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烟-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笑了笑,看着龙云。

    毫无语气的道:“知道如何?不知道,如何?难道你千里迢迢,就是来问我这个的吗?”

第17章:北潮南延() 
龙云可能是被我的语气惊到,虽然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语气,不过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态度才最令人惊异。

    龙云忙摇头强笑,道:“将军误会了,误会了。”

    “恩。”我又打量了他一番,道:“蓂庚兄叫你到北,京来,是有什么要我做的吗?”

    龙云点点头,讲出了他的来意。

    原来,这一次他受唐继尧遣派,到北京来,是有重要的消息,必须要与我对面而谈。唐继尧此次剿匪,实属无奈之举,滇南匪事猖獗,滇军多次围剿大小匪帮悉数覆灭,唯有和子坤、倒乘江以及刘怡苗兼并其部下众散兵游勇,借助地利与滇军周旋至今。

    唐继尧此次用兵本意是想要从黔用兵,由滇军部队绕过云南境内,进入黔地而后迂回包围驻扎在云南边境的刘怡苗一伙匪帮。

    此次用兵数逾一万,还配备火炮团、机枪营并且携带重型武器,其目的在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滇军是受命令千万黔西之地,帮助黔省驻军卫戍边陲,严防白族作乱,可是实际上,那有什么白族意图作乱的说法。

    这不过是阳谋之计,让刘怡苗以为滇军三分之一主力进驻黔地,首先是在滇之军整体实力受到了削弱,而且因为此次携带重型武器、火炮团,浩浩荡荡万余部队,足以以假乱真。

    可是实际上却是借道黔省,迂回之策;因为唐继尧民国元年之时,曾受我指派,带兵支援黔地,讨伐黔乱,其兵马攻占贵阳,而后被推举为贵州都督,直到在我入京之前。所以唐继尧此人在贵州的势力威望,异常于他人。

    所以他派遣滇军去保卫贵州,也是说得通的。

    而实际上,这却是他的“阴谋阳谋同道行”的方式,这入住黔地既是阳谋,而同样的,也是他的阴谋。

    进入黔地之后,滇军的动向自然不可能被刘怡苗之匪帮掌握。所以在黔地内,滇军的布置,行军路线相比于云南境内,要秘密很多。

    与此同时,因为是由黔地迂回,虽然加长了用兵时间,可是好在这一路不需要和小股匪徒交手,如此一来,相比于正常的军费消耗,与战损比对的话,还是可以持平的。

    刘怡苗匪帮,虽然人数众多,可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地痞”,只在云南境内,绝不离开滇地,这与白朗一伙,甚至是其他匪帮都是大大的不如。

    因为从此看来,刘怡苗一伙首先在范围性上就不占优势。这也就是刘怡苗一伙无论兵力、武器还是训练都远超于其他两伙匪帮却不能一家独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虽然如此,刘怡苗还是有自己的退路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将队伍常年驻扎滇南边陲的原因。

    滇南之地,穷山恶水无数,且多是难行之路,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滇南行动起来也是多为不便,而且总会有他们祖祖辈辈还不得而知的小路、山崖等等。在这里作为老家,万一有破败的一天,刘怡苗也好借地势逃窜。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滇南接连缅甸,也就是如果刘怡苗战败的话,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越过国境,逃离到缅甸。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唐继尧一切都算计好了,而且落实到实际上也很顺利的时候,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滇军部队成功包围后,要与刘怡苗决战的时候却发现,此时被他们所包围的匪众,竟然不是刘怡苗匪帮。

    这次被他们在刘怡苗老家围困住的匪帮竟然是和子坤一伙,而且被包围的还正好是和子坤匪帮的全部主力部队。

    其实这是一个尴尬的态势;前面说,唐继尧的目的是彻底剿灭刘怡苗一伙匪帮,而剿灭刘怡苗一伙的目的除了肃清匪患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杀鸡儆猴。以如此铁血之前鉴,震慑刀乘江、和子坤匪帮。

    而后其主要用意则是招抚这两伙匪徒。以扩充滇军实力。虽然和子坤也好、刀乘江也罢都是匪寇出身,可是他们因为常年在云南大山之中往来,风餐露宿,而且常常与官军交战,所以其部下匪寇,实际上并不比一般的部队战斗力差。

