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大秦-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的神色都非常的放松:严冬了,草木枯死,山林的隐蔽作用也越发越薄弱,越人在狭窄的地段内再也藏不了几天,看看胜利之日屈指可数,众人能不兴奋么!

    就在此时,忽地帐外亲兵急报:“启禀君上,帐外有东瓯使者求见!”

    “噢!?东瓯使者!?”扶苏和众将领俱各一愣:这时候冒出来一个东瓯使者,究竟意欲行为?

    “请他进来!”猜疑归猜疑,礼数还是不能失的!“喏!”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兽皮长袄的散发壮汉随着亲兵走了进来,弯了弯身,右手放在前腰,施了个礼,恭身道:“小人东瓯国特使金吴拜见大秦大将军!”

    扶苏笑了笑,有些调侃地道:“怎么,本君找了你们一个多月,终于肯出来见人了!说吧,有什么事,是不是来下战书的?”

    金吴脸色一红,忙道:“大将军误会了,不是战书,不是战书!我是奉新王之命前来投降的!”

    “噢!当真!?”扶苏和众将不禁有点喜出望外,毕竟不用打仗就能获胜总是让人舒心的,而且少死人也有利于日后治理东瓯,减少民族间的仇恨!

    金吴忙回道:“有我新王的国书为证,绝不敢欺骗大将军!”说着,金吴连忙呈上了一块锦帛!

    东瓯是百越三国中与中原接触最密切者,文化、民族多与楚地和中原相近,贵族间通行中原文字,所以写的国书扶苏倒也能看懂!

    扶苏看完大喜道:“原来你们的新王是驺摇的弟弟驺护,好,他的选择非常明智,本君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真心投降,没有二心,本君绝不杀害东瓯任何一个军民,你们的新王也将被任命为一郡之首,代大秦管理这新定之地!”

    金吴闻言大喜,没想到投降的条件这样优厚,忙道:“多谢大将军,小人这就回报我家大王,明日午时,我五万军民将会空手至营前献降!”

    扶苏大喜,忙道:“来人,赏特使金百两,以表本君的心意!”“喏!”亲兵们奉上厚赏,喜得金吴连连作礼!

    当下,金吴兴冲冲地便辞别扶苏,回转七老峰!

    而金吴刚一出去,帅帐中立时便开始沸腾起来,众将欢呼着,雀跃着,欢庆这胜利的消息,扶苏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很快,东瓯投降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秦军主营,立时间秦军大营沸腾起来,数以万计的秦军将士高声欢呼起来,叫起了豪放的军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歌声中透着喜悦,歌声中充满自豪,这支战无不胜的铁军在继续进行着他们无敌的神话!

    次日中午,扶苏率主营官兵三万余人列阵欢迎归降的东瓯王驺护!

    隆重的礼乐声中,近五万名放弃武器的东瓯军民在东瓯王驺护的引领下来到秦军阵前,以东瓯王驺护为首,众东瓯人一起下拜!

    “东瓯王驺护今日奉上东瓯图人口民册、土地表籍、钱粮帐簿,向大秦献降,请大将军允准!”驺护恭敬地将像征关国家政权的人口中、土地、钱帛表册双手呈上!

    扶苏双手接过,转交身后的李信,然后双手搀起驺护,笑道:“大家都起来吧,快快请起!”众瓯越人纷纷起身,但双目中仍然带着一丝疑惧,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年轻的秦国大将军能否遵守他的诺言!

    扶苏大声道:“你们的归降是明智之举,避免了瓯越军民的无益伤亡,是一件顺应民心、顺应天意的好事情!本君现在宣布,东瓯国从此撤消,成立大秦闽中郡!

    大家放心,本君一向信守承诺,绝不背弃诺言,你们现在便可各归家园,所有财产都受到大秦法律的保护,没有任何人会轻易夺走你们的房屋、耕地和财产!而你们的新王也将被任命为闽中郡的第一任太守!

    我相信,有了天朝大秦的庇护,我闽中郡臣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扶苏笑着转向驺护道:“驺大人,以后闽中郡的政务您要多费心了!”驺护这时心里也不是个滋味,从一个王一下子变成了太守,这其中的落差颇为不小,但一个降臣没有资格计较许多,扶苏对他已经够优惠的啦,忙道:“大将军放心,臣一定竭心尽力,安定民心,尽快恢复闽中郡正常生活!”

