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兄弟,京营来援我看纯粹就是胡扯,咱也就不说了,你保准能打的过蒙八旗?”破绽百出的谎言根本就瞒不过老兵不出身的路丙寅,他考虑的还是最实在的东西:“咱们只有没有上过阵的户村队,你连蒙八旗有多少人都不知道,这仗怎么打?”

    “蒙八旗一日夜连破密云潮河两阵,正是骄纵之时,以为这里必如无人。一日夜经两阵,又突进一百四十多里,根本不可能有大队人马。”李四重复着曾经无数次在内心推演的局面:“蒙八旗过来还不是为了抢掠?夹杂大批人口牲畜之后,本有十分的战力也要打个对折。咱们以有心算无心,打埋伏的话有七成胜算”

    “兄弟,护村队和真正的军队不一样,缺的是见血的勇气。万一败了后果不堪设想。你这是那拿这些人在赌。”路丙寅当然明白户村队和军队不一样,根本区别兵不是装备的差距,而是心态。

    “或许四叔一直在等这场大赌吧。”路涧闷声闷气的说:“我认为四叔赌的赢。”

    “四叔一定赌的赢,我信赖四叔。”娥子这丫头根本就不明白事态的严重,盲目的相信李四而已。

    “嘿嘿,或许真的应该赌一把了,我感觉这一次咱们赌的对。”路丙寅老脸上也笑着:“我也早就想赌一次了,几十年没有赌过了”

    ps:从这一刻起,本书开始冲榜,有票的看官丢几张过来吧,为了报答各位的推荐票和收藏,明日更新数量翻倍。

第14章 检验蝴蝶(今日第一更,求票)() 
大明的军队虽然烂的不可收拾,军械却着实不错,小梢张弓虽算不上顶级的强弓利器,和大伙手里简陋的猎弓相比也是好到天上。

    燕尾镞锋锐,柏木杆坚实,再加上大明匠人精细的制作工艺,和小梢张弓桑木梢子搭配,使唤起来顺手的很。

    对于射箭,李四外行的很,而且这些人多有射猎经验,训练的事情还是交给老路这个老行伍去做的,毕竟他是辽东老军的弓手。关于体能和近身拼杀才是李四的专长,所以他一直致力于加强部下的格斗技巧。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当时民众体魄普遍不强,饿死人的事情都司空见惯了,膀阔腰圆的汉子也很少见。好在李四到来之后,村民生活水准大幅提高,又是刻意的好吃好喝的供养着,在体力方面,村民尤其是户村队的家伙们要高出当时的平均线一大截。

    这些猎户出身的家伙都有蹿山越岭和野兽搏击的底子,训练起来不算很难。

    通过不断的偷买军械,武器方面并不缺少,关键是装备要逊色的多了,尤其是在衣甲方面

    “蒙八旗已经来了,身后就是你们的家,家里有你们的老婆孩子,还有你们的爹娘,是夹起尾巴乱窜,还是象个爷们儿一样的拼杀,你们看着办”

    面对集结起来的这支武力,李四在做最后的动员。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更狗血,尽可能煽动人们的热血:“这几个月以来,大伙屁的事情也不做,吃的是肉喝的是油,是谁象供奉祖宗一样养活着你们?是村子里的乡亲们!”

    和卫所缺食少衣的窘迫相比,这支武装力量的生活水平确实太高了。

    “自己伸手到裤裆里摸摸,看看是不是比蒙八旗少个卵子?”李四站立在土丘之上,不屑的说道:“少个卵子的软蛋赶紧滚蛋还来得及,待会真到了出力的时候,别怪我李四手黑”

    各村中富户在旁一再的允诺赏格,有了新衣服买的起胭脂花费的女人们象看英雄一样注视着这群手持胡叉的汉子

    下面户村队的家伙们哪里见过如此煽情的场面,通身的热血都涌上了脑袋,齐齐呼喊:“杀,杀,杀”

    几百柄胡叉硬是摆出了笔挺如锋的硬架势,身后背着的长刀挺立如临。李四心里忽的就是一热:一点点的经营布置,终于等来了这个开始的时候。

    处身与这个斑斑汗青之下的民族魂魄面临危急存亡的时代,李四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躲避。时时事事都在围绕这件事情做处心积虑的准备,真到了检验的时候反而轻松了,哼唱着不成调的小曲儿:“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

    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早就在心里推演了无数次,村外六里两丘夹道,土丘上野林密布,正是设伏的绝好地点。只不过以前的假想敌是入关的建奴,现在是蒙八旗而已。

