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借力?”

    “自孙传庭大败之后,已无人能稍微阻挡闯军,甘陕尽落入其手中。坐拥西北,执戈百万,退可割据西北称孤道寡,进可横扫中原,改朝换代反掌之易”魏无牙微笑看着李四:“李兄弟有没有想过借李闯之力?”

    一抹锐芒在眼中闪现,李四霍的站起:“你是李闯的人?”

第28章 山寨版战略家() 
“我在河南混饭吃的时候,被刘宗敏抓住,逼不得已给闯军做了三个多月的马夫。”面对李四的厉声问询,魏无牙这老东西反而不慌不忙的从屁股后面抽出一把破烂不堪的折扇,完全不顾初冬的冷气寒风,学足了戏文里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模样。

    “所以你就替李自成来招揽我了?”李四冷冷的看着魏无牙。

    李闯本就是流寇,所以一直是招揽“志同道合”者,不论是山贼还是草寇,只要稍微有一丁点实力,都想收归旗下。从高迎祥高闯王到李自成李闯王都是这么干的,完全就是黑社会大哥的作风。正是因为这点,才造成中原遍地都是李闯旗号的局面。

    “你回去告诉李自成,他不过是只蝗虫,除了带来灾祸什么也改变不了。现在已经是秋末冬初,他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如今的李自成正如日方中,放眼天下难有敌手,如李四这般看轻李闯的人还真是凤毛麟角。

    如看怪物一般的看着李四,魏无牙忽然哈哈大笑。

    本是想着模仿戏文里卧龙的那种成竹在胸的笑容,奈何这老东西长是太过猥琐,一笑起来更是不堪,分明就是大老鼠的模样,眼神中还带着几分野狐的狡猾:“好,好的很呐,我果然没有看错人。普天之下能有此等格局气度的还真没有几个”

    不等李四说话,魏无牙就迫不及待的说道:“李闯刚愎多疑少谋寡断,贪小利而忘大局。其手下诸将更是贪财好色,以搜刮为能事,互相排挤各成派系,完全就是一盘散沙,终究难脱流寇本色。手下兵士并无战力,多为胁裹而来,空有百万之众,只怕也大事难成。以我来看,李闯若如以往一般一路席卷,或许可以风光几年。如今他得了西北有了根基,军士战将每思保暖,如此一来,李闯难当一败”

    “刚才你还说要借力于李闯?”

    “试探!那是试探一下李兄弟的眼光。”魏无牙看着李四的眼睛,努力装出更加严肃的样子:“现在看来,李兄弟还真是有成大事的胸襟,以后我就跟你混了”

    原来是来投靠我的,怎么搞的象是我要投靠你一样?还弄个狗屁的试探。做小弟就要有小弟的觉悟,从来就应该纳头便拜,哪里听说过混饭吃还要试探的?

    从历史的走势来看,这老东西说的不错。

    闯军并不是进北京之后才开始惊人的退化腐烂,而是从有了陕西这个稳固的根据地之后就失去了进去之心。闯军上上下下都认为到了享受的时候,所以才疯狂搜刮飞速退化,也就失去了闯军前期百折不回的气势。闯军前期之所以能够一次次被打败又迅速的发展壮大,就是有造反军不顾一切的精神支撑。若是李自成能够带领这支不想再打仗的乌合之众一直胜利下去,问题还不算太严重。可一旦战败,就再也不可能象以往那样雄起了。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依靠在北京的疯狂敲诈,闯军上下都成了暴发户。有了银子谁还会把脑袋别在裤裆里去拼命?结果在一片石战败之后,闯军就再也站不起来。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李闯潜在的致命硬伤,也算是个山寨版的战略家了。

    当然这老家伙的话也不能全信。

    魏无牙被胁迫着做了几个月的马夫,对闯军确实有更多了解,看出这支蝗虫大军的弱点,但这并不是舍弃李闯转投李四的全部理由。

    早年间,仗着和九千岁那点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关系,魏无牙确确实实风光了几年。但是崇祯上台魏忠贤势力的土崩瓦解,以前的风光不再。魏无牙勉强保住一条小命,开始长期的叫花子兼神棍的凄惨生活。

