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阅兵之后,那些受邀的“宾客”大多回去,唯独步代活上留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赴死军都这么强大了,还窝在关内做什么?与其让蒙古勇士死拼,不如让赴死军出去打仗。以赴死军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就是再有几个科尔沁也早拿下了。

    就算赴死军真的大抢,那也是抢夺别人,对于喀尔喀这样的盟友来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李四就是再抢,还能把草原抢过来?

    前番有赴死军的指导队和一点儿特战人员,喀尔喀勉强能够战斗一点点儿的优势,要说彻底解决科尔沁,可就远远谈不上了。

    “打下来了,大草原肯定也是你们的,我们赴死军拿来也没有用,”李四象个商人一样谈着条件:“到时候你们必须内附,封个蒙古大汗什么的也不是不行,可必须内附。我可不想在脑袋瓜子上顶着个雷。”

    “内附?这个我做不了主。”步代活上说的也是实情:“还要请示楚虎大人的意思。”

    “行,我不着急、。”李四依旧是满面春风的样子,笑的也是人畜无害:“你们要是不答应也就算了,奈曼部已经在和我说这个事情了,他们算是首义之功,只要我这边答应下来,他们就是攻打两辽的马前卒。还有察哈尔各部……不过我看察哈尔各部还不如你们喀尔喀呢,他们力量小,很难成什么气候。不过力量小也有力量小的好处,起码不会有什么三心二意的勾当出来……”

    “这么说吧,我的本意是想扶植一个蒙古大汗出来,替我照看着北边。这个同盟若是结成铁了,不管是哪个部落,只要不叛我,都有说不完的好处。”李四还是一脸的笑模样:“你也是聪明人,这里头的利害想必也很清楚,你们赶紧着点儿,我这就要下手了。”

    步代活上自己都被李四说的兴奋了,整个漠南,这是何等宏伟的事业,都想替楚虎一口答应下来呢。可毕竟是个二号人物,喀尔喀也没有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强大,很多事情也是力不从心。不过眼前的这个机会确实诱人,实在不忍心放过了。若是奈曼部真的应了李四的什么条件,喀尔喀连汤汤水水都喝不到:“大帅真的能封我家大人为蒙古之汗?”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只要你们内附了,我会请示朝廷,以照旧例封王,你们也就是大明的子民了……”

    “不,不,我们不在乎南边的朝廷,只要大帅承认就可以。”步代活上可不在意遥远的南都。

    “朝廷都承认了,我还能不承认?”李四笑的很灿烂:“如此一来,你们虽在草原之上,可也就与关内结为一体,以后就是兄弟的关系,有福同享有难也要同当……”

    “好,大帅给我个章程,我这就带回去给楚虎大人。”

    只要有了这个例子,以后的草原就和关内是一体了,李四最起码有七八种法子把两个民族联为一个共同体……

第210章 神仙保佑() 
第210章神仙保佑

    年是过了。那股子热闹劲儿还远远没有过去,年节的好吃喝还有一些,娃娃们穿着新衣裳满街筒子的疯跑,接二连三的爆竹声还是不断响起,过年的气氛还远远没有散去。

    京城的人们最是讲究个喜正月赖二月,不怎么勤快的人家能把二月赖成正月的尾巴,不玩闹到进三月决不罢休。

    这正月十五的花灯还没有闹呢,就是家里的爷们儿歇着,也是理直气壮,辛辛苦苦一年了,不趁着这个当口闹腾闹腾,实在是委屈自己了。

    听曲儿看戏,呼朋唤友的摆堂会,甚至是去堂子里吃花酒到窝子里耍钱,怎么闹腾的都有。

    如今鞑子也跑了,眼看着又是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大伙儿的心气儿也就上来了,尤其是手里有几个钱儿的人家,憋着劲儿的要闹场红火热闹呢。

    从年前就开始筹备的花灯会终于到了时候,明天就是元宵节了,许多有头有脸儿的大人物都出了银子。或多或少就是那么个意思。就是官府里头的那些老爷们,也表示了支持。

    尤其是那些个精明到了骨子里的大商家,对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很上心,也花不了几个钱,或许还能和赴死军扯上关系呢,谁还肯不闹腾闹腾了?