    其二,就是在三大伙匪寇中,其实真正作恶行凶的就只有刘怡苗一伙,而其他两伙,虽然也是烧杀抢掠,不过却大都是点到为止,能不伤人则不伤人,能的不义之财,则不出山为祸。

    说他们是“侠盗”却也算不得,可是至少本质不坏。所以他们两伙的队伍还是可以招抚的,而且就他们的武器装备以及队伍构成来看,也足够了招抚的条件。

    其三就是三大伙匪帮里,刘怡苗一伙其实说到根上,是老滇军出身,唐继尧一上任就拿他开刀也算是清理门户。捍卫滇军、云贵两省部队,甚至是全过官军的体面于荣耀。虽然刘怡苗是老旧出身,可是他依旧还是官军不是?他入山为匪的时候,可是没有人免除他的职务。

    可是当滇军真正要发起攻击的时候,却发现与他们对峙的竟然是和子坤的队伍。与此同时,时值滇军剿匪司令的罗佩金,见所包围的匪寇虽然不是刘怡苗一伙,可依旧还是匪寇,所以其毅然决然命令部队发起总攻。

    而且同时向唐继尧派通电,言明滇南剿匪事物,唐继尧首先肯定了罗佩金的临时决议,不过要求他对于和子坤一伙不要赶尽杀绝,能降则令其降,不必血流成河,且也是避免和子坤一伙陌路决死,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因为唐继尧意欲此一战彻底剿灭刘怡苗一伙,所以不但令罗佩金作为剿匪司令,同时还调自己的副官侍卫长暂代火炮三营战时指挥一职。

    唐继尧的副官侍卫长就是与龙云、卢汉并称“昭通三剑客”的邹若衡。

    邹若衡与龙云一样,云南讲武堂出身,而且邹若衡还是讲武堂炮兵专修,虽然这是邹若衡指挥的第一战,可是他的才学与天赋却是尽显无疑。

    就在罗佩金与唐继尧沟通商议的时候,火炮第三营在邹若衡的指挥下,短短两个小时,依照部署、调动就攻破了和子坤部署的防线,同时有效的支援了进攻的步兵,与此同时打掉了和子坤部的三个重机枪攻式。

    因为有了火炮的有力支援,所以步兵进攻的速度以时间,相比较之前的作战计划都有了大大的提升。

    罗佩金这边才刚刚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可是从战场上却已经传来了捷报的消息。

    而且其实这次用兵,唐继尧是打算向我发一封密电的,可是之所以没有落到实际,是有特殊的原因的。

    杨士琦,不知什么原因到了昆明,此人乃是袁氏之亲信心腹,当年力劝袁世凯胁迫清帝退位,同时也是南北议和时的重要成员之一。

    因为杨士琦的“不请自来”,导致了唐继尧不敢轻易而为,此人乃是袁氏众臣,唐继尧甚为云南都督自然是要出席陪同侍候。正直但是罗佩金已经点兵出发,所以唐继尧也就不好更改。

    至于为什么没有密电,就是因为杨士琦的关系。

    听龙云说完,我不由得暗暗震惊,杨士琦出京我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是我现在的耳目已经麻痹了吗?很显然我不这样认为。

    而且就在我与龙云交谈的过程中,陈敏麟突然走了进来,他递给我一张条子。我抻开一看,这是一份蒋百里托人捎来的便条。

    上面只有八个字“苏冶玉章,请兄斧正”。

    虽然可能看起来没头没脑的,可是我却知道这八个字的含义。收起这张即将焚毁的便条后,我又于龙云交代了一些事情后,便让陈敏麟送他去了北,京车站。乘火车离开了北,京。

    龙云这次来京其实我知道是躲不过袁世凯的耳目的,虽然龙云并非是滇军骨干可是我也相信哪怕就是滇军最普通的一个小兵卒子,只要踏进京畿,必被袁世凯所监视。

    这也是为什么龙云要带来那么多的云南特产的原因,唐继尧认我母亲为义母,做儿子的,给母亲托人送来一些特产也无可厚非,就是袁世凯也说不出什么。

    而且虽说隔墙有耳,这么一个将军府内不知道有多少面呛,不过我却可以保证,在我的将军府内,哪怕就是有袁世凯的耳目,可是只要是我在会客厅以及书房两个地方与别人的会晤交流,就一定不会传出去。

    而且实话实说,这么久时间以来,陈敏麟已经帮着我不声不响的,除去了府内的三个耳目眼线了。

    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他用的什么方法,不过后来我却是知道了。

    大烟土这东西,吸食过量可以致人死亡,而且偌大的将军府内,又有多少下人不去抽这个东西那?