    这种生活也让魏无牙对大明底层的民众有最基本的了解,至少他知道百姓们想要什么。而老百姓想要的东西是大明朝给不了的,于是揭竿而起的反贼多如牛毛。

    大多数人为了填饱肚子这个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在忙着造反或者准备造反,魏无牙已经提前看到了天下大势之所在。

    大明朝长久不了。

    基于此,魏无牙主动投靠了实力最强的李闯。至于他说是被闯军胁迫,逼不得己才从贼根本就是胡扯。

    他想的是借助李闯的实力恢复自己往日的荣光,至于是谁做皇帝根本就不是他所关心的。

    只要自己能够回到从前那种荣光,管他江山姓朱还是姓李。

    但是闯军所表现出的那种农民军的劣根性,和闯军高层缺乏最起码的雄心让魏无牙很失望,也看清楚了闯军的本质:根本就是一群土匪。

    在闯军中晃悠的那些日子,魏无牙无数次试图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影响其上层人物,内心深处还做着因一言而上位的美梦。

    从骨子里是看不起牛金星等人,魏无牙认为自己比他们要高明的多,就算不能因为进言而成为整个闯军的军师,起码也要做个中层决策人物吧。

    梦想着成为军师级人物的魏无牙始终是个马夫。你说你一个马夫不好好喂马,整天想掺和军国大事,自然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结果就是换来一次又一次的鞭打,还有一回差点就被砍了脑袋

    无论闯军能不能成大事,自己是成不了大事了。一次又一次的毒打让魏无牙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

    李自成能不能做皇帝魏无牙根本就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的前途。

    魏无牙这样的人物,虽然混的连肚子都填不饱,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个朝不保夕的小人物有属于他自己的高傲。

    深感不能和闯军捆绑在一起的魏无牙趁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做了逃兵,和闯军脱离了干系。

    做了逃兵的魏无牙继续漂泊,虽然每每饿个半死,依旧如寻找猎物的饿狼一样寻找机会,寻找让自己发迹的机会。

    流落到怀来一带的魏无牙也听说了李四斩杀皇太极的传说,起初也不过是当个笑话看。听说小娃娃福临成为满洲皇帝之后,魏无牙立刻意识到关于李四的那些传说也不全都是传说,或许就是事实。

    这样的传奇故事经过发酵之后越发夸张,正面战败满洲精锐、大战三百回合战阵皇太极,逼的满洲人不得不弄一个几岁的娃娃出来做皇帝。等等说法经过众人之口早已和事实相差甚远甚至面目全非。

    皇太极的死活魏无牙懒的关心,但是一支能够打败满洲精兵的队伍,一个斩杀皇太极的英雄,种种迹象表明一股崭新的势力将要喷薄而出。

    这是一个机会。

    一直密切关注时局的魏无牙知道自己面临一个很好的机会:新生的力量肯定是需要人才的(自己就是个人才,魏无牙从来也不怀疑这点。)以自己对时局的敏锐和对明朝上下的了解,混个军师应该不难,与其给李自成喂马还不如投靠这种新生的力量,至少往上爬的机会要大的多。

    于是。

    饿着肚子的魏无牙如见火的飞蛾一般满怀希望来到了刀把村。

第29章 皇帝家也不富裕呀() 
来到京师的李四根本就没有时间做更加充足的准备,就被迎接的杨廷麟来去内都知监领取新的官衣。

    进宫嘛,总不能穿着路大嫂做的蓝布夹袄去见太子吧。

    看着都知监的小太监随手丢出的一套半新不旧的麒麟服,李四甚至怀疑这个小太监是不是搞错了。

    就算是李四再不明白宫里的礼仪,也知道太子校典是武官,怎么能和身为文官的杨廷麟穿一样的衣服?

    “东宫的官员都是穿这个的,不分文武。”杨廷麟很是尴尬的解释着:“朝廷实在是没有钱了,凑合着穿吧。”

    由不得李四不信,大明朝廷还真是穷到家了。

    如李四杨廷麟这样不是朝臣的内宫官员,朝廷甚至拿不出足够的经费来置办最起码的制服,只能把以前裁撤下去的厂卫制服拿出来充门面。

    锦衣卫?这都哪辈子的事情了?

