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为了这个问题争执不下,更引来许多看热闹的闲汉,给哪一方帮腔的都有。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仿佛都是胸怀天下腹有良谋的苏秦张仪之辈,顿时展开一场空前激烈的大辩论。

    南都风物,自古如此。就算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村氓,也能把天下大事说的头头是道如掌上观纹一般,至于到底是不是那么回子事情,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就在南都百姓为了新朝的这次首战而担忧的时候,爆出一条天大的丑闻。

    前几天要大伙儿捐钱,说是要为王师助战,说是要置办兵刃铠甲。视天下为己任的南都百姓也都捐了,破家认捐的也有好几户。可那些银子铜板都被官老爷们给挥霍了,剩下的也分了个干净,都进了自己的腰包。

    这一下子,南都可就真炸了营,前几天还在为这些人鼓掌叫好的喝彩声,立刻就成为滔天的叫骂,吐沫星子都能让秦淮河水面涨起三尺来。

    “把助战的银子拿去摆花酒,这可是缺了八辈子的德了,生个儿子肯定没有屁眼儿。”

    “我日他个老娘的,这些人也不怕折寿,就敢把手伸进捐钱箱子。用大伙给前方将士的银子去院子嫖姑娘,老子亲眼看见的。”

    “让他们嫖去吧,老天爷都看着呢,肯定染一身的花柳病大毒疮回来,然后传给一家子,都他娘的遭了瘟才好,省的看见了恶心。”

    “老天爷?老天爷要是还睁着眼,就该立刻把这些玩意儿天打五雷轰喽。”

    “做官儿的把咱们老百姓当傻子了,拿了咱们的钱装进了自己的荷包,我呸,遭报应的玩意儿,都是些什么东西!”

    “不是说圣君在位的么?不是说国朝中兴的么?我看呀,天下我老鸦是一般黑,当官还有不爱钱的?看着打不过鞑子了,就把手伸到老百姓身上了。”

    就是一些读书人也实在看不过去,痛心疾首的叫喊:“恢复洪武太祖皇帝剥皮食草重典,惩治贪官污吏。长此以往,民心何在?国将不国呀!”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人调唆,反正这种事情总有人带头挑事儿。

    就是在这些人的带动之下,愤怒的老百姓们走上街头,大骂着砸碎了捐钱的木头箱子,把几个还在号召让大伙儿捐钱的狗官揍了个鼻青脸肿。

    “还让我们捐?吃屎去吧。”

    “老子就是把钱扔到水里,也不给这些狗官了。”

    “是这么个理儿,咱们省吃俭用攒这么俩小钱儿,还不够大老爷们去院子喝杯茶水的呢。”

    “早知道他们是去吃喝,是去嫖院子,还不如老子自己去嫖了呢。宁可把钱给了院子里的姑娘们,也不给这些狗东西。”

    和往常一样,朝廷的反应似乎总是慢一个节拍。

    直到事情闹的大了,老百姓们闹哄哄的砸箱子打狗官,聚集在一起骂大街的时候,朝廷才有了反应。

    “已着有司彻查助战银钱事宜,若有贪墨挥霍者,必严惩不贷。”

    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当然不能安抚愤怒的老百姓。或许真的是有人指使调唆,很多人开始聚集在御道上,大声叫骂着,让朝廷给个说法。否则就要叩请天阙,让万岁亲自给个交代。

    “若朝廷不给我们一个交代,我们就给朝廷一个交代!”

    已经有人喊出了危险性十足的口号,局面愈发混乱。

    在混乱当中,御道之东的富贵街区最先受到冲击,愤怒的人群开始冲击这些达官显贵的府邸,甚至出现了好几起哄抢事件。在混乱当中,愤怒的人群和各官老爷府上的家奴爆发剧烈冲突,一个多时辰的时间里,就是好几起流血事件。

    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仿佛一夜之间,老百姓们就不再信任新朝的这些官员了。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不得不接受许多官员的联名请求,出动宫卫,强行驱散人群。并且派遣宫卫保护这些官员的府邸,官老爷们虽是面如土色,总算是有了一丝安全感。

    “是时候了,”同样遭受愤怒百姓冲击的钱府之中,钱谦益钱老大人终于看到了机会。

第162章 宁静的太多了() 
第162章宁静的太多了

    当愤怒的民众冲进钱府。欲行泄愤之事的时刻,钱谦益钱大老爷一点也不恐慌,反而十分的期待。

    这是个机会,属于自己的机会。

    “请!”钱谦益不仅不加阻拦,反而开门揖让。

    钱府之中,无论仓房还是客厅,能打开的门都打开。就是上了锁的地方,钱谦益也把钥匙拿出来交到南都百姓手中:“我钱谦益是赃官还是清官,就请诸位南都父老一验真伪!”

