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第4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谀奉承上位,他的家臣显然和他是一个德性。

    只见得后藤胜基轻轻一挥手,奇袭队摸上了景石城外的持松砦,击杀了数十名靠在墙边睡觉的哨兵之后,击杀的声音惊醒了持松砦内的守军,在一阵哗然之后再次平静下来。

    景石城头立即亮起了火把,敲响了木桩,守卫的士兵前去寻找武田下总守汇报军情,武田下总守正喝得酩酊大醉,那里能够被唤得醒来,一时间群蛇无首,乱成一片。

    持松砦陷落,景石城立即陷入了混乱。所有守军从睡梦中惊醒仓皇跑出,然后所有人都趴在城墙之上遥望着突然亮如白昼的持松砦,从火把的数量来看的话,敌军的数量不下于四五千人。

    四五千人,环顾四邻,唯有从美作国而来的伊达家能够随便派遣出这样一支军队。想到是伊达家派遣大军来袭,城内守军更加惶恐,让他们绝望的是城主武田下总守喝得酩酊大醉,守将们也都昏昏沉沉,一时间吓得魂飞魄散。

    伊达军来袭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座城堡,没有上官的指挥和督战,守城的士兵开始从城头下来悄悄离城,一开始的时候逃跑的人还有一些害怕心理,要知道武田高信为了夺取景石城可是血腥屠杀了两百余人,鲜血染红了三角山。

    越来也多的士兵发现他们的同伴失去了踪迹,却没有任何人出来制止这种逃兵的行为,在恐惧和盲从的心理作用下也纷纷逃离了景石城。原本就因为武田高信出征但马国抽调的仅剩下五百守军的景石城在天亮之前竟然逃得仅剩下了不足百人,这让后来得知此事的后藤胜基暗自摇头:武田高信如此不得人心,这样的人不失国天理难容。

    天边第一缕阳光出现在了大地之上,后藤胜基同时做好了强攻景石城的准备,他从情报中之道持松城守军不过三四十人,可以趁夜夺取持松城,打开通往景石城的通道。可是景石城的守军高达五百人,武田高信就算是要出征但马国,也不敢太过于放任景石城失陷,按照武田高信的想法,凭借着五百守军和景石城之险,就算是一头猪也能够坚守个把月。

    后藤胜基同样清楚景石城不容易攻克,趁夜夺取一座三四十人的小砦还行,要夺取一座拥有五百守军的城堡,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他率领的八百先锋,虽然多是军中精锐,能够从中挑选出七八十奇袭队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靠着七八十人趁夜夺取一座拥有五百守军的城堡,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的事情。他夺取持松城之后,人手数支火把,敲锣打鼓做出一副四五千人来袭的姿态出来,想的就是惊骇景石城的注意。

    后藤胜基略施小计,不曾想到胜利的果实会如此丰厚,竟然在机缘巧合之下吓跑了大半守军。当后藤胜基率领八百军势在景石城外布阵完毕的时候,武田下总守方才从睡梦中惊醒过来,身材倒是魁梧,但是走路时可以看得出他步履轻浮,神色也不是很好,可以看出是长期耽溺酒色的结果。

    武田下总守冲上了城楼,眼前一幕让他魂飞魄散,仅存的一点侥幸霎时碎灭,他知道自己死定了,项上人头肯定保不住了。他看得城下布阵的军势,吓得不知所措,更加让他感到绝望的是城内的守军大多已经逃走,只剩下老弱病残还有点胆怯不敢逃走的百余守军。武田下总守之道自己完了,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更加让人绝望的是,他的头颅可能也要保不住了。要知道他是武田高信的族人,从美作国传来的消息武田高信的名声可不好听,乃是一个反复小人。

    曾经武田高信有意投降伊达家,后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之后这件事情不了了之,现在伊达家如日中天,武田高信曾经想要投降伊达家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被宣传说明武田高信是一个反复小人的佐证。

    武田高信名声不佳,他想要开城投降免不了也是死路一条。可是趁着还没有攻入景石城,开城逃亡鸟取城,残暴不仁的武田高信听得景石城失陷的话,并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那么自己这颗头颅一样保不住。

    后藤胜基从抓获的几个逃兵口中知道了景石城空虚,喊了几句让景石城开城投降的话语之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并非武田下总守不想投降,实在是他心中犹豫不决。

