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如今,赴死军这边是在暗中支持着闯军,间接的把吴三桂拖住了。虽然赴死军算不上张献忠的友军,可起码也不算是敌人。

    但是李四和张献忠都清楚的很,这种关系不会维持多久。只要对付了吴三桂,下一个要下手的目标肯定就是张献忠。

    这和什么狗屁的朝廷忠义无关,更和曾有共同的敌人无关,纯粹就是为了利益,或者干脆就是为了争夺霸权。

    虽然没有看那封密信的内容,以长平公主之精明,也能想出个七七八八。

    张献忠很可能在寻求和赴死军方面取得某种程度的协同,诸如共同打击吴三桂之类的鬼话就是糊弄三岁的娃娃呢,说到底还是为了自保,避免成为赴死军的下一个目标。

    “张献忠的条件是不是要求维持四川的当前形势?”长平公主头也没有抬的说道:“张献忠确实是个流寇,以为忠诚伯弄的是远交近攻的争霸套路,看来他的灭亡也不远了。”

    李四确实不想弄争霸的那一套,而是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然后利用大规模输出战争的手段,激发人们的冒险精神,让人么充分认识并且支持崭新的丛林法则。这样的做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这个基础只能有一种思想一个声音。至于江南,虽然他们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做不同的事业,也就是一块试验田而已。

    虽然和长平公主共处一室,孤男寡女的又有夫妻之名,可一天说的话加起来也不超过十句:“殿下若是男儿之身,或许早就身登大宝了,可那也不是什么好事。若不是当今圣上弄出民本的这一套大杀器,什么样雄才伟略的帝王也保不住江南。”

    长平公主很明白李四的意思,就算是她真是男儿之身,就算真的取代了兴武成为江南帝王,肯定要厉兵秣马的行一统大业。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可能还是首先被赴死军给灭了。

    其实就算长平公主如此的冰雪聪明,也猜不透那简简单单的民本二字到底有何等威力,竟然让李四如此忌惮。

    “你我既是夫妻……”这还是长平公主第一次使用夫妻这个字眼,虽然二人和夫妻这个亲密的关系没有半点相干,长平公主还是这么说了:“忠诚伯能否让我知道民本到底有何威慑之力?让忠诚伯也是如此的畏惧?”

    “也说不上的畏惧,怎么说呢?”李四愈发的把长平公主当成是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其实也说不上是朋友,但是也绝对算不上是敌人。更关键是李四也真心希望江南能把民本之路走通。真要走的通了,也是皆大欢喜的最好局面:“是投鼠忌器吧,江南的民本之路肯定是对的。若是真能走的通了,就是万世不拔的基业,什么样的武力也不能毁坏之。别说是鞑子这样的外敌,就是赴死军,面临民本之力的时候,也是无能为力。”

    “那忠诚伯为何不在江南走通民本路子之前……”

    “不行,我很乐于见到江南把民本的路子走通,真要是能走到那个地步,当今的圣上就真是三千年所仅见的英主了。”李四知道自己说的不尽不实了:“这不是圣上和我之间的事情,而是这个民族的选择,不管怎么样,我必须竭尽所能的为江南守住这个路口。虽然他们很可能走不通,就算走通了也走的歪歪斜斜失了原本应有的模样……”

    “这些东西是我看不到的,也想不明白,忠诚伯智慧如海,料事如神。以忠诚伯的眼光来看,江南成民本之事的可能有几成?”

    “几成?”李四哈哈大笑:“能有一成就很了不起了,还谈什么几成?要是江南没有大的变故,上下一心不为外力所动的话,或许还有一成的希望。”

    “一成?”长平公主低头不语。一成的希望和没有也差不多了,万一江南的民本之路走到了尽头也走不通,赴死军肯定介入,到时候就是战争,也就是大明王朝改换之时。

    “不要小看这一成的希望,就算只有一成也绝对值得一试。”李四笑道:“殿下也不必为江南担忧,这些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要是没有大变的话,没有三五十年的工夫看不出什么来……”

    “三五十年啊……”长平公主心里一宽,这么长久的时间,说不定会怎么样呢?从甲申到现在这才几年,就已经起了这么大的变故。到了三五十年之后,皇帝弟弟说不定真的就施展出什么雄才伟略呢。

