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烟-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一旦发生急缓之时,他的作用是绝对没有我能够发挥的大的。雷振春走了进来,他先是看了看我,就从他的眼神中我就知道,他肯定是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的,当然了,他和袁世凯礼貌性的说了几句话后,这才开始今天的正题。

    袁世凯就这雷振春正要坐定的这个间隙,率先开口了,自然是对雷振春摆开了自己的气势,以及自己大总统的架子,用最为不满的却并不过分的语气对他喝斥了一声,道:“雷振春,雷将军,你不觉得自己应该和我说点什么吗?”

    这个时候雷振春正要坐下,被袁世凯这突如其来的一句先是弄得一愣,不过随即便接过了袁世凯的话,解释起来。其实雷振春虽然说了很多,而且他的语气也是抑扬顿挫的,而且极其富有情感,可是总归起来就是一个思想,那就是云吉班门口发生的这件事他还没有查清,而且等这件事查清之后如果真的是有人故意针对我的话,他原意以自己渎职的名义公开向我道歉。

    而且他表示,即便是这件事不是针对我的,就是一次普通的凶案的话,他也要立即彻查清楚,因为这本就是他的职责,而且在北、京这样的政、治权力中心发生这样的凶案,当街行凶啊,放在前朝有这么一句话。

    叫“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如果对于这样的事情,不去解决的话,那还何来首善之说啊!

    大约有五分钟的时间吧,雷振春这才解释完了,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没有说话,而袁世凯那,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从他的面色的变化来看,他对于雷振春这样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

    很显然,雷振春这一场表演是非常成功的,雷振春说完了,袁世凯故作无奈的对他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而后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雷振春,对我开口道:“松坡啊,雷将军说了这么多了,你看看这件事要不然就按照他说的这样吧。当然了,也不能无休无止,要是他一年查不出来也不能就这么放下一年啊。”

    我点点头,还是没有说话,只是这么看着袁世凯,袁世凯也笑了笑,继续说道:“咱们就给他九十天为限,九十天查出来了,他会给你一个交代,要是查不出来”说到这,袁世凯看向了雷振春。

    对其道:“那就是你的问题了,那你就直接把这个责任担下来吧。”雷振春点点头,回应道:“明白。”而后袁世凯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对我道:“你看这样可以吗?”可能是袁世凯认为我有可能不会就此罢手吧。

    他又对我说道:“现在是多事之秋啊,松坡啊,你也是军人,有些话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国家为重啊。”

    这是真情实感的一句话,袁世凯今天从开始到现在唯一一句真情实感语重心长的话,就是这一句了,当然了,我也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而且我相信我今天的表现已经足够了,对于袁世凯的话,我也就自然不会否认了。

    我点点头,对袁世凯道:“大总统我明白。放心吧。”而后我便站起身子,对袁世凯敬了个军礼,已做告别,不过当我转身的刹那,我借着这个时机,又对雷振春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道:“雷将军,这件事有劳你了,但是希望你可以明白,这不是我蔡锷的本意!”

第100章:决心() 
终于,在阴谋之下,在无可奈何之下,二十一条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了,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而且虽然这好的方面,也不过是相比较而言的。

    袁世凯最终还是签订了二十一条的条约,经过修改后,名为民四条约的不平等条约,虽然实际上这里面还是存在着各种对于国家主权的侮辱,可是好在,这民四条约是修改过后的,与最开始的二十一条,是存在差别的。

    虽然全国上下的呼声有所不同,但是我知道,其实现在的局面相对来说已经是比较可观且相对客观的了,假如不是袁世凯的积极策略,恐怕到最后要签订的绝不是这个民四条约而是实打实的“二十一条”了。

    虽然两个条约看起来的差别并不大,但是实际上,对于国家利益来说,这个民四条约对于国家利益的伤害还是能够比之“二十一条”要略微的减轻的,而且说起来,虽然上面的时间年限都是九十九年的最高年限,但是好在没有来一个“无限制”的使用权不是。