    后藤胜基哪里会放过如此大好机会,也顾不得布阵攻击了,一声令下,二百余名铁炮兵率先开头,向着城上发射铁炮,前文提过景石城位于二三百米的山顶,铁炮射程不足,只是用来威吓,为强攻的同伴起到掩护的作用。

    后藤胜基率领的八百人,两百人为铁炮兵,其余六百人全都是挑选出来的精锐,不但武技强悍,更是精通战阵,彼此之间的配合相当默契,很快便登上了城头,砍死了十余名来不及逃跑的士兵。

    十余士兵惨叫着倒在了血泊之中。武田下总守知道城已破,现在想要投降已经晚了,绝望之余倒是迸发出了一丝狠劲,砍死了几个贪生怕死的小兵,带着七八十人退守本丸。

    现在想要退守本丸同样晚了,登城的将士见得敌人胆气已怯,战功在前,天与不取,反受其咎,高声喊着挥舞着手中武器向着逃窜的敌军砍了过去。武田下总守退得飞快,其余早已胆怯的守军吓得丢掉武器,跪倒在地,瑟瑟发抖祈求饶恕。

    登城的将士由于太过于顺利,同伴更是一个不损,如此一来对于景石城的守军没有过多仇恨,再加上他们是这几年来初次见血,倒也没有狠下心来乱砍乱杀,减少了许多杀戮。

    当后藤胜基登城的时候,景石城已经成功占领了,武田下总守最终战死于本丸外的山道之上,没有退往本丸就被追上来的后藤军势将士给砍倒在地,请求饶恕的告饶声中被割了脑袋。

    后藤胜基一战夺取了景石城,打开了通往鸟取城的门户。

    景石城失陷,鸟取城告急,原本在但马国内耀武扬威追击穷寇的武田高信怒得摔掉了手配,他戎马十余年,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他当然知道一旦赶回鸟取城晚了,怕是老巢就要丢了。

    原本一战再次击败了山名佑丰,击杀了太田垣辉延和八木丰信,其余人等无数,还俘虏了两千多人,只要休整几个月时间就能够消化掉两千多俘虏,趁着但马国虚弱大可以啃下一口肉来。

    更何况,武田又三郎私自出阵一事,武田高信原本想着夺取但马国大半土地,降服但马国人众之后方才对武田又三郎惩戒,哪曾想到伊达家会如此急匆匆的杀入因幡国。

    武田下总守更是一个蠢蛋,要是他能够多拖一阵就好了。武田高信心中恨声不已,可是他不能够说出口来。武田下总守连一天都没有守住,自然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蠢蛋废物,可是他最后战死了,什么罪名都加不到他的头上。

    武田高信心中愤恨,却在口头上不得不称赞武田下总守忠勇刚烈,不得不加以褒奖,并且要照顾其家人。在伊达军入侵的大事面前,武田又三郎的事情便变得无足轻重起来,武田高信还得安抚武田又三郎,让他守住后路。

    这样操蛋的事情,让武田高信愤恨不已,他骑在马上,看着原本在但马国内精神抖擞的士兵们听闻伊达大军入侵的消息之后一个个都缺乏精神气,抬脚落步都是没有任何魄力,显是吓破了胆子。

    武田高信知道胆怯的士兵怕是想要守城都困难重重,更何况数年来战事不断,人口不足之下粮食减产严重,原本是靠着秋收的时候前往但马国收粮才能够勉强过日,如今鸟取城早已断粮。

    没有粮食如何守城,可是不守城,凭借着这样一群吓破了胆的士兵,野战的话恐怕立即就得崩溃。守城不行,野战也不行,投降更加不行,武田高信仿佛背上了一座大山,不堪重负,那种强烈的绝望和无助的感觉,让他窒息,让他无法呼吸。

    武田高信一脸绝望,表情狰狞,显然已经彻底的绝望,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却也不得不喃喃道:“我该如何是好?”他越想越是绝望,绝望之后便是愤怒,你不让我活,我岂能让你好过,大家同归于尽。连同归于尽的方法都想不出来,如何同归于尽。这让他更加绝望。

