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第7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政衡要在广岛城暂时居住一夜,他带着少数侍从前来,径自走入一间庭院,赞道:“这座庭院真不错。”政衡对整理的十分素雅的庭院赞美一番。

    城代特意从吉田接来了妙寿。妙寿自毛利隆元死后及毛利一族灭亡后居住在吉田地区,不过她的生活还算不错,没有人敢于骚扰她,当然她的娘家内藤氏也不敢随意处置她。妙寿不仅是毛利隆元的妻子,还跟政衡有过一段不明不白的往事,外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谁知道政衡哪日突然想起,谁也不敢做出头鸟。

    由于城代的嘱咐,妙寿曾经刻意的化了妆。她的唇涂着口红,脸上扑着白粉,不过没有遮掩住她那携着知性女人风味的绝色容貌。

    政衡看着她,问道:“你还好吗?”

    城代不敢逗留,立即告辞。他从政衡的口吻态度来看,和妙寿之间的确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还好,他没有做过对不起妙寿的事。

    妙寿身子一震,自从当年一别,政衡好似将她彻底忘却,不仅没有来接她,也没有来瞧她一眼,满腹委屈想要诉说,可是却张不开口。

    妙寿心中很是矛盾,要知道她的丈夫毛利隆元和孩子幸鹤丸被杀的罪魁祸首就是站在面前的这个夺走她贞洁的男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仇恨越来越淡,再度见面时心中竟然已经没有了仇恨,这让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一下子失去了动力,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

    政衡看着这个女人的面容,知道她充满了矛盾心理,这个时候他该更加的主动,上前一把握住了她的柔软的双手,低头说道:“妙寿,没事吧?”

    妙寿颤栗着倒进了政衡的怀抱。

    九月一日,政衡自广岛城出发,妙寿在他的安排下乘船前往大坂城,以后将会作为他的侍妾居住在大坂城,她终于放下了仇恨。

    九月三日,政衡抵达长门国,在胜山御殿暂住一宿。

    九月五日,政衡渡过关门海峡,抵达小仓行营。

    政衡抵达丰前国的第一日,原本就被各式各样的人堵满的行营如同火上炙烤一般,投递的书状和各种各样家宝充斥行营之中。

    筑前国名族秋月文种、宗像氏贞、立花鉴载、高桥鉴种、原田了荣、筑紫惟门联袂求见政衡。他们六人可以说代表了筑前国的大部分势力,联袂到来让政衡微微有点儿惊疑外倒是没有多少其他感觉,不外乎抱团取暖的一种办法。对于现在的政衡来说无关紧要。

    秋月文种,在史上可说是被大友义镇暴打的悲剧。

    不过到了他的次子秋月种实时代趁着大友始衰退期构筑了筑前、丰前、筑后北部三十六万石的领地,由于惹怒了丰臣秀吉减移封至三万石,抑郁而终。

    秋月文种一系在史上作为藩主维持到了幕末,位列华族得到了子爵的称号。其余人等要么被人篡夺了家业,要么身死族灭,反正没有好下场。(。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第四十九章 九州征讨(二)() 
“真是难以置信!”

    当秋月文种、宗像氏贞、立花鉴载、高桥鉴种、原田了荣、筑紫惟门被山中鹿介领到小仓城行营核心的时候,众人各自的心中不禁冒出同样的想法,满是惊骇之色。

    渡海而来的伊达军,刀枪森立如林,战马络绎不绝,以小仓城行营为核心有条不紊地布置阵地。就算是实力强大,兵马众多,布置的阵地同样有条不紊,星罗密布,任谁看了都知道没有任何漏洞可说。

    前后各军连绵不绝,尽皆制式足具,八色旗飘扬。在海风的吹动下,这一幕肃杀的景象,给人透心的凉。

    秋月文种不禁小声地嘀咕道:“竟有如此的盛况!”

