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雷的马蹄声剧烈敲打地面,仿佛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头,面对此等威势。尤其是身处平坦空地的敌人,都要承受莫大的精神压力。

    马上骑兵已经拽下身后的短弓,抽出皮壶中的箭矢,只要再前进四百余步,就可以让狂妄愚蠢的汉人领教蒙古人当世无双的驰射之术。

    就是依靠马上驰射,当年的黄金家族曾纵横天下拓疆万里,每一个腾格里长生天庇护的勇士对此都有无比的自豪和自信。

    “嗷——”蒙古骑兵发出怪叫,飞驰如电的速度似乎把呐喊都拉成了震撼人心的长调。

    在奔驰中以密集箭雨覆盖,然后依靠马力冲击,如此反复,最后步兵押上彻底解决战斗,这是每一个图噶部的男人从小就必须学习的战斗技能。

    “蛮夷就是蛮夷,也不看看如今是什么世道,几百年前的战术还拿出来显摆。”敌人的整体战术和预想当中分毫不差,蒙古人还在沿袭成吉思汗时代的战法,真不知是固执还是落后。

    拒马枪、密集厚实的方阵,等等等等一切看起来已经成为经典教程的步兵战法,在李四看来和蒙古人的亡命冲击一样落伍。让赴死军这样肩负天下希望的种子用血肉和骑兵对抗,李四还没有傻到那种地步。

    防守做什么?赴死军需要的是纯粹的进攻,当然进攻的前期攻势绝对不可能是由叉子兵来完成。

    在这种在心里推演的都已经厌烦的战斗中,叉子兵其实就是打扫战场的作用。

    面对飞速靠近的精锐骑兵,李四的轻松姿态能够起到极大的稳定军心作用,大伙儿等在等着看蒙古精锐骑兵的笑话,或者干脆前跨半步,准备打落水狗。

    “符二,你说蒙古人是不是落伍了?”

    李四可以轻轻松松的调笑,作为炮营营官的符二可是紧张的不行,哪里还有心思回应李四?

    倾听骑兵如雷一般的蹄声,以最大的精力密切关注双方距离,心中盘算着提前量和再次击发等各种数据……

    炮营营官符二瞎子的眼睛本就小的可怜,现在极力的眯缝起眼睛。真的好象没有眼睛一样。符二瞎子果然是人如其名。

    相对于炮营营官的紧张,李四是真的一点也不着急。

    有什么好着急的,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开炮。”

    一直在密切关注骑兵动静一直在精密计算各种数据的符二瞎子猛然大吼,连脖子里的青筋都根根暴起,细如缝小如豆的眼睛陡然睁开,大的如同牛眼,手中红色号旗猛然挥落……

    司炮手死命的一拉炮绳……

    四百斤的铁炮其实很小,小的没有人会去注意它。李四特意把这些威力不大射程不远的小东西放在叉子兵后面,成纵深方阵摆开。放弃当时很流行的分段开炮方法,直接让炮营一次性的全部开火。

    万炮齐鸣不过是说书先生的口头禅,谁也不可能真有那么多大炮,当年大炮数量最多用银子堆砌起来的宁远也不过几十门而已。要是抛弃威力和射程单以火炮数量计算的话,李四拿一百多门铁炮同时开火绝对算是当时最密集的火力了。

    百炮齐发的声势端得可用地动山摇来描述,就感觉脚下微微一软,仿佛整个地面都在颤动一般。旋即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如天雷勾动地火一般的在身边响起。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赴死军的将士们还是被这惊天动地的声势所震慑……

    飞驰起来的骑兵绝对是快如狂风,伴随着耳边呼呼的风声,身旁的景物在飞速后退。

    经验丰富的骑兵已经准备开弓射出箭雨,很多人甚至开始挺起伏在马头后面的身子,拉开了射箭的架势。

    再用不了屈十个手指的功夫,战马就前进这两三百步的距离,使得面前的敌人进入弓箭射程之内……

    但是。

    赴死军的小铁炮虽然比不了大明朝自造的神火铜炮,也比不了西番的红衣大炮,可比蒙古人的弓箭射程要远的多,威力也大的多。

    在骑兵突进到弓箭射程内之前,他们早已进入小铁炮的射程。

    赴死军炮营战士操作铁炮的经验和能力,远谈不上精准,更没有如符二瞎子本人吹嘘的那样“指哪儿打哪儿”,但是野战小铁炮的数量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点。这种用炮火大范围覆盖密集敌群的手段可以造成巨大杀伤,同时凸显炮群在野战中的恐怖作用。