    绝望之中的绝望,有些人在绝望中灭亡,有些人将在绝望中爆发,武田高信不知道自己属于那一种,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境况,可是他知道,一旦他放弃了,就是死路一条,唯有绝望中求得突围方才有一线生机。(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绝望之下的背叛(2)() 
恐惧和绝望无法拯救武田高信,早就知道伊达家不会放过他,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伊达家已经忘记了他,忘记了曾经的背叛。不曾想到蛰伏了三年的伊达家会向他伸出贪婪的爪子,狠狠的在他的心头撕下了一块血肉,锥心般的痛苦迅速淹没了他,让他感到完全窒息。

    武田高信骑在马上,惊惧惶恐,手足无措,两条腿夹在马背上不停地颤抖着,脸上一副茫然无措,呆若木鸡的模样,目光呆滞,双手紧紧抓着缰绳,感到愈发的绝望。

    该如何是好?武田高信望着同样茫然无措的士兵,绝望而无助的呢喃声听起来格外的萧瑟恐怖,他不想死,是的,他不想死,曾经山名佑丰一度给于他的绝望,最终他还是挺过来了。

    如今,伊达军到来,比起当年山名佑丰给予他更加的绝望,落到伊达家的手中,却是生机尽绝,他知道没有人能够拯救他的性命,要活下去唯有靠自己抓住绝望下的希望。

    人往往到了绝望的时候,还能够镇定下来,拿定主意做出最终的决定,不在绝望中灭亡,就在绝望中爆发,武田高信如今内外交困、上下夹击、天人威逼的险境中,居然冷静下来,慢慢清醒过来了。

    不能偶处处听天由命,绝望之下唯有拼死一搏,就算是死也要同归于尽,就算无法同归于尽也要让敌人痛彻心扉,方才以泄心头之恨。武田高信决意求死,人在绝望的时候,必然疯狂,既然你不让我活,我便和你拼了,一命换一命。

    武田高信低声吼叫了一声,在众将士茫然无措的回望中,他一拉缰绳向着鸟取城方向驰骋而去。武田高信向马挥鞭,马儿疾驰前进,寒风掠过耳边,他不禁发狠道:“杀!”

    武田高信的爆发,使得原本趋于停滞的人流再次缓缓移动起来,士兵的精神面貌没有丝毫的改变,有人在绝望中爆发,有人却在绝望中选择迷茫。战国乱世,你争我夺,乃是同一个种族之间的内战,他们并不是没有出路。

    士兵可以选择投降,非武田一族的武士可以选择投诚,就算是武田一族的人们也不是没有出路,只要他们将武田高信、又三郎等人推出来负起责任来,他们的身家性命还是能够保全一二的。

    行军的二千余人中唯有武田高信一人陷入彻底的绝望,也唯有他一个人在绝望中爆发,其余人等仅仅是茫然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心底还存有一丝生的希望,没有绝望。

    如此也导致了武田高信在驰骋着挥鞭朝着鸟取城前进,其余人等的步伐犹如套上了沉重的枷锁缓慢的前进着,不管是普通的士兵,还是稍有一些地位的武士老爷,仰或是武田家的某些人。

    武田高信陷入绝望,刚刚赶到景石城的片山盛长同样感到了头疼,他在入住景石城的当天便遇到了敌人,这个敌人还是无法避免的,还无法反击,只能够忍耐它的肆虐。

    片山盛长站在景石城的城头之上,一阵干燥的暖风吹过山顶,霎时,从南边吹来的狂风席卷整座城堡,南风带着沙尘席卷而来。来不及进入景石城的将士们纷纷岩体躲避。

    片山盛长紧紧地注视着眼下的慌乱情形,狂风肆虐,沙尘席卷而来。看着席卷而来的沙尘,他心中莫名的生出了一种敬畏感,不得不说大自然的力量太过于可怕,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和不堪一击。

    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说到倭人,人们首先联想到白云笼罩的富士山,娇美的樱花,身佩大刀, 勇于切腹的武士。倭国文化给人的印象或许正如这些事物所象征的,一边是美丽和柔弱,一边是尚武和残暴。在倭国有句很美丽的话:花是樱花,人是武士。

    看着昏暗的天空,同样被震撼到的还有后藤胜基,他正站在片山盛长的身后,他感慨道:“不曾想到山后面和山前面的气候会如此巨大,美作国还是阳光明媚的暖春,到了因幡国就变成了狂风暴雨。”因幡国的气候只有狂风,带着沙尘的狂风,没有暴雨一说。

    狂风吹得呼呼乱响着,使得片山盛长没有听到后藤胜基的感慨,他紧紧地抓住城上的栏杆,他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