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年的第一场雪明显要来的晚,可这一下起来就是大的,撒拉撒拉的雪粒子下了不大一会儿,就成了一片片一团团的簌簌而下,如扯棉絮飞柳毛一般。

    风雪之中,一队人马飞奔而入庐州。

    在进入十月份之前,秋赋已经完成,五成的地租极限让很多无升斗之积的小民终于缓过一口气来。缴罢了租子家里还能落下几口袋粮食,这让很多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这个混乱的世道里。没有什么比余粮更让人感觉踏实的东西了。即便是在这样的冬闲季节,家里的男人们也不敢真就闲下来,劈柴搓绳变卖成铜钱,有点手艺的早去了大别山深处的赴死军基地……

    等到年前,男人们都回到温馨的家里,肯定能带回几吊铜钱,甚至是一角半角的银子。精打细算的老人们早就穷怕了,小心翼翼的把存量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些不知道勤俭持家的年轻人。甚至把家里的粮食拿到集市上换几升细粮回来,说是为过年准备的,辛苦一年了,要过个肥年。

    这种举动自然惹的家里老人们的大骂……

    就是那些富户,也明显感觉局面在日渐安稳。

    随着赴死军的军事进展,淮西已经不再有任何直接的威胁。虽然忠诚伯的赋税极重,可这边的官府不敢狠着心在赋税上算计,折算起来比往年也差不多。

    经历过初期的血洗之后,又有了现在的甜头,都感觉到了赴死军的强大,谁还费劲不讨好的鼓噪什么事情?就算你有的点田产有点家底儿,谁敢和赴死军对着干?不是活腻了还是什么?

    现在的官老爷们,大大小小都是赴死军的人,只要你的地租没有超过五成,也就没有人搭理你。真要是舍皮舍脸的翻以前的老黄历,还能落下什么好下场了?

    账人人会算,在没有很大损失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做出傻事情。

    尤其是在地租减少流民增多的情况下,新开出来的生地都有人租种,难道这就不是收入了?

    听说朝廷都赐婚了,赐婚的队伍和大明公主都进城了。忠诚伯和大明皇帝成了亲戚,这就等于是朝廷认可了忠诚伯的做派,说不准以后还要推行天下而广之呢。

    对于李四大婚这种事情。很多人尤其是小地主阶层,并没有多大的热情。自己家里的事情还一堆一堆呢,谁有闲功夫理会这些大人物的事情?可只要有人挑头,谁也不好意思不跟着。

    于是乎,街上的牌楼也扎起来了,大红的喜字也张贴的满街筒子都是,一派喜庆的景象。

    一队快马风一般穿过城门,踏起道路上松软的积雪,清脆脆的马蹄声显得格外响亮。

    “是大帅回来了……”

    官样文章总是要做的,各种排场和仪程总也免不了,这也是老大帝国传承了许多年的东西。

    一声“钦此”,姚明恭宣读罢了圣旨,捧着圣旨再不说话。

    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婚事,老姚心里明白的很。

    这完全就是出于政治需要,没有别的因素,至于圣旨中所言的“鼓瑟和鸣,相睦相敬”都是谁也不会在意的废话,真正的重点就是最后一句话:君臣至亲,俱为一体。

    赐婚本来就是拉拢的意思,但这根子里还是朝廷在用大义来压制李四。

    君臣这一道堪儿是南都朝廷唯一能够派得上用场的东西。

    传承了几千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看似牢不可破,其实早不知被踩踏过多少回了。

    真正有了实力,尤其是到了问鼎的时候,什么样的联姻也没有用。

    他李四精明过人,能不明白这里头的意思?他李四要是真有了不臣之心,估计当即就会撕了这道圣旨。然后关了城门……再然后来赐婚的这几百人谁也别想活着见到明天的日头。

    姚明恭这赐婚使做的不易呀,其中的凶险老姚自己心里明白的很。

    这也朝廷和李四之间要摊牌的时候了。

    趁着李四还没有到巅峰的时候,能收则收,若是不能收,也比以后他羽翼丰满再解决要好一些。

    临来之间,老姚连遗书都写好了。并不是怕李四面对面的忽然翻脸,最可怕的是这淮西是李四的老巢,真要想让赐婚的人马遇到点“山贼土匪”或者别的什么“意外”,估计连个尸首也找不到。到时候他李四把脸儿一抹装委屈,谁还能真正把他怎么样了?