    秋月氏是自镰仓幕府以来,筑前国夜须郡的世家大族,出自大藏氏原田流。据说大藏氏是中国汉室汉献帝玄孙刘阿知率子刘都贺、舅父舆德集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两千余人东渡。大藏氏和坂上氏均出自刘阿知后裔,大藏广隅乃是大藏氏始祖。大藏氏的本流是原田氏,后来分化出了秋月、高桥、田尻、江上、三原、砥上、小金丸等支流。秋月和高桥作为最亲近本流的支族,以及实力最强劲,和本流原田氏并称为“大藏三豪族”。不过原田氏没落,高桥氏到了高桥长种时代已经绝嗣,遂被大友氏庶流一万田氏的一万田亲宗入继改名为高桥鉴种。所以说,如今的九州高桥氏已经不再是大藏氏后裔,而改为大友氏高桥流。

    如此庞大的俊荣,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啊。

    在依靠实力为尊的战国时代,无论领土大小、军备强弱,所依仗的根本还是在于人本身。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家臣团氏一个势力兴起壮大的根本,一旦失去作为依仗根本的家臣团,无论之前有过多么辉煌的史,也都宣告着这个势力从史舞台的退场。譬如曾经号称“半将军”之称的细川氏、“管领代”三好氏、“大内介”大内氏全都免不了从盛而衰。

    但是要组建起这样一个庞大的家臣团谈何容易,除了主家需要有强大的实力为众家臣认同,也需要主君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以及领导者超越常人的精力和管理手段。

    如果是平常人,在完成了备中一统怕是就要因为精疲力竭沉沦。

    他马不停蹄,北击尼子晴久的轮番攻击,西抵毛利元就、陶晴贤、村上武吉等名将的进犯,东进备前、播磨扩充领地。然后在他超常的能力之下,将这些闯下赫赫威名的名将一一挑翻,在二十六岁之时成就了西国一统的伟业。倘若他没有非同寻常的体力和意志,在成就西国一统的伟业的刹那,他恐已被自己的成就所迷惑,沉迷于酒色财气,然后沦为和他的前辈们一样从盛而衰。然而,政衡乃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人。他一鼓作气,陷越水、破石山、夺高,入京都,随后在他的遥指下,河内、大和、近江、丹波、若狭、纪伊、伊贺、伊势先后臣服。通过交涉,使得美浓守护“蝮蛇”斋藤道三的儿子斋藤义龙做出托国之举,尾张风云儿织田信长送交嫡子为质,修筑大坂城稳定人心。

    政衡超常的精力,源自他从不把辛劳作为辛劳来看待,在他的心中,从来就没有辛劳之词。他夜以继日,每进一步,都会感到莫名的快乐和欣慰。这种辛劳之乐非但不会令人疲劳,反倒是会磨练人的意志,鼓舞人的精神。

    政衡为何会亲征九州?

    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对付走向黄昏的大友家,如果只是为了对付大友义镇,只要野山益朝率领四**团,再加上分出一半的伊达水军就足以搅得大友家天翻地覆,不得不亲上大坂城向伊达家表达臣服之意。

    要知道,政衡现在的实力可比“联盟之主”丰臣秀吉要强大无数倍,丰臣秀吉控制的地盘内盘踞着大量的半独立势力,不管是西国的毛利辉元还是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仰或是近畿四周的织田遗臣,还有屡屡挑战他权威的东海道德川家康等等。丰臣秀吉更像是联盟之主,而不是将领地牢牢控制的战国大名。丰臣秀吉所谓的二十万大军中,本部以及亲族控制的不过三成,其余全都是各地的战国大名人马。而政衡的二十万大军中九成九的人马是直属于伊达家的本部人马,两部可说天壤之别。

    如此一来,政衡也就不用来亲征九州了,只要如同征讨四国一般派遣一员重臣带上几名将领,就足以讨平不服者。

    许多人不明白政衡为何会亲征九州,唯有少量重臣家老方才知道他的心思并不在小小的九州,而是断绝消息大半年的中原唐土,是的,中原唐土和倭国之间的联系已断绝大半年时间。政衡最终得到的消息是中原大明朝风雨飘摇,四分五裂,详情如何,谁也弄不清楚,这才是他亲征九州,更是他想要尽快结束九州之战的缘由。

    否则,当秋月文种、宗像氏贞、立花鉴载、高桥鉴种、原田了荣、筑紫惟门投书,政衡不见得愿意见他们一面,要知道伊达家一贯政策就是灭其家夺其财分其地。

    秋月文种、宗像氏贞、立花鉴载、高桥鉴种、原田了荣、筑紫惟门六家势力,代表着大半筑前国人势力。仿造往常的惯例,这些势力不被破家灭族、筑前国将会收纳进本领才怪。

    如今政衡答应会见秋月文种、宗像氏贞、立花鉴载、高桥鉴种、原田了荣、筑紫惟门,足以说明他在九州,特别是对待除了大友家外的其他势力将得到特殊对待,这对于九州内的观望者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因此,政衡亲出大坂城,率领着前所未有的军队浩浩荡荡的渡海而来,一路之上他向天下展现了自己的实力。

