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烟- 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加上革、命军方面也有不知不觉的重组的意向,或许这一场战争真的未必这个战争的天平就会一直倾斜在袁世凯这一番,所以想到这里,伍祥桢就不得不去揣度一下,自己到底应该站在哪一方了。

    要是站在袁世凯一方的话,那么袁世凯战胜还好,可要是袁世凯战败那?蔡锷众人夺了大权之后,哪还有他伍祥桢的好果子吃吗?而反之同理,所以伍祥桢所处的位置真的非常尴尬。

    而且论起来,伍祥桢自己也说自己倒霉,那就是他怎么着也想不到,足足八万人的进攻军再加上四川等地的数万守军,加在一起十几万人的战争,自己这一个小地方竟然成了第一战场。

    而且刚刚得到了前线的消息,刘国峰的炮团全军覆没,护国军的步兵梯队正在缓缓前进,逼近己方的阵地,前线驻扎的士兵向他请示应该如何应对,这才是让伍祥桢最为头疼的。

    因为他自己还无法揣度出到底应该站在哪一方,而且之前的炮击战说起来真的要论出一二三的话,自己无论面对哪一方都还有一个解释缓和的余地,可是步兵方阵的进攻那就表示这二百米的距离之内。

    双方需要短兵相接,这样一来的话,伤亡比例不但大大的加重了,而且要是自己一个不好,站错了队伍,日后哪一方取得了胜利,向他追究其白刃战时的问题的话,他绝对是百口莫辩的。

    想及此处,伍祥桢不由得叹息了一声,他决定采取一种比较隐意但是却能够保全自己的作战方式。伍祥桢当下下令道:“即命令我部全部官兵,展开阵型与敌接战,同时属令全部将、校、尉官及全部作战指挥人员,以‘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八字为一切作战核心。此命令,即刻执行!”

    虽然看起来,伍祥桢的命令是出于对护国军进行全面歼灭的角度制定的,但是实际上这不过就是伍祥桢的权宜之计,因为什么叫做且战且退,诱敌深入?怎么战、怎么退,怎么诱敌,又该深入到一个什么样的纵深?

    这一切,伍祥桢都没有做出一个要求,所以这样的命令虽然看起来是对于护国军的针对行为,但是实际上伍祥桢这不过就是给自己同样的也是用来搪塞袁世凯等人的一个借口。

    这样一来的话,他这样所谓的“且战且退”,当退到他的防区边缘的时候,那么他直接的撤出防区也好,亦或者是将自己的部队从防区友邻位置迂回到前线的话,都是说得通的。

    因为伍祥桢已经打定了不会全力一战,那么他撤出自己的防区可以以“兵合一处”作为借口,而他重新将部队迂回到前线的话,也可以借口托词为“前后夹击”,这样一来的话,就能够公开的解释他的避战态度。

    同样的,这样一来的话,即便是到后来他面的袁世凯的话娿,也能够将避战的责任推脱为战术失误,而且他的行为方式也能够使得友邻被动的与他平坦责任,这样一来的话,即便是死罪,他也不过就是丢官罢爵而已了。

    而假使日后他要面对的是蔡锷等人话,他也能够解释说自己当年是故意如此的为的就是给护国军一个方便,可是介于袁世凯、曹锟的限制,自己不好表现的太过清楚,但是自己的行为表示的非常明确了,那就是不愿意于护国军为难。

    伍祥桢的这一招不得不说非常的高明,而且说起来,不单单是他,就是他手下的士兵,其实也没有一个真的想要正面与有着“冠绝天下”之称的滇军将士交手,毕竟谁也不是真的就能够慷慨赴死的。

    如果能活着,又有谁想要去死那?而且说起来虽然北洋军整体的军事实力不俗但是这不表示每一个北洋军将士都是这样的,这其中必然存在参差不齐的差异化,而伍祥桢手下的部队。

    虽然也是北洋军,但是实际上他们就是北洋军中最下等的军人。这与伍祥桢在北洋军中的地位也有关系,当然了,总而言之吧,那就是伍祥桢这支队伍不单单他不想和护国军作战。

    就是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尤其是在那一阵炮击之后,见识到了护国军装备优势之后,他们也不想要成为冤鬼,所以伍祥桢的命令下达后,在执行上,那种迅速甚至是练伍祥桢都没有想到的。

