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烽·烟-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便借此大造声势,因为当年熊希龄组建内阁时。其内各组织被称为“凤凰内阁”,所以袁世凯以此为题,大肆宣扬所谓的“有凤来仪”的祥瑞之照。当然了,这一切都是袁世凯一厢情愿了。

    他想要请熊希龄南下,作为说客,劝蔡锷罢兵,而且还许诺所谓的“悔罪自投、不究既往。”而熊希龄那。虽然答应了袁世凯的请求,不过当他真的离京南下之后,便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袁世凯见自己两计不行,又生一计,他找来云南人朱家宝、丁槐等人,出任云南宣慰使,要求他们以金银为诱饵。诱、惑滇军将士,解甲归田,不单单不追究其任何责任,同时要给予其大量的金银财帛。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护国军将士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其意志比之钢铁还要强硬上几分,又怎么会是他些许金银财帛就能动摇的?三计不成,袁世凯这才放弃了自己想要兵不血刃瓦解护国军的想法。

    他现在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曹锟所统治的三路讨伐军,如果在战场上他还不能取胜的话,那么他的称帝梦想也就随之破灭了。袁世凯电告曹锟,要他不惜代价务必歼灭蔡锷等护国军将士。同时直接的赏赐其大量的金银财帛。

    一九一六年一月十六日,蔡锷所率领的护国军第一军开赴到了滇、川接壤之地。到达了此处之后。已经算是正式的投入战斗了,两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看着眼前的作战布置图,我不由得感觉到四川真的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首先我方与其兵力的对比就不是一个正比的状态,虽然我所率领的部队号称护国第一军,但是实际上我这护国第一军不过只有五千余人。

    而我所面对的四川省敌军。却足足有两万余人,而且解释其精锐部队,不过虽然我不敢轻易进兵,但是他们也绝不敢轻易的就与我军接火,毕竟我滇军的名号在外,不过值得一说的是。

    虽然北洋军的战力不怎么样,但是我说面对的可不单单只有是北洋军。还有比之滇军只在装备上有所差距而骁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川军。假如我有足够的粮草辎重的话,或许我还能够兵围四川,步步为营的打下去。

    可是说句实话,我现在非但没有那么多的粮草辎重,甚至就是正常的武器装备弹药,我都没有一个充足的准备,以我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想尽快的夺取四川的话,恐怕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样的情况下,持、久战更是不现实的,所以我现在能做的就只有一鼓作气,率先与其开战,而后争取首战告捷,以此来激励我军士气的同时,打击敌人的气焰,消磨对方的信念。

    而且说起来,其实不单单是我这一路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唐继尧、李烈钧他们两个人所率领护国第二军、第三军也都是这样的情况。因为我的进军速度最快,所以如果交火的话,我将是护国军与袁氏北洋军的第一战。

    这样一来的话,我这一战更是不能失败,不然的话,打击不单单是我这一路军的士气,更是给当下气势如虹的全体护国军当头一棒。

    兵贵神速,奇兵制胜!我军的劣势我想北洋军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因为长时间的进兵,所以正常来说,在开战之前。应该有一个短暂的休整时间,这是常规的作战方式,但是这一次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

    十六日我军达到此处,十七日我便命令刘云峰所率之第一梯团,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直接向川南镇守使伍祥桢部,发动进攻!

    此一役,乃我护国军第一战!所以我决定。亲临督战以鼓舞全军士气!

第135章:炮击() 
“将军。”刘云峰此时正拿着他梯团参谋部刚刚制定的作战计划,向我一一汇报:“将军,这是我部制定的进攻计划,其进攻路线主要部队投入到新乡以南,正面迎击伍祥桢部之第二梯团、三混成旅,以及其所属部下之护卫军、策援行动队。”

    我看了看刘云峰送来的作战部署图,不由得指着上面一处无防御地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地方是什么位置,为什么没有布防?进攻时间确定在什么时候?”刘云峰点点头,一一回答我的问题。

