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四就是娶了娥子,朝廷也没有办法,甚至还会捏着鼻子送上贺礼:“殿下就真的想这么耽搁下去?”

    “还能怎么样?”

    李四哈哈大笑,感觉面前的长平公主也不是那么复杂,最起码她心里的不敢就已经透露了出来,也只有现在,这个满是功力之心,时刻都是计算利害得失的公主才露出她女孩子的天性:“看着吧,再走走看,若殿下真有了心仪之人,不妨……”

    “没意思,”与其说的丈夫,还不如说把李四看成了一个长者:“天下英雄,有忠诚伯之右者?若是凑合着,还不如就这样,男有三妻不为过,女嫁二夫即为辱。要是局面好的话,就这样吧。”

    局面,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至于究竟何指,二人都是心知肚明。

    “行,等鞑子的事情了了,咱们就完婚,反正也是凑合。”李四看着长平公主,再以征询的口气问道:“如何?”

    “我是无所谓了。”和李四之间虽有赐婚之说,可要是说感情,可就是胡扯了,长平公主和李四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感情基础,就算是结合了也是凑合着过日子而已:“忠诚伯要是有这么心思,什么时候完婚也行,娥子那边我知道忠诚伯放不下……”

    “自然是要证询娥子的意思呢。”

    “好吧,既然忠诚伯有这个意思,就再问问娥子吧。”长平公主说的轻描淡写,好似这根本就不是了不起的大事。

    “不是说谁有这样意思,我是可怜你。”李四说出了真心话。

    长平公主脸色顿时就是一变,腾的站起身来,本想说出“我不要你可怜”的强硬话语。却终于没有出口,而是缓缓的坐下,脸上泪水磅礴……

第209章 兵威促变() 
第209章兵威促变

    又是年关将近。前些天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雪,京城里头倒没有什么事情,就是城沿子地带塌了几间房。一些流落无着的人冻死了几个,早抬到西郊的化人场烧了。年景似乎真的稳当了,要往年的这个时候,那一场雪后不是冻死饿死几十上百人?

    在这个时代,冬天里死几个人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连一点儿波澜也引不起来。不过大帅还是发了脾气,拿着马鞭抽打巡营的官员,楞把这冻死人的罪过说成是巡营官员的过失。

    要按照老百姓的说法,大帅是过于吹毛求疵了,冻死了人是老天爷不给活路,和官老爷真的没有什么相干。这天冷时候的冬雪季节,哪年没有冻饿而死的?就在去年,冻死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西郊化人场那边都烧不过来。

    也有些个心思机灵的,尤其是那些从北边发财回来的家伙们,居然也行起了善事。大办粥棚施舍衣物,有鼻子有眼儿的做起了善事。

    京城与京郊附近的花子们是抄上了,趋之若鹜的过来,每天都蹲在墙根里晒太阳。然后就是等着粥棚开饭……

    对于这种事情,老百姓并不怎么买账,怎么说的也有。

    那些家伙到北边发了大财,谁不知道他们是大发战争财?靠着打仗一夜暴富,手上有没有沾血也只有他们自己个儿知道了。现在应着做善事的名头,其实就是想积点阴德,洗洗身上的罪孽。反正舍粥和普通的老百姓也没有半点干系,随便他们怎么弄吧。反正大家也不怎么关心这个,现如今最让人们关心也最想去看看的,就是赴死军的阅兵大典。

    说是阅兵,其实就是一次实战演习,为了这次演习,主要是为了展示一下赴死军的兵强马壮,同时震慑外敌,这次阅兵可谓盛况空前。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谁不想去看看,可惜的是这次阅兵盛典邀请的人物多是各地有影响有实力的老爷,小老百姓当中也只有那些名流才有机会亲眼目睹。

    在人们猜测阅兵盛典究竟如何隆重的时候,这次名为阅兵实则为演习的军事行动已经在原清军西山营展开。

    这种事情,唐王这个天子的替身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作为南都代表的人物则是黄得功黄帅。福建那边来的是郑芝凤,就是远在云贵的沐家也在受邀之列,是一个姓白的副总兵官。代表着黔国公。陕西方面则是吴三桂的弟弟吴三枚和几个低级武官。

