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烟-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摇了摇头;推着轮椅往里面走去。

    自言自语般的说了句“或许;我并不能做到。那不过只是期望罢了。”也不知道;她听到没有;但是我想;她应该是听到了;因为那冰冷的手掌轻轻的搭在我的手上;手指轻轻的;却能传递出很强悍的力量;扣在我的手背上。

第205章:三个孩子的圈套() 
如我们所言;小伟第二天就大包小包的搬到家里来住了。

    儿子;孙子;再加上小伟。三个男孩在一起;虽然年龄上有些差距但是怎么说那;这三个家伙还真是混世魔王一样。

    让家里的气氛更活跃起来;倒是也让我头痛起来。

    自从小伟搬来后;那三个孩子真是志趣相投;这不是我说的;是秋心的原话;我说的是三个小混蛋臭味相投。

    哎;多少年了都;除去我不在家的日子;之后的每一天的傍晚到晚饭前那段时间;书房都是我的天下;可是现在;哎。

    看着被三个魔王祸害的惨不忍睹的书房;我简直欲哭无泪。

    这三个家伙也不知咋个回事;就赖到我那书房了。想想;当年以我对柔柔的那帮宠溺;借她个胆子也不敢这样;谁料想;这三个家伙啊。

    我一直有个爱好;就是收集古书古本;无论是手抄的还是影印的;只要是民国之前的古本我都视若珍宝。家里面除了我自己;没有人敢去碰一碰;可是现在;我那几本清版的宋史都成了人家垫在桌子角的垫脚石了。

    心疼就别说了;想要训斥他们一番吧;又张不开嘴;每次我站在书房门口冷着脸翻白眼的时候;秋心总是似笑非笑的对我说:“别看了。你管不了;也不可能管;还看什么啊。”

    不知咋的;小伟这孩子对我真是不生分;当然;这也是我最希望看到的。

    久而久之;三个孩子的肆意妄为;我也就习惯了;当然;我也有了一个新的习惯;就是坐在大厅里长吁短叹;默默为我那些个古本哀悼。

    这三个孩子和我们年轻的时候一点都不一样;真是看出来了我们不是一代人啊。

    那个时候;我年轻的时候;也疯过;也喜欢和差不多年纪的哥们弟兄;尤其是能一起放肆还有些亲故的那种;在一起;发了疯似的耍。但是我们那个时候呀;咋耍也都有个限度;不像他们;也不知道珍惜好东西;也不知道祸祸完了;疯够了去给人收拾起来。

    不过万幸吧;他们在外面倒是不会如此失礼。在家里面造祸造祸我也就默许了。还是那句话;我不默许还能咋办?都老头子;说话谁听啊?

    多少人都是;对自己的儿子女儿下得去手打;张得开嘴骂。但是要是孙子辈的;或者是别人的孩子;可就啥啥都做不出来了。能做的就是跟着人家屁股后面去给收拾收拾东西罢了。

    有人说我这是对孩子的纵容;家教不严。但是我却真的不认为他们如此的放肆和家教有什么关系。

    对长辈尊重;恭敬;对后辈宽容教导。对客人谦和有礼;对外人不失风度。这是归属于家教里面的东西。这些东西这三个孩子一直做得都很好。我常说做事要有分寸;就是要去拿捏一个度;这个度过了;不可;做得太少亦不可;这是需要底蕴熏陶以及多番练习才能用运用自如的。

    三个孩子;无论哪一个;对这个所谓的度;拿捏得都极为恰到好处;这是我白家家教的功劳。可能有的人会说;孙子算是我家人;领养的那个孩子也算是我家人;但是小伟;婉卿的孩子怎么能受到和他们一样的肖家的家教那?

