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烟-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哈哈。”说着两个人都笑了起来,而后袁祖铭又开口道:“其实,怎么说那,咱们虽然也是护国军,但是咱们是护国黔军啊,怎么着也是比蔡帅晚了半步,所以咱们更应该比他们更为迅速的击溃袁军,不然的话,大帅那边”

    王文华摆摆手,打断了袁祖铭的话,而后正色的对其说道:“咱们出兵,不是为了大帅,是为了这个国家啊,鼎卿啊,这样的话,千万不要说了,千万不要说了啊。”袁祖铭点了点头,并没有在说什么,而后王文华看了看自己的怀表,而后将其交到了袁祖铭的手里,道:“这块怀表你带着。”

    袁祖铭看了看,没有说话,就此离开了;晃州城外,护国军以集结完毕,袁祖铭站在全军的最前方,粗着大嗓门,对全军下达了他的八条军规:一违抗军令者斩;二临阵退却者斩;三泄露军情者斩;四贻误戎机者斩;五盗窃枪弹者枪毙;六携械潜逃者枪毙;七奸、淫掳掠者枪毙;八强买强卖者枪毙。

    军令下达完毕后,袁祖铭又叫人押着两个前几日在攻克晃州城时,进军迟疑的军官,当着全军上下的面,将这个两个人亲手枪毙了;不过要说明一点的是,这两个被他枪毙了的军官,都是王文华的心腹手下。

    他这样做,也不知道是为了典正军法,还是为了给王文华一个下马威,但是值得一说的就是他这样的行为,确实给了全军一个极大的震慑,虽然王文华之前对待下属就是军纪严明的,但是人都有远近亲疏,说实在话,王文华也确实是对于自己的心腹手下,有时候过于松懈了。

    也就导致了王文华的几个心腹在军中交横跋扈,而且一般的军官对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当然了,他们这一切都限制于在军中,却不敢骚扰百姓。更不敢逾越军规。

    待这一切落定之后,袁祖铭又审视了一遍全军,而后才下令,部队向蜈蚣关进发!

第156章:三公里纵深() 
王文华在晃州城养病,同时也能够防备、抵御有可能夹击护国军的马继增部;袁祖铭率军向蜈蚣关进兵。蜈蚣关距离晃州城约十五公里,按正常来讲,岳彪退守蜈蚣关,那么他肯定会将全部的兵力投入到蜈蚣关附近的位置,进行防御部署,绝不会将自己的部队安排在蜈蚣关五公里以外的位置。

    可是实际上却非如此,袁祖铭率军进军,还未等他彻底离开晃州城所属边境的时候,就遇到了第一支在此部署的北洋军队。说起来,按道理来说,这么近的距离晃州城的驻军应该能够发现的,可是却因为地势地形的关系,所以就是这么一支部署在他们眼皮底下的北洋军,却也没有被他们发现。

    袁祖铭率军的第一战,就在这个名为乱石头林的山坳,打响了!袁祖铭进军的方式比较特殊,正常来讲进军时候除了必要的斥候、防御部之外,其余的部队肯定是全速前进的,因为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兵贵神速”。但是袁祖铭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的部队进军速度异常缓慢,因为他要求部队,时时刻刻都做好战斗准备,火炮用人推拉,不挂上马匹,重机枪部快速运动后,到达指定位置然后进行部署,而后在大军经过的时候,在向前推进由此更替不断的部署,不断的推进。

    可以说的上是步步为营,但是比之正常意义上的步步为营又显得啰嗦起了很多,而且这个进军的速度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过说起来倒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方式,才使得军队进驻到乱石头林的时候,才没有被部署在这里的北洋军,打一个措手不及!

    袁祖铭见自己的部队遭到了埋伏,他不换不乱的组织部队进行反击,而且还命令自己部下的军官突击部队,即刻对敌方火力点进行猛烈的进攻。这个军官突击队,是袁祖铭将部队带离晃州后组织的,这个突击队大概有一百余人,其中军衔最高的是上校,最小的也是一个中尉的军饷。

    这是不折不扣的军官突击队,而且说起来,这个突击队的队长不是别人,正是他袁祖铭自己!袁祖铭组织这个军官突击队是有他的用意的,因为之前攻取晃州的时候,他也是指挥者的一员,所以他看到了有的士兵有的军官,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不敢切不会严格的执行军令,这样的行为当然是该杀的,可是这不是一个个例,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所以总不能因为这个就将那些军官全部诛杀了不是?

