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嫁国医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代嫁国医妃-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得明白了,嘉嫔反倒不急了。这会儿她冷眼瞧着底下跪着的两个人,侧头对宜妃说道,“两人各执己见,依娘娘说,该要如何分辨?”

    宜妃见嘉嫔这会儿也纳过闷儿来了,于是笑了笑,说道,“冤枉官司。”

    只这四个字,倒是叫两人相视一笑,莫名的就没了之前的敌意。

    宜妃继续说道,“既你二人各持己见,当时身遭又俱是你二人亲信,言语不可尽信,这事,好断,却也不好断。”

    梁美人和孙美人也不敢吭声了,这会儿也不知道宜妃要说什么。

    嘉嫔却叹了口气,接了宜妃的话说,“但不论如何吧,毕竟眼见是孙美人抬手打了人,到底还是不对——自家姊妹有什么不能好好儿说的?孙美人我给领回去,罚她抄百八十遍的女则便算了,宜妃娘娘您说呢?”

    这罚不可谓不轻。只是那又能怎么办呢?但凡不是罚这个的,都得报给皇后听——就算是像现在这样从轻发落,到时候也得去皇后那里走个过场的。至于说怎么个说法儿就不一定了。全都是事儿罢了。

    宜妃点了点头,说道,“倒也罢了,领回去好好儿反省就是了。皇后娘娘那里若问起来,少不得还得实话实说呢才是。”转而又说梁美人,“也不是个省心的。纵是我赏的,好好说与孙美人就是了,还哪有个不信的?这般起了争执,也带累别人。一并罚了去抄女则吧。”

第一百三十一章,品贤殿() 
宜妃说了如何罚,但到底也没提说那婢子“出言顶撞”孙美人的事儿,或也没说那婢子“替主挨掌捆”的事儿——罚的模棱两可,这结局成了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虽看似梁美人这会儿是受了委屈,但这事儿若不在自己宫里头关起门来解决了,说出去少不得又要挨一顿排头。到了皇后的凤鸣宫,六宫不睦,并不是什么轻飘飘的罚写女戒与女则就能过去的事儿了。

    梁美人没说什么,抽抽啼啼的应下了,孙美人对这结果也并无不满——她还想如何啊?欺负了人,还得让人跟着挨罚,这已经足够仁至义尽的了——于是两人都规规矩矩的行了礼谢了恩。

    嘉嫔见状,也不留了,就带着人起身告辞,“这事儿总归还是管教不力,倒叫宜妃娘娘费心了”这“管教不力”四个字,也没说是谁——若说有责任,一人一半罢了。嘉嫔可不肯吃这言语上的亏。

    宜妃也不同她争那个,含着笑点点头,说了句,“各宫有各宫的难事。”就过去了。

    嘉嫔带人出了抱夏殿的门儿,脸就挂了下来。她斜着眼睛瞧一瞧孙美人,孙碧云见嘉嫔瞧她,还颇为讨好的凑过去,笑道,“今个多谢娘娘”

    嘉嫔冷笑一声,抬起手就止住了孙碧云的话,“别,别谢我。今个这事儿就算这么完了,你回去抄上一百遍的女则交予我。没第二回了,第二次,我绝不包庇你。”嘉嫔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很冷,纵是在这暖洋洋的午后,也让人感到一阵一阵的胆寒。

    这样的神色告诉孙碧云,嘉嫔,并不是在说玩笑话的。

    孙碧云瑟缩了一下,喏喏的应了。

    嘉嫔拂袖就走了出去。

    这事儿因是发生在凤鸣宫不远的宫道上,又涉及了两宫之事,故此几乎是阖宫都知道了。第二日定省的时候,宜妃就同嘉嫔跪在了符长宁的面前,请求恕罪。

    “都是妾们管教不力,倒叫皇后娘娘忧心了,妾真是罪当万死。”宜妃和嘉嫔的话儿说得很是好听的。

    本也不是什么大事,本也没决定要管。符长宁摆了摆手,笑道,“这些事,既你们也已查明白了,就不必再同我解释了。不是什么大事,起来吧。”

    一番话,说的宜妃和嘉嫔心惊胆战的。

    两人没敢起来,尤其是宜妃,这时候更是叩了一首,颤颤回答说,“回娘娘,昨日事发突然,是想着此时若叨扰娘娘,必耽误娘娘休息用膳,想着也并非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这才耽误到了今日,一同报与娘娘听的。妾实在非是有意隐瞒不报,还望娘娘明鉴!”

