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征服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征服者-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说的隐晦,可两人都明白,针对朱平安的理由只用四个字就能说得明明白白——党同伐异。

    委月大师长长叹了口气。

    “你打算怎么办?”

    汪文言站了起来:“我去试着和他谈一下,最好能够彼此相合,否则——”

    否则怎么样,汪文言没明说,有那么一时半刻,他的心里泛起一片冰冷的疲惫。

    但他这样的人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失败两个字,片刻的沮丧过后,眼神中透出的意思已是无遮无掩。

    什么都明白的委月大师再次叹了口气。

    吃了一顿的朱平安真是服了,什么味道天下无双啊,比宫里的大师父差得远了。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慢慢吃,一种奇怪的预感告诉他,这饭不会吃着太简单。

    果然,吃到一半,汪文言进来了。

    朱平安如释重负地放下筷子,冲他一笑:“先生吃过了?”

    汪文言看了他一眼,一语双道:“盛名之下末必都是名符其实,西元寺的斋饭吃过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殿下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一个人说这里斋饭难吃的原因?”

    朱平安眉头倏地一皱,长睫在眼下投下一弯清影:“请先生指点。”

    “因为只要能在此吃过斋饭的人,日后都会进入朝堂。假以时日,簪紫披朱也不是不可能!”

    好大的口气!从开始到现在,朱平安第一次吃了一惊。

    他就知道这个西元寺不简单,但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居然是东林党择选人材,收罗党羽的地方。

    汪文言眼底迸出狂热的光茫:“殿下,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汪先生太客气了,”朱平安淡淡道:“东林把持朝政,权柄风光一时无两,我可没什么能帮忙的。”

    “不敢求殿下帮忙,合作怎么样?”

    这说话挺新奇的,朱平安忍不住笑了,“怎么合作法?”

    汪文言心里沉甸甸的象压了座山:“当今纵容魏党枫行不法,长此以往国家危矣!殿下雄才大略,为国为民计,请殿下与我们联手,合力除去这祸国巨奸,还朝堂清氛,还天下安宁!”

    这几句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汪文言都被自已感动到一塌糊涂。

    朱平安静静看着他——此人号称天下第一布衣,官当的不大,操心操得可真不少。

    对于他的远大理想,朱平安只想送他四个字:想得真美!

    魏忠贤是谁提拔的?皇上。

    皇上为什么要提拔他?目的很明确。

    朱平安不相信这一朝的人精看不出来皇帝在想什么,更别说眼前这个东林第一智囊汪大先生了。

    自已入朝来他到现在平安无事,不是因为自已有一个尴尬的皇子身份,而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站在左边更没有站到右边。

    “汪先生,”朱平安沉思了一会,抬起了头。

    汪文言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嘴唇蓦然发涩:“殿下,请深思熟虑。”

    不必了——朱平安嘴角扯出一个笑容。

    “说了这么多,意思我明白了,就是想让我和你们联手,除掉魏忠贤对不对?”

    汪文言身上冒了一层热汗,心却忽悠一下沉了底。

    他知道睿王既然开了口,就决不止于此。

    果然朱平安接着说了下去:“魏忠贤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且不说你们加上我有没有这个份量动不动了他,就先说除掉他,那么之后呢?”

    朱平安的脸倏然变冷。

    “以先生之智不会看不出来,如今的大明朝堂上,东林党一枝独秀,已经容不下任何人了么?”

第91章 风雨() 
汪文言听出他话里杀机,不禁心头一跳。

    “东林党人为国为民,没有私心,殿下耳聪目明,不会连众正盈朝这一说法都没有听过?”

    这话不说还好,这番话倒把朱平安说得忍不住笑了。

    对方人物清隽,笑得说不出来的好看,但汪文言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

    “先生说到这个份上,我若是不说几句,末免太对不起人。”

    眼看着对方不慌不忙地端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汪文言的心蓦然发慌!