    但是这个问题真的非常严重,因为有时候军官的态度,会直接导致全军的溃败,而且同时,每一部的军官的态度,对他们的手下也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同时他们的犹豫不决或者是害怕战死,也会影响到他们部下士兵的士气,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且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而如上所言,这是触及军法的,所以真的要严肃起来,全是杀头的罪过,可是偏偏又不能将这些军官全部杀掉,所以没有办法的时候,袁祖铭这才出此下策,他亲帅军官突击队,要是有人胆敢迟疑他可以就地枪决,这也不失的是一个监视他们的好办法,而且因为这些军官被组织了起来,各部战时皆由各部内属参谋负责指挥,这样的话,也能保证军令的执行情况。

    袁祖铭的组织反击飞,非常的有效,很短的时间内,就将部署在这里的北洋军尽数击溃了,可是这一点并没有让袁祖铭感到高兴,反而他对于这一点感到非常的疑惑,甚至有所担忧,因为北洋军的军事实力他是清楚的,而且这一次还是北洋军偷袭,说起来虽然自己早有准备,但是也不该短短两个小时就将此次的部署全部击退,袁祖铭隐约的感觉到,这里面有阴谋。

    或许着就是之前伍祥桢所用的诱敌之计,但是即便如此,袁祖铭去也不敢将军队留在这里休整、待战,因为万一这不是诱敌之计,真的就是他们将北洋军击溃的话,那么他的停止敬进军,就会失去对北洋军最好的进攻时机!追杀败兵,虽敌众我军十倍,亦足以令其望风而逃。

    最后,袁祖铭打定了主意,还是决定率军前进,不过时间放在整理好战场之后的两个小时,这样的时间差能过保证护国军追击时击溃落在后面的残兵且不至于遭到北洋军誓死的反扑,从而导致全军伤亡加大,同时又能保证即便是北洋军的诱敌之计,他手下的护国军将士也能够借着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差,导致北洋军暴露自己的部署与意图。

    两个小时之后,袁祖铭率领部队,继续向蜈蚣关进军,不过当他的部队刚刚前进的时候,另一支北洋军的部队突然地出现在了他们进军路线的正前方,而且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两支北洋军从他的左右两翼对他展开了攻击。

    袁祖铭没想到,自己如此的部署,还是中了北洋军的圈套,袁祖铭组织好第二轮的反击之后,将军官突击队集合了起来,而后对着这些军官说道:“你们也看到了,现在咱们陷入了北洋军的包围中,这个时候,是应该拼命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是咱们稍有犹豫,就是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我命令,军官突击队,全员投入战斗,两个小时以后,全军冲锋时,我将率领众位,冲在全军的最前方,我退,众位杀了我,踏着我的皮囊前进,而众位退,我便杀了众位,明白了吗!”

    “是!”“回去准备吧。”两个小时的战斗是残酷的,因为袁祖铭部此时遭到了三方面的攻击,所以此时其实袁祖铭还是非常庆幸的,他庆幸自己没有全速进军,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恐怕此时他们应该陷入到了四面合围的境地,三面包围他们还有撤退的可能,可入如果一旦陷入了四面合围的情况,那他们即便是能够突围也要遭受重大的损失。

    不过虽然现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撤退的道路,可是袁祖铭这时候却不能撤军,其一是护国军气势正足,万一他们暂时撤退的话,对整个护国军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而且北洋军几倍于他们真的陷入到了四面合围的情况,他们到底能不能撤退,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而且说起来,正如上面所说的,十倍于己若是追击的话,也可令其望风而逃,又何况现在的情况是敌军数倍于己,到时候来追击自己的话,恐怕必然是一个全军覆没的情况,而且到时候别说是他手下的军队,就恐怕连王文华驻扎在晃州的兵马也会被全数击溃。