    步兵梯队的进攻非常的顺利,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景象实在是让我欣喜若狂,三个步兵梯队出乎我意料的进攻速度,以及对于地方阵地的占领速度实在是让我侧目,纵横四百米的防御战壕。

    短短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三个梯队的士兵就全线占领了,而且在稳定了战场态势之后,还有继续前进攻击的苗头,我实在是想不出来,难不成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滇军的战力有提升了一个层次?

    亦或者是提升了几个层次?这简直是我的不能相信的,但是无论如何,我军这一场的胜利是奠定了下来,看着护国军的战旗在对方的战场上迎风飘扬,我不由的深深的喘了一口气。

    因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对于整个护国战争都是存在不可取代的意义的,而且对于护国军全军上下将士都是一种极力推动性的鼓舞,再有就是这是护国军与北洋军接战后的第一战。

    首战告捷的重要性,我想每一个军人都是清楚的,所以当我得到了前线确定的捷报时,便马上着这一场胜利的过成与结论,通过电报的方式,同时向全国各省公布,也向李烈钧、唐继尧二人所率领的护国第二军、护国第三军通告。

    当然了,最重要的,我要将这一场的胜利,详细的描述出来,而且在这其中加多一些我对于这样战争的看法与态度,同时也要加入我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以及对于战局态势的分析。

    同时还要附加上我对于袁世凯北洋军的无情嘲笑,这样一份电文,当然是不能够公开的,因为这一封电文是专门发给袁世凯一个人看的,同样的,作为对方北洋军的此时的统帅的曹锟。

    也会接到一份我单独写给他的信件。虽然信件的内容我不能够公开,不过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封信件绝不是什么劝降书啊,或者是希望曹锟倒戈这样一类的信件,我能保证,这信件的内容,几乎是与战争毫无关系的,但是同样的,真是因为这信件与战争毫无关系,反之又恰恰关系到战场时局的最后结果!

    而且说起来,当我真正的随着部队向前缓缓推进,到达了之前被我军所占领的阵地的时候,看着这方阵地上,之前伍祥桢部部署所留下的印记,以及战壕的排列,还有一些有关战局的痕迹的时候。

    我突然意识到,这一次的告捷对于我来说,真的就是一种运气,虽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伍祥桢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我军放水,或许他有他的打算吧,但是无论如何这一次胜利的一方,是我。

    不过正当全军都充斥在首战告捷的喜悦中的时候,一个令人感到惋惜的消息,突然的传到了我的耳中,在整理战场统计战损、伤亡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具尸体,根据这具尸体上的一些特征得出结论,这具尸体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之前的副官,我在北、京时不遗余力的帮助我的那个人。

    忠心耿耿为了维护我与我出生入死的陈敏麟!

第138章:何丰林() 
陈敏麟的死虽然让我感到惋惜,但是没有办法,马革裹尸这就是军人的宿命,而能够在战场上生存下来的军人,其实那不过就是一种运气,而且说起来,那也是一种幸运。

    果然,陈敏麟不是一个带兵的材料,或许这是我的失误造成的吧,但是即便如此,这件事他的死真的始作俑者就是我的话,那么现在也不是我应该自责反思的时候,甚至悲痛、惋惜也不该是我现在的情绪。

    战争才刚刚开始,虽然打败了一个伍祥桢,但是后面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人物在等候着我,而且说起来,我对于统率北洋军与我对阵的曹锟曹大人,我也是没有什么必胜的信心的。

