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号球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十三号球王-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指导让你来接我的?”韩森对张琳凡的到来感到意外。

    “废话,不然我怎么能知道你这班飞机来。”张琳凡呵呵一笑,“怎么样,国脚同志,这次四国赛打的够帅气啊!”

    韩森摆摆手:“都过去了,别说了,一说我一身鸡皮疙瘩,对了,我们去哪?我住哪?”

    张琳凡带着韩森往外走:“这你就别担心了,我们去基地。”

    拥有坚实基础、今后将作为俱乐部训练和生活基地的根保足球基地,正式成立于2000年,它坐落于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南首,占地约100亩,周围由300亩森林和两条小河环抱,离市区较远,隔断了喧嚣,让球员们安心练球。

第八十五章 亚洲金球() 
跟着张琳凡打车兜兜转转来到徐根保足球基地,眼前的开阔景se,顿时让第一次来到基地的韩森眼前一亮,基地内拥有三个半标准足球场、一个由德国进口的人工草皮铺设的室内足球场。此外还建有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足球宾馆,集观光休闲功能于一体,创造盈利以支撑培养未来足球明星所需的庞大资金。

    “这个基地从2000年开始建的,现在已经被上海旅游局列为上海市观光景点了。”张琳凡像个导游一样给韩森做介绍。

    两人到基地门口下车,门口竖立着几块形态各异的石碑,上面有领导题字,一个是“严格训练,强化管理,重在育人。”落款是龚学平。

    “龚学平是谁?”韩森小心地问。

    “上海市人大主任。”张琳凡说,“你今天晚上就可以看到他了,球队今天让你来是有道理的,今天是上海市zfu给我们球队办的庆功晚宴。”

    韩森哦了一声,然后又看到另外一个题词:“足球明星的摇篮,走向世界的希望”,落款则是伍绍祖。

    “这个你总知道吧。”

    “知道,以前的国家体委主任。”韩森还是在看着题词。

    “怎么,这几句话对你触动很大?”张琳凡调侃着问韩森。

    韩森目不转睛地说:“不,几个毛笔字写的不错。”

    张琳凡顿时满头黑线。

    在张琳凡把韩森带到基地宿舍住下后,韩森则一直到了晚上的2007全国乙级联赛冠军上海东亚足球队夺冠暨冲甲成功庆功会才再次见到了徐根保。庆功会在上海东亚富豪酒店举行,张琳凡说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包括一名副市长杨定华出席庆功会并讲话。庆功会上,上海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上海市足球协会主席于晨宣读了上海市足球协会对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的表彰决定,上海市足协和东亚集团各给球队30万元的嘉奖。

    领导讲话完毕之后,就是传统的中国式酒席,韩森和张琳凡等一伙十仈jiu的小孩坐一块,虽然自己也大不了几岁,但是总觉得拉低了年龄层次。

    “韩森,你总算来了。”并没有随球队同行的徐根保,在与众领导寒暄之后,笑吟吟地走到了韩森面前,“来,陪我去敬一圈酒。”

    跟着老板出去敬酒,本来这应该是俱乐部里面大佬级别球员的光荣使命,但是大佬张琳凡二十岁不到,估计说个客气话都难,而韩森不仅是正牌大学毕业生,又刚刚从国字号球队归来,又是俱乐部新援,徐根保带着,也丝毫不违和。

    于是,徐根保带着韩森在各界领导的酒桌前又周旋了一遍,所到之处,无不介绍这是新转入上海东亚俱乐部的外援,同时也是新晋国奥队员的韩森。关注中国足球的人,自然这几天都关注了四国邀请赛,而关注了比赛,自然都不会忘记这个替补登场,两场三球的13号球员,都纷纷对徐根保的眼光毒辣表示钦佩。尽管徐根保在众人面前只是夸奖韩森,并不吹嘘自己,而这样的话语,总让韩森感觉心里不怎么自在。

    也许是我太年轻,不大适合这样的场合吧,韩森自嘲一般努力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然后借着众人谈话的机会且战且退。

    “嘿,韩森。”角落里面一个中年人向自己招手,韩森不由自主地迎着纷乱的灯光走近一看,一个高耸着肩膀的中年男子冲着他咪咪笑,“过来,到这坐会。”

    “范……大哥。”韩森第一次见到范志毅,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

    范志毅把韩森按到自己身边的座位上:“我都可以做你叔叔了,不过大哥没叫错,怎么样,今天才到?”