    做好的花灯已经提早悬了出来,许多带猜透的猜谜花灯还拿纸笼着,就等着明天晚上好好的热闹一回哩。

    按照李四本人的想法,实在没有心思弄那些个与民同乐的勾当。可许多商家都出了银子出了人,就算不亲自参加什么热闹,也应该表一下态度。

    尤其是那些个晋商,按照以前的约定缴纳了十万两的“保护费”,反而成了大爷。理直气壮的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平遥的曹老太爷亲自来拜会了忠诚伯。当场就拍出五千里银子的典票,资助京城的花灯会。

    京城里的热闹,就是弄的再好看,和他曹老太爷也没有什么相干。对于曹老太爷这样精明的商家来说,资助华灯会也就是说说罢了,真正的意思自然是幕后的交易。

    曹家在草原上折腾的风生水起,利用蒙古的人力和资源就地加工,然后把蒙古人的东西再卖给蒙古人,换回来的利润大的惊人。曹家的买卖老太爷已经很少详细过问了,也就是负责个战略性的方向而已。按照曹家的打算。这次来京一来是探探赴死军北上的日期,再者就是看看忠诚伯有没有兴趣把战争扩大。

    等京城里的人们散了,老太爷和李四之间才有了真正的交谈。

    “开春儿之后,大帅的北伐什么时候开始?能有多大的规模?”这种战略上的东西不是一个商人应该问的,可曹老太爷还是这么直白的问了出来。

    晋商八大家之中,除了一家铁心为满清效力的已经被赴死军连根拔起之外,其余七家都涌到了北方,接着草原混战的机会大发横财。旁的不说,把皮革毛货加工成战略物资,就地倒手,这里头的银子就不少,仗打到现在,很多小部落都倒欠着晋商的账务,只能拿战场上的东西抵债以还得维持战争的动力……

    “哎,草原上的军事和政治利益是我拿了,可经济……钱财物资方面,你们得到的比我还多吧?”

    曹老太爷故意做一谦卑的笑容:“托大帅的福,咱们这些个生意人也就是赚个养家糊口的小钱儿,不敢和大帅相提并论。大帅的宏图伟业我们想也不敢想,最多是跟在大帅的马足之后赚几个辛苦钱儿。要是大帅能告之一二,我们也好多赚几个铜板。我们终究是个做买卖求银钱的,大话也不敢说,不过让弟兄们碗里多两片儿肉,准时准点儿的吃上口热饭,或者是带路什么的小事情,也可以稍微帮上一点儿小忙。再或者是拼着银子不赚了,腾出点人手来帮咱们赴死军挑挑担担的出点儿力气,也勉强可以做到……”

    话说的好听,可里头牵着到的东西绝对不只是话里的这点儿玩意。

    “按说这种军国大事不是我们这些做小买卖儿的能掺和的。可干系到家族子孙的饭碗子,老头子也不得不求大帅赏点儿薄面,军情啥的俺也不敢问,也不想知道。只是想问问大帅是直捣两辽还是先荡平四周……”

    李四哈哈大笑,曹老太爷老脸一红,也尴尬的赶着干笑。

    这还算是不掺和?简直就是脸皮比城墙了。

    只要知道了赴死军的战略动作,在后面跟着或者干脆提前动作,足以确立在当地的商业地位。

    “我说老太爷……”

    “不敢,不敢,折煞老朽了……”

    李四笑道:“别弄这些个矫情的玩意儿,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还不是把其他几家晋商挤下去?独揽了北边的贸易?这种想法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话说开了,事情办到了,能不能做的到就要看你们曹家的本事了。”

    曹老太爷看李四这么说,也就收起了谦卑的神色:“大帅说的是,要说这天底下的事情,就没有什么新鲜的,只要本钱下到了,和做买卖也没有什么分别……”

    “我不是说这个,我笑的是你曹家枉为晋商之首,眼光短浅的叫人发笑。”李四大马金刀的坐着,笑呵呵的挖苦道:“若是曹老太爷的格局只有这么点儿,还真是叫人不得不笑……”