    哇哇大叫着准备射出箭雨的骑兵们,正玩了命儿的前冲呢,也不知道怎么回子事情,忽然之间就觉得火光一闪,地面一软……

    前边正风驰电掣的战友好像顿了一顿,然后就连人带马翻滚着扑倒……

    最后才听到如焦雷一般的炮声。

    快速的集团冲锋当中,身前的战友忽然成排成片的倒下。立刻就成了后来者最大的障碍。

    如此快速冲击,任何的闪避动作都来不及,都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只能在强大惯性的带动下踩踏下去。

    别说是炮击落马,就是稍不留神横半个身子,也会立刻被身后的骑兵撞飞,然后踩踏成血水碎肉。

    对于骑兵来说,在冲击过程中的任何减速都很致命。至于被大覆盖的炮火击散,则是灾难性的。

    蒙古精骑不是没有见过大炮。甚至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但是以往的那种炮击多是发生在争夺城池的攻坚战中,而且炮火密度极为有限,造成的杀伤也不大。即便是偶有出现在野战中的炮火,因为当时的大炮极其笨重显眼,而且数量稀少,骑兵们总是能先做些准备……

    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对面挑着日月血旗的敌人配备了如此密集的炮群……

    一个没有注意,引起了灾难性的后果。

    因为骑兵的高速特性,就算是明明知道了对方配备强大火力,也没有回头或者停滞的机会,只能硬着头皮冲过去。

    炮火装填繁琐,动转不灵,再次击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以骑兵的速度,完全可以在对方装填的时间间隙里掩杀过去。

    “加速,靠拢……”

    拜音图也有足够的临战经验,吃了这么大的一个打击,立刻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大吼大叫着收拢前锋已经混乱的骑兵。

    其实不必拜音图命令,这些同样经验丰富的骑兵就已经在高速冲击的情况自发靠拢集结,试图把冲击力量强化。

    散乱的骑兵根本就没有可持续的冲击力,硬撞上去只会把自己撞成粉碎,就算勉强撕开豁口也会因为后续力量没有即使跟上而功亏一篑。

    赴死军炮营的士卒根本就没有闲工夫观察战果,只是安装训练教条那样机械的抽出铁炮后腹的销子,折叠的炮架立刻撑起。炮身调高炮口调低……

    刷膛、装药、填充、夯实……

    每门小铁炮配备的四名战士按部就班的做完这一套动作……

    “开炮!”

    红旗再次落下。

    这一次开火远没有第一次那样整齐,炮声开始呈现此起彼伏的状态。

    调低炮口直接缩短了射程,很自然的把直线冲锋的骑兵笼罩起来。

    随着一声声连绵不绝的爆裂,炮营士卒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自己所造成的巨大战果。

    仅仅是眼角余光一撇,就能看到骑兵集群中腾起的团团烟尘,或三或二的骑兵连人带马被直接炸起,落地之后成为后面骑兵的障碍……

    “退。”

    骑兵的冲击速度比李四想象中要快了不少,原打算或许能够炮击三次的,看了十几情况之后知道已不可能,李四当即传令。

    布置在最前面的叉子兵不仅没有集结成密集阵型阻挡已经散乱的骑兵,反而转身快速后退……

    就是刚才还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炮营士卒也急忙后退,连那些创造辉煌战果的铁炮也不要了。

    已经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赴死军遗留在前面的那些小铁炮,拜音图心里清楚的很,敌人不是要遗弃这些火器,而是把这些铁炮当成了分散骑兵的障碍物。

    笼统的目测之后,得知自己已经直接损失了六百左右的骑士。

    这样的战损拜音图还勉强可以接受,毕竟相对于两千多骑兵来说主力还在。最让拜音图担忧的是整个冲锋队型已经分散混乱,而且很多人还是带着伤的。

    人带伤不大要紧,关键是马受伤……

    这一次冲锋之后,只怕再没有机会发动第二次了。

    奔跑起来的骑兵说什么也没有用,就是天塌下来也只有硬着头皮往前,现在想重整队伍立刻就会被敌人再次炮击。

    好在敌人已经进入射程,希望长生天保佑蒙古人吧。

    因为骑兵的分散,射出的箭矢远远不能达到如雨的覆盖效果。至于准确度……在飞奔的战马上射箭还要谈什么百步穿杨么?