    宗室方面的桂王没有来,湖南的吉王反而到了。最为隆重的还是两浙方面,潞王是亲自到了,可见对赴死军的看重。

    作为赴死军的同盟,姜瓖不能不来,喀尔喀部来的是二号人物步代活上,诸如奈曼和察哈尔等部落则是当家作主的王爷(这些小部落的王爷真的不怎么值钱,当初皇太极一口气就封了四十六个,最小的只有不到一千户,其实就是个村镇的规模而已,不能当真)。

    这些人济济一堂,都是各怀心思。

    比如吴三枚等人,赴死军屯兵山西边境,大量物资云集,摆明了就是准备开战的。这个时候受到邀请,无非就是展示军威的意思。吴三枚等人自然是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可毕竟现在还没有开战,面子上双方还都是大明朝的队伍,也好借着这个机会看看赴死军到底有多少斤两,和陕西的武装力量做一个直接的对比。

    而侧面的观礼棚中,则是各地的名望士绅,多是和赴死军亲近的,还有一些则是原地方上的义军,就连那些会党之中的大师兄也有机会看看赴死军的真正实力。

    在这些当中,夹杂一些身份特殊之人,谁也不认识,更不清楚是什么来路。但是吴三枚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很多还是老熟人——闯军余部嘛,里里外外打了这几年。还能不知道了?

    赴死军和闯军勾勾搭搭的事情大伙心里都有数,就是不方便说出来而已。

    场上旌旗密布,一面面日月血旗迎风招展,四下里都是手持钢叉的健卒,一个个挺胸昂首,其中雄壮自不待言。

    这是一个类似于盆地的所在,四周都是较高的土山,中间是一片宽敞的平坦之地,四周的高大树木都砍伐去掉,视界宽敞,一眼就能看出好几里地去。在众人面前三几里处是一溜天然生成的黄土岗子,岗子上结寨为营,还专门的垒了砖墙,共有五座互为支撑的“堡垒”。

    说是堡垒,其实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众人多是见过阵势的大兵家,明白这就是赴死军的靶子,李四是准备玩儿一场真刀真枪的攻坚演习,而不是如以前阅兵那样走走队型喊喊口号那么简单。

    在场的众人多是各怀心思,唯有唐王这个名义上最高人物谈笑风生:

    “你们黔国公的身子还硬朗不?我也就在崇祯九年见过他一回,比我还年轻呢,就是有风寒咳的老毛病,要我说呀,那是让南边的潮气给冲的,有机会来北方修养个一年半载的,有什么样的病也好了……”

    “吉王,看你是身子骨,比你爹那时候可硬朗多了,”唐王的辈并不比吉王更高,却以老前辈的口吻开着玩笑。

    少年吉王说话也不含糊:“我那边比不的北方,整天打仗行军,就没有消停过。这几年都在钻深山,这身子骨也摔打出来了……”

    “天儿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我说咱们的李大帅,你这阅兵盛典啥时候开始?咱们赴死军的叉子兵可是名动天下的虎贲,我算是领教过的,在座的诸位还没有看过呢,赶紧拉出来给诸位瞅瞅吧。”李四此举,分明就是炫耀武力,自然是要动用赴死军中最为精锐的叉子兵。

    赴死军起家,就是靠着这些叉子兵。叉子兵也是赴死军最为精锐悍勇的部分。当年力敌满洲披甲重骑,血战淮扬,名声早就大到了天上去。

    “叉子兵都在各地驻防,一时抽调不回来,想来是要让诸位失望了。”李四笑眯嘻嘻的说道:“不过我还练了点儿新兵,也不知道练的怎么样了,诸位都是兵事里的行家,顺便也帮我上上眼,看我这新兵有没有点战斗力……”

    “新兵?行不行啊?”唐王还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一点也没有代天巡检的觉悟:“你忠诚伯带兵的本事,我信得过,也甭管是什么兵了,赶紧拉出来给大伙儿看看。”

    “兵伍一动,必见战事。咱们赴死军的队伍可不是杂耍卖艺给人看的,一出来就要打!唐王您瞅见了那边的五座营寨没有,您说先打哪个吧。”

    军队可不是拿来看的。

    “我说?你没有安排好?”唐王也纳闷儿呢,自顾以来,这样的阅兵之事早就安排的拖拖贴贴,哪有事到临头再问的?

