放心了!母亲,军情如火,事不宜迟,我等今日便收拾一下。来日我起程南下会稽,你便随无心先生去洛阳,这样儿也可以安心对敌!”漂母是深明大义之人,虽然十分不舍,但也老怀安慰地点了点头。

    当下,无心和几名侍从便帮助漂母和韩信收拾行妆。漂母和韩信虽然有扶苏赠与的巨资相助,平时生活却一向比较清苦,家中并没有什么豪华的物事,更多的是成捆、成捆的书简。这一点不让无心暗暗点头。

    仁厚的漂母当晚托言远迁,当家中的粮米、家俱、无用的衣物等全部救济了城中的穷人,就连房子也送给了一些无家可归的穷人当作栖身之所,真是散尽余财。

    次日一早,无心买了两辆大车,一辆由漂母乘座,带着简单的行李,由无心和四名侍卫护送,潜往洛阳。而韩信则装了一车的书简和简单的几身衣服,藏好圣旨和豪曹剑,便也在两名侍从的护卫下直奔会稽而去。

    

第十章 大战前奏() 
第十章  大战前奏

    函谷关下,新秦军军营。

    此时正值夜晚,密密麻麻的营火像是天上的繁星一样无边无涯;而与之相比的是,阴沉沉的天空上墨黑一片,根本看不见几颗星星,使得人们一时有了一种天地颠倒的错觉。

    凄冷的寒风中,屹立在一处小丘之上、被无数营盘如同众星拱月般保护着的是一顶金碧辉煌的金帐。这是扶苏行宫的所在,此时同样也是灯火辉煌,里面更是点燃了几炉炭火,温暖异常。但是,令人诧异的是,扶苏却并不在其中,而是站在帐外的寒风中遥望着函谷雄关。

    “陛下,夜深了,该安歇了,您明天还有很多军务、政务要处理!”扶苏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扶苏回过头一看,是无涯和无伤二人,笑笑道:“朕有些心事,一时睡不着!”无伤笑笑道:“陛下是在担心对章邯的离间计不能成功吗?”扶苏摇了摇头道:“不,赵高那蠢材疑心太重,心中又隐藏有很深的自卑感,对谁都不放心,肯定会中计!”

    “那陛下是在担心年青的韩信能否镇得住军心,击败项梁和项羽了?”沉默的无涯忽地说道。扶苏看了看无涯,点了点头道:“无涯知我心也!韩信毕竟太年轻,朕虽然非常相信他的才能,可是我秦军都是些骄兵悍将,驾驭不易,有些担心啊!”

    无伤笑道:“陛下不用担心,那韩信可是个狠角色!陛下还记得吗?当年他不过十三四岁,就在好几个无赖的毒打下一声都不吭,只顾拼死奋力反击,现在他长大了,也没理由怕那些刺头,一定能想办法收服军心的!陛下这是关心则乱了!”

    扶苏闻言,忍不住笑道:“也许真如你所说,朕是关心则乱了!对了,蒙恬将军处还没有军情送来吗?”“没有,”无伤摇了摇头:“张良军师没有来过!不过,陛下应该安心,按时间来算,太原应该已经下了。毕竟三十万黑衫军攻打区区一个不过两三万人屯守的太原城,一个月时间应该足够了!”

    “但愿如此吧!”扶苏叹了口气,对远方两处局势还是有些忧心。看来,没有确切消息之前,扶苏这几日是别想睡个安稳觉了!

    函谷关内,大将军府。

    此时,府内灯火通明,无数哨卫的旧秦军士卒正在来往巡逻,端得是戒备森严。

    章邯却正在帅室之内,盯着一封书信发呆。那修长的眉长像蚯蚓似的弯了起来,俊朗的面容也布满疑惑之色。

    忽地,高大而修长的章邯站了起来,犹似站起了一堵高墙,真是典型秦中关中大汉的身材。就在章邯在室中来回踱步时,忽然室外有亲兵扬声道:“司马将军、董将军到!”

    章邯一愣,抬头处,司马欣和董翳两位副将阔步走了进来。

    司马欣大概在四旬左右,典型的秦人身材,也是十分高大,再加上方脸阔口、浓眉大眼的外表,配上秦军凄厉的黑色铠甲,显得非常威猛。

    而董翳的身材则中等而修长,面容刚毅而洒脱,再加上年仅三旬的年纪,在黑色铠甲的映衬下显得精明而强悍!

    “两位将军,这么晚了,你们怎么来了?”章邯有些意外,微笑着道。

    司马欣和董翳互视了一下,好像交换了一下眼色,司马欣笑道:“别无他意,只是听说章将军最近与伪帝扶苏有些书信往来,不知能否让我等观上一观?”

