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申天变-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太简单了,只要呐喊几声把叉子一端,立马儿就有成倍吓破了胆子的敌军投降……

    经过这么一场不完全算是战斗的战斗,新兵的战术虽然没有什么提高,可士气却陡然高涨,一个个哇哇叫着往前冲,仿佛那日月血旗只需一指,就已经胜利一般。

    在这一战中。孔有德表现的尤其突出,他遣人联络的那些新附军,多是斩杀了督战的满洲兵之后成建制过来投诚的。对于这些人,赴死军也有所准备,各项事宜做的也比较妥帖,算是少了许多麻烦。

    粗略的估算一下,光是在这一战中投诚过来的就是没有两万,也不会差的太多。多铎手中剩余的新附军虽然依旧有相当数量,可再也构不成什么战略用途了。

    接收看官这些俘虏的事宜还是让周文远手下的那些西贝赴死军来做。

    那些本就不是军人的老百姓穿着土黄色的赴死军军装。本来对这些俘虏还是心存恐惧,可战旗一插,俘虏就是乖乖的聚集起来,温顺的象一群老绵羊。心里的那点恐惧也就跑的干干净净,端着叉子大声吆喝,象放羊一样驱赶着俘虏到达指定位置,还真的有那么几分样子。

    要是按照周文远等人的意思,这些新附军俘虏如此之多,留着也是个潜在的祸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学一学当年的白起坑降卒,一股脑的都杀掉,省的以后有这样那样的麻烦。还可以让天下人看一看赴死军的手段,以血腥震慑所有敌人。

    里里外外这可是好几万人呐,虽然早就清楚周文远的狠毒,可也没有想到竟然到了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行,这些新附军以前是咱们的敌人不假,可现在已然归顺,就杀不得。”李四说道:“若是悉数格杀,天下那么多为鞑子卖命的汉军,以后必然视新附军为生死大敌……”

    以李四的个人威望,只要他否决了的事情,谁也办不成。但周文远可不是丁乙、路涧之流的勇夫。心里的弯弯道道儿也不知道有多少。明打明的杀,李四这一关肯定是通不过,只要人在赴死军手里,周文远就有许多法子把这几万人送人死路。

    用叉子顶着,把新近归降的俘虏遣到前面,让他们为赴死军开路,死多少算多少,反正也没有人心疼。这样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榨取这些俘虏的价值,还能抵消赴死军本身的伤亡,绝对是一举两得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儿。

    说白了就是拿俘虏当炮灰使唤。

    多铎不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嘛。

    李四还是微微摇头。

    这些俘虏战斗力确实是有,也不是不可以拿去当炮灰儿用,可那么做的话,肯定不能发挥出其全部价值,简直就是在浪费。

    真要是说和赴死军并肩战斗,如孔有德手下那点少的可怜的人马或许还可以考虑,因为他们策反了更多的新附军,已经不可能再走回头路,只有死死的捆绑在赴死军的战车上。

    可这些俘虏要是驱赶着上战场的话,会不会再次倒戈不敢说,心里肯定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大伙儿都是人,都是为了一条活路而挣命,又是新附过来,这么做如何能够稳住他们?

    杀了不行,当炮灰也不行,抓了这么多俘虏过来还有什么用,总不会是抓回来一群祖宗供着的吧?

    俘虏自然是有俘虏的作用,如此大战,放着俘虏不用,李四的脑袋就真的是有毛病了。

    可用法也有许多种,自然要选择最有实际效果的那种。

    “这一战已经到了见真章的时候,定要全歼鞑子生擒多铎。”这一战敌我力量对比已经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只要不出什么大的纰漏,已是胜券在握,唯一追求的就是战果的大小了:“各营就地休整备战,马步营全力侦测,大小异动,立即报我。”

    “是!”