    符长宁听她说这话的时候,轻抿了一口茶水,这时候人说完了,她慢悠悠的将茶盖盖上,将手中茶盏放到桌上,这才笑吟吟道,“宜妃何至于此呢?起来吧,我本并没有说怪罪于你们隐瞒不报的。我亦知道,若是你二人并不想报,今日便也不会与我分说了,足可见你们还是十分有心的。起来吧。”

    符长宁又说了一遍叫两人起来。

    符长宁这个态度,倒是叫宜妃和嘉嫔颇有一些摸不到头脑——这皇后,到底是“真无意”,还是“假有心”啊?看皇后,并不像是那种很好糊弄的人,她们两个今儿个这么说,心中确实也是存了皇后不会拿她们怎么样的心思。但其实另一方面,她们心中还是带了些忐忑的,因为这事儿,她们自己都觉得做的十分不厚道——就在凤鸣宫不远的地方发生的事儿,你都不去报给皇后,等处置完了,尘埃落定了,再知会人家一声,说这事儿我们处决好了,不用您费心了,这样做,合适吗?

    两人都觉得不合适。但做已经做下了,她们并不能相信皇后会这么轻易就放过这事儿。没想到,这下一听,还真就是了真让人,不敢相信啊。

    两人起来了,也谢过了,这才落了座,也没敢松气,只觉得自己并不能摸到皇后思量,更加心惊。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到底也没再后宫掀起什么风浪。就在当夜,沈从景就宣了嘉嫔侍寝。

    第二日清晨,仍旧是赏赐如云的去了嘉嫔的品贤殿。只与旁人不同的是,嘉嫔又多了一道儿,独个儿去了凤藻宫谢恩。

    李皇太后正对着窗户修剪一枝花儿,正是今年新栽培出来的异色芍药,叫“美人脸”。嘉嫔侍寝的事儿,她也听说了。

    其实李皇太后是并不为自己族里的孩子担心的。到了李家这份儿上,君心上意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很难揣测了,更何谈其他的小风小浪?李皇太后也知道嘉嫔自小儿就聪明,知道嘉嫔十分拿捏得度,又是李家的女儿,在这后宫里头,并不至于生存不下去的。故此李皇太后也并不担心什么。

    这时候嘉嫔来谢恩了,她也就是叫人通传进来,手上的活计都没停下来的,就问,“来啦?”

    嘉嫔行了礼,起身便笑道,“来瞧瞧姑母呢。”

    李皇太后侧过身子,将那盆“美人脸”让出来给她看,笑道,“你瞧瞧,生的可好看吗?这是内务府今年新栽培的芍药花儿。”

    嘉嫔也没见过这样颜色的芍药,于是仔细看了看,拍手笑道,“真个好看,这花儿叫什么名字?”

    “‘美人脸’。”左右看看,见修剪的差不多了,李皇太后扔下剪子,在一旁婢子准备好的清水铜盆里面洗了洗手。

    “这名字起得也妙极。美人脸,可不就是时晴时雨,阴一半儿,阳一半儿的吗。”嘉嫔咯咯笑道。

    “内务府拟的,近来那内务府总管,是皇帝新提拔上来的,很是有趣儿的一个人。”皇太后将手擦干净了,才笑说,“怎么想起来看你姑母了?近儿该是很忙的吧?”

    “忙”嘉嫔过去抱住皇太后的一边胳膊,撒娇道,“可忙呢,忙得想来看看姑母,都得趁着睡觉用膳的时候呀。”

    皇太后笑道,“你这促狭鬼。”

    嘉嫔笑道,“这不是怕好久没来瞧姑母,姑母怪罪吗?”

    皇太后佯作生气的虎了脸,“是该怪罪的。”

    嘉嫔也不怕,笑嘻嘻的。

    皇太后严肃说道,“前些时候我还听人说,你宫里头的人又惹事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皇后娘娘有喜啦(一)() 
“前些时候我还听人说,你宫里头的人又惹事了”

    听李皇太后提起这个,嘉嫔似也觉得皇太后可能是真动怒了,于是也不敢笑了,慢慢收回目光,带了丝委屈的说道,“腿长在人身上,嘴也长在她的脸上,她跑出去跟人争锋,我能怎么办呢?又不能时时给人拴在系带上。”

    皇太后被她逗得绷不住笑了,戳着人额头就笑说,“你这丫头,乱说。”

    见皇太后这样,嘉嫔便彻底放心了,于是美滋滋说道,“后来我也罚了那人,只不过罚的不重——我如何肯给人罚重了呢?那是涉及别的宫呢。只不过我有分寸,自然都收拾好啦!”

