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孩子使劲的往许定国腰里捅刀子,许定国拼命掐住孩子的脖子。

    两人谁也不肯松手,就这么僵持着……

    孩子双手一搅,猛然拔出短刃,许定国再也没有力气,软软的瘫倒在地……

    紧接着,第四个小叫花子出现,第五个,第六个……

    许定国无助的看着这些孩子,看着孩子们用短刃一个接一个的割开那些亲兵的喉咙。

    一个同样装束的孩子快步走进妻子和女儿的小轿……

    许定国躺在自己的鲜血中,喉咙里“咕噜”一声,鲜血顺着嘴角流淌下来,以微弱的声音哀求:“莫伤……我的孩子……”

    一柄还带着体温的锋锐短刃划开许定国的喉咙,鲜血泵出老高,然后倒灌进肺部,再也发不出哪怕一个有意义的音节。

    带着鲜血的刀尖挑开轿帘,许夫人正抖的如同风中黄叶,死命把九岁的幼女搂在怀中。

    眼中带着泪水,这个夫人哀求比自己女儿大不了多少的孩儿兵:“求求你,饶了我的孩子……”

    短刃在她颈中之一划,温热的鲜血溅到九岁幼女的脸上。

    许夫人似心有不甘,双手仍然拽着女儿的衣襟,虽然已经说不出话来,眼睛依然看着这个杀死自己的孩儿兵。

    那幼女面色青白,早唬的不知如何是好,只是大声痛哭:“大哥哥,我不想死,莫杀我,莫杀我哇,我要妈妈……”

    这幼稚的哭喊声似乎牵动了孩儿兵心底某个最柔软之处,已经伸出的短刃终于收了回来……

    “软蛋,亲爹的话都忘了么?投敌卖国者全家死绝。”看到同伴的软弱,镇南气的大叫,同时把自己的短刃抵在心软同伴的后心,面目狰狞如同凶兽一般:“你要背叛亲爹么?你不杀她我就捅死你!”

    刀子前递,轻易划破九岁幼女的喉管,稚嫩的哭喊声噶然而止。

    一个孩子杀死了另一孩子。

    镇南很满意,拍拍同伴的肩膀,轻松的说道:“咱们去西门,有亲爹的人接应。”

    看着同伴们有秩序的潜入混乱的人群当中,镇南探手入怀,抛洒出一大沓子满是文字的纸页,一转身,如游鱼入海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纷纷扬扬的纸片子飘飘洒洒的落下,人们看着这群索命小阎罗离去,这才稍微心安,有些识字的捡起了那些纸片……

    “为虎作伥者,杀!”

    “擅妄言和者,杀!”

    “屠我同胞者,杀!”

    “淫我姊妹者,杀!”

    “易我衣冠者,杀!”

    “毁我宗庙者,杀!”

    “占我山河者,杀!”

    “许定国投敌叛国、为虎作伥,今诛之以儆效尤……”

    即日。

    赴死军李四宣布对这场血腥刺杀行动负全责,并且声称:天下如许定国之辈者,纵是追至天涯海角,赴死军誓斩其身、屠其家、不死不休……

第109章 恐怖之烈() 
第109章恐怖之烈

    在仅仅半月不到的时间里,在归德府就接连发生两起自杀式的行刺事件。

    两次下手的目标都是投靠多铎的原明朝官员,而执行刺杀任务都是赴死军中的孩儿兵。每一次动手都选择在人烟稠密的闹市之中,都是无一例外的以疯狂手段格杀投敌者全家。其手段之血腥,场面之惨烈,无不骇人听闻。

    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种行刺手段很为一些“正人君子”所不齿,但是李四这种高调的做法又是地地道道的为国锄奸,占据在大义的制高点上谁也说不出一个否字。

    虽然认为赴死军这种不太光明的手段有点上不了台面,可一想到李四手下那些孩儿兵的悍勇,无不冷汗淋漓。

    那些孩儿兵都是身携爆裂之物,一旦行刺受阻立刻玉石俱焚,此等悍不畏死的作风让许多人不寒而栗。

    死士,绝对是死士。

    由于李四刻意把动手的地点选择的人群密集处,也曾殃及大量无辜,但是在这个人命贱如草的乱世,谁还会在乎几个无辜百姓的死活?