    所以老姚并没有说什么“李四速速接旨”这样的废话,而是把身子站的笔直,等着李四的反应。

    “臣,接旨!”

    李四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捧着圣旨。

    老姚和所有热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心里那块石头总算是放下来了:不管怎么说,这个飞扬跋扈的大帅总算是把圣旨接下来了!

    作为赐婚使,又同为东宫的老学官,都是太子门下出来的,姚明恭和李四说起来还算是正根子的同僚,终于办完了正事儿,这恭贺之词肯定是少不了的。尤其是这些赐婚的正使副使,都是满腹经论一腔锦绣,早就准备的贺词还能少了?

    还不等老姚等人说出这些没有营养的恭贺之词,李四的脸色可就落下来了,把老姚往一边儿一拽:“姚尚书……算了,还是叫老姚吧……”

    “你我都是东宫老人,李校典何事?”一看这情形,姚明恭就知道李四是有重要的话说,为了缓和气氛,还是使用当年的称呼。

    “这次赐婚之事,就只有你一人主使?”

    “算是我一人主使吧,李校典有话可讲当面。”

    李四追问:“你能代表了朝廷?你能代表了万岁?”

    越是这么说,姚明恭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仔细思考临来时候小皇帝的嘱托,郑重点头:“我可代表万岁……”

    这次的赐婚绝对不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办场喜事那么简单,这里头牵扯到的东西可就多了。大伙儿心里都心知肚明,看到李四语出如此,也并不是很意外。

    “如此甚好,既然老姚你能全权处置我就对你直说了,”李四在姚明恭耳边小声说道:“敢情一见殿下,有些事情还是当着你和殿下的面说清楚的好……”

    未婚之前就要见公主,在哪个朝廷也是于体制不和的事情。

    可李四和长平公主见的还少了?何况是这种情形之下的赐婚。

    “好,有请大长公主殿下……”

    屋子还没有生火,很是显得冷清。

    姚明恭和李四都是站在当地,只有一身宫装的长平公主端坐无语。

    因为还不到大婚的时候,长平公主也是寻常的宫装,又和李四很熟,也知道这个婚姻的性质,所以也不必做那些腼腆矜持的羞涩之态。

    长平公主很明白这场婚姻的重要,也知道当前的局面。心里虽然是紧张万分依旧极力做出平静的样子。

    “前边眼看就要大战了,咱们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说废话,有话我就直说了,得罪之处,勿以为怪。”

    姚明恭不清楚李四要唱哪一出,唯恐李四当面礼后面兵的再演一场《鸿沟会》出来,很是惶恐的等着李四说话。

    还是长平公主镇定一些,虽然这种是强装出来的:“此处再勿乱耳,忠诚伯有话可讲当面。”

    “赐婚,就不必多说了,肯定是政治联姻,这一层你我都清楚的很。”李四看着二人:“这是一步臭棋!”

    有的事情是能做不能说,有的事情是能说不能做,这本就是出于政治层面考虑才做出的赐婚之举。虽然大伙儿心里都知道,可被李四当面说出来,尤其是当着赐婚使和新娘子的面儿说出来,确实让人脸上有点挂不住。

    “为什么赐婚?”李四没有理会二人的感受,现在也不是理会这些的时候:“是怕我李四造反?是怕我夺了南都的那把龙椅?”

    这话说的太直接了。

    要是换个别人,说出这样的话来,后果可就严重了,斩立决都算是格外开恩了。

    可李四这么说却不一样。

    姚明恭也想不到李四说的这么直眉白眼,闹也不是怒也不是,一时间竟然僵住了。

    屋子的气氛顿时降到冰点,谁也不说话,沉闷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呼吸之声清晰可闻。

    “忠诚伯心思缜密,布局深远。眼下局面就是强枝弱干,非是朝廷怕了忠诚伯,而是不想忠诚伯做出什么不忍言之事,到时候亲者痛仇者快……”还是长平公主最先开口打破了沉闷。大明公主殿下当然不能说是朝廷怕了李四,而是做出谆谆教诲的苦口婆心状,先从小处着手:“若是本宫记的不错,忠诚伯小腿伤痕犹在,那是贼军破城之际为掩护我等先皇血脉之创。忠诚伯的血诚,莫说是朝廷,就是我这一介女流也不会忘记……圣君天子,怎么会怕了自己的臣下?只是忠诚伯已经行走在悬崖边上,一失足便成千古恨事,朝廷实不忍……”

