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备中的伊达独眼龙- 第4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场众人个个成为一国一城之主指日可待。连带着小兵小卒也都兴奋不已。

    鼓舞起了士气,大内义长大声吼道:“出发!”

    大内义长一马当先,眼里放射出骇人的光芒,莲花山城在燃烧。攻城战已然白热化,内心不由自主的抽了起来,紧紧握住缰绳,狠狠抽打着心爱的战马,忖道:“一定要守住啊!”

    莲花山城如果无法守住的话,他就要独自面对刚刚取得了胜利的疲军,若是鞍挂山城的伊达政衡果断出击,到时候是胜是负就很难说了,现在只能够祈祷莲花山城坚挺。

    莲花山城当然坚挺,当大内义长的军队从山坳中转出来的时候,莲花山城之上发出了尖利的欢呼声,正在“强攻”的伊达军乱作一团,在野山益朝的率领下开始后撤。

    大内义长见得伊达军果断后撤,大声吼道:“给我追上去,赶尽杀绝。”

    鞍挂山城头,政衡站在高处,瞪大了眼睛看着前方的交战,因为他站在高处,视线相当良好,没有被晨雾遮挡,所以将前方的战斗看得一清二楚,还有接连不断的探马汇报各部军情,汇总起来足以掌控战场全局。

    大内义长终于登场了,这是政衡等待良久的机会,也是他亲身犯险的战果,现在该是发动摘取果实的时候了,既然已经登场了,那么就没有放任大内义长全身而退。

    四千到五千之间拿得出手的兵马,对于已经被严重压缩下的大内义长来说已经是最后的精华,只要狠狠地将这支军队得打击,不管最后大内义长是否逃脱还是被击杀,都已经无关紧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没有了兵丁可用的情况下,大内义长唯一的途径只有败亡。

    政衡的自信自然有是有其底气的,现在他手中的兵力,就算不包括莲花山城椙杜隆康的五百人,以及两千多民伕,再除去前往山代地区布置假象的五百人外,依然保持着一万三千五百这个数目。虽然大内义长带来攻打差不多有四五千人的样子,其中有三百骑兵,可真要是进了狭长的峡谷中的话,四面合围之下,哪里还有他腾挪的空间。

    政衡抬眼看了一眼正当中的太阳,握紧了拳头,如果说不紧张显然是不正确的,但是兴奋已经溢于他的眼表,让他整个人都微微颤抖起来,,独眼中闪烁的精芒,手配一指,令道:“发动!”

    顿时,鞍挂山城上彩旗飘动,点起烽火。

    大内义长此刻显然没有意识到眼前的战场是一个陷阱,就算是意识到了他也没有办法回头了,要知道他已经率领大军进入了布谷原,一旦撤退立即就会总崩,被人追杀的下场。

    伊达军拙劣的表演,任何仔细观察的人都能够看出一丝不妥来,政衡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他麾下的忍者和探马不是吃干饭了,无法掌控全局,还是能够做到让你看的,你才能够看到,不想让你看的,你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大内义长高高举起他的太刀,指着渐渐停下脚步开始重新布阵的伊达军,发布命令道:“今日贼寇犯我家园,杀我百姓,掳掠我钱财粮食,奸yin我姐妹妻儿,我等身为周防男儿,如何能忍,现在听我命令,跟我杀!”说着狠狠踢了一脚马腹,早就按耐不住的大内军,如猛虎下山,杀向伊达军。

    野山益处若是听得大内义长的鼓舞怕是会嗤笑出声,身为战国男儿,不义战争还被说的冠冕堂皇也亏得他说得出口,他命令鼓手敲响小鼓,伊达军随着鼓声开始整队,然后望着迎来上的大内军,森严可怕。

    这种方阵是政衡绞尽脑汁想出来的,有点儿类似于历史上大放光彩的西班牙方阵,当然由于铁炮的昂贵,无法大规模普及,使得长枪兵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刀兵的比例是百分之二十,而铁炮兵的数量竟是队伍的十分之一。

    再结合政衡胡思乱想出来的八旗制度,由于政衡并非科班出身,也非军事爱好者,不管是西班牙方阵还是八旗军制都有点儿不伦不类。和原版无法相提并论,只是用了原版的名字,其内容毫无相关之处,八旗制度也并非是由八个旗主分为掌权,政衡一个人掌控着全部八个旗,只是随手为之,有时候连他自个也弄不清楚到底谁是谁非。

    但是在比差的战国时代,这种创新的军事改革已经让伊达军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当鼓声响起,伊达军阵分成了三大队,每一队包括七百名长枪兵,二百名刀兵,一百名铁炮兵。(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国千里亦诛除(7)() 
明石景亲策马来回在第一大队的前面飞驰,大声喊道:“现在,大家全体听我命令,全体举枪,只要大家严格按照国主的‘伊达操典’打仗,什么样的敌人打不败啊?”