    “朝廷不会真的这么穷吧?”李四实在不敢相信大明朝已经穷到如此可笑的地步。

    “哎,咱们这还算是好的,如今的皇后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呢。”

    原来十四岁的太子朱慈烺已经到大婚的年纪,按理说应该搬出内宫成婚的,可是他的皇帝老爹根本就没有钱,也不可能给即将结婚的儿子盖一座太子府邸,于是就动员太子他妈,也就是大明朝的皇后想办法。

    太子大婚可是大事情,没有一座像样的宫殿是不成的。可是皇帝都没有银子,皇后更拿不出钱来。身为母亲的皇后只好搬出懿安宫,把自己的住所给太子结婚用。

    虽说太子大婚之后要搬出内宫,可也要先把结婚的排场撑起来不是。

    布置装饰懿安宫的事情是由杨廷麟来做的,可是苦等了四个多月也没有拿到一文钱的资金,所以太子大婚的事情一直在拖延着,而杨廷麟也就成了地地道道的闲官。

    正因为闲的事情没有事情做,杨廷麟才被派去潮河所,于是才有了潮河兵败之后认识李四的种种桩桩

    从规模上来看太子居住的钟粹宫不小,就是有些古旧,正殿前的廊柱上漆皮都在大块剥落,给人的最初印象就是一座曾经香火鼎盛的古庙。

    进到钟粹宫正殿,就见到了崇祯一家人。

    李四也没有想到崇祯夫妇都在钟粹宫。

    虽然没有见过崇祯皇帝,但是光看那三十多男子身上的盘龙窄袖袍和双肩处织绣的两条金龙,就知道眼前这个身材消瘦面色晦暗的男人就是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崇祯。

    崇祯身边的那个女人脸色苍白,显得更加苍老。九龙四凤冠、金云龙纹衣这样最高规格的女装说明她就是大明的皇后,太子的母亲——周皇后。

    面对盛装而出的大明帝后,杨廷麟只是行了个简单的浅礼,然后示意李四赶紧见礼。

    李四实在想不到崇祯夫妇会在这里迎接自己,不过是太子的军训教官罢了,值得摆出这么大的排场?

    和正襟危坐的崇祯不同,周皇后则显得随和许多,虚扶了一把要下跪行大礼的李四,笑呵呵的说道:“这就是阵斩满酋皇太极的壮士李四,太子快过来见个师礼”

    一直站在崇祯身后的太子朱慈烺很顺从的过来,规规矩矩个李四行个师礼。在这个空当,崇祯夫妇也站起身子,象征性的给李四一个师礼。

    想象中应该是给皇帝一家人下跪磕头的,实在没有想到事情整个反了过来,这样李四都有了匪夷所思的感觉。

    在一旁的杨廷麟反而显出一副很正常的模样,偷偷给李四个眼色,示意这位受宠若惊的英雄坦然淡定即可。

    所谓的三拜九叩是满清鼓捣出来的奴化礼仪,在满清以外的朝代,除非是在祭祀祈天等特别重要的场合,见到皇帝也就是行普通礼节而已。尤其是在大明后期,朝臣甚至连跪礼都免了。

    于此相反的是,如李四这样的太子师,皇帝一家人在初见的时候反而要隆重的多。

    这是一没有奴才也没有主子的王朝!我做你们家的家庭教师,就要享受为师者应有的尊重,皇帝家也不能例外。

    一直都没有说话的崇祯终于开口:“关于酬李卿之功,朕亦思虑月余之久,仔细想来还是授以校典之职。太子乃国之未来,李卿应知朕之苦心”

    对于太子的几位老师,崇祯还真的下了大心思,都是千挑万选的一时俊杰。尤其是在个人人品方面,几位太子师几乎无可挑剔。

    由此可见崇祯对太子的期望之深。

    “今日首课,李卿开始吧。”

    按照当时的惯例,新老师的第一堂课家长是要旁听的。一来是检验老师的能力,再就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对于今天的这一堂课,李四早有准备,面对同样盛装的太子朱慈烺,李四很快就适应了为人师者的新身份。

    “无论是局部的征战还是两国相争,胜负取决的先决条件为何?”

    要想打胜仗,最先需要的是什么?

    “圣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逆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逆,顾”太子朱慈烺规规矩矩的做出回答。

    这样的回答让李四立刻抓狂,好好的一个孩子都学傻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这样的圣人理论完全就是唬人的鬼扯把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