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她知道她这个人对赴死军还有用处。

    李四只是算准了前半部分而已,后半部分却算的太差。孝庄回来不是为了保命投降,而是准备自尽的,因为除了她儿子之外,她不珍惜任何人的生命……

    也许这就是孝庄说言的“目中所视心中所想各有不同”吧。

    伴随着赴死军迅速扫荡城中残余的八旗战兵,外面的暴动已经全面蔓延,到处都是愤怒的人群,冲进一家又一家旗人户中,以各种手段宣泄着曾承受过的欺压和凌辱。

    包衣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血统,大喊着“我是汉人”,就被棍棒打的脑浆崩裂,然后百十双大脚踩踏而过……

    刚刚进程才不久的赴死军还没有心思理会这些。

    孝庄被斩,福临出偷,而且逃走的路线是西北的古北口,而不是预料中的东北延庆方向。大帅的西路军之拦截了东北方向,若是再不赶紧追赶,就真的让鞑子小皇帝逃走了。虽然这个娃娃皇帝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可终究是一个憾事,总是不够完美了。

    “庚字营和戌字营都追出去,路营官只带着马步营,就算追到了,也只能缠住吴克善……”吴克善手里还有一千好几的蒙古轻骑,虽然比不得蒙八旗的悍勇,可迅捷如飞的轻骑兵依旧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而路丙寅的马步营在冀州刚刚吃了大亏,减员不少,真要厮杀起来,不大可能招架的住。

    当然以老路的经验,不大可能会和优势的敌人硬拼死扛,只要缠住吴克善就行,后面的主力会赶上去的。

    至于鳌拜率领的两千多八旗京卫,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大帅亲自在那边坐镇,两大先锋营严阵以待,就是再有三五个鳌拜也插翅难飞。

    最为破京的方面最高指挥,最让程子栋头疼的还是已经不是军事问题,而是城中数以万计的旗人和包衣。虽然这些人早就开始撤离京师,可还是存留下来相当数量。如何处置这些人,程子栋有点儿犯难。

    鸡犬不留这四个字在很大意义上是威吓的言语,真要说屠杀数万手无寸铁的鞑子,自己个儿的心里头还真有点儿那啥。

    程子栋是程子栋。绝对不是鲁识字,就是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如鲁识字那样救这些人。鞑子本就该死,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死绝了才好,这才程子栋的真实想法。不过现在已经是方面指挥了,就是要做这种屠杀平民的勾当,也会做的比较隐蔽。

    在如何对待相当数量的旗人这个问题,大帅没有很明确的交代。但是程子栋本人根本就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旗人,想来大帅也是同样的想法吧,所以在这种事情有很多手法可以操作,而程子栋采用的就是比较隐晦的那种。

    赴死军并不是很着急清缴无路可走的残余清军,甚至是故意放缓了进攻的速度。若是那些旗人真的妄图抵抗而加入了八旗战兵,那就简单多了。无论怎么杀不管杀多少,都不是屠杀,这是战斗嘛。只要参与到了战场上,就是军事力量,和屠杀无关。

    当然绝大部分旗人不会愚蠢到这个地步,很多旗人就是躲在自己家里,哆哆嗦嗦的祈祷上苍能够避开这次劫难。

    对于这些没有参与进战斗当中的旗人,程子栋的做法简直就是天衣无缝无隙可击——按兵不动。

    按照常理,占领城镇之后,肯定要扫清动乱迅速稳定局势。但是程子栋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大部分赴死军的军事力量调整到休整状态——现在城里这么“乱”。根本就“没有”闲工夫搭理那些民间的事情,等把残敌清扫干净之后,再安定局面也“不算晚”。

    要是说现在的民间还不算乱的话,纯粹就是睁眼说瞎话了。数以十万计的汉人走上街头,手持简陋的武器打砸异族的店铺宅院,燃起一处处大火,把一个又一个走投无路的旗人以暴戾的手段杀死。这要是还不算乱的话,天下可就真是太平无事了。

    街上正在打砸烧杀的人流,时不时的就会碰到成群结队的赴死军。那些被追的无路可走的旗人们再不把赴死军看成是什么洪水猛兽,而是向着赴死军的队伍里面跑。

    被赴死军抓起来,还不至于立刻就被杀死,要是被这些愤怒的人们追上了,立刻就会被撕扯成碎片,这笔账还能算不清楚?