    虽然他们都是下人,可是宰相府吏九品官。虽然我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利,奈何那些外人却并不清楚,他们还以为我这个经常被袁大公子、陆军次长邀请参加各色宴席舞会的昭威将军有多大的权利那。

    为了和我拉上一点关系,第一步要做的不就是打通我府内的关节吗?而且袁世凯安插在我府内的眼线,大多也都是军人出身,亦或是江朝宗的警察,你让一群本就享受惯了的家伙去给别人端盘子倒水,去遭罪,他们怎么会不自己找个乐子那?

    虽然我严明府内下人、家丁不许抽,大烟,嫖赌这都不行,可是对于那些真正的下人来说有时候都是难以保证的,何况是这群大爷那?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让陈敏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除掉他们的方式。

    被他“弄走”的三个人里面,一个是在八大胡同喝多了从楼上掉下去摔死的,一个是抽大烟被我“发现”赶出去的,还有一个说来可笑,出去赌钱,被宝局老板因为付不起赌,资剁了胳膊流血过多死在大街上的。

    总而言之,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这些陋习,我却还是找不到空子,让他们几个不安分的东西离开我的府邸。

    不过这都是之前的事情了,现在摆在我眼前的问题是,蒋百里送来的那张便条。天色渐晚,我一直闷在书房里。

    晚饭也没有吃,这倒是弄得蕙英有些担心,不过因为出于对我的了解,所以她也不曾打扰过我。

    可是,蕙英不来打扰我,不表示别人不会来打扰我。

    杨度竟然和江朝宗两个人一同来到了我的府邸!

第18章:推波助澜() 
如果我要是不知道这两个人的关系,恐怕必然会毫不犹豫的相信这两个人是一对“亲爱弟兄”,可我却并非那样个“生人”。

    将二人请进大厅,叫侍者叙茶过后,杨度开口对我道:“松坡啊,我与江公这次来可是有个好事要来呦。”

    说话的时候杨度刻意的用眼睛瞟了瞟坐在他对面的江朝宗,虽然语气并非由什么异常,可是从他并不常用的尾音我却能够知道,此次他能与江朝宗同行,必然是出于什么不可抗拒的因素。

    果不其然,还未等我说什么,杨度又继续道:“大公子今日在云吉班做东,邀请了在京的各路重臣,这不,怕我杨度请不动你松坡,还叫‘九门提督’江公朝宗与我共同来请你的大驾啊。”

    “哈哈哈。”我笑了笑,对杨度摆手示意,而后转过脸,对江朝宗道:“蔡锷何德何能,竟然劳动江公大驾,有罪!有罪!”

    江朝宗此人在北洋之内,甚有威望;可是此人的名声却不怎么好。

    光绪十五年,在台,湾任职时,就曾因为贪婪重贿,而出卖军机要务,而被捕入狱逐出台,湾。回到大,陆后,为了自己的“仕途”,骗婚入赘到当时一位参将的家里,用银子捐官捐了一个五品官。

    而后又经袁世凯妹夫刘春甫介绍,投靠到当时任职直隶总督的袁世凯的帐下。

    而后因为光绪驾崩,宣统继位,摄政王载沣监国,夺权袁世凯,江朝宗又转投到铁良的帐下,宣统二年官至二品,陕西汉中镇总兵。

    武昌起义后,因陕西省宣告独,立,江不得以逃回北,京,又重新投靠的袁世凯帐下,又巴结赵秉钧,谋得了一个步军衙门的差事。

    而今时今日,江朝宗更是被拜为迪威将军,任北,京步军统领衙门统领,执掌北,京治安防务大权。要是放在前朝,江朝宗的官位可就是正一品大员九门提督。

    江朝宗为人虽然墙头草随风倒,可是他的手段性格我却有所耳闻,传言就是我眼前这个满脸堆笑的花白胡子的小老头可是曾经在一夜间调用步军衙门部队,剿灭了北,京城里上千“匪寇”。而且就在他出任“九门提督”之前,也就是他的上一任“九门提督”乌珍,就是被他活活逼死的。

    由此可见,江朝宗的手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