    章邯心中无鬼,便笑道:“自然可以!都是些寻常问侯之语,两位将军大可随意观看!”说着,章邯将最近扶苏写给他的五封信件白绢都交给了司马欣和董翳二人。

    司马欣和董翳见章邯如此爽快,一时间面上皆有些异色,等到二人看完几封信件以后,异色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浓了。

    看着司马欣和董翳二人神色不对,章邯有些疑惑道:“两位将军脸色有些难看,可是认为信件内容有何不妥?”

    司马欣忍不住道:“章将军,这里五封信件,初看起来的确都是一些寻常问侯之语,聊一些无关军情、国政之闲事,可是,为何今日这一封信件于紧要之事尽皆用墨涂去!?难道章将军有什么事情不想让我等知晓!?”

    章邯闻言大怒,沉声道:“司马将军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认为章某和扶苏有何瓜葛不成!?这或许是扶苏一时马虎、错将草书寄来也未可知!”

    董翳在一旁冷笑道:“章将军何必自欺欺人!那扶苏何许人,他人也许不知,我们身为秦人难道还不清楚吗!?他要是马虎,那天底下估计就没有比他更精明的人了!像这样的精明的人你说可能会将草书当作正书寄人吗!?”

    章邯心中不禁怒火直冒,腾腾窜至顶梁,怒视司马欣和董翳道:“不管你二人怎么想,我章邯是问心无愧!我的家小都在咸阳,难道我会不顾妻儿安危,投敌求荣不成!?你们也别忘了,我才是军中的主将,轮不到你们来指责于我!”

    司马欣见再说下去要打起来了,连忙打个圆场道:“得,得,得,章将军暂且息怒,算我们什么都没说好了吧!大家都是同僚,抬头不见低不见,不要伤了和气!”章邯和董翳互相看了一眼,都哼了一声。

    司马欣叹了口气,对章邯道:“章将军,你是主将,按理来说,我们作副手的不该找您的麻烦。我们二人也都知道您心里对朝庭有些不满,我二人又何尝不是,这次出征也都不是自愿的。可是,你我的家小都在咸阳,平日里做事就不能不小心一些,万一您和扶苏有书信往来的消息传到咸阳,会有什么后果可都很难说。今日,我二人言尽于此,不管章将军和伪帝扶苏有没有什么瓜葛,都希望此事到此为止!”

    章邯闻言,心知司马欣和董翳二人也是好事,叹了口气道:“多谢两位将军提醒,章邯心中有素!”司马欣和董翳二人互相看了看,笑道:“即如此,那我们就告辞了!”“不送!”

    寒冬腊月,长江上寒风凛冽,波浪滔天。可是,现在却有一叶小小的扁舟在江面上随波逐流地浮现在波峰浪谷之间,顽强地向江南挺进。

    韩信双脚牢牢地盯立在船板上,背负着双手,迎着潮湿的江风傲然而立。虽然波浪滔天,我自巍然不动。随行的两名侍卫,虽然也通水性,可是在这样的大风浪下,却也只有扶着船帮,手忙脚乱的份了。

    船老大面对这样的江风,却是十分的快活,只穿着一件赤膊的短褂就在寒风中唱起了渔歌、喊起了号子!

    渐渐地,小舟驶近江南,靠近了秦军会稽水陆联营。

    忽地,一艘秦军哨船从江面上飞驰而来,几名矮壮的闽越族水军迎风大喊:“来者何人,赶快报名,否则弓箭侍候!”韩信看了看,扬声道:“钦命淮阴侯、大将军韩信前来接收军权!速速回禀!”

    几名闽越军士吓了一跳,虽不知真假,却也不敢怠慢,连忙道:“请给我们来,由我们引路进寨!”韩信点了点头,示意有些惊讶的船老大跟着哨船划进了庞大的水师营寨。

    划过巨大而坚固的水师营栅,一艘艘艨艟巨舰显现在韩信的面前,禁不住让韩信面露赞叹之色,不禁开始思索着什么。

    不一会儿,小舟随着哨船靠上江岸,韩信赏了船老大,令军士领路放回。便自在两名闽越军士的引领下大步流星地赶往帅帐。

    刚到帅帐门口,有腿快的军士已然向曹参、吴芮、无诸三人报信:有钦命大将军前来接管军权。三将不敢怠慢,便自出帐迎接,刚到帐口,便看到一名青年披风而来,神态傲然而威严。

    曹参三人愣了:“此人就是新任大将军!?也太年轻一些了吧,而且根本没听过此人啊!”皆有不信之色。

    这也难怪,韩信是年,不过二十有五,正之所谓‘胎毛未干,乳臭未退’!

    曹参向韩信拱了拱手道:“末将曹参,忝为军中主将!敢问钦使奉命前来接管军权,圣旨、印绶、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