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军是指望不上的,只能依靠自己。

    尤其是李大财神出现之后,大家都有了身家,再不是以前一穷二白的清贫。几辈子也积攒不来的家业都在这里,不可能离开,只有组织力量自保。

    人们的热情上来的很快,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户村队规模空前,这是李四最期望见到的,可是心里却半点也高兴不起来。

    户村队虽然有了五百多人,以目前的财力也完全能养的起,可是这些人分散在几个村子不说,最要命的是这所谓的武装力量战斗力几乎为零。

    大家本就耕田的泥腿子出身,刀枪战阵也不曾经历过。尤其是在武备方面,这么几百号人连一套皮甲也没有,手中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比较多是打猎用的胡叉,还有人直接用木杆的,弓是有好几十张,但是猎弓和战弓的区别实在是太的了。

    这个年头关外的建奴连火炮都有了,这样队伍根本就不够人家看的。

    要想给这么多人配备能够上阵厮杀的制式武器根本就不可能,明时很严厉的禁止民间持有军械,虽然也能在私下里零星购买些军用武器,却是杯水车薪。要是想给所用人配备军械,只怕强兵还没有练成,就把朝廷的平叛大军招来了。

    根据大明律法,没有得到朝廷许可就聚集私兵,就是反叛!

    武器的问题还可以想法子慢慢解决,关键是这些人素质低的叫人吃惊。

    聚集在一起的老百姓手中有了武器也不算是军人,军人和平民最大的区别并不是武器,而是纪律和责任。

    没有纪律和责任的老百姓,就算给他们配备上当时最先进的红衣(夷)大炮,也成不了虎贲狼兵。

    李四深知这五百户村队员缺乏最基本的核心灵魂,而国家民族的概念无疑就是最好的凝聚力。但是给这些不识字的老百姓输灌这些需要不短的时间,只能慢慢来,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强他们的纪律性。

    “要无条件的绝对信赖你的战友,把你的性命交给你身边的人”李四手持木杆当胸直刺对面的路涧。

    李四不是军人,也拿不出什么绝对先进有效的训练方法,只能给这些人好吃好喝,然后就最基本的体能训练,总之就是尽量增强他们的体制。

    在战术方面,除了几个最基本的刺杀动作,李四自己也不比这些人知道的更多,最得意的就是把这套三人合击的战术教授给大伙。

    三人合击,脱胎于后世的刺刀搏杀。在二战期间,东边某个侵华国家的陆军就是依靠这套战术能抵挡三倍的国军。

    被当作假想敌的路涧看四叔的木杆刺到,斜起手中胡叉格挡,气的李四狠命一脚踹在他腰上:“笨蛋,你挡个屁呀”

    “四叔,要你是我敌人的话,我不挡就被你刺死了。”

    李四气的拿杆子不住拍打这憨小子的脑袋:“你要是挡就死定了,你个笨蛋。我要是建奴的话,身边肯定有别的建奴,你挡的住我一个人的武器,能挡的住身边敌人的武器?你给我记住了,你的武器是用来进攻的,要不停的进攻。防守的事情想也不要想,你身侧有两个战友,他们会为你格挡防御的记住,要不停的进攻,再来”

    木杆伸到,路涧还是不由自主的去格挡

    “你个记吃不记打的夯货,老子揍死你。”这回不必李四动手,一直在旁边观看的老路立刻就跳了出来,摁住儿子好一通臭揍:“你四叔这是传你杀贼的本事哩,你要是再记不住干脆跟我回家过安稳日子,省得到时候你小命都保不住”

    被父亲揍成猪头的路涧这回长了记性,每次都能做到不顾一切的前刺,完全无视已经近在眼前的威胁。

    “嘿嘿,李兄弟,看到了没有?揍一顿比你说半天都管用。苦口婆心是练不出好兵来的,该敲打的时候就得敲打。”路丙寅还真有股子匪气,叉着腰对众人吆喝:“我当兵那时候,哪个使奸耍猾不好好练,立刻就是一通鞭子。军中的旗长可不管脑袋还是屁股,先打三十鞭子再说,然后扔进黑屋饿三天。有敢顶嘴的,立马就行了军法”

