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仙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道仙机-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曹操没有诸葛亮学得精通,没人家理解得透彻,火烧赤壁就来了,五十万大军被葬送,家底全被败光了。

    赤壁之战败北后,曹操回到洛阳,在书房中苦读丹经,当翻开这一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时忽然跳起来哈哈大笑,却笑得苦涩。

    他的部下感到奇怪,就问曹操“你这五十万大军都被烧完了,败得如此窝囊凄惨,你高兴个什么劲儿?”

    结果曹操只回答“我下了这么大的本钱,半壁江山都丢了,只是弄懂了丹经里面的两句话,代价真是大的不得了啊!”

    戴武听得如痴如醉,太玄道人讲故事很有一套,见解独到,而且句句在理,有理有据,让你不得不信。

    虽然这些东西戴武没有研究,但他这个程度,看天气只是小菜,无师自通,他想知道的是这个般若智慧,到底是怎么来!

    “太玄道友,你我同为二果斯陀含,我见过其他二果罗汉,外界少林寺有个修悟者道的二果,叫赵得柱,他也有般若智慧,青城山的剑仙,不过降龙伏虎境界,也有般若智慧,不过他是搞剑的,剑心通明,和般若智慧一个道理,你们为什么能有这个东西,而我却没有呢?”

    戴武看着太玄,问出心中的疑惑,他已经是二果极限了,别人都有,偏偏他没有,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道友莫急,其实这个智慧你已经有了,至诚之道在身,可以通神,只不过想把这个东西觉悟出来,需要一个契机,但你要把前提条件摆好,这种智慧,一定要心灵宁静到极点,再加上那么一点点小觉悟,它就来了!”

    太玄摸着山羊胡,眼光中满是智慧,却答非所问,只说你差一点,却不告诉你怎么得来,听得戴武心痒痒。

    看到戴武脸皮抽搐,好似牙疼的样子,太玄道人哈哈大笑,接着说道:“所谓般若智慧,只在把握当下这一刻自己的念头,把握自己的这一念,讲话是一念,我要坐,也是一念,我要说,还是一念,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身处何种状况,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当下一个觉照,一念清明,明明了了,不为事惑,不为物迷,把握得住自己,把握得住天地,你的般若智慧就来了!”

    听着太玄道人吹牛,大道理讲得牛掰,但都是理论,没有具体的修证方法。

    说来说去,想觉悟出版若智慧,看也不看,什么都知道,还是要靠自己悟。

    不过戴武听他讲了半天,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要把握“一念”,以清净为根基,把握这一念,当下觉照,你就有般若智慧。

    最后戴武听太玄吹得耳朵都起茧了,你要不打断,他能给你吹十天半月,纯粹浪费时间,他的时间宝贵,只有十天就得回去,所以直接开问:“你就和我直说,我怎么能觉悟出这个智慧,求道友指点一条道路!”

    太玄道人哈哈大笑,看着戴武不耐烦的模样,实在罕见,修养高到人生十毒都快断开的戴罗汉,也会心烦,实在有意思,将来等他证了阿罗汉果位,这牛比算是有的吹了!

    “道友,你生来具有大福报,天定人选岂是等闲,而且你善于布施助人,帮助过很多人,你自己却不记得,其实你的福德资粮早就摆在那里了,你自己却看不见,这种应无所住的境界,太玄佩服!”

    太玄道人又说废话,看得戴武心急,举手做威胁状,开口说道:“再卖关子我打你啊!”

    太玄这次笑得声音更大,十分开朗,不过却突然正襟危坐,收敛笑意,为戴武解惑:“道友曾助过孔家后人,何不去山东看看,孔圣帛书,足以圆你所求!”

    听到这话,戴武突然安静下来,脑海中出现孔令觉的模样,这个百岁老人,硬要称呼他为恩师,他甚至受了孔令觉一拜,两人有了师徒名分,后来在朝圣前,他想过去看孔圣帛书恢复修为,却被自己硬压下这个念头。

    现在,确实该去看看了。

    “多谢道友指点迷津!”戴武向太玄行抱拳礼,心怀感激。

    “圣人不必如此,你救我武当山一脉,于我等有大恩,能帮助于你,我心里也痛快啊,道友快去吧,早些悟出般若智慧,天地日月,人文轶事,看也不看,什么都知道,何等痛快!”太玄道人挥斥方遒,讲得戴武热血沸腾!