    钱谦益这个人,好官好名半点也不假,却少有贪墨之事,尤其是被罢黜官职之后的这几个月,为了维持自己的体面,家里的钱财流水一般淌了出去,早就不剩下多少了。所以钱谦益根本就不怕民众进来,反而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成就属于自己的那一个事业。

    危机,对很多人来说就一个可怕的词汇,对于钱谦益这种时时刻刻都瞅着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不仅要看到这个“危”,更重要的是把握中蕴含在其中的“机会”。

    钱谦益如此洒脱如此大方的举动,反而让老百姓有点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看着这些情绪失控的百姓。钱谦益深知这个机会的宝贵,站立于阶上深吸一口气,高拱手作个罗圈揖,大声说道:“我知诸位父老为何而怒,也知列位乡亲因何到此。”

    钱谦益一指外面:“就是为了我大明,为了让那些赃官得到应有的报应,大伙儿才这么做的。”

    “天下极恶之辈,莫过于贪官、污吏、土豪、衙蠹等。此等人枉受圣人教诲,置天理国法于不顾,为一己之私,什么样丧心病狂的事情也做的出来。”

    想不到这个钱大老爷竟然如此大骂大明官场,确实让所有人有点愕然。

    不过这位钱大老爷说的也没有错,现在的大明朝是圣君在位,还闹出这样的丑事来,当然是那些做官的毛病。

    钱谦益的话语在很大程度上引起老百姓的共鸣。

    “南都父老,如今这世道,当官的都是些什么人?为官者不仅不思报效朝廷,不仅不思勤政为民,反而猫鼠固结,鱼肉善良。国朝上下,多少尸位素餐之辈,他们能为国出力?他们能为民出力?不!”钱谦益大吼一声:“他们不会!如今的官员,哪一个不是万亩千楹?哪一个不是锦衣玉食?我等父老兄弟供奉着他们。却为佃田租屋为奔波劳累,甚至为号寒啼饥而苦苦挣命!当时官宦者,哪一个顾到过天下的百姓?如此硕鼠之辈,或为中饱私囊,或为骄奢淫逸,做下多少丧心病狂之事!”

    “破人之产,骗人之财,种种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今日他们贪了助战的银钱,明日就要鬻人之子、害人之命、淫人之女。”

    “我南都父老受害久矣,早就积愤不平抑冤难诉。我钱谦益不忍看此乐土转为恶域,不愿看此怨气撼天沮地。宁舍弃此身家前程,也要为民请命。”

    “我愿带南都父老恳请当今圣上,再启太祖洪武皇帝之重典,严惩贪墨官吏,还我大明一个清平世界,再造一个朗朗乾坤!”

    钱谦益说的愈发大义凛然,劈手就把发冠扯下:“我这小小的乌纱宁可不要,我这血肉之躯可以不要,宁触怒龙颜,也要以死直谏万岁,惩治贪官污吏……”

    “好,钱大人为民请命,我等佩服的紧了。”

    “钱青天铁面无私,为国为民。”

    “万一钱大人触怒了圣上,要是丢了官,我们南都人养你。要是丢了命,我们南都人葬你……”

    这还什么都没有做呢,仅仅是几句高调,就博得了个钱青天的美名。就博得这么许多百姓的信赖,钱谦益可谓志得意满。

    为了把这出关系到自己身家前程的大戏演下去,钱谦益真如即将走上刑场的慷慨壮士一般豪迈万分:“东西我也是受朝廷罢免过的,如今又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儿,人微而言轻,恐难成大效果。一会儿我写个请诛贪官的折子,还请诸位乡亲父老联名其上……”

    钱谦益的何等是文采,眨眼功夫就是书就一一片慷慨热血的奏章,奏章上按满了红色手印儿,几乎看不到字迹。

    “够了,够了……”钱谦益拱手为礼:“父老乡亲在此等候,我钱谦益这就闯宫面圣,拼着性命不要,也把大伙儿的心思让万岁知道!”