    正是因为这种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的恐怖手段,让孩儿兵“锄奸团”的大名以爆炸速度传播开来。

    只要一看到半大的孩子,谁不胆战心惊的退避三舍?

    那些投敌的原大明朝高官们日子更加恓惶,几乎不敢露面,行事也愈发的小心谨慎。江淮一带许多脚踩两只船的家伙也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首先要仔细思虑的就是在改换满清的门庭之后能不能逃过赴死军锄奸团的追杀。

    “斩其身、屠其家、不死不休”的誓言可不光是说说那么简单。

    接连两次血腥刺杀,经过了最初的震惊之后,民间开始风传那些孩子刺客种种传奇。

    经过口口相传,这些孩子们已经被神化成无孔不入无所不能的索命厉鬼,就算是你逃到碧落之上黄泉之下,也能揪出来格杀之。

    就是身在南京的弘光帝,听到这些孩子的事迹之后,睡觉都不得安稳:“幸亏当初没有对太子下手哇,要不然太子的赴死军用这些刺客来对付我,还真是麻烦的很……”

    时时刻刻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刺客,谁敢说不怕?

    外界早已把这些孩儿兵妖魔化成索命厉鬼,而李四则祭出了自己的法宝。

    “烈士。”

    李四把那些在行动中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孩子们追认为烈士,并且把他们的名字公布出来。

    烈士这个词在当时是极高的褒奖,也只有在史书中才会偶尔出现,被这个荣誉冠之的人物多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千秋豪杰。

    而李四则给这些在生前连野狗也不如的孩子们树碑立传,看那架势是准备享受后世香火的千秋雄鬼。

    古往今来招募死士的做法也不算少,无非是声色犬马无所不用其极的拉拢而已,但是李四根本就没有那么做,直接祭出烈士的名号向全天下招募为国锄奸的英雄。

    “不论你身在何地,不论你是何等样人,只要为国锄奸,就是赴死军的烈士。赴死军将使用一切手段保证你和家人的安全……为国捐躯之烈士,其父为万千赴死战卒之共父,其母为我天下忠义之共母……烈士亲眷若有长短,赴死之军将不计损失不计代价,必十倍百倍讨还之……”

    李四打起忠义大旗,正式招募天下亡命之辈,只不过在赴死军眼中这些人就是烈士。

    到底能招到多少如孩儿兵一般的烈士,李四并不做很大幻想,之所以树起这面旗号,其根本用心就是用恐怖手段警告震慑敌人。

    在李四用暴力手段拉开“恐怖锄奸”大幕同时,赴死军西征部分终于取得战果。

    作为赴死军宣慰使的魏无牙终于取得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个成果——收拢到了黄州的罗长腿。

    罗长腿,排帮廿一家的龙头老大,在鄂北尤其是沿江一带声名赫赫。

    长江出武昌以后,拐个大弯顺地势直奔东南,多激流险滩,危峡遍布暗礁丛生。很多船只尤其是运送大宗货物的大型船只会尽量避免在这一带的江面上航行,因此诞生了放排这个行当。

    所谓的放排就是以竹木扎成简单的垡子顺水漂流,是当时危险水域运送大宗货物的主要手段。

    排帮不同于运河上的漕帮,排帮势力主要是以放排的苦力为主。这些苦力生存条件极其险恶,能够赚取到的银钱也不多,所以排工们不能如漕运工那样形成一个和官府有密切关联的组织,而是自发的组织到一起,以其悍勇和血性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为了糊口,为了妻儿老小的温饱,不得不放排江上,难免和各种势力争争斗斗,流血的事情也就时发生。

    正是因为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也就孕育出了许多诸如罗长腿这样敢砍敢杀的人物。

    同样是因为悍勇的排工有了罗长腿这样的领军人物,和左良玉手下的军队也就有了更多摩擦。

    几次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之后,左部也是恼羞成怒,派出大军扫到沿江的排帮村寨。

    仅仅半月多一点的功夫,从阳罗渡到三江口,就有七家排工聚集的村寨被杀的鸡犬不留,声势浩大的排帮已三去其一。

    左部打李闯虽然没有胜过,可终究是正规军,打打排帮这些松散的民间组织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随着李闯西北老巢的丢失,不得不在阿济格的追赶下南蹿到湖北。