    ‘伊达操典’便是伊达政衡为伊达军的操练亲自编写的练兵操典,在他的操典中只有两点强调,一是效忠于伊达家,二是要遵守纪律。每日吃饭前都要像基督徒一样默念谢伊达政衡的赐予,每天出操都会有操典官带着众人在伊达政衡的雕像前大声呼喊效忠于伊达政衡的口号,在细节中给予每一个常备兵灌输效忠于伊达家,效忠于伊达政衡的理念。第二就是要遵守纪律,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敌人,个人武艺在伊达军中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晋升条件,反倒是学习和纪律才是从一介足轻提升为低级武士的重要条件。

    想要击败这样的军团,当然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在正面战场上想要轻易获胜,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伊达政衡喜欢用奇兵作战,不是他不想堂堂正正的作战,而是他没有一支用于正面战场的常备军团。农兵打打顺风仗还能够用,一旦遭到敌人的压迫立即就会崩溃,这才使得伊达政衡不得不用奇,才给了大内义长以及所有关注他的敌对势力的错觉。

    千人大队全体发出了一声低吼声,前面两排的长枪兵纷纷将原本抗在肩膀上的长枪取了下来,双手持枪,枪尖斜向半空。他们静静地等待着大内军的来临,在这个距离上,他们已经看清楚前方那些急速跑来的大内军狰狞的面孔。

    战争一触即发。

    明石景亲握紧了手中的拳头,举起了手中的太刀,指向前方,大声喊道:“不要紧张,就跟操演的一样做,举枪,前刺!”就在大内军将将冲到眼前的时候,他一声断喝。

    瞬间,前排的二百名长枪兵,立即向前跨步,同时三间长枪凶狠的前刺。长枪的破空之声,异常的尖锐,瞬间撕裂长空,“噗噗噗噗”瞬间,长枪刺入人体的声音,不绝于耳。

    鲜血飞溅,惨叫声层起彼伏,上百名冲在最前面的大内军将士全部被长枪刺中,无一幸免,瞬间全部毙命。明石景亲再一次挥动手臂,高声喊道:“收枪!突刺!”位于战阵中的各级足轻队长的命令不停的传道周围士卒的耳中,长枪兵再一次回收了长枪,再一次向着左边半空刺了出去,这一次受到伤害的同样有上百人,瞬间打乱了大内军的冲锋势头。

    大内义长生生拉住了缰绳,他已经冲到最前沿,要不是及时勒住缰绳,战马呼噜噜的抬起前腿立了起来,还好他的马技非常不错,并没有被甩下,但是他的骑兵却没有如此幸运,三百骑中一瞬间就有四五十骑被当场捅死,还有百余骑甩下战马被后面冲上来的士兵给踩在了脚下,无法起身同样死路一条。大内义长懵住了,就这样死掉了。

    二三百人,就这样挂掉了。他如何都无法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一切,大内义长身旁的其他人,同样感觉头皮发麻,但是已经冲了下来,前面想要停下脚步,后面的不清楚前面发生了何事,还在不停地向前冲,随着惯性,队伍迎向了伊达军阵。

    无数的大内军在长枪兵的面前倒下,无法起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阵前面的尸体越来越多,大内军的冲锋速度也不再犀利,趁着空挡,第二排的长枪兵换了上来。

    野山益朝望着第一大队已经与大内军碰撞在了一起,他大声命令道:“第二大队随时接应第一大队,第三大队快速向侧翼移动。”随着野山益朝的命令,第三大队开始转向齐步走向侧面方向移动。

    对于千人大队来说,快速移动是非常考验军阵整齐的一件事情,无论是行军还是移动军阵,慢跑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齐步走不仅是‘伊达操典’的基本训练课目,同样是贯彻纪律的最大法宝。

    野山益朝望着井然有序的齐步走,心中对于伊达政衡的崇敬之情再一次提了一个高位,已经比那些从古至今的那些名将同一层次,心忖道:“或许西国将军将会开创新的幕府,也不是空穴来风。”