    “打住,殿下,你赶紧打住吧。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李四可没有闲功夫和这个自以为聪明的小女孩儿抠字眼儿:“你说朝廷是爱我护我,怕我做错了事情,这才赐婚,这不叫怕?好吧,爱也罢怕也罢,咱们今天不是说的这个。”

    李四很郑重的说道:“我也不想和你一个女娃娃兜圈子,老姚也能代表了朝廷代表了圣上。咱们就该打开天窗说亮话,就算是赐婚了,我要还是想造反,你们有什么法子阻我?”

    “李四,你出此诛心之言,实是大逆不道。”老姚可是连遗书都写好了的,见李四这么一说,等于是把事情挑明了,书生意气一下子就涌上脑袋:“浑不念先皇对你之信赖,你若还有半点儿天良,当记的先皇殉国之前的嘱托……”

    一看到这种忠臣跳出来,李四就想笑,把姚明恭按在椅子上:“我说老姚,咱们这不是说事儿的么,你发什么火?发火有用?造反?我要是稀罕做皇帝在南都的时候就反了,还用等到今天?”

    这么一笑,气氛顿时缓和了许多。

    老姚还是气呼呼的,胸脯子不住起伏,却不象刚才那样暴跳如雷了。

    “朝廷啊朝廷,就是多心,真以为赐婚这种老掉牙的招数有用?”李四嘿嘿一笑,对着面前的这个小女孩公主说道:“我说殿下,很多事情或许你不会明白,可你也应该知道咱俩不是一路人,成亲对谁也没有好处。要不然这样吧,我给你找个说的过去的理由,你回你的南都,看上哪个如意郎君就下嫁过去,然后相夫教子过你的日子,朝廷里的事儿就不要掺和了……”

    长平公主对着李四忽然一笑:“李校典,未免忒小看天家女子了。”

    作为皇家女子,就应该有相应的觉悟,个人的幸福永远要为大局让路。

    至于是否情投意合,女子对婚姻是否满意,这些事情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笑话儿,尤其是在理学发展到近乎疯狂的这个世道,说这些纯粹就瞎扯。

    别说她一个女子,就是李四这样的“成功人士”,对自己的婚姻也不抱多大的期望。找个有共同语言的、有感情基础的女子为妻,在这个时代这本身就是很荒谬的事情。

    为了祖宗为了万岁,牺牲自己的个人幸福,在这个时代看来绝对是很神圣的。

    “行,算我没说。”就是李四自己也感觉和长平公主说这个实在是有点儿扯:“赐婚么,赐不赐的都是那么回子事情,不管怎么兜圈子转弯子,还得说到实力上来。”

    “我也不妨告诉二位,造反不造反,篡夺不篡夺不在我这里,”李四笑着一指南都方向:“全在圣上那边呢,所以你们没有必要怕我,应该怕咱们的万岁爷才是。”

    “李校典,你说的对,实力,实力决定一切。”长平公主气氛的说道:“你有实力,随便你怎么样,你就是说万岁是桀纣之君也由你,你就是举兵清君侧也由你,这还不是随你怎么说的么?”

    “哈哈,咱们的万岁要真是桀纣之君,我还真的就反了,就算今天不反,以后肯定也要反。”李四当面锣对面鼓的说道:“我就是真的要反你们朱家天下,也不必扯那么多幌子。造反就是造反,还有什么好掩饰的?”

    姚明恭面色阴沉,在这样的一个大忠臣面前张口闭口的造反,早把这老学究气的通身颤抖了:“你现在就可以说圣上是桀纣之君,你现在就可以兴兵叛乱,我今日就是要血溅五步……”

    “行了,行了,老姚,我知道你是忠臣,咱们今天不是说这个好不好?”李四都被这个老忠臣给逗笑了:“当今圣上确实不是桀纣之君,而且很有几分明君的样子。尤其是他的民本拿一套,是对是错还不好说,不过就凭着这一点儿,我也不能反。”

    姚明恭拱手向天“哼,圣天子自然是一代明君。你李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