    “昭仁殿下许配给黄家了。”

    昭仁小公主,甲申贼起之年,和当年的万岁与眼前的长平公主一起,都是李四从百万贼军中救出的,小小的女孩子,现在也要成亲了。

    黄得功黄帅,也算是兴武朝廷的重臣了,尤其是手中的镇兵总体实力还在京营之上,把昭仁许配给黄家,其实也同样的政治联姻。

    “我也听唐王说起了,”长平公主说的很是淡然:“妹妹还小的很,过三五年再成亲的话也不算晚。不过天家女子就是如此,这种事情自己是做不了主的……”

    有点儿戚戚然的念想也就是一闪罢了,长平公主早就无所谓了:“忠诚伯的三年之期也就到了,准备什么时候大婚?”

    所谓的三年之期,肯定是和娥子成亲,作为李四名义上的妻子,说起这事情的时候一点应有的感情都没有,好似是在说什么和自己没有半点儿相干的事情一般。

    按照李四的说法,和娥子成亲的时候也顺便把公主娶了,可心里也知道长平公主对这种事情早就没有什么感觉了。

    “这就给娥子去个信儿,差不多也该成亲了吧。把路大嫂和娥子搬回刀把村去……哎,也就那样了……”

    从来就不动声色心如死水一般的长平公主忽然就是“噗嗤”一笑:“原来忠诚伯也是和我一样,对于婚事早就看的淡了。娥子那样的小丫头还把这事情想的千般美好万般圆满呢,哈哈,忠诚伯也是和我一样的心思……哈哈,以后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女子,是不是也要纳入房中?”

    以长平公主如此高贵的身份,说起这种事情来,一点要回避或者讳言的意思都没有,反而是笑的十分欢畅。就好像秃子看到了光头一样,不仅没有生出同病相怜的感慨,反而是感觉对方的缺陷十分好笑。

    人的劣根性。

    “情投意合?殿下也相信什么情投意合?”李四干笑两声:“其实也就那么回子事情,什么情投意合不情投意合的,哪有那么重要?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很多,也没有那么多的闲心去想这些?”

    娥子心思单纯,想的也少,喜欢和四叔在一起,那就一辈子在一起。李四心中所想娥子永远也不会明白,甚至是懒得起明白,这个只会写一个“人”字,只会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么一句的乡野丫头知道的少,所以和容易满足。

    “娥子喜欢也就是了,殿下和我不都是把这个看的无所谓了么?”

    长平公主哈哈大笑,根本就是毫不顾忌的大笑,笑的前仰后合,半点公主应有的风仪都没有了,好像是个疯子一样,直到把眼泪都笑出来了,才说道:“能如忠诚伯者,也是如此,我也不算个什么了,哈哈,这就是代价吧,哈哈……”

    李四也是笑:“殿下不明白的,你的代价和我的代价不一样,要是只要付出这么点代价我就能成事的话,未免也太便宜了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213章 没有君子() 
第213章没有君子

    大明朝三十四系藩王当中。秦王系算是比较有实力的一支。要是从正根子上说起,第一任秦王是太祖皇帝的嫡次子,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后来的秦王比称帝以前的崇祯还要近。而且就封的历史悠久,自洪武三年以来,距今已近两百七十年,嫡系旁系子孙开枝散久”的多,经验也要丰富的多,当年对付鞑子的时候,火器就曾大显神威。

    对于李四和吴三桂之间的大战,很多人都在期待着。其实也不把这场大战看的如何重要,反正鞑子是被打跑了,剩下的就是争夺霸主地位而已,就好像当年的洪武太祖皇帝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一样。

    赴死军乃当世第一的强兵虎贲,打遍长江两岸一直到现在的两辽,还在打着,未尝败绩,风头之盛就不必说了。

    可吴三桂也不是软柿子,手下都是关宁军的老底子,还有豪格的一部分满洲战兵,都是数得上的能战之兵。

    这两支军队要打起来,可真就有热闹看了。针尖对上麦芒,巨锤砸上顽石,疯牛算是碰到猛虎了,肯定有看头。

    “总的来看,还是咱们大帅的胜面儿大,不过呢,宁远铁骑来去如风迅捷如电,都是百战的精兵,还真不好说会怎么样。”

    “屁的来去如风,战马就是跑的再快,还有火炮快了?赴死军中的火炮可不是吃素的,一炮轰下去,就是城墙也得塌半拉……”

    “你可别忘了,吴三桂也是操炮的好手,当年宁远的大炮也不弱。”

    “你就拉倒吧,赴死军最大的本事是啥?就是逢强更强,当年的淮扬大战如何?鞑子够不够强?现在呢?”