    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在残酷的战场显然不是应该想的事情,他望向了前方,已经成了一片屠宰场的战场。

    大内义长眼见着开始出现逃兵,他拉过一骑,看得是弘中隆包的嫡子弘中隆绪,这个小子现在的情绪显然不是很好,吓得脸色苍白,手脚不停颤抖,大内义长顾不得责罚他的无胆模样,其实他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声吼道:“你,立即前往莲花山城,要求椙杜隆康立即率军从背后突袭。”

    弘中隆绪啊的一声回过神来,茫然无措的望着大内义长,大内义长再一次吼了一声,这才如梦初醒,立即策马从侧面向着莲花山城的方向飞奔而去,向莲花山城下达命令去了。

    大内义长大声命令道:“冲,继续给老子冲,等候莲花山城援军到来,等候援军到来。”他已经顾不得让人知晓自己的打算了,大声鼓舞着士气,企图挽救败局,现在他只能够期待椙杜隆康即使出现。

    未等弘中隆绪叩门,莲花山城上涌下一大群举着蛇目、飞鹤、三藤巴旗帜的军团。

    弘中隆绪失魂落魄地跨骑在马背上,望着四周数十双眼露贪婪目光的狰狞面孔,心中悲苦莫名,他没有想到莲花山城早已经降服于伊达政衡,成了伊达政衡的屯兵之所,怕是连大内义长现在还在做着前后夹击的美梦。

    刚刚经历一场屠杀,是伊达军屠杀大内军,现如今面对这一群如狼似虎的伊达军,显然弘中隆绪已经没有任何胜利的奢望。石川久孝、伊贺久隆、椙杜隆康等人也不会在他一员小将前耽搁大军的行动,石川久孝命清水宗治带了三十余足轻留下关照弘中隆绪后便率领大军向着大内军后军夹击。

    回想得了父亲命令前来复命之时,弘中隆绪还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不曾想竟然落得如此收场。弘中隆绪突然想到了担任后军的父亲大人,想到了在家中默默祈祷丈夫儿子平安的老母亲。

    弘中隆绪长长叹了一声,绝望的情绪将他深深笼罩,高声喊道:“父亲、母亲,孩儿去了!”说着翻身下马,去掉头盔,对着四周围拢过来的伊达军高声喊道:“我乃大内氏大将清和源氏弘中隆绪,是弘中三河守隆包之子,身为武士,岂能贪生怕死,来吧,将我的脑袋取走吧。”

    一个懒洋洋的声音传了进来,“你看敦盛太多吧?你想当平敦盛,我还不想早早的出家为僧呢?,来,要不要跳一段幸若舞,怎么跳的来着,哦,哦,人生五十年,大千世界一瞬间,浮生若梦,仿佛间,幻境一场,生者无常,终须尽。给我绑了。”

    清水宗治的话语看似轻松,其实相当的郁闷,他原本应该和伊达政衡在一起,好动的他显然不愿意在鞍挂山城坐看同伴们挣得战功,跑到了政衡面前请战,便让他跟随石川久孝屯兵莲花山城。

    好不容易等到出战的时候,石川久孝随手将处置弘中隆绪的任务交给了他,想要挣得大功的清水宗治郁闷的想要吐血,又见到弘中隆绪竟然在他的面前上演《敦盛》的现实版,不由得出言讽刺道。

    说话间,清水宗治勒住弘中隆绪的肩膀把他拖死狗一般拉倒在地,然后咧嘴森然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嘿声道:“绑起来,跟我去见主公,这可是一个不错的筹码。”

    他突然想到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做弘中隆绪,他的父亲是弘中隆包,嘿嘿,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清水宗治的心情突然之间好了起来,重重的拍打着弘中隆绪的肩膀,哈哈大笑起来。

    清水宗治的心情不错,大内义长的心情可说是低落到了极点,他望着四周围拢过来的伊达军,仅剩下的大内军已被包围在了一小块谷地之中,四周满是尸骸,大多是大内军的尸体。

    大内氏家主大内义长,看着四周围上来的伊达军士兵心中哀叹,他的马已经在刚才的突袭中中枪倒地身亡。突然他跳了起来,唱道:“人间…五十年,与天长地久相较,如梦幻般…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乎?”说着接下来便想要拿起太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