    士气如虹。

    横扫中原之时,清军是何等的嚣张;合围扬州之时,多铎又是何等的狂妄,今日终于到了决战的时候,也该让鞑子尝尝铁桶合围的滋味儿了。

    “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戳戳点点,也该咱们赴死军抖威风了。”

    “什么三十年,用得了那么久?从扬州过来这才几天?这就叫眼前报见的快。”

    在赴死军信心爆棚的时候,右翼淮扬军带指挥使史德威飞马而来,风一般奔驰而至。

    一纵身跳下马来,单膝跪在李四面前:“我家史督师在天之灵渴望今日已久,决战将至,淮扬军恳请首战,以洗雪扬州之恨,以报我督师之仇,忠诚伯万勿拂我淮扬健儿之一片血诚……”

    李四仰首向天,仿佛是在极力寻找那一片属于史可法的云彩。

    自南都大战开始之日,史德威数次请求首战,都被李四驳回,心中热切可想而知。

    李四只是看着天,良久方才说道:“史公忠义足耀千秋,我等后辈莫不仰视。今日史公余部血诚依旧,李四焉敢却之?决战之时,淮扬军为先锋……”

    “谢忠诚伯成全。”史德威也是条精壮威猛的汉子,闻得李四所言,眼里的热泪当时就流淌而下。

    “此一战,是为江南决战,有进无退,无论是你淮扬军还是我赴死军,若有迟疑不前者,军法处置。”

    史德威被李四激的胸中热血都要喷薄而出:“首战用我淮扬男儿,必亲擒多铎狗贼,以贼子颈血祭奠督师在天之灵……”

    “速去准备。”

    史德威飞身上马,一骑绝尘而去。

    李四大做远眺状凝视远方,似乎是想起了与扬州同殉的史可法,眼中满是水光。

    若是老神棍在身边的话,又要怪声怪气的称赞忠诚伯的好演技了。

    是不是在演戏,也只有李四自己心中有数。

    在无数次煽情与利用之中,李四的心中多是精密计算和准确把握,早已练就一幅冰冷的铁石心肠。可究竟还有多少真情是为了热血或者忠义而存在,就谁也不知道了。

    与此同时。

    南都保卫战已经到了最凶险的时候。

    要不是南都城墙的高大和坚固为世间之最,要不是城上火炮数量众多,清军早已攻克。

    即便是如此,嗷嗷怪叫的鞑子兵依旧是两度撕开防线冲上城墙,要不是杨廷麟和卢九德不顾一切的堵截,又有一百多名赴死军战士甩出铁黄瓜,不论敌我一通乱杀,这会的工夫清军早就上来了。

    卢九德披头散发双目如火,厉鬼一般不住嚎叫,本就尖锐的太监嗓音竟然象灌满了沙子似的暗哑,正疯狂的高喊:“还有人没有?再调些兵力上来……”

    哪里还有什么兵力。

    清军以迅雷烈火之势击溃京营,确实让许多人都意想不到,城防也来不及做周密布置。眼下清军倾尽全力的攻城,大有势在必得之势,如此紧急如此仓促,就算是民间抽调民夫丁壮,显然也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巡街的快捕站班的衙役都调上了,就是监牢狱中是囚犯也被赶了上来,只要能够守得住城墙,除谋逆外皆是特赦。

    都成了这个样子,谁还肯留什么兵力,能上来的都上了。

    “鞑子又上来了。”

    随着一声变腔变调的高喊,又一拨清军大举攻至。

    和前几次一样,还是密集如雨的箭矢覆盖,也数不清几千几万支羽箭带着让人心悸的锐声,如乌云一般压了过来。

    好在大伙而都有了点经验,还知道倚仗地势躲闪,伤的人也不算太多。即便是这些经验,也是许多人用生命换回来的。

    南都城墙多是用坚固的石块堆积,以糯米汁灌缝,从人身上流淌出来的鲜血根本就不得渗透。只是在一双双大脚的踩踏之下,逐渐在低洼处汇集成一个个小小的血潭,然后慢慢凝固成软豆腐皮的半流体,再被匆忙奔走的脚步踩踏的稀烂……

    角楼的门楣上插满了羽箭,怕有百十支之多……

    此城一破,城中百十万人口皆有灭顶之忧,大明最后的抵抗核心将荡然无存。也有许多百姓上来助战,虽不能直接上阵杀敌,终究可做些运送伤病担土递石之类的事情。

    城头上的神威铜炮击发频率已达极限,烫的不可经手……

    这一次鞑子攻的分外猛烈,满洲辫子兵组成敢死队,赤裸着膀子就往上冲。

    城防早已残破不堪,,四下冒风八方是险,杨廷麟和卢九德忙着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到处救火,还是被鞑子从西边攻了上来。