    “道友,告辞!”戴武不再废话,站起来对太玄行了一礼,转身就走。

    出了福地,戴武发动缩地成寸,向山东曲阜赶去,孔令觉自然在孔子的故乡。

第353章 孔家() 
此刻的孔令觉正坐在书房中读书,面色红润,眼泛精光,大儒气质外显,身穿唐装,看到精彩处时哈哈大笑,但看到伤心处时,脸色一正,神色严肃,眉头一皱,厚重的气势外露,充分说明了圣贤境界的“雷霆雨露!”

    而他手里拿着的,是一本武侠武道仙机,书中的故事,和他师傅戴武很像!

    却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传来无数“叽叽喳喳”的喜鹊叫声,打断了孔令觉的思绪,放下书籍,打开窗户一看,只见屋外好似成了喜鹊窝,树上,地面上,房檐上,足有百只喜鹊在鸣叫。

    孔令觉一看这情况,立马晓得有大人物上门,心中一寻思,顿时眉开眼笑,哼着小曲,心情极好,喊了一声:“来人啊!”

    外面立马有佣人进门看着孔令觉。

    “去把我那些徒子徒孙都叫回来,今天我师傅上门,让他们前来迎接,就算只是混个脸熟,也有大好处!快去!”孔令觉虽然百岁了,但身体足够硬朗,甚至看着像中年人,完全不显老态。

    而佣人已经傻了,呆呆看着孔令觉,满脑子都是三个字“我师傅!”

    在他心中,孔令觉已经是牛掰到不行的大人物,文学界泰斗,国学界大师,著书立说,天下闻名,同时武功高超,威震武林,是真正的“大师!”

    每天前来拜访的人不计其数,身价百亿的富豪,高官巨贾,国术高手,都只为能得到孔令觉的一句指点而骄傲,但好像没谁能让他“网开一面”。

    孔令觉百岁的人了,竟然还有师傅,而且还活着,那得多少岁,得牛比到什么地步,除非是神仙中人!

    心里这么寻思着,佣人也兴奋了,一溜烟跑去打电话,把孔令觉的儿子女儿,孙子,曾孙子,玄孙,各行各界的人物都有,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快赶回来,这些人问为什么,佣人只回一句“他老人家的师傅要来!”

    众人一听孔令觉有师傅,而且要来,顿时也如佣人一样,傻了,然后二话不说,就算正在签大合同的都不管了,撒腿就跑!

    当戴武循着感应,来到孔家门外之时,却见高门大宅外面已经排成长龙,孔家的人按辈分排列,由大到小,由老到嫩,分别排队,足有二百多人,各个站得笔直,寂静无声,相互间不交谈,很有素质。

    这幅大场面早就有周围的邻居惊动了,全都围在远处看戏,甚至还有前来拜访的人,看到孔令觉带领全族人站在门外,似要迎接天大的人物,也不敢上前打扰了,怕恶了孔令觉,留下不好的印象。

    当戴武无声无息的出现在孔府外时,如同天降,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但就那么凭空出现在眼前,如此突兀,不知来去。

    唯有孔令觉看得明白,他不是肉眼凡胎,好歹是圣贤,能够看到戴武淡淡的身影,快到极致的速度,连声音都没有。

    “孔令觉携全族,恭迎恩师!”孔令觉没有抬头看戴武,只是感知给他传递消息,知道眼前这人是恩师。

    他的话音落下,顿时孔家所有人,跟着孔令觉的动作,齐刷刷往下跪,四肢着地,脑门磕地面,是真磕,心带恭敬,给戴武磕头,因为他们晓得老祖孔令觉的厉害,能当他师傅,绝对是神仙中人,当受此大礼!

    戴武怎么敢受这种礼节,向旁边闪了一步,如同瞬移。

    二百人啊,那个气势真是了不得,整齐划一的动作,震慑人心,让周围的看客不自觉心中一紧,变得肃穆,瞬间闭口不言,不敢再如市井小民一般乱说乱论,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

    等到孔令觉等人起身,看到戴武站在一边,明显没有受他们大礼,众人暗道高人的气度就是不一样,这修养,让人折服。

    “恩师,里面请!”孔令觉屁颠屁颠跑过来,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当看到戴武碧眼方瞳,面如冠玉,脸上好似整容,变得无比可爱时,就是一愣。

    他这位师傅果然不一般,进步这么大,都快成传说中的神仙了!