    尘埃落定下的民四条约,大街小巷上不断留有非议的“二十一条”,这些都已经无关紧要了,虽然问题就此暂时搁置解决了,但是我还是看的出,这些天里,那些没日没夜工作,为了应对日本方面的那些大员们,一个个面目上的蔚然与落寞。

    他们欣慰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为国家争取回了那么一点点的权力与利益,使之落寞的,还是这个民四条约虽然大家都知道,心照不宣的清楚,无论其实过程如何,这个不平等条约还是要签署的。

    只不过就像现在这样而已,或多或少的为国家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名誉为了国人的骨气,多争取一下罢了。虽然结局对于局内人看来,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少他们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

    可是这个结果,又如何能不让人位置落寞那?或许有些人在怨恨吧,怨恨自己,假如在那个时间里,自己能够再多去一个地方,自己少抽一泡烟的功夫,可能就会让这份条约加一步的修改

    可是一切,已经无所谓了,签订了条约,就好像是判决之后的结局,无法改变,可是这也绝不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至少或许有一天,不,是会一定有这么一天,当国家变得强大的时候。

    能够与世界列强比肩的时候,那么这个所谓的条约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可是那一天需要多久?十年?二十年?亦或是三十年、四十年?没人知道,可是大家依旧还是会为了自己很可能看不到的那一天而努力。

    或许掌权者可能在一些问题上的做法是口是心非的,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什么,老百姓就是老百姓,而领导者就是领导者,接触的不同,看到的不同,自然谋划的也就不同了。或许这就是本分的问题吧,无论是什么人,什么样的身份,其实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当然了,也只有做好本分之后,才有权利亦或是有资格去进一步的参与到其他问题中,然而想要在新的领域拥有权威发言权的话。

    那么这个其中的过程的艰辛,自然不需要多说了;其实我知道,现在市井坊间的流言蜚语,真的很让人难过,国、贼两个字不是谁都能承担的起,承受的住的。袁世凯是这样的人,一个有血有肉却又好像没有情感的人一样。

    他选择了承担,其实本来这个时候我对于他的看法是有很大改变的,只不过,他召集内阁的一次重要会议上,让我突然地顿悟了,或许我还是看错了他这个人,他可以治理国家可是他做不到绝对的清醒。

    或许金钱、色、欲、权利等等一切的一切,对于人的诱、惑力,都是有限的,唯独生存与活着,对人的诱、惑仿佛是无限的,其实想来这并没有错,无论是怎样的诱、惑,拥有的什么亦或是可以把握什么,如果没有生命的话,那么又该如何去消遣、享受啊。

    那一次的内阁会议,是在民四条约签订后不久召开的,其实我在参会之前,本以为袁世凯这次的内阁会议是为了向大家解释亦或者是说安抚民四条约之后,这些内阁人员的情绪的。

    可是我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内阁会议的主题,竟然与民四条约毫无关系,或许有关系吧,当然了,这个关系袁世凯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胡瑛以及李燮和这六个人,在内阁会议上的讲话,以及他们所持有的坚定态度,使得原本可以略微让众人轻松下来的内阁会议,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且不需要厮杀的战场。

    会议上,杨度率先向众人宣布,正是成立“中华筹安会”,虽然筹安会打着“学术团体”的旗号,以研究国体为切入点,但是实际上,从他们的讲话中能够很清楚的得知这样的一个消息。

    那就是这个所谓的学术团体筹安会的真正目的在于研究“君主、民、主两个国家体制哪一个更适用于中国的同时,对于两者进行公平且客观的对比,与此同时在得到合理结论后从两者中取其优而去其劣,以为国家体制之衡准。”