    和骑兵稀稀拉拉的飞箭相比,赴死军的弓箭同样稀稀拉拉。

    路丙寅手下的骑马步兵几乎集合了赴死军的所有弓手,但是数量实在不多。步射的准头当然要比骑射要好的多,也有效的多,但是赴死军弓箭手稀少,同样不可能取得多大的战果。

    双方的几轮远射也就是大哥二哥,谁也别笑话谁。

    拜音图也没有指望依靠驰射取得多大战果。

    骑兵的精髓就在于快速接近,以强大到恐怖的冲击迅速撕开对方防线,然后贯穿,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

    居高临下,以骑战步,又有高速的冲击力,只要能够靠近敌人,拜音图还是很有把握把对方贯穿的。

    这个时候,身后的蒙古步军应该开始冲杀了吧,只要贯穿敌人军镇,就算没有能力再次发动大规模冲击,还能依靠蒙古步军展开战斗。

    至于数量不在少数的新附汉军,拜音图甚至很肯定的认为,新附军要是有了这样大的伤亡比例,早就崩溃逃命了。

    打仗,不能指望外人。

    “来个顶花带刺儿的。”营官丁乙人高马大,力气也不亏,第一个投掷出铁黄瓜。

    因为引线不能实现标准化,铁黄瓜的起爆延时普遍比较长。

    丁乙投掷出去的铁黄瓜迎面砸在骑兵的面甲上,落地之后又被战马踩踏一下,这才轰的一生爆裂开来……

    迎着稀稀拉拉的箭雨,叉子兵挺身而前,拽出腰里皮束子上的铁黄瓜开始招呼敌人。

    人力投掷的距离不过几十步,前排呼啸而来的骑兵眨眼而至,可苦了后面跟随的蒙古勇士们。

    按照以往的经典战例,后面的骑兵已经拖出马刀,微微俯身把马刀后扬,随时准备劈划而过……

    可是赴死军的黄瓜雨远比他们的箭雨更加密集,杀伤力更不可同日而语。

    连成一片的爆裂声此起彼伏,刚刚拉开架势的骑兵受到最沉重的打击……

    无数铁黄瓜如从天而降的巨大冰雹一般落在地上,近在咫尺的爆炸声和飞溅起来的细小弹丸让战马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马上的骑兵多少还算好些,纵是受了些伤也还能挺住,主要是宽大的战马吃不住这么密集的杀伤。

    马腹、后腰等主要的柔软部位直接被弹丸击成筛漏,马腿和马头也嵌进去不少。受伤的骑兵可以依靠顽强的意志支撑住,受伤的马儿可不管什么意志不意志,在轮番而起似乎永远也不会停止的爆裂声中纷纷扑倒……

    机灵点的骑兵还能连滚带爬的趁机挑开,尤其是有伤在身的,只能被自己心爱的战马压住,想动弹一下都难,只能疯狂哀嚎惨叫。

    谁也想不到赴死军还有这等恐怖的投掷武器,骑兵的伤亡数量倍增。

    “完了。”冲在最前面的拜音图不用看也知道蒙古勇士们死伤惨重,虽然还有一部分保持着足够的速度和冲力,可已经不能再对敌人仅有三层的步兵阵型造成有力威胁:“难道腾格里长生天要抛弃他的勇士……”

    心里存留着无数个念头的拜音图虽然已经知道胜负之局,依旧履行他副将的职责,一马当先冲向赴死军的叉子兵阵线。

    硕大的铁枪轻易挑开赴死军第一层防线,拜音图身后的骑兵紧紧跟随奋力劈砍。

    带着战马的巨大冲击和惯性,连续砍翻十几个叉子兵,仅仅有四名骑士被捅下战马。

    拜音图根本就没有心思回顾,双腿夹紧马腹,想要依靠速度和冲力带领部下贯穿敌人薄薄的阵线。

    面前手持叉子的敌兵年轻的很,嘴角处刚刚长出一抹绒毛,约摸十几岁的年纪。

    就是这样一个年轻小卒,迎着自己冲击的惯性当胸挺起手中铁叉。

    “好兵。”拜音图从心底赞叹了一声。

    敢于直面奔腾的骑兵,光是这份胆气已经证明他是真正的强兵。

    一长多长的大铁枪以直线刺出,根本就不必拜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