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帝王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末之帝王系统-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落款却是张子野。

    最上方却是一首诗,没有名称也没有列出是何人所做:“嚲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桃花为脸玉为肌,费尽丹青描不得。”

    品评了三首诗后,林峰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便抬腿朝樊楼的正门走去。进进出出尽是达官贵人,门前豪华的车马排成了一条长龙,更是有活泛的小商贩专门为赶车的马夫、家丁提供吃食,又有其他商贩来兜售小玩意,竟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迸发出异样的繁华。

    林峰心中暗叹,仅仅隔了不到百米,一处繁华似锦,一处却是如同地狱般的魔窟,所谓灯下黑便是如此吧。

    林峰收起心中所想,手持着扇子,施施然朝屋内走去,林峰衣着华贵,又兼之面如冠玉,英武非凡,被人当做是官宦子弟,因而也没人敢阻拦。

    走进内里来,只觉得屋内屋外是两个世界,进了樊楼首先便是一处大堂,这大堂里金碧辉煌,一片奢靡,只见云顶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晶莹珍珠作帘幕,范金为柱础。

    迎面便是一阵香风,一位有几分姿色,却浓妆艳抹的半老徐娘轻扭着腰肢迎了上来。热情的挽住林峰的胳膊,只把大半露在外面的胸脯在林峰的胳膊上蹭:“好一位神仙般的公子,只是看着有些眼生,不知公子要去哪家小姐的院子。”

    “哦?此话怎讲!”林峰玩味的问。

    “看来公子是第一次来啊,且听我给公子细细道来。”鸨母贴在林峰身上说道:“我们这樊楼可是神仙去处,便是圣人来了也要逗留个七天半月的。不知公子是想要荤的还是素的呀?”

    “什么是荤的?什么又是素的?”林峰坏笑着捏了捏鸨母的高耸。

    “公子”鸨母一阵媚笑:“荤的不必细说,公子都懂。只是这素的可不简单,不仅要有那黄白之物,还要有文采。有那黄白之物,你才能一睹仙子的容颜,但能不能留宿却要看公子的文采是否可以打动仙子了!”

    “有趣,公子我自然是要那素的!”林峰说着拿出一锭银子塞到鸨母的高耸之间。

    “小翠,去把风月图鉴拿过来!”

    鸨母接过小丫鬟递来的图册,笑着对林峰说:“公子却是有福了,今天有七位当红的姑娘还空闲着呢,我且指给你看。”

    林峰看了鸨母指着的七个姑娘画像,最多也就八十分的样子,不由得摇摇头,也不说话,只是翻看着这本美人图册。

    图册上的姑娘或是清秀,或是妖媚,但还都不入林峰的眼,而且林峰此行好奇多于肉欲,更多的是想见识见识宋朝的情色产业,但若是遇到心动得了,也是可以深入交流的。

    “咦!”林峰的手指顿然停住了,指着画像上的一位姑娘:“我就要她了。”只见这位姑娘的画像极为灵动,身材婀娜,眉眼传情,仿佛一颦一蹙都可以牵动人心一样。

    “公子真是好眼力,却也是个挑食的爷!这姑娘可是我们樊楼当红的花魁——师师姑娘!我们楼外墙壁上的诗就是写给她的,端的是画中的美人一样,美得不可方物。”

    “那我就要她了!”

    “可不巧了,师师姑娘今天开诗会,风流才子们都已去满了,公子却是不方便再去了,不如你再看看这位春芳姑娘”

    “我就要师师姑娘,”林峰说着,又取了一锭金子放到鸨母胸口的白肉上:“还望通融通融。”

    鸨母慌忙收起金子,眉开眼笑的轻轻拍打了一下林峰:“你这公子,真是强人所难。也罢,看在公子一片诚心的份上,我就破一次例。小翠,带这位公子去天香阁。”

    小翠应了声:“公子这边走!”

    两人经过一段朱红色的弯弯曲曲的廊桥,然后穿过一座庭院,才来到了一处小院落里,院落布置很是清雅,院前一丛草,院后一排树,更有假山、池塘间或其中,石子小路边上遍布繁星般的小花,使得一路走来极为幽香。

    路尽头是一处宅子,一道镶花拱门,拱门两边各书一副楹联,上联是“鸿雪乍留痕,忆从珠海评花,旧雨喜添今夕话”;下联是“月华欣对影,听到苏台折柳,春风撩起故园情。”

    拱门两侧各站了一位丫鬟,见两人远远走来,一位丫鬟说道:“小翠姐姐,怎么这么晚了还有客人赶来,诗会再有半个时辰就结束了!”