    扶苏点了点头,笑道:“帐中已经备好薄酒,请驺大人一进入内共饮!”“君上先请!”

    当日,秦军大营内,秦军和瓯越军民放弃敌意,联手欢庆!

    至此,东瓯国灭亡,扶苏在东瓯故地置大秦闽中郡,下辖八县。

    为了安抚瓯越族人民心,扶苏以原东瓯王驺护为太守,但郡内官员却一半从会稽等地就近征辟而来,一半从越人民众中选择有才能者接任,这样既完全抹平了原瓯越贵族的官方势力,又赢得了瓯越基层民众的拥护,更完成了对闽中政局的隐性控制。

    另外,扶苏为免继续南征后发生意外,果断解散了原东瓯越军,从会稽征集秦军三万入驻闽中郡,以韩安国为都尉将军控制闽中军事大权!

    同时,根据扶苏的指示,各种秦国律法开始有选择地在闽中郡实行,大部分过于严酷的律法在闽中郡都被废止,而萧何的工农商新政却被扶苏大力推行!这样,未出三月,闽中瓯越及其它各族百姓生活秩序迅速恢复,民心也很快安定下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至此,华夏民族对瓯越族的初步同化工作顺利完成,闽中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第一章 南侵() 
第一章  南侵

    公元前217年春三月,闽中大定,为了进一步安抚闽中郡东瓯旧民,扶苏依照百越民族的旧例对东瓯先王‘安朱’、‘驺摇’进行了浓重的‘洗骨葬’。

    所谓的“洗骨葬”,或称“二次葬”,在古Z国长江以南各地,比如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的汉人,以及很多少数民族,比如说壮族、藏族,都有这种习俗。事实上,一直到现在,台湾的鹤佬人和客家人也都还采用这种丧葬仪式:在土葬数年或一定时间后开棺取骨,然后将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称为“金斗”的陶瓮当中,重新再下葬。据说这样能够使死者在地府生活得幸福安康或转世后能投生个好人家!

    扶苏这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举动更好地安定了闽中民心,完成了南下征伐的必要准备工作!

    瓯埔洋东瓯旧王宫,扶苏和众将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闽越国和东瓯国一样,都是由楚国灭越后逃到南方的越人和当地的百越先民所建立的国家,也一样采取部落联盟自治的方式,只不过闽越国远比东瓯国强大和兴盛,其本部就达三十万口,六万兵,辖下尚有其它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也不下十万。战时,可能征集的兵力有近十万众,决不可轻敌!”任嚣依仗着对百越各国的熟悉,向众将介绍着对手的情况!

    “我看东瓯国和中原的风俗习惯相差并不太大吗,民众多能听懂秦语,官员间也通行中原文字!任将军,那闽越国和东瓯国有何不同?”李信感兴趣地问道。

    “差别很大!东瓯国毕竟离会稽非常近,所以受楚风和中原影响较大,风俗习惯相近,人的体格和相貌也相近!闽越国就差得多了:闽越人身体矮小粗壮、短面、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而大;习惯依山、傍水而居,不仅善于攀山越岭作战,还好水斗、善于驾舟行筏,更有‘断发纹身’的习俗!他们的语言也和东瓯人不同,十分难懂,中原民众难以和其交流,而且官员和贵族间通行的文字也是古越国文字,比较难认!相比起来,在闽越国作战比东瓯更要困难一些,必须征集不少懂得闽越语言和地理的东瓯边民,否则难以成功!”任嚣细心的为众人解释!

    扶苏点了点头道:“任将军说得有理,这件事情就由你来办吧!”任嚣点了点头。

    扶苏又道:“另据前一阶段的探报,闽越国自我剿灭东瓯国以后,加强了戒备,其主力六万人已经集结到其国都城村附近待命,有北上边境与我做战的迹象。如果真是这样,这对我军倒是好事,我秦军善正规野战、攻城战,若和闽越人在其擅长的山林、水面战斗比较困难,而要在平原上来个正面决战就轻松多了!”

    任嚣想了想道:“恐怕不太容易,闽越现在的王叫无诸,此人智勇双全,不下驺摇,未必就肯与我在正面进行决战,恐怕稍一试探,发觉不利之后便会退往闽越山区和水网密集地带与我周旋,要想攻占闽越国,远比东瓯要难得多啊!”