    “我不是说赴死军不行,我也是看好赴死军的呢,只是说这一场有看头而已,我又没有说旁的,你恼什么……”

    因为整体实力的缘故,人们普遍看好赴死军。

    虽然市井民间早就嚷嚷动了,和即将交战的双方却是罕见的低调。

    大伙儿太熟悉忠诚伯的做派了,以前每次打仗,都是做动员做号召,闹腾的街知巷闻。可这一次却是不同,既没有做什么明显的战争动员,也没有如以前那样大发一些慷慨激昂的檄文。要不是往来调动频繁,大伙儿都看不出是要打仗的样子。

    大战虽然是好看,可要是和忠诚伯的大婚比起来,也就逊色的多了。

    也不知道是谁放出的风声,说忠诚伯要大婚了,这一样下子可就热闹了。

    朝廷赐婚,匹配公主殿下,这样的荣光忠诚伯确确实实也当得起。据说当年李闯破京的时候,就是忠诚伯亲自把公主救出去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公主殿下就对忠诚伯心仪了,前番朝廷赐婚,正是天随人愿,只不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才一直没有成婚。如今大局底定,也该圆满了。

    这些英雄美女的故事最是让人眼热,也频繁的被人提起。比这还要有轰动效应的还有嫩,忠诚伯大婚是不假,很多方面都在准备着呢,可新娘子不是大明朝的大长公主,而是一个乡野的小丫头。

    据说,反正就是据说,到底是据谁说已经无从考证,那个丫头连大字也认识一个,粗鄙的很。尤其是样貌容颜都普通的很,别说是什么倾国倾城的美色,就是连大户人家的使唤丫鬟也比不上。想想也是,小门小户的乡野丫头,粗手大脚那是肯定的,再买不起脂粉什么的,能有三分姿色就算高抬她了呢。

    这些传言若是属实的话,忠诚伯可真是太亏了。如此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放着一个身份高贵如花似玉的公主不要,娶个屁也不是野丫头,简直是亏到了天上去。

    很有很多传闻,说是这个小丫头当年曾救过忠诚伯的性命,也有两外一个版本说是忠诚伯救小丫头的,反正就是以身相许什么的。事实到底怎么样,早已经真假难辨。

    连一个小丫头都能匹配忠诚伯,这老天也忒公平了吧?多少大家闺秀名门淑女都做着这个美梦呢,却让一个叫做娥子的野丫头占了先,还能不窝火?娥子,一听这名字就是土里土气,肯定也是土渣儿一样的人物呗。

    要是说新娘子是长平公主,大伙儿还能想的通,可要说是个野丫头,很多就不平衡。

    具体是怎么样,谁知道呢,反正就是念叨碎嘴子嘛。

    《甲申天变》来源:

第214章 穷() 
第214章穷

    礼仪之邦的名号不是平白就叫起来的。三拜九叩的大礼虽然不常见,可也不是没有,就算是李四这种身份的一方霸主,在特定的场合也要行这个大礼。

    天地君亲师就不必说了,肯定受得起李四这样的大礼。君嘛,远在南都,至于父母祖辈的亲人,还真是没有,更至于孔圣这样的天下之师和李四也没有往来,谁也不受谁的礼。可这天地却是不能免的,无论你怎么样的英雄好汉,对于天地总也有敬畏之心。

    祈天祭地的时候,就算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得趴在地上磕个脆的,就更别说是李四了。

    先前的立春时节,可以把牛轭往耕牛的颈上一放,做做样子表示表示要耕田犁地就算拉倒。到了真正启耕的时候,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焚香祈祷三拜九叩,这样大的礼节各地都在做,就是江南的兴武小皇帝,弄的只能比这边更加热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