    “啥是军法?就是砍脑袋,军令如山就是这么个意思。”老路兵痞之气大发,对小面这些参加护村队的小伙子们开喷:“李兄弟是啥样的人也不必我老路多说了,大家都是奔着刀把村这边的活路来投奔的。村子里管吃管住还给你们四两黄米,就是祖宗也没有这样的养法。咱图的是个啥?还不是为了保住护住咱们这得来不易的好日子?李兄弟是个面皮薄的,好多话他说不出来。我老路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今天我就把丑话说在前头,哪个偷懒使奸的不好好练趁早滚蛋,要是大伙肯卖把子力气护住咱的地盘,我老路每天给你们宰一口肥猪犒劳”

    因为养猪要消耗大量的饲粮,历朝历代猪肉的价格都居高不下。平常人家一年到头也摸不到口肉吃,尤其是金贵的猪肉。路丙寅是老行伍出身,最懂这些家伙的心思,这么连敲带打又许诺种种好处,还真的起到作用不小。

    趁着这么个热乎劲,和户村队商议了些章程规矩,无非就是老一套的那些而已:哪个练的好了赏肉赏米,反正老路和李四现在都不大缺钱。练的不好就更简单了,体罚兼挨饿,然后卷铺盖滚蛋

    这些人可都是自己的班底,李四不大赞成粗暴的体罚。奈何这些人民族国家的观念淡薄的很,军人的荣誉和使命也不是说建立就能建立起来的,只好依了老路的意思,暂时先如此处置吧。

第11章 情窦初开,绝对是情窦初开() 
毕竟路丙寅是老行伍出身,他那套简单而又粗暴的法子还真起到不小的作用,几百流民被他调教的也有了几分军人的样子。

    而李四则着重的提高这些人的血性和悍勇。

    为达到这个目的,李四可真是绞尽脑汁,时时刻刻对人宣讲些热血的英雄故事,却发现这些微言大义的东西远不如一个“家”字更有效果。

    北边的建奴近在咫尺,皇太极又总是时不时的来剪羊毛,且每一次都能抢走许多粮米银钱,每一次都能掠走大量人口,偏偏官军又无可奈何,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

    “你们身后就是自己的娃娃和婆姨,就是你们的家,为了让娃娃们有书读有饭吃,就要拿出个男人的样子来”

    “若是让自己婆姨被建奴掳了去,若是让自己家的娃娃做蛮族的奴隶,男人们活着还有个鸟用?都自己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朴实憨厚的人们对于国家对于朝廷这些遥不可及的东西朦胧的很,但家是实实在在的,这个道理都明白,要想身后的女人和娃娃不遭罪,只能指望自己。

    人活着不就是为了家么!现如今不仅自己吃的饱穿的暖,家里的婆姨也有闲钱扯上几尺花布做几件好看的衣衫,就是娃娃们也有村子里请来的先生教些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这样的好日子哪里找去?

    现如今是啥年月大家心理跟明镜似的,和外面兵荒马乱的世界比起来,小村子已经是天堂了。

    “不管是哪个庙里的鬼,只要敢来祸害咱的村子,咱就和他拼命”农人心眼儿实,也说不出激昂慷慨的豪言壮语,只能捏紧了手中的叉子打包票。

    只要心里有保家的心思就好说,李四也不敢强求太多。

    随着天气转冷,附近几个村子的富户都怕建奴过来抢掠,以前穷的叮当乱响的时候还好说,大不了把几瓦罐粮食藏了,然后躲进山里。现在大家都是有家有业的大户了,也不是说跑就能跑的了的。眼看着李大财神操持的户村队渐渐有了些气候,也就把希望放在了这上边,纷纷拿出钱粮来犒劳这些保护村子的武装力量。

    如今大家也不缺那几个钱粮,支援了户村队也就等于给自己的身家多了层保障,就算建奴不过来抢也能和李四这位活财神搞好关系不是。

    有了钱粮物资的支持,再加上路丙寅把在辽东当兵的那一套拿出来,这支队伍竟然很有几分严整肃穆的气势。

    更主要的是李四每时每刻都是刻意灌输保卫家园的思想,如此点点滴滴涓涓汇汇的教导之下,这些都有了一个最基本的理念:这么卖力的训练完全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和女人,还要保护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有了这样可惜的转变之后,李四就不动声色的把北边的建奴(其实这时候已经可以称为满清了,只是大家还是习惯建奴这个称呼)大肆抢掠的事情说出来,给众人夯实最根本的民族观念。