    当秋月文种、宗像氏贞、立花鉴载、高桥鉴种、原田了荣、筑紫惟门被领进会客厅的时候,已经对坐在主人位置上的政衡敬若神明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第五十章 九州征讨(三)() 
政衡一身朴素戎装,稳坐泰山,这位刚刚年满三十的太政大臣身材高大健硕,如果不是独眼破坏了他的面容,定然是一位俊美青年,不过那只眼睛如老鹰般锐利,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慑人心悸的威势。

    六人在筑前国俱是一方豪杰,就算是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隐约的颤抖终究暴露了几分真实情绪。

    政衡从一介小土豪仅用了十年时间就成长为天下第一的雄杰,不是阴谋、叛卖、暗算,而是实打实从尸山血海中培养出来的威势,不经意的一瞥便吓得他们胆颤。

    在这个乱世,讲究的是实打实的军事力量,政衡的威势离不开他麾下数十万兵马的支持。战国乱世,伊达家越打越强,其中倾注了政衡的心血,相互相成之下政衡的气势更加的威严。要知道,政衡可是伊达家的首创者,相当于一个政权的始祖,不像后来者那般被诸般牵扯,威势集于一身显得更加的让人不敢直视。

    六人联袂到来不外乎抱团取暖,不过在政衡的眼中不过是跳梁献丑,无数念头眨眼之间在心中转过,但是政衡从来都能够将一切犹疑深埋在心底,脸上的表情并不因此而变化。他只是若无其事的说道:“不知道诸位前来所为何事?”

    六人心中咯噔一声,互相看了一眼,秋月文种不得不站了出来,谦卑的说道:“臣等深受朝敌大友义镇为害,得知太政讨逆,特前来阵前效死,誓破朝敌。”

    在秋月文种的带领下,宗像氏贞、立花鉴载、高桥鉴种、原田了荣、筑紫惟门齐身高唿:“定当效死,誓破朝敌。”

    朝政权柄俱在政衡手中掌握,他挟天皇以令诸侯,说谁是朝敌,谁就是朝敌,大友义镇犯到了他的头上,哪里还有幸免的可能。

    六人俱都低头俯首,全都没有看到政衡脸上的微笑带着寒意,他的眼睛看了一眼带头俯首称臣的秋月文种。秋月文种不禁冷禅了一下,更加伏低称小。

    筑前国拥有博多港,乃是对外交流的通商口岸,筑前国人众是倭国中最具航海冒险精神的地区之一,政衡是不回允许筑前国出现一个核心,如果有人有这份野心,肯定就会被盯上。

    政衡收回带着危险的眼神,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好似没有瞧见秋月文种的心思,道:“今上知道筑前还有如此忠勇之士一定会高兴的,下去吧。”

    六人心头一凛,不敢多言,告辞离去。

    待六人离去,政衡对着身侧一年轻小将说道:“官兵卫,你知道我现在所虑者何?”

    年轻小将正是黑田官兵卫,他已渐渐展现了国之谋臣的智慧,时常陪同政衡,自是知道一些不为常人所知的事情,回道:“大友义镇在殿下不过是普通的癣疥之疾,其余豪杰如少贰、伊东、相良、肝付、大村、龙造寺,仰或是萨摩、大隅的岛津,都不放在眼中。”

    政衡不置可否的说道:“是吗?”

    黑田官兵卫口中的不放在眼中的人物全都是九州一方豪杰,却在他的口中不值一提,政衡没有反驳,显然被黑田官兵卫说中了心思。

    黑田官兵卫只觉得政衡的双眼幽森如千丈寒潭那般,不由自主地出了一身冷汗,回道:“殿下已经超脱倭国所辖,放眼于天下。”

    政衡呢喃道:“放眼于天下吗?”

    在他的潜意识中他不想做出任何伤害大明朝的事情来,显然事情的发展统统都在他的预料之外,蝴蝶效应迫使他不得不亲自到来,期望能够亲临最接近大明朝的九州岛,竭尽全力挽回局势的继续恶化下去。

    政衡的亲征在某些人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