    皇太后点点头,也并无什么不放心,“那就好了,你素来是知晓分寸的。”

    嘉嫔笑了一会儿,转而又说起别的,“听说宜妃的父亲回京了?”

    “宜妃可是你叫的?”皇太后斜着眼去瞧她。

    嘉嫔嘟了嘴,“这不是在姑母宫里么。”

    “慎独。”皇太后指她,“更何况隔墙有耳,并不只你一人的。”

    “噢。我知道了”嘉嫔怏怏不乐的应了。

    皇太后慢悠悠回答她,“你问宜妃的事做什么?”

    嘉嫔抬起眼,可怜巴巴儿的,“陛下给宜妃晋了位分。”

    皇太后恨铁不成钢的说她,“晋了位份又如何?又没降你的,管她做什么?”

    “可她晋了”嘉嫔本想说,可她晋了,自己部晋,那就相当于是降啊。但这话又不能和皇太后说了。于是嘉嫔闭上了嘴,小眼神儿特委屈的瞧着皇太后。

    皇太后看她那小模样,忍不住笑道,“你这是做什么?她晋她的,你行你的,又不是叫你在嫔位上坐一辈子——是呢,宜妃她父亲回京述职,皇帝准备再给他派去边境六年。这换了宜妃一个妃位,若是你,你愿不愿意?”

    听皇太后说这个,嘉嫔纵是猜到了,这时候也忍不住惊讶了一番,说道,“六年?平常不都是三年?”

    皇太后摇摇头,说道,“今时不同往日。”

    皇太后是个很聪明的女子,她在后宫这么多载,很是能嗅出什么腥风血雨的,这自与嘉嫔这些养尊处优的女儿不同。

    嘉嫔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皇太后不欲与她说这个,就说起了旁的,“听说前些时候皇后赏你们的皮毛料子也很好。”

    “是很好,都是进贡的好料子。”嘉嫔不知道皇太后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

    皇太后点点头,说道,“皇后素日对你们,也不很苛责的。”

    “皇后很仁义。”嘉嫔觉得她这话说的很中肯。

    不想皇太后竟也点点头,说道,“她也是个心地宽和的好孩子,都是幼承庭训,素不愿与人为难的。你这边儿,不能白领受人的人情不是?”

    说到这里,嘉嫔也是聪明人,这时候恍惚的问道,“我似是记得大皇子的生辰就在这几日了?”

    “正是,我说的就是这个。”皇太后拍拍她的手,“皇后对你们很好,你们也该报给大皇子的。”说着,又感叹,“一晃眼儿离先帝爷过世,都这么久了”

    听前面的话,嘉嫔还不是太乐意的,但是眼瞧着皇太后提气先帝爷,眼露悲伤,她忙劝道,“您别想这事儿了”

    皇太后叹了口气,点点头。她知道嘉嫔定然是不大开心对大皇子好的,于是叹笑道,“能自己生一个固然很好,但皇后的孩子,你们也得罪不得。总归得是和平关系才是。”就像她和沈从景。

    嘉嫔点了点头,不太情愿的说道,“我没见过大皇子。”

    “是个很好的孩子。”提起福延那圆滚滚的小模样,就连皇太后的眼里也忍不住露出了些许笑意,“小孩子么,没什么坏心的。你对他好,再和皇后处的好,就不是错事的。”

    嘉嫔点点头。

    两人就这么说了一会儿,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嘉嫔留在这里用了一顿膳,就自回宫了。

    她回了品贤殿,就不得不琢磨皇后所出的这位嫡子、目前皇宫之中唯一的千尊玉贵的大皇子的周岁宴的礼物了。

    而符长宁那一边,因已要进了六月,因要筹备福延的周岁宴而忙得很,因此倒是无暇去管顾后妃了。

    宜妃因那次梁美人的事儿给堵得恶心了,这边儿罚完了梁美人,那边儿就给人放在一边儿,没事儿也不去看她了。她父亲回了京,符长宁恩准她能见上云麾将军一面儿,宜妃很是开心。

    云麾将军不敢再内帷久留,见到自家女儿小脸儿粉白水嫩的,气色也好得很,自然也就放心了。他并没有同闺女说自己将六年不回京的事儿,只嘱咐宜妃黄婉容,“在内宫之中,定要保重自己。”

    就这个,临离别时宜妃还好个哭。沈从景知道了,不免也得去抱夏殿安慰一番。

    这一安慰,就又侍了一回寝。是以后宫之中近来传的很盛——宜妃圣眷正浓呢!

    但个中滋味个人心里自有体会罢了。宜妃倒是觉得,皇帝见着她,并不十分的热络。就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