    简单一点解释,那就是这个筹安会或者说这赫赫有名的筹安六君子的目的,就是要把现在国家实行的民、主制国家与之前几千年来实行的君主制国家进行对比,而且与此同时,也与国际上世界各国的不同国体进行对比,从其中选择最为适用于中国的国家体制机构,而后使之成为国家体制的权衡标准当然了,也是必然会实行的。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他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君主制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话,那么就会以君主制替换现在实行的民、主制,更通俗一点,那就是假如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君主制更适合中国的话,那么中国则又会回到之前的封建王朝权利统治之下。

    这是阴谋吗?这是野心吗?虽然这件事是有杨度六人接连的以不同的讲话形式逐步透露出来的,但是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大动作,是杨度他们几个人无法进行或者说甚至是无法开启的。

    果不其然,当杨度等六人把自己的想法或者说这是一个决议已经缓慢有序的渗透给每个人的时候,最先表示出来自己的不满亦或者是说表现出来对这件事存在质疑的就是陆军部总长,北洋之虎,段祺瑞。

    “你们的意思是,如果现行的民、主制,在你们的研究讨论学术对比之后,不适用于中国果体的话,那么就要废除现在的现行制度,然后改为君主制是吗?”

    杨度点点头,不过却补充道:“段总长,不是君主制,更不是封建制度,是君主立宪制,仿效日本内阁政、治构建的方式,有君主同时也有内阁首相等等,一切行政官员,当然了,因为咱们的国家不是日本,所以我们所研究对比的国体制度,也不是完全的按部就班的。”

    “哼。”段祺瑞冷哼了一声,而后对杨度道:“我明白的你的意思了,可是杨晳子啊,你知不知道更改国体代表着什么?还有我想问问你,这件事,或者说更改国体的这个念头,你是怎么想起来的?凭你一个小小的议员,恐怕还想不到那么远吧?”

    段祺瑞虽然这话是对杨度说的,可是他的眼睛却总是有意无意的瞟向袁世凯,而袁世凯那,虽然明知道他如此,可是依旧不动声色的坐在那,而且也毫不回避的他的目光,看起来就好像他对于这件事毫不知情一样。

    其实这个时候我是非常想要表明自己的想法以及态度的,可是没办法,这样的会议,即便是我受邀参加,可是我却没有说话的份,一丝一毫都没有。杨度这一次并没有对段祺瑞解释什么。

    而只是笑了笑,而后反之对雷振春开口,道:“雷将军,不知道你对这件事的态度如何啊?”虽然杨度没有理会段祺瑞这是非常错误的,但是可当段祺瑞听到了他下面的问话的时候,不由得一怔,而后随即挑了挑嘴角,不再说话了。

    而雷振春被杨度这么一问,却是一愣,而后四下看了看,半晌,这才算是“缓过神来”,憨笑着对杨度道:“晳子兄,这件事我还真不懂,什么国体什么东西的,我不知道啊,你也知道我是一个粗人,这些事我就听大总统还有段总长的。”

    “呵呵。”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段祺瑞,在听到了雷振春的回答之后,都不由得冷笑了起来,其实雷振春这一招非常高明,假如我的猜测不错的话,那么这个筹安会其实就是袁世凯授意组成的。

    那么也就表示之前杨度说的话,其实就是代袁世凯说出来的,那么也就等于死袁世凯一直在和在场的众人对话,而显然的,杨度之所以会选择询问雷振春,其实也是早就安排好的,因为雷振春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能量。

    可是至少他心狠手辣,而且他和段祺瑞的关系比较复杂,也说不清楚他到底是完全的忠于袁世凯,还是和段祺瑞之间还有一些联系或者是他同时“忠诚”于两人之间。这样的人是无法信任的。

    所以杨度才会在当众如此的询问他,要的其实就是他的一句话,无论是雷振春支持或是不支持,其实这都无关紧要,段祺瑞的态度虽然没有说明,但是基本航已经可以确定了。那么雷振春假如要是是不支持的话,那么就等于他承认了自己是站在段祺瑞一边的,最差他也是同时“忠诚”与两人的,那么也就表示他雷振春这个中立派,是毫无用处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