    可赴死军的态度实在古怪,既没有抓捕这些被血光吓的发疯的旗人,也没有阻止因为愤怒而丧失理智的人群。仿佛根本就没有见到光天化日之下的暴力一般,对于眼前的一切都是视若无睹……

    报复以前的敌人,怎么说也不算是过分,可在正规军的眼皮子底下这么干,就又是一码子事情了。开始的时候,大伙儿还是有点害怕,害怕赴死军会出面阻止,可经历几次之后,立刻就明白了赴死军的意思。

    闹起这么大的动静,赴死军还能看不见?既然没有出手来管,那意思就已经十分明显了。

    “不愧是怎么贴心的军队,哈哈。”

    “赴死军就是咱们汉人的子弟兵,杀鞑子的事情早就开始做了,今天也该让弟兄们休息一下,看看咱们爷们儿的吧……”

    “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最是天公地道的事情。欠下那么多血债还能不还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事儿?”

    赴死军的态度还真是古怪,既没有阻止发生在眼前的一切,也没有纵容,就是视若无睹的不管不问。其实大伙儿心里都跟明镜儿一样,这就是默许了。

    赴死军确实是没有出手参与对旗人的屠杀,程子栋敢拍着胸脯子保证这一点。可事实上要是赴死军不出手阻止的话,用不了三五日,京城的鞑子就真的是鸡犬不留。

    鞑子欠下那么多血泪债,赴死军不大张旗鼓的和他们清算就已经是够便宜的了,还想着得到赴死军的保护,除非是日从西出。欠下多少债下边的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本儿账,至于怎么还、还多少等等诸如这般的问题,赴死军不参与……

    在京城中的“战斗”如火如荼之时,西路军和鳌拜也正式开战。

    自从出了昌平之后,鳌拜就不停的催促,押着队伍匆忙赶路。现在的局势这么糜烂,天知道赴死军什么时候就会追击上来。这队伍看着是有好几千人,可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也就两千多战兵,其余多是民夫和车队,押解着大清国搜刮来的财富,还有印玺、封册、冠冕、图册等物。

    这样的队伍不可能走的很快,但是鳌拜真是着急了,不要命的狠催,就是累死也不能休息。要是后头的赴死军赶上来,大伙儿都没个跑儿。走就知道有一路赴死军切到了宣化斧的地面上,要是不能赶着点儿紧,就是被围堵的局面。

    到达居庸关的时候,无论怎么恳求,鳌拜就是不同意在这里休整,继续赶路。

    走了这么远的路程,又带着这么多东西,还能不累?人力马力都消耗很大。可鳌拜不管这些,连在居庸关过夜的建议都用鞭子抽了回来,连夜北进。

    出了居庸关之后,鳌拜并没有按照既定安排直奔怀来,而是取道往北,奔永宁而来。

    鳌拜经历过的阵仗也不算少了,虽然不知道赴死军的具体方位,可直觉上还是尽可能的远离敌人。绕点儿远道多走几天不算是个什么,要是一脑袋扎进赴死军的口袋,可就冤了。

    想不到的是,已经改道的鳌拜仍然扎进了赴死军的口袋。

    “贼女人,原来是让老子送死的……”按照孝庄所言,怀来还在清军手中,已经改道的鳌拜根本就没有遇到赴死军的可能。除非是赴死军长了翅膀,否则不可能在这一带出现。

    可眼巴前儿忽然就杀出来的不是赴死军是什么?鳌拜也算是百战宿将了,赴死军的那种杀气和勇悍不必战斗也能看的出来。

    这说了什么?说明皇太后根本就是让这些人来送死,好拖住赴死军,为其他方向争取逃脱的时间和机会。

    鳌拜自认因为算是孝庄很忠心的了,可还是被如此对待,心里的愤愤和不平肯定少不了。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是正月十五贴门神——太晚了,只有死命的冲击一回,要是能冲过去最好,实在冲不过去,就只能调头回去。

    无论后面的局面多么凶险,总没有眼前凶险的吧?只要进了居庸关,再缓图其他吧。

    这第一仗是让丁乙赶上了。

    丁乙这人勇则勇矣,却少了点儿变通,能够不打折扣的执行大帅的命令,却不能应对多变是局面。所以李四特意把老油条孔有德和弓兵营给丁乙配备上了。

    “给大帅报信儿,就说老鼠让咱们给堵住了。”丁乙嘿嘿笑着:“老孔,真有你的,鞑子还真是想走这条路。”