    小翠轻笑的应到:“这位公子却是仰慕李大家,执意要来,我们还能拦着不成。”

    小翠和两个丫鬟甚是熟络,笑闹了几句,便带着林峰进了屋。

    经过一道雕花走廊,便到了李师师正在开诗会的地方。

    “公子,可自去,奴家就回去了!”小翠说着转身退了出去。

    林峰自顾自的推门走进屋,只见屋里满满坐了近二十人,一个个都是文士打扮,都盘腿跪坐着,一人面前一方茶几,上面放置着笔墨纸砚。此时正在吟诗作对,谈笑风生。林峰自是找了个空着的座位坐了下去,除了身边的人对他抱拳一笑,也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第57章 欧阳德明() 
林峰微笑着向那人还施了一礼,便开始打量四周。

    边上那位仁兄却是个自来熟,直接拍拍林峰,说道:“小兄弟,怎来的如此晚,错过了许多精彩诗篇,岂不可惜!”

    林峰这才仔细打量了一番身旁这位仁兄,只见他生得浓眉大眼,面容方正,颇有正气,一身书生打扮,青色的长袍上还打有几个补丁,虽是干干净净,但已经洗得发白了,可见其家境比较一般。而且他的人缘似乎不太好,周围的人都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林峰心里如此想着,嘴上却应到:“却是读书太过痴迷了,待想起今日诗会时已经有些晚了,真是可惜!”

    “失敬,小兄弟却是我辈榜样!这等勤奋必定有金榜题名之日啊!敢问小兄弟尊姓大名!”

    “不敢当,不敢当,我姓冯名林,还未取字。兄台如何称呼?”

    “我复姓欧阳,单名一个澈字,家师为我取字为德明。”

    “原来是德明兄,久仰久仰!”林峰一边拱手施礼,一边在心里暗想:“欧阳澈,好熟悉的名字,难道很有名吗?”于是便在心里说道:“系统,扫描欧阳澈。”

    “扫描中”

    “姓名:欧阳澈

    天赋:直言(性尚气节,敢于直言。其主公若采取他的谏言,则智力暂时提升三点,持续三日,不可叠加;若不采取他的谏言,则智力暂时降低两点,持续三日,不可叠加。)

    技能:无

    武力:19

    统率:39

    智力:90

    政治:83

    魅力:79

    好感度:30”

    林峰顿时就知道他是谁了,史书对于他有一定的记载,林峰酷爱宋史,所以记得他的一些事迹。这位仁兄是一个人才,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生平崇尚具有气节的人,敢于直言,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但却能以国事为己任,常常议论朝事,颇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骨。而且欧阳澈知识渊博,天文地理诸子百家都能和你扯一扯,对于国内外形式的分析也常常可以切中要害,一语中的。

    这么一个人理应被重用才对,但现实中,欧阳澈却一直是一介布衣,因为他太不会说话,或者说他太过耿直,从来不说违心话,经常在公开场合大骂蔡京、梁师成等人,因此众人都不敢太过亲近于他。最终因为怒骂黄潜善、汪伯彦、张浚等人,被赵构下令杀害,也是一个被埋没的人才。

    林峰最喜欢也最缺少这样刚直不阿的智囊,心里存了拉拢的念头,因此频频主动和他攀谈,林峰从二十一世纪归来,不管是知识量还是眼光都非欧阳澈可比,和他谈话,欧阳澈顿觉获益匪浅,也很认同林峰的许多想法,时而深思,时而点头。林峰也暗赞欧阳澈的机智善辩和博闻广识,两人便就朝中大事各抒己见的议论起来。

    在谈及大宋和金国海上之盟时,欧阳澈更是义愤填膺的拍着胸口大骂:“赵亮嗣祸国奸贼,蔡京误国贼子,我大宋必因此盟约而委肉虎蹊。”

    林峰刚要答话,就看见一位身穿锦衣的男子满面怒容的站起来,指着欧阳澈骂道:“穷酸措大,若非今日文昌兄慷慨解囊,你这穷措大连樊楼的大门都进不去,没想到却是这等忘恩负义之辈,在这里编排文昌兄的恩师大人。”