    “现下东林党把持朝政,却不管这天下破裂,众生疾苦,先是与楚浙齐三党斗得你死我活,现在又要与魏党斗个不共戴天——”

    眼看着汪文言霍然变色,朱平安伸手压了压,示意他听自已说完:“这样的众正盈朝有什么用?能让边患安宁蛮夷俯首么?能安置越来越多的流民么?能将那些不屑于跪拜权贵的大才之人收入朝堂么?”

    对方的口气极是平静,但每一个字如剑如刀,劈得汪文言鲜血淋漓,痛不欲生,他已面如死灰了。

    “正儿八经的事你们一样都做不到,说什么众正盈朝?“

    “我看到的你们,除了内斗,还能干什么?”

    汪文言浑身颤栗,羞愤欲死!

    他很想举起几个例子狠狠的驳斥下这个嚣张之极的睿王,让他知道东林党执政绝对没有他说的那样不堪!

    可是念头转几转,再转了几转——嘴张了几张之后,他绝望了。

    竟然无一事可说!

    他很想将流民、边祸什么的固然可以推到几朝留下来的弊政,治大国如烹小鲜,更何况是这样一烂掉了底的大明朝?一个人病入膏荒,想要瞬间康复是不可能的,汪文言想以此做为突破口——以他之材,瞬间就组织出了洋洋千言,只要他愿意,他可以从白天说到晚上!

    当他准备这样做的时候,忽然看到睿王嘴角挂着的笑容——

    没错,是不屑。

    他看得清清楚楚的。

    那些话硬生生卡在喉咙,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他安置了流民,他平了白莲教,他成立了三大营,他灭了金国威风——

    同样的情况,人家凭什么做了那么多的事?

    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再说一个字都是不要脸的胡搅蛮缠,汪大先生呆若木鸡。

    朱平安站了起来:“当年顾叔时先生初建东林书院里曾留下一副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写得很好,但想要做到事事关心,也得凭能力说话,你说对吧?”说完站起身来,迈步就往外走。

    “殿下三思!”见朱平安不管不顾的离去,汪文言再也忍耐不住:“东林党再一无是处,也比魏忠贤好。不除去他,殿下独善其身也是不可能,早晚必受其祸!”

    朱平安停下了脚步,似乎在沉思些什么。

    汪文言绝望的心里再次升起了一丝丝希望,如果可能,他真的不想与这个人为敌。

    魏忠贤的背后站着的人是皇帝,这一点他们早就看清了,但他们坚信皇权在天下仕林面前,最终注定是失败的。

    对于这一点,他有无比的信心。

    可是面对朱平安,这种强大的信心没有原因的土崩瓦解。

    汪文言不敢想与这个人对上后,已方还能有什么胜算。

    对方已经用毫无转寰的态度表示了对东林党的不屑一顾。

    汪文言悲哀的想,就算不能联手,那也不能是敌人,最起码眼前不行。他不敢想象,在面对魏忠贤的同时,如果再多朱平安这样一个敌人,那画面太美——他不舍得看。

    “只要你们不来惹我,我不会插手你们的事。”

    这个态度是必须要表的,丢下这句话后,朱平安扬长而去。

    汪文言汗湿透重衫,与刚才的意气风发相比,此刻的他连站都站不起来。身为东林第一智囊,想的看的自然与人不同,望着着朱平安的身影,那一瞬间,他很想追过去问一句:你们那还要人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是他终生的梦想。

    他相信以自已的才能,跟着这位睿王,必定会做出一番事业。

    但热血在冲到头之后,然后就冷了下来。

    别人可以,他不行。

    看到朱平安出来,南宫英雄等人围了上来。

    苏婉儿叽叽叽喳喳连声问斋饭好不好吃,朱平安但笑不语。

    好不好吃,只有吃过的人心里才清楚。

    一行人里,朱平安深深的看了一眼叶沧羽。

    如果没有猜错,往自已书房里丢贴子说西元寺如何如何的人必定是他无疑。

    后者根本不敢看他的眼神,似乎也证明了他没有猜错。

    西元寺方丈精舍内,堪称失魂落魄的汪文言与委月大师相对而坐。

    “依你这样看,想要联合这条路算是绝了。”

    承认失败是需要勇气的,汪文言嘴角微不可察的抽了一下:“是,他对东林执政没有一丝半点的好感。”

    委月大师嗯了一声:“非敌非友,深浅难测,这样的人最可怕。”

    汪文言无言以对:“请大师指点。”

    “你不必灰心。”委月大师起身推开窗,“今天也不是没有成果,最起码知道了他的心思。你们可以全力放手与魏党斗上一斗,至于以后,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门外夕阳已坠,唯有天际残云似血,瑰丽壮阔,触目惊心。

    汪文言似乎发现了什么,无神的缓缓放出光来:“大师神机妙算,莫非你有法子制得住他?”