    很简单;婉卿小的时候;我便是拿着我父亲要求我的去要求她;我也是把父亲讲述灌输给我的东西;分毫不差的;讲述给他。

    所以;小伟受到的家教;其实;和我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分别。

    对于孩子们在家里面的一些做法吧;我觉得那是一种生活习惯的问题。

    糟害东西;祸祸屋子的孩子未必就没有家教;不懂教养。那些能自己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孩子也未必就真的如人们所见的那帮有涵养。

    这种事其实各家有各家不同的认定方式;所以怎么说那;用自己家的标准去看待别人的孩子是不客观的。

    我一直最反感的就是对事物的片面性;不要以自身的品味或是认知去看待任何一个不是自己所控制的东西;很多时候你的无意间的评价可能会去那个人或是那件事物产生深远的影响;更甚者甚至能够左右他们的命运。

    从小我接受到的教育中;有一条规则的出现率能够位列前三。

    谨言慎行;自己说一句话;不如听别人说一句。

    从古至今;只要不是特定的东动荡大环境下;我只听说过有人因为错说了话而丢官弃爵;甚至失去生命;可我没听说过谁是因为不说话而遭到悲惨结局的。

    鬼谷子;本经符中记载有这样一句话;是“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而后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用纯又曾在治家格言中引用延伸为“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意思大概相同;基本就是话说的多了;就一定会出现问题、有所失误。

    我这个人喜欢引经据典;在论语;里仁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在此我不做过多解释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三个孩子这一点做的就很好;其实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在外面知礼懂节;不去多说话;谨言慎行;所以在家里面放松也好;放肆也罢;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不过说真的;孩子就是不能由他们肆意妄为啊。

    这不;我的放纵倒是给我招来了一个麻烦。与其说是麻烦不如说是三个孩子给我下的一个圈套;想要试试我这个老家伙到底有多少斤两。

    一天饭后;因为正好之前有人给我送来了一些好茶叶;所以饭后那;我也就把孩子们都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一是培养一下他们对茶文化的感受;同样的;也是为了促进我们之间的情感。就是那次的茶谈;三个小东西;狠狠的给我这个老不死来了个措手不及;用他们之后对我说的就是他们三个是个团队;联手开大;要把我这个boss给秒掉。

    现在的孩子啊。哎。

    在茶桌上;本来那;是我给他们讲一讲茶的故事;教他们一点品茶的知识;谁想到;正讲到要劲的地方;儿子突然的来了这么一句“老爹;你说说;我们三个;你最喜欢哪一个啊?”

    “啊?”突如其来的这一句;让我真的是有点措手不及。看着六只眼睛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你;一个个脸上不怀好意的笑;简直了;不寒而栗啊。

    这样的问题吧;其实本不难回答;但是面对三个孩子;让你说出个一二三来;放在谁身上;我估计都得懵了。

    虽然我是本着公平对待的方略;但是怎么说那;人的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齐那;真的做到分毫不差的公平;对员工啥的都困难;何况是和你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啥的那?

    一时间;气氛竟然尴尬起来了;不过这尴尬只是针对我一个人的;我看的出这三个混蛋肯定是蓄谋已久的;就是想让我这个老东西难堪。真不知道这三个崽子咋想的;这么祸害我;对他们有啥好处?咋的;就是想看我笑话啊?

    一个老东西的笑话有啥好看的那?

    气氛尴尬了;茶也没人喝了;茶室一下子静了下来;我几次试着想要化解这个问题;可是每一次要说出口的时候;都发现一些瑕疵;这事不被我允许的。

    可是;由不得我多想啊;小伟和孙子的催促声以及孙子那边嘿嘿的笑声;让我越来越慌张。其实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作为长辈的我;自然要在晚辈面前展现出自己阅历的优势;但是;这样的问题;我还真就没看到谁家孩子问过。

    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个家庭组成的特殊性吧;才会出现这么特别的问题;以及引发那种感觉怪怪的尴尬气氛。

    我一时的沉默;好像让这几个小子吃了什么怪药似的;一个个嘿嘿的乐啊;小伟那孩子差点就要捂着肚子了。

    “你们三个小犊子;玩我是吧?我一个老头子哪招惹你们了?”

    我实在是没啥说的;想要给自己争取一点思考的时间;这才说了这么一句话;本想着用这句话先拉开话题;或者是最好直接的就遮过去这件事;可是这三个东西明显就是预先设计好的;我估计他们早就订好了;我说什么;扯什么;都不搭理;人家不接你茬;你还能拉着人家扯别的吗?

    三个孩子也不理我;就是盯着我笑呵呵的盯着我;孙子还特意的把我杯中的冷茶泼了;重新续了一杯温热的给我。

    一看如此;实在没办法了;我就想学着他们那样;用沉默替代任何回答;然后就在那个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我转念一想;突然有了一个好办法。

    三个小家伙不是想看我笑话吗?既然我说话他们不应;那我也就索性装傻。我就不信我一个老狐狸还斗不过他们三个初出茅庐的猎手?