    “鞑子上来了!”惊恐之极的尖叫声中,满洲辫子兵跃上城头,亡命劈砍,身后更多的清军疯狂上涌。

    下头的辫子兵显然已经发现了这个缺口,如密集的蚁群一般密密麻麻,攀着云梯源源不绝的上来。

    清军阵中战鼓之声愈发急促,绵绵密密如敲打在众人心头,催促辫子兵继续突破。

    辫子兵也真是发了狂,忘却了生死,不要命的往上爬,只不过眨眼的功夫,就已经聚集起百十号之众,迅速拓展开来,在城头开辟出一大块地盘。

    “堵住,给我堵住,”卢九德披头散发形同恶鬼,一脸是血的高声尖叫。

    “赶鞑子下去……”杨廷麟抽出腰刀高喊,回首处,身后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完了,南都不保。”

    就在这个当口,一道火一般红艳的身影大吼一声,纵身跃上:“狗鞑子,让你们知道施爷爷的厉害……”

    身后几十名同样身穿无袖红衣的汉子紧紧跟上,各挺武器奋勇扑上,和辫子兵战成一团。

    杨廷麟这才看清楚,这些人身上的无袖红衣竟然是大明朝的囚服。

    这些人是刚刚才从监牢狱中提出来的囚犯。

    为首的汉子身材魁梧,面上络腮短须几乎遮了半张脸,恶眉恶眼的大叫着。手里是一柄只有两尺三寸的小片刀,舞动起来如毒蛇一般,瞬间就刺进辫子兵的胸膛。

    紧接着又是几十名身穿衙服的快捕加入,和这些囚犯并肩作战,共御强敌。(快捕也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捕快,其实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要是把通常意义的捕快比喻成警察的话,那快捕就算是和飞虎队差不多的角色了。再想的模糊直白一点,可以直接理解成武警——作者按)

    大战一直在继续,但这个缺口处的肉搏无疑最为血腥惨烈。

    姓施的囚犯身形虽极是高大,却不倚仗力量的优势,手中小片儿刀糅合了峨嵋刺和透骨锥的招数,重削刺而少劈砍,和满洲辫子兵的重头大刀完全是就两个极端。

    重头刀刚猛无匹,力道浑厚,大开大合间完全就是兵家战法。而小片儿刀则完全是穿插闪避,走灵动的路子,把江湖绿林中的招数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种两军混战之中,江湖殴打拼命的路数根本就不适合阵前厮杀,尤其是鞑子的辫子兵很注重配合默契,进退之间依足了军阵路数,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冲上来的几十个红衣囚犯眨眼之间就死伤过半,那姓施的囚犯也不讲究什么团体配合,完全是依靠武艺的精湛,已突入辫子兵阵中十几步。

    闪转腾挪之间接连伤了几个辫子兵,手中小片儿刀把灵动发挥到了极致,根本就不和鞑子的重头刀做任何的招架迎击,而是在间不容发之际行险弄巧……

    杨廷麟趁机招呼二十余名士卒过来堵截,攻上城头的鞑子兵一时间也施展不开。

    城下战鼓催的更急,疯狂呐喊的辫子兵正连绵不绝的攀援而上……

    缺口处聚集的清军越来越多,红衣囚徒深陷阵中已难以脱身。身前身后俱是呼啸而下的重头大刀,若不是仗着灵巧诡异的身法,红衣囚徒早已横尸当场。

    “施义速退。”大喊声中,一身穿衙服的快捕头目杀入阵中,和叫做施义的红衣囚服背对背的并肩作战。

    一快捕,一囚徒,正浴血并肩。

    这施义乃是草莽巨寇,仗着一身精湛武艺四下寻人比试,更造无数杀孽,光是南都城中就有三条命案。

    侠以武犯禁,朝廷自然是容不下这种整天提着刀子和人生死对决的游侠儿,数次缉捕,终于在今春将其擒获。

    那把不起眼的小片儿刀已淫浸了施义十几年的苦练,又是家传的功夫,当真是鲜有敌手,就是在擒获此人的过程中,也有数名官家快捕殒命当场。

    下狱之后,此等悍匪自然受到快捕们的重点“照顾”,重刑苦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施义自然对这些快捕恨之入骨,虽是背靠背的同力御敌,依旧是满口喝骂:“施家爷爷的刀法天下无双,用不到你这官府的鹰犬来虚情假意的帮忙……”

    “放屁,你倚仗武艺高强身背数条人命,我等官差捕你也是依足了国法律条。”快捕头目大声道:“若你真是天下无敌,就把鞑子都赶下去,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