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烟-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功了,袁世凯不但镇压了护国军,同时也没有向日军方面保证什么,是否执行那个二十四一条条约,还是看他个人的意愿,而如此一来,即便是日军真的派遣军队帮助他镇压了护国军,那么他也可以说是日本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出兵的,并不是应自己的要求,这样一来的话,他又把自己给摘出去了,任何人都无法说他出卖国家权益,而且这样一来的话,即便真的日军镇压了护国军,他也可以用同样的借口,推辞日本,说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愿用兵的,与他袁世凯毫无关系!

    不过,虽然,袁世凯是这样想的,可是实际上他的这个想法的执行,却并不顺利,因为日本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肯定明白袁世凯此时的态度以及想法代表着什么,所以他们虽然急于得到二十一条条约上,对于他们能够在中国国土上取得的利益,但是他们却也没有按照袁世凯的想法,直接进兵。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日本方面是想让外交使节来与袁世凯磋商此事的,但是出于不干预内、政且日本方面还要在国际上保证自己的言论,所以他们最后决定还是放弃由外交使节来与袁世凯磋商这件事。

    而是授权于坂西利八郎这个袁世凯身边的私人顾问,全权代表日本方面与袁世凯磋商二十一条之执行之相关问题,这已经是坂西利八郎第四次来找袁世凯了,之前的几次,袁世凯对于他都是热情相迎,可是一旦他提及二十一条条约执行的问题,袁世凯就推辞头疼、头晕等等一些病症,而坂西利八郎虽然也知道这都是袁世凯装出来的,但是他毕竟还是袁世凯的私人顾问,而且他也是得到了日本方面授权的外交使节。

    对于一个国家的皇帝,他自然是无法逼迫的,所以虽然坂西利八郎对袁世凯这样的行为感到不悦,可是他却也是无可奈何,而这一次,他来找袁世凯,其实是做足了准备的,因为这一次,他不单单是自己到来,他还带了一名刚刚从日本来到中国的医生,他这一次可谓之准备充足啊。

    因为这一次如果袁世凯还是借口身体不适的话,那么他就可以直接的让这名医生来给袁世凯检查、治疗,当然了,即便是袁世凯的病是装出来的,医生心知肚明,他也绝不会点破的,而坂西利八郎之所以还带他过来,其实就是为了增加自己与袁世凯谈论的时间,只要有了时间,那么他就能更深切的与袁世凯谈论二十一条的问题。这样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袁世凯的机要秘书走进了他的办公室,对他汇报说:“陛下,坂西顾问来了,想要面见您,同时他还带来了一名医生。说是他看您前几次身体不适,恐怕您的身体出现什么问题,特意从日本请来的名医,为您检查身体的。”

    “朝宗啊,翔初的伤怎么样了?”

    江朝宗笑笑,道:“大总统,张将军的伤无妨,无妨,王占元的枪法您还不知道吗,只是擦伤了手臂而已,上了些外用药,三五天也就好的差不多了。今天他看到我代表您去看望他,虽然他嘴上没说,但是我还是看的出他是很高兴的。”

    “哦?”袁世凯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江朝宗道:“张将军为人不善言辞,很多事喜欢藏在心里,而不是说出来,他今天见我拿着礼物去看他的时候,我从眼神里就看得出他的感激,我这么大年纪了,这些阅历还是有的。”

    袁世凯点点头,又与江朝宗说起了另一件事,而另一边,陆军部会议室内。

    段祺瑞此时已是怒发冲冠,恶狠狠的看着雷振春,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北洋之虎”的虎威可是以显露无疑。

    而雷振春也知道自己的办事不利,大大错失了好机会,也不敢辩解,只好木讷且麻木的站在那,等待段祺瑞对自己的“宣判”。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段祺瑞好像终于压制下了自己的火气,对雷振春质问道:“还有比你再废物的人吗?”