    此一战,我军成功的占据了新场、高县、横江这三个地方的部分地区,虽然只是部分地区,但是能把这三个地方连成一片的话,那么这就足够我在这里正式的修养军队了。

    不过我知道,护国军的粮饷存在问题,所以我还是采取了这一次与伍祥桢接战时使用的战法,那就是突然打击,所以此次胜利之后,我直接下令全军不需休整,打扫好战场之后。

    即刻整理军务,而后向叙府进军。叙府这个地方,虽然其地界范围不大,但是这个地方却是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的,叙府又称亦称“僰道”、“戎州”、“叙州城”。早在三千多年前,即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在四川宜宾一带就有僰人聚居,大约在周朝就建立了僰人国。秦为西南夷地。

    叙府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故叙府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长江叙府—宜昌段亦称川江。而且这里也是长江上游位置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地方。同样还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称号。

    叙府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打开了这里也就等同于我军就能够长驱直入的攻进四川了,但是正是因为叙府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成为了这里自古就是一个兵家作战的久争之地。

    所以镇守这里的人物自然也不是之前那个伍祥桢能够比拟的,镇守叙府此地的人,便是北洋军中有名的一员大将,何丰林!何丰林此人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初入军旅便是常备左翼步兵第九营的营长。

    虽然此人在北洋军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名声,可是从他初入行伍就能够成为一营之长上就能对他的能力做一个佐证,而且说起来,何丰林此人或许别人不清楚他的厉害,但是我却听说过关于他的一件事情。

    而且这件事情说起来,还真是假如当时不是何丰林处理的话,或许远没有那么好的结局。那是何丰林才刚刚加入行伍的时候,因为当时他的身份是常备军的营长,那么首先就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常备军了。

    所谓的常备军就是常人意义中的正规军,属于国家军事力量的主要构成力量,也是一个国家军队的最要战力,所以真是因为这样,我才说从何丰林初入行伍就能够作为常备军营长的身份出现,这是对他能力的一种佐证。

    其实从讲武堂毕业的也好,还是从各国留学归来的军事学院毕业生来说,初入行伍就成为一个营的营长,这本无可厚非,毕竟是专业性的军事人才吗,入伍给你一个官职这是可定的。

    但是这个官职也分在什么军队中,很多讲武堂毕业的,包括外国军事学院留学归来的人,在刚加入行伍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后备军中某一个职位,要么就是扔到驻防的部队里。

    给一个营长、连长的位置历练历练,很少有人能够直接的就进入到常备军中,而且这少部分能够进入到常备军中的人,也很少有人就能够直接得到一个营长的位置,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常备军的营长那可是完全拥有实际权力的。

    这可不是那些驻防军啊,什么后备军啊,这一类军种能够比拟的。何丰林当时其实应该是才接任了营长职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吧,那个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事,因为常备军虽然与驻防军存在差异。

    但是不论是哪一个军种都需要经常的调度防区或者是驻扎区域,那一次,就是因为调度驻防区时何丰林所在的常备军与当地的驻防军发生了冲突,而也是因为这一次,何丰林将自己的才能展现无遗。

    具体过程虽然并不清楚,但是能够肯定的就是假如当时没有何丰林自己用枪崩了自己一枪的话,或许在几倍于他的驻防军的围攻下,他的第九营就要全军覆没,而后,要不是何丰林警觉度高,军事才能出众的话。

    那么他也不可能以少胜多,真的就在驻防军哗变的时候,用自己一个营的兵力围剿了几倍于他的驻防军的同时,还将这一次的哗变彻底镇压了,同时也给自己报了之前的一枪之仇。

    后来有人说,其实当时那个所谓的哗变其实就是何丰林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报仇雪恨,当然了,也有人说其实当时之所以驻防军会哗变全是因为之前何丰林派人截了他们的给养供给。

    总而言之吧,对于何丰林那一次镇压哗变的事情,怎么样的猜测、说法都有,但是无一例外的,无论是那一种说法,都公然的承认了何丰林这个人的才干以及他的军事才能。

    现在我所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对手,我的对手,就是当年以一个营的兵力镇压了几倍于他的驻防军哗变的何丰林!而且说起来,现在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之前被我一战击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