    “咱们讲究的就是一个实战效果,实现安排好了还有意思?也看不出我赴死军的战斗力来,唐王您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棚左的吴三枚怀疑这是唐王和李四在唱双簧,做出一幅笑呵呵的样子说道:“既然是实战,就要讲究个真实,以兵家来说,攻如此互为犄角的要塞,当剪其左右,再图中心。左翼稍微靠前。若是我就先攻左前……”

    “吴总兵果然是用兵大家,”李四也是面带微笑,不痛不痒的赞了一句:“那咱们就先取左前……”

    “传令,取左前为先,各部协同,开始!”李四从身旁的案上抽出一支令符,劈手就丢了出去。话音刚落,一枚绿色烟花带着尖锐的哨声飞腾而起。

    在众人的想象当中,李四肯定是要先调整齐的士卒进场。摆开攻取的架势。可根本就没有见到赴死军的精锐虎贲,攻击命令就已经下达……

    正在众人诧异之时,就感觉地面猛然一晃,眼前的“营寨堡垒”立刻就腾起几丈高下的火光,建立在土岗子上“城墙”已经被轰击的砖石横飞,转眼之间就坍塌了好几处。

    直到这个时候,才传来闷雷一般的炮声……

    如此声势,端得如天崩地裂一般,若是没有相当数量的炮群矩阵,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可问题是根本就没有见到赴死军的大炮哇……

    在场的众人当中,不乏久经战场的老将,一听这炮声就知道大炮的方位和距离。从方位上来说,没有什么稀奇的,赴死军的炮群肯定就布置在正前方偏右的位置,这也算是中规中矩了。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距离,这些人可都是见过市面的,一听炮响就能把炮群的距离估计个八九不离十。炮火的破坏力展现之后,又过了片刻沉闷的炮声才隆隆而来,照这么推算,赴死军的炮群应该在七八里之外的距离上。

    如果赴死军把大炮安置在这么遥远的距离上,中间还隔着一道土岭子,然后再打进这里头,可就真的有点超乎想象了。

    在这个时代。红衣大炮的射程已经能够打到十里之外,关键是打的这么远作用并不是很大。因为在超出视线之外的时候,谁也无法保证精确度,要是在空款的平原上,还可以打个大概。如眼前这般隔着障碍物就打,能有多少准确的炮手无法保证,而是要看老天的意思了。

    赴死军所展示的猛烈炮火确实夺人心魄,但是更让人震撼的不是炮火的猛烈,而是炮火的准确。虽然还有不少炮火落在前后位置,可这样的精确程度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了。

    炮火还在继续,把“城墙”打的摇摇欲坠的同时,也把整个土岗子爆的沙土四溅,一个又一个落弹点上还冒着腾腾的热气,冻住的表层都被轰开,下面的新土如被犁过一样都翻了出来。

    在此起彼伏的炮声当中,赴死军炮营的招牌——四百斤小铁炮才真正进入人们的视线。

    这些小巧的铁炮被挽马拉着,飞一般出现,也不等远方的大炮停止,就顶着脑袋上如雨一般的炮火就地摆开,轰隆隆就又是一抡炮击。

    又是一系列颜色各异声响长短不同的烟花腾空,也不知道到底有多远的大炮开始拓展炮击范围。众人眼前的小铁跑则专一的瞄准一个方向,疯狂的轰击正前。

    土岗子上的砖墙早就没有了影子,土岗都被炸的塌了一大块。要是照着这么个打法儿,别说是人,就是蛇虫鼠蚁也成灰了,偏偏赴死军的炮击就是不停,一个劲儿的倾斜炮火……

    见惯了两军阵前的真刀真枪,乍一看这扯地联天的炮火,心中震撼可想而知。在这种猛烈轰击之下,不要说是人的血肉之躯,就是金刚罗汉也融化了吧?

    “怎么还轰?”

    李四笑道:“这土岗子上的城墙脆弱的很,不能和坚城高墙相提并论,炮火也不过是为了压制敌人,不指望这么点儿玩意儿取胜,精彩的还在后头,大伙儿先看着……”

    前面李四说的轻松,远在八九里之外的符二瞎子可忙活的不行,脚底板都能打在屁股蛋子上了。符二瞎子不是没有见过大炮,也不是没有摆弄过这些大家伙,可九十多们超级重炮摆成矩阵的阵势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近百门重炮齐轰,什么样的城池也得裂开了,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