    手握八十万雄兵的左良玉最怕的就是李自成,被李自成打败过无数次的左部早就有了“恐闯”心理,听说李自成过来,再也不敢在武昌逗留,摩拳擦掌准备顺江向东。

    当然左良玉不会说是自己害怕李自成,而是借着南京的太子事件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

    左良玉自称手中有先帝太子的密谕,命令全军前往南京救护。

    李四当然知道所谓的“感念先帝旧德,维护大明正统”是左良玉的借口,可是在这个时代,实力决定一切,左良玉就是说出“想去秦淮河上游玩”这样不着调的借口,谁又能把他怎么样?

    只不过没有想到自己一手炮制出来的南京太子事件会成为左良玉避战的借口而已。

    左部发扬其一贯的优良传统,在大军开拔之前,大肆屠戮抢掠武昌百姓。

    而在黄州一带的排帮则慌了神儿。

    排帮和左部的恩怨由来已久,在这之前还可以倚仗地头蛇的优势和前来围剿的左部军兵周旋一二,眼看着左良玉大军要顺江而下,罗长腿很清楚继续对抗的后果就是被左良玉的大军碾位齑粉。

    形式的逼迫再加上魏无牙代表赴死军开出的优厚条件,罗长腿当即拍板儿,排帮倒向赴死军的怀抱。

第110章 拼图完成() 
《甲申天变》来源:

    第110章拼图完成

    排帮廿一家的龙头当家人罗长腿随着魏无牙一起拜会了李四,暂时只有四百余人过来,后续的人员还在路丙寅大军的护卫之下,要过三两天才能到达,笼统的估算应该有两千多三千不到的样子。

    排帮本就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又经过左部的清剿,所谓的廿一家也只剩下十四家,究竟还存留多少兄弟,就是罗长腿这个当家的也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数字。

    对于诸如排帮这样能够在水面上行进的群体,本身就有一定的排外性,而李四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把这些人混编进赴死军的战斗部,何况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所以还是按照允诺罗长腿的那样,排帮众人依旧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仅仅算是和赴死军比较亲密的盟友而已。

    从接任赴死军宣慰使开始,老神棍魏无牙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联络鄂北的排帮,现在终于顺利缴令,让老神棍多少有一点洋洋得意的意思。

    “排帮……我看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咱们算无遗策的忠诚伯大人是不是打错算盘了?”魏无牙有点阴阳怪气的说道。

    从绝定拉拢排帮开始,魏无牙就知道李四的本意。

    赴死军需要一支水上力量。

    魏无牙一直把这个举动看成是李四准备染指江南的前兆。无论是南下江南,还是直取南京,都少不了水军。

    江南一带,湖泊沟渠密布、,水网纵横,实在不能缺少一支水上力量。但是排帮这样的松散组织根本就不具备什么战斗力,尤其是他们缺少水军最基本的东西——战船。

    虽说排帮是在水上讨生活,可他们根本就没有哪怕一条稍微像样的船只。

    就算是李四有通天的手段和财力,能够造出战船来,可排帮终究是不是水军。试想一帮子和渔民差不多的船夫,要训练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成为一支水军?

    “水军?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水军。咱们没有船,也造不起船,就算有了战船排帮的人最多算是水面上的老百姓,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能实战的水军。”

    “不要水军?”老神棍再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脑袋瓜子跟不上李四的思维了:“不要水军你下这么打的苦心把排帮弄过来做甚?我俺这些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

    “这个我都知道,以后你就明白他们的作用了……”

    “我还是想不明白……”没有船只,要这些只会驾船却没有战斗力的船夫有什么用?

    “你要是能想明白你就不是神棍了,”李四罕见的没有用轻松的口吻取笑老神棍:“我才是真正的神仙,我要做的是扭转乾坤……”

    无论李四想要做什么,肯定是很现在越来越恶化的局面有观。

    阿济格部缀着李闯的尾巴进到湖北,可以预见双方几十万人马都不会安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拥兵自重的左良玉出于保存实力的心思才顺江而下。

    什么“清君侧”,什么“感念先帝旧德护卫太子”,连三岁的娃娃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