    埋伏好的汉子们还是紧张的了不得,兴奋之中夹杂着一种被人视为英雄的渴望,一张张热切的年轻脸庞都红的怕人。偷眼看看李四的从容惬意,也就镇定了许多。

    毕竟这位活财神是神一般的存在,他都不惧别人还怕个毛?何况京营的精锐弹指之间就可以到达,正是好汉子逞英豪的机会哇。

    相对于年轻人的紧张和兴奋,老行伍出身的路丙寅看不出什么和以往不同的地方,这位弓箭教习师傅和李四肩膀挨着肩膀,甚至装好了一锅子烟:“兄弟,不是我多嘴,我怎么瞧着眼下这一仗是你早就准备好要开打的?难道你早就料到蒙八旗的狗东西们会入关?”

    何止蒙八旗?用不了多久,整个满清都会打进来,到时候,满清的八旗,汉八旗啥的到处都是,而不远处的北京城就是这场风暴的核心。

    “天下乱象已成,咱们不能做肥而无力的羔羊,早就应该有所准备的。”李四很有技巧的说道,看似是在回答老路,其实在把话题岔开。老路是老兵油子了,这种事情不可能蒙了他的眼珠子,最好还是模棱两可。

    “兄弟,说句打嘴的话儿,不管是蒙古鞑子还是建州鞑子,都凶残的紧,在开战之前你应该把村子里的乡亲们都撤进山里的。”路丙寅端着烟锅却没有打火:“你这么干要么是有十成十的把握,要么就是在赌。你这赌注下的可有点大了,咱们身后聚集的老人娃娃可不少,万一咱们败了,将来可就”

    “大明朝已经无路可退了。”

    还是答非所问,还是模棱两可。路丙寅说的眼下,李四答的是时局。凭借自己手上的这点力量,硬是要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取胜那是胡扯,时间的紧迫和局势的糜烂也容不得等到那个时候。

    “这里就是大明的门户,门户都破了,根本就没有防守的必要,只能让看家的恶狗上去撕咬,我们就做中华的看门狗吧。”李四咬牙切齿的说话:“我就是要让大伙破釜沉舟,就是要让所有人无路可退,咱们已经退让的太多了。这一次若是不胜,你和我,还有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无路可退。”

    满清一进来,易我衣冠改我宗庙,整个民族的血气都没有了。

    明月清空饮泪,长风万里当哭。

    到时候,遍地腥膻,想找个哭的地方都没有了。

    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要改变这一切,至于结果就要看个人的能力了。

    民族兴亡时候,忽然多出一只蝴蝶,蝴蝶翅膀下是微不足道的波澜还是怒吼的风雷,最先要过的就是眼下这一关。

    如果不能掀起滔天巨浪,这只蝴蝶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来了。”

    嘈杂的人语声渐渐传来,隐伏在林中的众人登时就止了声息,一个个屏气凝神的捏紧了手中刀叉,身上的腱子肉都蓄满了力道

    扮演博望坡上诸葛亮的李四也站起身子,装出来的镇定从容也少了几分:娘的,还是没有大将风范呐

    转过一片连绵的土丘,忽的涌出几百人。

    这些人跑的气喘吁吁,不住回头观望,那情形象极了被豺狼追赶的兔子。

    “是潮河所退下来的溃兵。”

第15章 跟四叔好好干(今天还有更新)() 
蒙八旗这次入关大抢确实有些意想不到,前不久才掳走了几十万人口和更多牲畜,那么多的资材应该够关外的鞑子过冬了,想不到这才几个月的光景就又来抢掠。

    几个月之前的那次抢掠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带队,一直打到了山东境内,然后带着大批的牲畜米粮和人口绕大半个圈子,擦着京城的边儿招摇而去,硬是没有人敢于阻拦。

    原指望得了甜头的鞑子能安稳一阵子的,不成想这么快就又卷土重来。

    和上次一样,倚为京师门户的密云后卫象征性的抵抗之后就散了个干净。

    密云后卫都不敢死磕,小小的潮河所就更没有胆量硬拼了。

    本想收拾收拾做个样子抵挡一下也就罢了,不成想敌人来的极快,顾盼之间前锋已在眼前。

    鞑子的凶狠大伙的心里都是有数的,又是这么的来势汹汹,干脆连象征性的抵抗的念头都要放弃。

    偏偏所里驻守着个杨廷麟,这个死读书读死书的腐儒还硬着脖子说什么“主动出击,击败胡虏”的屁话。

    鞑子是好打的么?