    范志毅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也是上海足球的代表,更是徐根保的得意弟子,原本出现在这个场合一点都不奇怪,只是韩森事先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这让他好一阵紧张。作为前上海申花队和上海国际队的队长,范志毅同上海足球一起见证了职业化以后上海足球的辉煌,这其中包括联赛冠军、上海德比,个人荣誉则包括了足球先生、联赛最佳球员、金靴奖、亚洲杯最佳阵容和亚运会最佳球员。早在1998年,范志毅就获得过由国际足球历史与统计联合会组织亚洲的体育记者和足球专家评选的20世纪亚洲30位最佳足球运动员并列第16位,而2001年则当选了由亚足联评选的亚洲足球先生,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所能站到的最高处。

    而韩森此刻面前的范志毅,穿着一件普通的黑恤,身体发福,唯一和韩森印象中的形象接近的,除了那高耸的肩膀,就是一头的乱发。

    “是的……才到呢!”韩森也不知道该和范志毅说些啥。

    范志毅明显喝了一点酒,话就多了,从国奥队聊到国家队,不过韩森和范志毅中间隔了这么多年,国家队那块也已经物是人非,而且韩森也只是短暂地经历了一个星期多一点的国奥生活而已,很多范志毅说出来的名字,即便在集训的时候听着耳熟,现在这个场合下一时也对不上号。

    范志毅说了半天,看韩森一个闷葫芦模样,也有点对牛弹琴的无奈,只好拍拍他的肩膀故作老成地说:“小伙子好好踢,以后你肯定比我强,我看好你!”

    韩森连忙对着这位足坛前辈点头哈腰,原先在国奥队的助理教练贾秀全虽然也是一代名宿,但是相比起自己从小就看着踢球的范志毅,他的激励无疑来的更为到位,只是能不能比范志毅强,韩森不敢保证,毕竟别人是亚洲足球先生呢!

    韩森好容易回到了自己的酒席,赶紧吃饭吃菜,张琳凡在旁边冲着他呵呵一笑:“范叔是不是又在夸你以后肯定比他强了!”

    韩森满头大汗:“是不是他经常这么吹牛皮?”

    张琳凡笑着说:“也不经常,就是喝酒了就会这么吹。”

    “那他现在在干嘛?”韩森问。

    张琳凡说:“不知道他在干嘛,好像听徐指导说想请他回来做教练。”

第八十六章 没有目标() 
beijing到深圳,深圳到beijing,beijing再到沈阳,沈阳又回beijing,然后beijing再到上海,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面,韩森也不知道睡了多少张床,不知道走了多少个地方,但是一直都是在城市中心出没。:现在躺在离城区有一段路的根保足球基地里面,听着外面万籁俱寂反而失眠了。而韩森的房间可能是新设的,因为目前只有韩森一个人睡。这让韩森更加辗转反侧,想着在自己在深圳电视台工作的时候,中乙联赛突然摆在他面前;中乙联赛在一场群殴中戛然而止的时候,徐根保的合同和国奥队的四国赛又突然摆在面前;结果ri本国奥队平山相太的一脚飞铲又让自己的国奥之旅提前结束了,现在,是不是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真正的职业球员生涯了。

    与韩森一晚上想象的第二天出cao,然后大家迎着阳光在足球基地里面慢慢锻炼的画面不同,俱乐部队医一大早带着韩森先去市里面的医院去彻底做了一个身体检查,尤其对他在国奥队受伤的脚踝做了重点的检查,这一检查就是一天。

    回到基地,正准备喘口气去食堂吃晚饭,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又来问他来收身份证。

    韩森边翻自己包边随口说:“要身份证干嘛?”