    委月大师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

    ———

    大明江山仿佛被人下了诅咒,没有一时片刻的消停。

    在大明版图的东南,澎湖太守李进正搂着他的第三房小妾胡天黑地的时候,风楼瞭望的几个老兵正在骂娘。

    海上的天气如同没长大孩子的脸,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刚还月明风清,瞬间下起了大雨。

    当值兵胡柱子呸了一声:“真他妈倒霉,轮到老子当值时就下雨。”

    风楼其他几个兵起哄:“你小子真行,还敢管老天爷,胆太肥了。”

    “老天爷怎么了,惹着我了——”他的话声忽然停了。

    里头几个人嘻嘻哈哈:“惹着你要怎么样啊?”

    “船,船!”下一秒胡柱子尖着声叫道:“红毛子的船队打来啦!”

    红毛子船队来自荷兰,澎湖守军对他们并不陌生。

    自从万历三十年以来,这些红毛子军队就时不时的过来骚扰,双方也都有交手,胜负都有,可是这一次不一样了。

    当李进披着头发,吸着鞋鬼一样的奔到风楼上的时候,眼珠子差点瞪爆了——

    海面上一片尽是船帆,就象汹涌奔来的潮水,连绵不绝。

    结局已经注定,荷兰海军有备而来,澎湖守军仓惶迎战。

    天启二年十月,荷兰侵占了澎湖,船队出没浯屿诸地,骚扰金门、厦门,放火烧毁鼓浪屿。

    镇守福建地方等处都督徐一鸣、游击将军赵颇、坐营陈天策,率三营浙兵把总朱梁、王宗兆、李知纲合攻剿夷。

    心是好的,可是结局差强人意。斯役海水尽数染红,进击明军全数被歼。

    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已是秋末冬初,举朝震惊!

    这些年大明日渐衰弱,边患四起,硝烟不断,但对于海外诸国来说,当年大明水师威名万里,如雷贯耳,无人敢犯。随着国力衰弱,已经有不少人的心眼活泛了起来。佛朗机人明租实占的濠境就是先例之一,但佛朗机人只是为了贸易所用,还没有敢将明廷国土纳入囊中的想法。

    对于濠境,大明君臣虽然并不情愿,但想打又无力分身,只得默认,好歹人家每年还给两万两银子。但澎湖一战性质完全变了——这是****祼的入侵,是占领,是侵略。

    自从西元寺一行之后,朱平安呆在宫里,就再没有出去过,每天写写画画,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

    朝堂上的风一夜之间改了风向,众矢之的睿王忽然改成了正当红的魏忠贤。

    后者当然不是好惹的,当即奋力反击,双方胶着一团,互有胜负。

    同时双方对军机处的争夺已经达到白热化的境界,可无论他们怎么争,决策权都在天启皇帝的手中。

    尽管双方用尽手段,天启皇帝一直没有表态,所以直到如今,军机处仍然没有花落谁家。

    当福建巡抚南居益的军情奏疏送到了京城,摆在太和殿的龙书案上的时候,就象一枚炸弹,轰得一下在朝堂上炸开了!

    天启铁青着脸,望着下面文武大臣脸红脖子粗的嚷成一团。

    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主战主和的都有。

    天启怒不可遏,他坐上这个位子刚两年啊,前有怒尔哈赤攫取辽东,后有红毛鬼子强占澎湖,这是指着眼珠子欺负人啊!是可忍孰不能忍!

    冷笑一声:“众卿热血,朕心甚慰,祖宗传下的国土一分一寸怎能属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