    要是鞑子真的这么容易就能击退,大明朝也不会走到今日这步田地。

    这个杨廷麟挂着个七品侍讲的头衔,有职无权的典型,说起来比所里的千户大人还要低一级。可是大明讲究的就是以文驭武,四品的武人不如七品的文官。何况人家是是东宫的读官,算是太子的老师,太子一登基说不准就能入阁呢。这次奉命巡检,刚好撞上蒙八旗入关。

    满脑子忠君为国的杨廷麟坚决反对退避,一意督促和敌人决战。

    一战之下,折损近百,从来没有见过血的杨廷麟虽是吓的面色发青,终究还有些文人的风骨,拔出装饰用的宝剑大呼酣战。所里的兵油子可不理会他这一套,发声喊就退了下来。

    败兵如潮,读遍圣人文章的杨廷麟再也约束不住,被敌人咬着屁股一路狂奔败退。一路上不断有附近逃命的乡民加入,败退的队伍反而愈加壮大了。

    两丘相夹,道路愈窄,宛若倒置的喇叭口形状,李四曾无数次的在这一带走动,绝对是打伏击的最好战场。几个月来一直在默默为即将到来的战乱做准备,尤其是村外的喇叭口地形,一草一木都了然于胸,何处逗引何处埋伏,甚至弓手在何处射箭,冲锋在哪里发起效果最大都计算的精确无比。

    由于路径陡然收窄,慌乱的人群顿时挤在一处,吆喝谩骂声中争道抢路。那些个体衰力弱的跑的口鼻喷血,一个筋斗栽倒就再也没有力量站立起来,眼睁睁看着斜拖马刀的蒙古人追赶上来

    百十名蒙古健卒被狭窄的道路拉开,整个侧面都暴露在李四面前。

    梳着数条发辫的蒙古兵只有少数穿着轻便的皮甲,多是穿着皮袍,更把皮袍撸到腰上,露出健壮的上身,手中弯刀微微往后斜拖,摆出最标准的劈砍姿势急追

    “啊”锋锐的马刀轻快的割开肌肤,殷红赤艳的血花触目惊心。无路可逃的人们惊悚的看着鲜血如污水一般流出,发青的肠子淌出体外,只能发出一声无助的惨叫。

    第一声凄厉的惨叫陡然响起,盖过嘈杂的人声之后噶然而止。

    急促的喊杀声响起,濒死惨叫此起彼伏,一片片血色在人群中绽放

    “鞑子追上来了”

    正慌慌拥挤的人群顿时炸营,互相推搡着,试图逃离。

    “兄弟,是时候了”究竟战阵的路丙寅知道眼下就是最后的攻击时机,只要一轮箭雨,就能让猝不及防的蒙古兵伤亡过半。

    同胞的死伤极大的刺激了埋伏在上头的汉子门,小梢张弓早就拽的满满,控弦的手指引过分用力而变的青白。崇尚轻甲快捷的蒙古人不会有很厚重的装甲,所以大家都舍弃能够轻易穿透皮甲的燕尾箭和透甲锥,直接上能给敌人造成大创伤面的鱼尾箭。

    一向心慈面软的李四面色如铁,死死盯住百十步之外的屠杀,看着在人群中挥舞马刀的蒙古兵,看着在绝望中四下奔逃的同胞,却迟迟没有下达攻击的命令。

    此一战,是以多战寡,以有心算无心的伏击战,目标是全歼这股深入的骄纵蒙古兵,而不是击溃他们。

    只有等敌人再突进三几十步,才能完全切断其退路,进而一网成擒以竞全功。

    三十步的距离对于奔突的骑兵而言,不过是眨眼的功夫。

    “杀,杀死这群狗日的。”眼看着后面的骑兵突入喇叭口,李四猛然大吼。

    本想王霸气十足的震天狂吼,可是声音却象是从胸腔子里硬挤出来的一样,完全走了调透着让人令人窒息的肃杀,和往日嘻嘻哈哈老好人的模样大相径庭。

    正纵马砍杀的蒙古兵整个侧面都暴露在箭雨之下,准备充分的首轮齐射突然发难效果显著。鱼尾箭箭簇宽广如刃,破空声更锐,精通骑射经验丰富的蒙古健卒闻音而知警,急忙俯下身子。

    奈何这轮箭雨毫无征兆,所有的闪避动作都嫌太迟,登时就有三几十人中箭扑倒。

    “再射”三指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