    欧阳澈还未说话,坐在这锦衣男子边上的蓝衫男子施施然站起来,先是左右看了看其他人,抱拳对他人说道:“各位,失礼了!”然后对锦衣男子施了一礼:“多谢德厚兄仗义执言。”

    这锦衣男子赶忙还礼:“文昌兄严重了,只不过是实在看不惯这等白眼之人。”

    林峰暗暗看着欧阳澈,想看他如何应对。

    只见欧阳澈端起茶几上的水杯,也不看叫嚣的两人,只是悠然自得的品了品茶。然后对林峰笑着指着两人:“那第一个大放厥词的大名叫罗岩,字德厚,不过是一个趋炎附势之辈罢了;那个穿蓝衣服的叫唐咨,字文昌,却是蔡京众多门生里的一个。我和那其他人多是同窗,实在挨不过情面,才和他们一道来了,不想竟落人口实。”欧阳澈讥笑的摇摇头:“真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啊!”

    这番无视和暗讽更加激怒了罗岩和唐咨两人,就是其他人也不满的对欧阳澈指指点点。罗岩却是再也装不下去斯文了:“你个数典忘祖的东西,敢说我是趋炎附势之辈,在这里放臭屁,真是狂妄自大,竟然敢对蔡相不敬,你可还记得自己姓什么?”

    欧阳澈脸上闪过愠色,正要开口,却听林峰淡淡的说道:“我这兄弟自是知道自己姓什么,只是你却不知道。本着好好的人不做,非要去给蔡京争着抢着做狗!”

    这罗岩直被气得满脸通红,拿着扇子指着林峰,想骂他,但胸中却无半点文墨,翻来覆去就是:“狗贼,乃翁”之类的。

    一旁的唐咨看不下去了,起身将罗岩拉着坐下,还能保持着微笑对林峰说道:“这位兄台看着面生,敢问尊姓大名,哪里人士,有何功名?家中可有人入朝为官?”

    林峰摇摇头:“我姓冯名林,一介布衣,家中世代经商,不曾为官。”

    唐咨听了,当下轻慢的摇摇头,指着林峰,扭头对其他人说道:“原来是商贾之后,怪不得满嘴铜臭,臭不可闻。”

    其他人哄然大笑,都道:“正是,正是。”

    林峰品了一口茶,缓缓放下茶杯:“你恩师是何人?”

    唐咨傲然说道:“正是那蔡相。”

    “那蔡京最爱吃什么你可知道!”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恩相大人最喜蟹黄包,却是我辈的楷模啊!”

    “哈哈,蔡京吃一次蟹黄包,要向商人购买千贯的螃蟹,经他手的钱财可比普通商贾多得多了,这么说你的恩相岂不臭气熏天了。”

    “你!”唐咨怒指着林峰:“牙尖嘴利,我不与你做口舌之争,你们既然说起海上之盟,我到要问问你,这盟约有何不好?”

第58章 舌战() 
“哦?那我先问问你,这盟约好在哪里?”

    “那我就与你说道说道!”唐咨展开扇子,扇了扇,接着说:“我大宋乃是天朝大国,皇上圣明,臣子贤明,万民恭顺。辽国本是夷狄禽兽之流,现天祚帝荒淫无道,已成奄奄一息之态。因此我大宋派遣使臣与金国结盟,南北夹击共灭辽国,则燕云十六州可复,祖宗基业可复,我朝必能完成秦皇汉武般的伟业。这正是顺应天命之事,有何不好!”

    “正是如此,文昌兄高才!”

    唐咨自矜的对其他人拱拱手:“不敢当,不敢当,这是满朝上下皆知之事,只是这两位,一位是无知商贾,一位是自大匹夫,也无怪他们不知。”

    林峰也不起身,看着唐咨,淡淡的问道:“灭了辽国之后呢?”

    “灭辽之后,我朝自是与金国一同瓜分辽国疆土,收复燕云十六州。”

    林峰加重语气:“我国军力与大辽相比如何?”

    “百年未曾真正开战,相必不会相差太多!”

    “那金人与辽国的军力相差多吗?”

    唐咨暗道不妙,只能强行辩解:“都是北方蛮夷,相比不会相差太多。”

    林峰突然重重的一拍案几,站起身来,指着唐咨:“滑天下之大稽,你岂是不知道赵良嗣随金军观看金军攻占上京之事?金人攻破辽国上京只用了两三个时辰,这样的虎狼之师,你对我说不会相差太多?”

    罗岩为唐咨解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