    喝了刚刚孙子给我斟的茶;用手揉了揉眼角;对他们说:“你们的意思是;让我依照喜爱的程度把你们三个排出个顺序是吗?”

    “恩恩;姥爷;我们就是这个意思。”孙子见我说话;忙接过话头去。

    他们一张嘴;我就知道这三个小玩意是上了我的圈套了。“行啊;那就这么说吧;你们三个啊我都喜欢;都是我自己的孩子;小伟我对你啥样你知道;让我马上排出顺序吧;真挺难的;但是我又不能不回答孩子的问题是吧。”我一笑“那就这样;你们啊;现在开始;谁能最后一个说话;一直不出声;我就最喜欢谁;然后就这么逆着推过来;第一个出声的就是我最不喜欢的那个。”

    我这话;说完;也不看他们;也不理他们;笑着;就走出了茶室;我不知道三个孩子是个什么样耳朵表情;但是我确是的听到了身后传来的叹气声还有把我那个汝窑茶盏摔在茶几上的声音。

第206章:秋风不冷() 
日子一天天的过;谁也跳不过;逃不脱。

    没有谁的每一天生活都能够万事顺心;快快乐乐的;假如人的一生有三万天日子的话;要是能有一万五千天能够高高兴兴的;这一生便已是幸福了。

    功名利禄是年轻人的追寻;当然了;许多暮年之辈也是逃不脱他们束缚。

    每每一个人的时候;坐在院子里;拿着小小的茶杯;夕阳下;去回忆昔年的情境;别有一番滋味。有人问我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的味道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两个字;沧桑。

    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答案;谁也说不出沧桑到底是一个什么滋味。也并非酸甜苦辣能够形容。其实也不是无法形容;而是我看来单单的或酸或甜;单一的形容是不够准确不丰满鲜活的。

    沧桑的味道让我来描述那;可能是一种初尝苦涩;当你适应了它的那种苦味;你的味蕾又会用清甜来迷幻你;可是当你刚刚想要沁入那种清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拥抱的并非是甜;反而;是一种超过之前的苦涩;然后;相互更迭;就这么罔替下去。

    我曾经认为沧桑的味道可能与茶没什么分别;但是;现在看来我错了;茶的味道可以适应;但是人永远不可能真正的适应沧桑的味道。

    可能有的人受尽苦难;依然坚持着向前奋进。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已经适应了那种感觉;而苦难所带来的味道;并非是沧桑。

    沧桑存在回忆中;当日子一天天过去;每一个清晨;去回忆同一件事;得到的;可能都有所同。

    这一种复杂的味道;年轻人不会懂得;需要岁月的沉积;风雨的洗礼。这是只有时间才能赐予的珍馐;这是只有经历才能烹饪的美味。

    能够尝试到沧桑的滋味;依我看来;是人一生最美好;也是最大运气了。

    好像我这一辈子都和秋有缘。

    曾近许许多多的大事;总是发生在秋季;凋零黄叶的时节。

    我记得在这一部书中;我曾表达过一些我对于秋日的情感吧;但是那是曾经的感受了;人到暮年;对于这么一个季节的看法;体会;也有了一些与之前不同的变化。

    我曾说过;天有四时;既存在;更不能躲避;那又何必要爱其一二;恶其三四那。

    那个时候我其实非常不理解;甚至厌恶那些偏爱一季的人;我不懂他们面对不能选择的事物还要以不同的态度对待;是一个怎样的心情。

    我觉得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因为你既厌恶什么东西;必然会因此心内产生一些波动;那根本就是毫无必要的不是吗。

    但是在此迟暮之年;我倒是理解了当处那些人是一个怎么样的心情。秋天干冷枯燥;早晚温差极大;本是最不适合老年人的季节;不过;我却对这一季偏爱异常。

    不单单是因为多年内;在这一季节中我曾几次发生近乎天翻地覆的重大事件;更多的;我觉得是我被这一季节的风骨所吸引;甚至是迷惑。

    菊、花是最晚盛开的花卉。

    百花凋零我独放;凛冽秋风自安然。

    菊、花的绽放在某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