    对于建奴,从心里就有种天然的反感,这个民族会带来什么,李四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更加清楚。如今的建奴最多算是喂不饱的豺狗,偶尔剪剪大明的羊毛是游刃有余。一口把大明朝吞下去这样疯狂的念头只怕皇太极本人也不敢想。

    但是这只豺狗很快就要成长为一头恶狼,趁着李闯折腾的天昏地暗的机会入主中原。

    在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华的血性和文明却被满清阉割,步步带血的滑向落后的深渊

    转眼已到天高气爽的时节,尤其是到了晚上,飒飒秋风竟然有了侵骨的寒气,和户村队的小伙子们一起训练了一天,李四也累的通身酸麻。因为懒得做饭,就呆坐在茅屋旁的木墩上掰馍馍吃。

    天下将变,大乱在即。

    北边的草原上是旷日持久的大旱,早就和建奴勾搭在一起的蒙古人日子也不好过。关外的建奴时常进来抢掠;李闯又大败官军对于这些已经司空见惯的消息人们早就麻木了,李四却一直默默的关注着,似乎已经能够听到这些波澜下隐藏的风雷之声。

    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是个叫人几乎绝望的时代,是一个没有外力可以借助的时代。踉踉跄跄的大明朝象个破败的百年老屋一样四处漏风,只要李闯踹出临门一脚立刻就会土崩瓦解。风光无限的李闯在到达巅峰的时候同样会轰然倒塌。

    无论明朝还是李闯都不具备借助的价值,唯一能够趁势而起的满清是死敌。

    是自己一点一点的积累经营还是借助不可靠的外力,李四选择的是前者。

    “四叔,这硬邦邦的馍有甚好吃,去到家里吃重阳糕吧,新蒸的,又糯又甜的糕饼。”声音清清脆脆,不必回头也知道是娥子这丫头。

    “知道你喜好零嘴,你回去吃吧,我就不去了。”象被火烧了一般,李四急忙甩开娥子的手掌,唯恐被人看见,慌忙拿出长辈的口吻说话。

    不做做长辈的样子是不行了,这些日子娥子看李四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盈盈的微笑中有说不出的亲近,就是李四这样不拘俗礼之人看了也是脸红心跳。

    这丫头分明是动了春心!

    虽说李四也喜欢娥子的纯真率直,只是这丫头年岁实在太小,十四五岁的年龄在原来的那个时代还是个初中生呢。虽然这丫头的眼神越发火辣,李四还是不敢往某些方面想。

    “是我爹让过去呢,说有事情找四叔商量。”娥子再次拉起李四的手,笑脸嘻嘻的凑过来。

    这丫头虽然不大,却也到了懂事的年龄,按说不应该这么不管不顾的拉一个男人的手,哪怕是平日里很亲近的四叔。

    “这丫头是故意的。”

    偏偏还不好再一次的甩开,免得伤了她的自尊,李四故意板起脸做出一本正经的严肃嘴脸:“你爹找我有啥事情?”

    “你们大人的事情我怎晓得?”娥子的心思根本就在别处,忽然说道:“其实四叔的年岁比我大不了多少呢,不如叫四哥吧,叫李大哥也成”

    “不行,”李四明白她动了什么样的念头。

    虽然对娥子也有好感,可这份好感里头终究没有什么男女之情,要是把四叔的称呼改成四哥,指不定会有多少人想到歪处。还是拿辈分压这丫头一下吧,免得这小女子想的太多。

    “四叔呐,今日里那个老穷酸又找人来提亲了”

    “嫁给四十多岁的家伙确实不太合适,你要是实在不愿意,我就给你爹娘说道说道,趁早绝了这门亲事。”一想到娥子要嫁给个能做她父亲的老家伙,李四心里也别扭。

    “好的很,还是四叔疼我,其实四叔比我大不了多少呢”

    李四就是傻子也能感觉到如此强烈的暗示。

    “其实吧,那个啥呀,我是说以后你会明白的。”这丫头年岁太小,心里难免有英雄崇拜情节,很容易把这种感情和爱情混淆。偏偏自己的所作所为看起来很象是个英雄,待过上些日子,娥子有了真正的意中人,这种心思也就淡了:“以后这样的傻话可不敢乱说,要是让别人听到,吐沫星子都能把我淹死了。”

    “嘻嘻,四叔神仙一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