    这次戴武没有再推脱,顺着指引进入孔府,身后孔家子孙成排,一队一队跟着,场面恢宏。

    来到客厅,大家族的气派就是不一样,布置的古色古香,戴武和孔令觉同坐主位,孔家有资格相陪的,只有嫡系十二人,坐在下手位置,偷偷打量戴武。

    “恩师,上午之时喜鹊压枝头,我就晓得您会来,最听您的传说不断,能够放下身段走朝拜路,圣临凡间,行走天下,结交神仙中人,真是让令觉佩服!”孔令觉亲手为戴武倒茶,敬意十足。

    “哎,往事不必提,孔圣确实厉害,你孔家昌盛了七十多代,到了你这一代更显辉煌,子孙福德广大,事业非凡,厉害呀!”戴武看着下方的孔家子孙,一眼下去,就能把这些人的一生看透,都是大福之人,各有成就。

    “恩师说笑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向来不管他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就算你当了乞丐,我也不管你,只要你不做非法之事,败我孔家门风,由得他去”孔令觉扫视了一眼孔家子弟,威势厚重,这些子孙根本不敢和他对视。

    两人交谈了一番,然后孔令觉介绍了嫡系子孙给戴武认识。

    戴武对每一位都很和气的点点头,在他这里,没有见了后辈要给礼物的说法,你们能与我相见,以后有困难,我肯定是能帮就帮,这已经是给你们最好的礼物了。

    之后孔家子弟散去,孔令觉领着戴武逛了孔府,来到祖祠,这里供奉孔子像,戴武入乡随俗,拜孔子,而孔子像手中捧着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盒子,密封的,里面就是孔子亲手书写的帛书。

    这东西经过两千年时光,早就腐朽了,想保存得好,必须用密封的器具,把空气抽干净,弄成真空,这帛书才不会继续腐朽。

第354章 孔圣帛书() 
“恩师,我家祖师孔子的这些帛书,都是他对易经的研究心得,他亲自书写的报告,叫做系传,外界也有流传这个东西,但那已经不是原貌,被唐代的李阳冰瞎注释,自逞臆说,改得面目全非,已失其味,我也懒得出面纠正,真正的东西,咱们自己晓得就好!”

    孔令觉为戴武解释,在戴武拜完之后,他自己也拜,三跪九叩,然后上香祷告,从案几上拿起一个竹签。

    这是要卜卦,要询问孔子的意思,这个帛书,让不让戴武看。

    如果是正面就算同意了,如果是背面,那不好意思,圣人亲来也无用,再“圣”你也大不过孔子,就算戴武对孔令觉有天恩,但规矩不可坏,尤其是儒家,特别注重这个,规矩比人大,礼不可废。

    太玄道人说戴武福报无量,真不是吹的,就连孔子也看他顺眼。

    孔令觉把竹签捧在手中,准备往天上抛,却有超常感应化现出来,这竹签没等他往天上扔呢,就自己从他手中飘出来,完全没有缘由,更没有人使神通,就那么飘在空中。

    然后“啪”一声掉在地上,只是很普通的竹签子而已,却砸出了天大的响声,仿佛地面都震了一下。

    而且这个竹签落地,不往起弹跳,就那么正面朝上,完全忽视物理规律,一般很轻的东西掉在地上,他总要再弹起来两下,才会让力量消失。

    而这个签子,就那么贴在地面上,一动不动,正面朝上!

    戴武一看这场景,立马心中恭敬,晓得孔子显圣了,弯腰鞠躬,嘴中默念:“多谢孔圣提携!”

    就在他默念完这句话之后,孔子像手中捧着的那个玻璃盒子,竟然无风自动,没人操控它,就自己飘起来,向着戴武飞过来。

    而戴武保持弯腰的姿势,两手向前摊开,做出捧东西的姿势,只见那玻璃盒子落入他手中,看的孔令觉有些发呆,这等于是孔子亲手把东西交给了戴武。

    他们孔子弟子看这个帛书,几千年下来,也没见过这么神异的场景,他这恩师戴武,面子真够大!

    戴武再次鞠躬谢过,然后才和孔令觉退出祠堂。

    来到书房之中,戴武先是把手洗了一番,尽管他的手干净的不得了,但这是规矩,看书前一定要洗手,这是对书的尊重,更是对知识的敬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