    曹老太爷比千年的狐狸都精明三分,还能不明白这话里的意思?顿时就晓得赴死军肯定是有什么大的战略动作,而且需要诸如曹家这样的势力合作。

    晋商是怎么起来的?就是通过战争,要是不打仗,晋商根本就无法形成现在的规模。

    “敢情大帅指教,曹家上下永感大帅提携之恩。”李四真要是说出什么战略新动向来,就是一字千金的来买也是便宜到家了。

    “那边的好处你们就别想了,你们几家捞的也不少了吧?应该知足了。很多好处我也得预留出来给自己人不是?”李四掰着手指头说道:“北边的情形你比我清楚,连浙商都掺和进去了。再加上你们几家,还有直隶的人手,再加上我也需要点物资,也不剩下几个。真要是有志气做大买卖的,别老盯着那边。”

    李四根本就不在乎曹老太爷是不是明白了,如谈生意一样的说道:“拿出你的真本事来,粮草物资人力调度都算上,你能解决多少人马之需?”

    “大帅有心提携我曹家,我曹家上下自然是呕血以报,四五个营头的话,还是可以的,哪怕是战线延伸到盛京……”曹老太爷也要算自己的账,赴死军的战斗力那是没的说,现在的满清又是如此虚弱。李四要是真想打的话,三几个月就能把两辽打穿。根本也不需要什么样的千军万马,只要遣出一支精锐,两辽的鞑子连招架都难。这样的战争不可能出现什么持久的僵持,虽然还没有开打,曹老太爷也知道是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摧枯拉朽。要是曹家集中人力物力的话,支撑三几个月的问题不是很大。到时候的回报可就大的没有边儿了。

    “东边不是你们的,那边也不需要你们,我是说西边……”

    “西方?”曹老太爷眼珠子忽然就是一亮……

    赴死军和吴三桂之间肯定要有一场争霸大战,一山不容二虎嘛。不管怎么看吴三桂的实力都占据了不小的劣势,现在又陷在四川无法拔足,赴死军反而有了强大到恐怖的火器新军,强弱之势已经摆到了明面上。这样是打起来,可就热闹了。

    陕西可比两辽近的多,根本就是在晋商的门前,更重要的是在满清追剿李闯的时候,陕西还有许多晋商的人力资源。熟门熟路又有熟人,可比在外头折腾有把握的多。

    “西边不打也了罢了,要是打起来,一战而下不敢说,可绝对是速战速决。你们要看清楚风向,首鼠两端的事情我这边是不能容忍的。”这些个商人,为了银子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连满清都能资助。就更别提吴三桂了。到了时候,两边下注的局面不是不可能出现,所以李四必须先把这种事情预防了。

    曹老太爷面色古怪,挺大个老头子象个扭扭捏捏的女人一样,说话都有点不自在了:“大帅真是明察秋毫,我这就叫人停了和西边的交易……”

    可不是李四有什么明察秋毫的本事,这种稍微想想就有答案的事情也不必费心费力的调查。晋商和吴三桂之间的关联不是一天两天了,之所以这么干也是给吴三桂一个暗示:必须在近期表明态度,否则赴死军这边就真的要下手了。

    无论是李四还是吴三桂。都把对方看成是潜在的敌对势力,双方之间的战争也就是个时间问题而已。这种战略层面的东西谁也瞒不了谁,如今的吴三桂主力无法回顾,正是逼迫他就范的最好时机。

    双方距离的这么近,又都在紧紧的盯着对方,真有什么大的风吹草动,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的欺骗,到关键的时候,还是双方实力的比拼。

    所以李四不大在意表露出自己的侵略意图,或者也说不上是侵略,更准确的说是争夺霸权。

    曹老太爷一身挂了黑趁子的棉袍子,有点儿费劲的从袍子里头摸出一个黑玉镶金的印玺:“这是在北边得的,据说是汉朝的东西,也不值几个小钱儿的玩意,是我曹家的一点儿小小意思……”

    “哈哈,你们这些做生意的,就是精明,等所有事情都说开了才舍得拿出彩头……”

    “哪里,哪里,大帅见笑了……”

    李四也没有看那到底是什么玩意儿,笑呵呵的送曹老太爷出来。

    “大帅留步,不敢劳动大帅虎驾……”

    “也不是送你,我也刚好要出门呢……”北伐已经迫在眉睫。很多的前期工作都要等待李四本人一言而决呢。

    二人刚一出来,曹老太爷还谦恭着不敢上车的时候,忽然之间就是一枚劲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