    雷振春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所以他选择了“茫然”来作为自己的辩解;段祺瑞又质问说:“雷存修是怎么回事?你没和他说清楚吗?这怎么就跑去和张凤翙对枪了那?还让人家崩了肩章;真是丢死人了。”

    “我问你,你和蔡锷对手的时候,怎么就能弄那么长时间,你不是自诩马术枪法无人能敌的吗?你不是和我说你在马背上的功夫比蒙古人还要厉害的吗?你是够狠的,刚上马就连连发枪,有用吗?啊?你伤到人家一根毛了吗?啊!”

    “我”,见段祺瑞骂的火大,雷振春是想要辩解一下的,希望可以让段总长的虎威少少平复一些,可是这才刚一开口,却又不知如何解释,所以只好尴尬的语塞起来。而见他出声,段祺瑞本以为他会给自己一个解释,因为只要给自己一个能够说得过去的解释,他也乐的就此罢休。

    毕竟这里面存在很多牵扯,得过且过,但是得过且过也是需要一个由头的,可是谁想到雷振春半天就只说出了一个“我”字,而后就语塞起来,啥也说不出来了,这不由得让段祺瑞更为恼火。

    其实袁世凯在选用官,员的时候,也是多以“忠孝”二字,作为评价的标准,忠而不孝,未然可以委重任,孝而不忠,虽可用,却非大才。只有忠孝二字皆存于身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完整的人自然是要比不完整的人机会要多的多。

    而且袁世凯直到现在都是,大肆推举“忠孝”之人,常常以重金表奖,赐予荣誉;如此一来,要他回绝蔡锷尽孝的请求,就是很难做到的了。虽然他非如此不可,但是却会是他遇到的比较艰难的问题。

    其二,之所以袁世凯不想让蔡锷离京,送母回云南,也是有外在因素的,那就是现在坊间流传着的,他想要称帝的传言。虽然袁世凯从来没有否认过,但是他也没有承认过,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他总是显得比较暧昧。

    若即若离,虽然不知道他真实的目的,但是这却让他的,名声受到了影响,而且现在坊间的传言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而民国的共和,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虽然他袁世凯当年是以武力为依托,兵不血刃的窃取了大总统的位置,可是这也并不能抹杀他的功绩,这么多年不说他肝脑涂地吧,也已经是鞠躬尽瘁了。

    前一阵子,可能是那一段日子里是称帝说传播最为严重的,最火热的时候吧,段祺瑞私下里曾试探过他的口风,袁世凯表示自己绝没此意,但是却有不公开的平复谣言,这使得段祺瑞有些拿不准主意。

    而且大概十天前吧,冯国璋来电,询问袁世凯,有关传言中“称帝”的意图,袁世凯依旧表示这不是他的意思,而且自己绝没有称帝的意图,同样的,冯国璋与段祺瑞一般,表示希望袁世凯如果没有称帝的意思的话,就公开的将谣言止住,可是袁世凯给他的回复却是“留言止于智者”。

    蔡锷当年重九起义,可谓是革,命的先驱者,是创造共和的功勋元首之一,当年反对帝制浪潮尖上的人。如果他相信了坊间的东西的话,那么这一次他送母回云南,定然是一去不归,而且当他归来的时候,则一定是挥军压境的。

    而且就算是蔡锷不相信坊间的说法,那依旧不能让他会云南,道理很简单,蔡锷回到云南必然是游龙入海,猛虎归山。

    纵然他不做出一些举动,那么边陲之地,恐怕就要改一番天地了。虽然蔡锷忠于政,府,但是这并不能表示他没有野心,而且说就算他当年没有野心,可是在京的这段日子里,他看到的,听到的,摸得到的,只有权力。

    只不过这权利是抓在别人手里的;确实,有人对于权力没有欲,望,但是,能爬到蔡锷这个位置上的人,要说他没有对权力的欲,望,恐怕是他自己都不会相信的吧?