    这样情况,绝对是谁都无法承担的,所以袁祖铭决不能退,而且说起来,现在虽然护国军三面遭受攻击,但是实际上伤亡并不大,而且这个位置也就是乱石头林这个地方,虽然这是北洋军伏击他们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确确实实是一个好地方,因为其地形的关系,易守难攻,袁祖铭选择在这里阻击反击也是有着自己的打算的。

    而且他之所以命令部队在两个小时以后发动冲锋,其实是因为此时已经临近破晓,两个小时之后,正是旭日东升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他们也就没有了夜战的劣势,到时候正面的和北洋军硬碰硬的打上一战的话,也是有着极大胜算的。

    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前炮声中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旭日初升,袁祖铭手里端着轻机枪,在他的背后就是百余人的军官突击队,看着远方的北洋军火力点,袁祖铭下达了自己的战令:“全军,跟在我的身后,冲啊!”

    军旗招展,猎猎作响,旭日之下,热血英雄无畏向前!或许这就是将领的感召吧,不单单是袁祖铭一个人,端着机枪嘶吼着疯狂的向北洋军阵地冲去,就是他身后的那些军官,也哦度一个个好像疯了一样,不要命的向前冲锋!

    这些军官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们身后的那些士兵吗?说起来,北洋军的阵地距离袁祖铭的阵地不过数百米,看着嘶吼着冲向这里的护国军,阵地上的北洋军,竟然有的直接丢下了武器,转身而逃。

    这一战,就此也就告一段落了,袁祖铭的疯狂无畏,带动了全军的气势,护国军无畏的冲锋彻底碾压了北洋军的气势,以少胜多,且胜利的如此漂亮,这袁祖铭真的不是一般人。不过当袁祖铭率领着军队彻底占领了北洋军阵地的时候,他却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导致他有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袁祖铭站在北洋军的阵地上,看着四周的地势,再看了看他对面的战壕,以及身后是自己昨夜用于反击北洋军埋伏的阵地,他不由得笑了起来,而且笑的那么的无奈,从他昨夜部署的位置,直到他最远处的北洋军的阵地,不过只有三公里的纵深,而且除了乱石头林这个地方之外,其余的地方皆是一马平川!

    原来昨天伏击他们的北洋军并不是要将他们包围,而是为了借着特殊的地形,再此拖延他们的脚步,而且因为袁祖铭率军冲锋在前,有一件事他不清楚,那就是当天亮以后,原本进攻他左右两翼的北洋军,也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撤退了!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北洋军的计谋,他袁祖铭,中了北洋军的圈套了!

第157章:川军起义() 
四川第二师驻防大营,此时的第二师师长刘存厚,正在接待一位重要的客人,而这个客人不是别人,正是护国军护国军将领,赵又新。赵又新此时已经率军到达了刘存厚的驻防大营,只不过没有发生正常情况下的战争,这两个人此时却在这里对坐把酒,气氛和谐且亲近。

    刘存厚,字积之,四川简州人,生于一个盐商家庭。光绪二十九年,考入四川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三年,刘存厚留学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同期的同学有孙传芳、阎锡山、唐继尧等。

    光绪三十四年,刘存厚毕业归国,获陆军科举人。此后,在云贵总督李经義手下任云南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期间,经李根源、罗佩金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三年十月,为呼应武昌起义,刘存厚参加了蔡锷发动的昆明重九起义。云南军政府成立后,刘存厚任参谋部第一部部长。蔡锷为支援四川的革、命派而组织了援川滇军,刘存厚被任命为该军总参谋,随军入川。此后,刘存厚离开滇军,转投四川都督尹昌衡。

    一九一二年四月,刘存厚任川军第四镇统制,后改为第四师师长。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爆发,刘存厚支持袁世凯,击败革、命派的熊可武。九月,任重庆镇守使,第四师的番号改为第二师。一九一五年,任川南清乡总司令,驻泸州。

    说起来,这个刘存厚,也是滇军旧部,而且与蔡锷、唐继尧等人私交颇深,这一次护国战争开始后,刘存厚就想要举义,拥护护国军,奈何介于上方压力,以及自己布防区的位置实在是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且四周尚有其他川军驻防,刘存厚这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