    扶苏笑道:“兵来将掩,水来土屯,难道我秦军还怕了这些夷民不成,传我将令,大军准备三日,三日后兵发闽越,荡平此国!”“喏!”

    闽越,国都,城村!

    这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人口在五万以上,是Z国当时东南一带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市,闽越立国百余年来,除了最初在迁山(今福建省长乐市)定居的几十年里,国村一直是闽越国的心脏重地!

    而继闽越王无诸既位以来,闽越国越发的兴旺,无诸认为原来城村低矮的城墙、凌乱的市容不符合一个强大国家的形象,便调集大量民力、财力将城村彻底重建!

    建成后的城村城规模庞大,石制的城墙高达近十米,周长二十余里,可容纳五到十万人在内居住。城池内街道宽阔、布局合理,排水系统完善,是当时东南一带唯一可以与中原重镇。只不过各种石制、木制房屋比较简陋一些,远比不上中原各国来得华丽、精致,不过在百越各国中倒是首屈一指。而且城内店铺林立,商业繁华,是当时闽越国最为重要的商业中心,不仅闽越国人经常到此贸易,便是东瓯人和南越人也时有到此交易者!

    而闽越王城也非常的壮观,占地48万平方公尺,有四个城门。东西城门之间是一条宽10公尺的大道,用鹅卵石铺成。大道北面是占地宽广、楼阁林立的宫殿区,仅议政主殿就有900多平方公尺,极尽奢华;大道以南是军营和练兵场,无诸好武,喜军事,时常在此操练大军,直将数万闽越军队操练得是兵强马壮,悍勇异常!

    以上种种,可见闽越王无诸堪称一代豪杰,而闽越国现在也是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秦国要想平灭闽越国,以无诸年轻气盛的心态,必然会是一场恶战!

    而此时的议政殿内,闽越王无诸正端坐在宽大的王位之上,扫视着殿下的文武。此人身穿精致的兽皮夹袄,短发无须,身高中等,体格粗壮,两条肌肉虬张的胳膊上两只下山的猛虎纹身正张牙舞爪的向着众人示威;又头戴一顶由众多珍珠串成的王冠,手持一柄黄金圆顶权杖,圆大的双目目光炯炯的注视着殿下的群臣,方方的面孔、挺拔的鼻梁、斜挑的鹰眉都散发出逼人的威严!光看此相貌,无诸就不愧为一代英杰!

    无诸扫视了一遍文武群臣以后,顿了顿手中的黄金权仗,大声道:“据探马所报,秦国二十万大军屯兵东瓯国都瓯埔洋,现正励兵秣马,招集向导,有向下侵我国土之势,诸卿有何看法?”

    丞相伯越闻言出列道:“大王无须担心!我闽越国如今国势强盛,兵强马壮,加之山岭重重,水网密集,秦人不善山地战和水战,虽有二十万众,又何惧之有!”

    将军金虎闻言出列道:“秦人已灭东瓯尚且贪心不足,实是可恶!臣以为,我闽越虽与东瓯向来不和,但唇亡而齿寒,秦军入即在即,必须早作准备!”

    无诸闻言点了点头道:“那金将军之意我等应如何应敌?”

    金虎应声道:“臣以为,我国都城村离东瓯国境最近处不过四百余里,若秦军从松溪与小溪交汇处入侵,急行军之下大约七天便可攻抵我城村城下!而秦军所过之地地势较为平缓,缺少山峦,我军山地战的优势难以发挥。但是这一地段水网密集,崇阳溪、南蒲溪两条大河是天然屏障,护卫着我国都城村;而且松溪正卡在秦军后勤要道之上和进军之腹地,也可以大用!臣的作战思路时,利用秦军不善水战的特点,调集国内所有大小船只和战船,先在南蒲溪和松溪一带布防,两路前后夹击,日夜骚扰秦军,只要能够将秦军阻击在两河之间大约两三个月的时间,秦军粮草补给困难,必然知难而退!”

    无诸闻言鹰眉一扬,大喜道:“好,金将军所言正合本王之意,来人,传我王命,征集全国所有船只,以三万水军布防于南蒲溪之上,两万人布防于松溪,其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