    “给你办护照,下个月去欧洲拉练。”工作人员说。

    “欧洲?”韩森直了眼,自己以为好不容易这全国各大城市乱窜的ri要告一段落了,结果乱窜的ri非但不结束,还骤然升级,要变成全世界乱窜了。

    “还有,徐指导让我通知你,晚上吃完饭不要离开基地,一会电视台要来采访。”工作人员收走身份证的时候又通知了韩森一件事,韩森心想,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我倒是晚上想走。:

    吃完晚饭后,果然有人来叫他去会议室,但是与他以为这是一个大家都参加的活动不同,到了会议室,发现除了忙忙碌碌的电视台记者,就自己一个是球队的,而刚才来叫他的球员,此时也转身离开了。

    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走上来和韩森打招呼:“你好韩森,我是上海五星体育节目的主持人,我叫周亮,耽误你晚上一点时间给你做个专访,希望不要介意哈。”

    韩森连忙点头:“不介意不介意。”

    周亮看机位什么都摆好了,于是招呼韩森先坐下:“你是beijing经贸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在beijing呆四年不知道见过我师傅没?”

    韩森有过电视台经验,看看摄影机镜头也没打开,知道周亮这是和自己唠嗑,事先交流一下,不过对于周亮的问题,他倒是有些费解:“你师傅,是……哪位?”

    “黄健翔啊!”周亮语气里面透着一股自豪。

    “哦。”韩森反应过来,“我记得我大二那会,差不多05年,我代表beijing市经贸系统参加过一次全beijing市总工会的足球比赛,进了决赛,他当时现场来解说过,挺受欢迎的,去年世界杯结束了,他就离开央视了,你师傅他现在哪去了?”

    周亮见这个话题起开之后,韩森好像并不受的他的得瑟影响,有点无趣,只好说:“到天盛欧洲足球频道去了。”

    “啥……什么频道?”韩森一苦逼大学生毕业,大学里面除了踢球也没多玩网络电脑什么的,除了cctv几乎一概不知道,这个上海五星体育还是现在才知道的,自然有此一问。

    周亮满头黑线:“好了,我们开始录节目。”

    专访里面,周亮提出,韩森是上海东亚俱乐部成立至今,第一位从外面引进的非本队青训体系球员,也是一笔零身价的引进,而在刚刚引进之后,韩森就入选了国奥队并有不错的表现,引起了国内足坛的一阵轰动,所以才触发了这次专访。而专访的目的,则是让韩森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介绍,好让上海的观众对他有所了解。

    韩森自然就把自己从小接触足球,再到中学大学一直都踢球的经历,面对电视镜头讲了一遍,然后又按照周亮的要求,刻意加了一些年少时候,因为受上海申花等甲a球队的影响,所以对上海足球有特殊的感情之类云云。反正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采访,韩森在电视台实习的时候,也录制过不少,现在自己说起来,也是脸不红心不跳。

    节目最后,周亮让他谈谈对自己以及对上海东亚的期望。

    “期望上海东亚能够明年冲上中超,至于我自己嘛,暂时还没有目标。”韩森呵呵一笑。

    周亮笑着说:“你是我第一个采访过,说自己没有目标的球员,能说说为什么没有目标吗?”

    韩森稍一沉思:“虽然我一直都在从事足球运动,但是就在几个月前我大学刚刚毕业,我都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足球运动员,然后,我为了我们学校的球队,放弃了工作,参加了中乙联赛,从而让徐指导发现了我,也提拔了我,同时还推荐我进入了国奥队,这一切,都大大超乎了我之前对自己人生规划的想象,而这几个月来,我一直都没有办法停下来,好好思索一下我的目标在哪里,现在的我只能说,球队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至于多么远大的目标,我真的说不出来。”

    周亮呵呵一笑:“非常质朴非常实在的话语,那么简单一点,再谈一下国奥队,明年beijing奥运会比赛迫在眉睫了,而最后队伍的圈定估计在不远的将来也要进行,作为刚刚结束的沈阳四国邀请赛上表现突出的球员,你有没有信心进入最后的大名单?”

    “要说不想进那是假的,但是信心我是真没有。”韩森也是呵呵一笑,“这次邀请赛我只打了两场替补,三个进球都是单打独斗,和队友之前还缺乏磨合与默契,如果国奥队能够继续征召我,俱乐部能够继续支持我去国奥队,我肯定会用自己努力来进入大名单的。”

    “是的,对于世界大赛非常匮乏的中国足球来说,奥运会是每一名中国足球运动员梦寐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