    孔有德说鞑子会走这条路,也只是一种猜想而已,却不敢断定。其实也不用什么神鬼莫测的本事,只要把自己放在敌人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走这条路的可能要大一点儿而已。

    因为孔有德的表现不错,在赴死军中的地位在逐渐上升,起码在很多人眼中,孔有德以前那个满清恭顺王的身份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现在他就是赴死军中的一员。

    出谋划策谨小慎微,冲杀勇猛体恤士卒,孔有德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适应着新的身份,有时候甚至表现的很过火,可能是太急于取得大家认同的缘故吧。

    不过他的表现还是取得了很多人的认同,现在大部分营官都称呼其为老孔,视为亲密伙伴,其实这也是孔有德应得的。

    “早就派人给大帅送信儿去了。”不过孔有德还是不敢表现的太过抢眼:“我也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都是蒙的……”

    “你就装吧,装什么没有过门儿的?”丁乙开了个粗俗的玩笑:“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要是自己都不敢认,可就忒不爷们儿了。”

    孔有德一笑,也不分辨:“鞑子人多,咱们两个营还要小心才好。”

    “他们多怕啥?多少鞑子咱们没有见过?再者说了,你看看鞑子有几个能打的?”丁乙满不在乎的说道:“弓兵营加丁字营,还吃不下这么点儿鞑子?笑话。”

    鳌拜手中人员不少,可真能拿的出去的也就是两千多一点儿的战兵。就这么点战斗力也是多是临时拼凑的旗丁,手中能战的八旗老兵都被索尼抽调了出去,消耗在城防大战当中。要是碰上赴死军的主力,现在的这点儿兵力根本就不够人家塞牙缝儿的,这也是鳌拜极力绕道的根本原因。

    孔有德的弓兵营,是赴死军中建置最大的单位,组建的时候就是为地支十二应提供压制力量和远程支援能力。光是这点儿兵力,就超过了鳌拜手上的总兵力。再加上一个先锋营,足够击败鳌拜的了。

    半个多时辰之后,鳌拜就已经看出来了,根本就冲不破赴死军的防线。

    而赴死军始终没有发起攻击,至少拦住去路。要是赴死军反击的话,估计早就败退下来了,这些受过训练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根本就无法和赴死军的精锐相提并论。

    对方的箭雨实在是太密了,实在无法冲过去。尤其是手上缺少足够的压制力量,稀稀拉拉的弓箭根本就无法抗衡赴死军的弓兵。

    “冲,冲过去每人赏银百两,现兑现。”鳌拜把悬红挂了出来,再次给部下打气儿鼓劲儿:“敌人的力量也不强大,要不然早就杀过来了。他们只守不攻,就是在等候援兵。只有咱们先杀过去冲出去才有希望,要是他们的主力来了,大家伙儿一块儿完蛋……”

    或许是鳌拜的话语真的起了作用,更或许是惧怕赴死军的不依不饶,这一回还真是有了七八分样子,把辫子一盘,牙齿一咬,劈手脱个赤膊精光,再次冲锋。

    反正急于赶路的是鳌拜,时间在赴死军这边,所以并不着急反攻,就这么用弓箭拖住敌人。尽可能的多杀几个,要是能等到大帅的增援力量上来,岂不是比两个营硬拼要强的多?

    若是鞑子真要拿架势死拼,再猛烈反击也不算晚,反正赴死军这边人多,而且战斗力也足,不怕鞑子弄狠的。

    “鞑子上来了。”丁乙习惯性的摸了摸身边的叉子,似乎还想着蹿上去杀敌,可想想现在已经营官了,那种霹雳火把压不住阵势的脾气确实该改,所以又把叉子放了下去。

    尽管鞑子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力量,可兵力上就占了劣势,战斗力又不是上乘,所以战斗进行的也没有悬念。

    呐喊厮杀之声不小,可打的实在算不上激烈,就连丁乙也因为看不到什么出彩之处而感觉索然无味。

    片刻之后,大帅亲自带着丙字营过来增援。

    从鳌拜出了居庸关改道之后,李四就已经知道了消息,立刻就带着丙字营和两个地支营过来增援。和大帅一起赶到的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