    所以综上所述,无论出于哪一方面的考虑,蔡锷是一定不能出京的,更何况是让他回到云南那。

第332章:忧患() 
我的故事讲完了,这是一个带有神异色彩的故事,看起来有些癫狂,有些疯病甚至于那个故事原本就不似真实,但是故事就是需要这样也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让这些士兵们投入注意力,从而使得他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失。然而,虽然我的故事成功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可是说起来这个过程其实还真是痛苦的,而且这个痛苦的人,就是我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我不知道为什么,总之我这个故事讲完了,而大家还能够沉浸在我的故事中,这笔原本是一个好事,可是我却笑不出来,甚至于我连一点点成就感都没有。

    夜幕已然有了缓缓升起的预兆,我看到东天之上,那旭旭之光,似乎要撕裂黑暗了,这一夜,寂寞、冷静、无奈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邹若衡所说,或许唐继尧就是在欺骗我,但是我没有办法,虽然现在可能已经没有了希望,但是我还是要肩负起这样的责任,我要保证军队的安稳。

    “回去吧。”我站起身子,看着那已经远去却还留下了尾巴的希望,我不由得叹息一声,决定让这些陪我在这里守了一夜的弟兄们回到叙府城去,在那里好好的休息休息,而后其他的事情,就让我来想办法吧,我总不能真的就眼看着我的军队,分崩离析。

    “将军!”邹若衡叫住了正要转身的我,而后对我说道:“将军,要不咱们再等等吧,我看这天还没亮,或许要不这样,您在这等着,我带几个人到前面去看一看,玩意是那些兄弟们遇到了什么阻拦,我也好帮助他们一下,再不济我能给给您传个信。”我摇摇头,脸上有着无奈的笑容。

    “将军!”邹若衡好事还要坚持,不过我却要开口了,只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我还未开口,却突然的被邹若衡的一句话,生生的打了回来:“将军啊,还是再等等吧。”这句话,本没有什么,只不过就是邹若衡的眼神,让我知道了他的心思,而且说起来,其实这不单单是他的心思,而且这也代表着我这一路护国军的集体的愿望。

    我看着邹若衡,又看了看那些苦苦在这里守候了一夜的护国军的弟兄们,我终于还是选择了再等等,我真的期望着我的等待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不希望我的军队,就此而分散开来,当然了,我更是不想伤害到我手下士兵的心,他们在战场上流血,放弃了家人与我远征于此,我又怎么忍心让他们在远方,远离了家乡的地方,仍然在流血的同时,心中还要存留下深深的伤痕那?

    我是一个统帅不假,我的军队多是家乡子弟,而且他们大多都是昔年清廷之时便南征北战的勇士,同时也是重九之时,与我浴血奋战的生死弟兄,我知道他们的想法,虽然现在世道变了,但是我知道他们担心的是什么,而且我更清楚,作为一名军人,他们的生命在随时可能离开自己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忠诚与热枕的解释,是怎样的。

    可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却想要放弃等待了,唐继尧答应给我的军饷我现在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可是看着邹若衡,再看看我身旁的士兵们,我是真的好心痛,好无力,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我也清楚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自大,以及自大的后果,我的夙愿虽然尚未可知到底能否实现,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我是真的将自己看的太过高了一些,原本或许如果我能将我的想法再变得小一些,亦或者是说我能够再等等,在我有了充足的储备之后再行动的话,恐怕我就不会陷入到这样的境地了吧

    但是让我所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唐继尧,我知道他变了,可是在我的心底我对于他还是并没有那么大的看法的,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变化随着他的地位以及世道的不同会发生变化,但是我无论如何我也想不出来,为什么明明给我感觉没有怎么改变,至少是对于我的那份情谊上没有改变的唐蓂庚竟然会在这样关键的时候在我的背后狠狠的戳上一刀,而且这一刀还不见血,但是却又很有准!

    唐蓂庚啊,我不知道到底是世道让你改变了,还是云南的权利让你改变了你的性格,使得你能够毫不顾忌这个你所生活的国家,让你毫不顾忌与我之间的生死弟兄的情谊,让你毫不顾忌我这一路万余滇军兄弟的性命!没有军饷,分崩离析后,或许我所面对的只有失败,但是那些士兵那?

    加入他们为了生计落草为寇当如何?亦或者是他们从精锐的护国勇士转而变成了维护袁世凯的走狗,又当如何?虽然我相信这些兄弟们本意肯定不愿意与袁军同流合污的,但是他们还是生活,还要生存下去,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不就是依靠着军饷来维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