    老百姓们感动的是一塌糊涂,鼻涕眼泪齐出,跟着大步前行的钱谦益走出老远,直到宫门处还不肯散去,就在外边眼巴巴的等着。

    钱谦益心中暗自得意。

    多少年了,大明朝就从来没有因言获罪的事情。东林人经常把调门拉的极高,指着皇帝的鼻子大骂昏君的事情早不稀罕了,怎么可能获什么罪名?更没有什么“拼着性命”的风险。

    在大明朝,尤其是明后期的几个皇帝任期当中,言官们经常在朝堂上当面大骂皇帝是昏君。皇帝还真不敢加罪,要不然就坐实了昏君的名头。而骂人的呢,不仅没有什么损失,反而会得到直言铮臣的美名。于是就出现了万历年间,争着抢着领廷杖的局面。要是没有被朝廷打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清官。

    也就是这股子风气,让以东林为代表的人们常出惊人之语,其实就是为了赚取眼光和名声而已,真正的事情也没有做过多少。

    说的比做的多。说的比做的好。反正他们也只管说不管做,明末的这种风气极重。

    钱谦益面色之上都是慷慨,其实心里早乐开花了:这可是实实在在为民请命的好事儿,最好是能触怒了皇帝,最好是再吃几棍子,如此一来,这政治资本可就厚的多了……

    宫门之外,无数的老百姓可都眼巴巴的等着呢。

    眼下这种世道,就没有不爱财的文官,更没有能打仗的武将。好不容易出了个能征善战的忠诚伯,也让朝廷排挤到了淮西。好在还有这位一身正气的钱大青天,还能为老百姓们说句话儿……

    一听说钱谦益为了老百姓的事情,连乌纱也不准备要就闯宫而去。自从靖难之后,这可是南都几百年没有过的场面,登时就召来更多看热闹的人流。

    等钱谦益出现在五龙桥上的时候,立刻就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这种感觉真好,也让钱大老爷意气风发。心里是高兴的了不得了,可脸上还得装作十分疲惫的样子,对着这些迎过来的百姓,长舒一口气道:“一干墨吏格去官职,发配琼州,永不叙用。钱某以死力争,拼着官职不要,终于争来了这个结果……”

    皇帝妥协了,赃官惩治了,这可都是钱大老爷的功劳哇。人群之中,顿时爆发出齐整的欢呼。

    面见圣上的时候,钱谦益夸大其词恸哭伏地,高调也唱了不少,就差当面说兴武小皇帝是在世的桀纣了。可偏偏小皇帝就是没有发怒,更没有拿打棍子来打,这让钱谦益多多少少还是感觉有点美中不足。

    要是自己出场的时候,身上再带点伤的话,这出戏可就完美了。

    “武有忠诚伯,文有钱谦益,我大明中兴有望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心热的喊了这么一嗓子,众人皆是跟着高呼起来。

    钱谦益真是大喜过望。这才注意到自己就站立在护国英烈碑旁,不知不觉之间,自己竟然和李四齐名了,这可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赶紧正正衣冠,面色之间十分郑重,对着护国英烈碑就是一个大礼:“万千英灵为我大明化身为神,我等生者敢不战战兢兢?如此大好河山怎么容得贪官污吏为祸国民……”

    这么一来,钱谦益算的默认了和赴死军并驾齐驱的姿态,赴死军的英灵们付出了生命。这才有今日南都的繁盛。钱谦益是准备接过赴死军的责任,要和那些贪官污吏们周旋到底了。

    这护国英烈碑,乃是南都圣地。尤其是现在民情激昂的时候,钱谦益唱了这么一出,好像真的就和赴死军一样的舍身为国的大忠臣了。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钱谦益是最大的赢家。

    从捐献的银钱当中抽取一部分为自己所用,其实这也是相沿成习的惯例。几十年来大伙儿都是这么干的,只不过这回做的有点过火而已,从官场的角度来看,也不算是怎么了不起的事情。可钱谦益抓住这个机会,在把一干同僚踹倒的同时自己却人望飞涨,犯了官场上的大忌讳。

    钱谦益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还能不清楚这个?可要往上爬必须得这么做,捞足了民心人望不说,肯定还能把官职升一升的。尤其让钱大老爷后悔的就是准备不足,当时要是能再准备一口棺材给自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