    道:“将军,这个位置是一处天坑,其深度尚不可知,这是斥候今天才探来的,之前的地图上从未对此有过任何标注,而且这个位置的周围都是岩石地,并不适合我军布防,而且我看了看,这个地方的地形是一处死局,而且这个死局不单单针对我军,同样对于袁军伍祥桢部同理。”

    “进攻时间定在今日十三时二十八分。由我亲自督署第一支队,与邓泰中一同进兵,然后命令我部所属之炮兵、策应等诸携炮火武器装备之部队,全力轰击伍祥桢部之第三混成旅炮兵部署,争取一个小时之内,摧毁敌军炮兵部署,而后全军进攻,以新乡以南为主要战线,兵出三路,争取一战贯穿敌军布防区,同时由杨蓁率部,在我军攻入川南的同时,协同第三梯团朱德部,全力进攻,力求一战取高县、横江诸地。”

    我点点头,确实刘云峰部制定的这份作战计划,是及其可行的,但是其中有一条是我颇为担心的,那就是他所说的,炮兵等携带火炮部队对于伍祥桢部和炮兵部署的轰击问题上,因为我军不单单粮饷不足。

    就是弹药也不充足,我不知道着他所谓的“全力轰击”代表这什么,所以想到此处我不由的问道:“刘梯团长,不知道你想没想过,如果我军炮兵在一个小时之内没有摧毁伍祥桢部的炮兵部署的话,要怎么办?还有就是这一个小时的火炮轰击需要消耗多少弹药。”

    刘云峰一笑,对我道:“将军,我知道您再担心什么,但是这不要紧,我们经过计算,预计时间为一个小时,但是实际上其实未必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而且至于炮弹消耗吗,我想单单我部所持有的弹药应该足够支持了。”

    “这么有自信?”“是。”刘云峰自信满满的说:“将军,其实我明白,咱们的炮兵持有弹药量小,但是咱们的火炮在进攻距离上是存在优势的,步兵作战讲究步炮协同,步兵进攻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炮兵支援那么步兵的进攻将会减少不少的压力。”

    “但是这一次咱们是小规模作战,而且是第一战,所以力求必胜,这样一来的话,步炮协同的方式我想就并不适用了,步炮协同其实为的就是支援本部步兵的同时,压制或是对抗敌军的炮兵支援,这样一来的话,咱们就能够解释了,炮兵除了支援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抗敌人的炮兵。”

    “可是如果咱们能够集中火力直接的摧毁了敌军的炮兵部署的话,那么在他们没有炮兵支援的情况下以最快的进攻速度对敌军阵地发起突袭、进攻的话,那么不也就是等于优势与上风在咱们这一边吗。”

    “咱们有炮兵部署,而对方的没有炮兵部署,孰胜孰败,一目了然,而之所以我有如此自信,还是因为我军装备上有一定的优势,我军所配备的火炮比之北洋军、川军的制式配备在射程上以及火力威力上都有优势。”

    我点点头,陈云峰的回答令我感到满意,随即我便在他的作战部署上签下字名字,表示他的作战部署我已经同意了。时间过的飞快十三时二十八分转眼即到。我站在战壕的上方,看着尚且安静却即将成为一片废墟的敌火炮部署地,心内感慨良多啊。

    不过,我的感慨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情绪转变,而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如期发起攻击。陈云峰看了看自己的怀表,而后对我道:“将军,时间到了,请示您,是否发动进攻?”我点点头,看着远方战场的位置。

    “发动进攻吧。”“是!”陈云峰离开了,而就在他离开后的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远在两公里之外的我军火炮阵地,顿时呼啸其炸雷一般的巨响,一颗颗炮弹呼啸而过的声音,尖锐如刀!

    而就在下一秒,顿时敌方部署地上,顿时炸开了一道道火花!而与此同时,我所在地左侧一公里以外的支援防御性火炮阵地上,也顿时发出了阵阵轰鸣,不过这防御性的火炮阵地所部署的并不是山炮、野战炮。

    而是一种类似于虎蹲炮一样的东西,或者说是近似于红夷大炮的武器,这是一种北洋军械局制造的武器,其实这也是之前北洋军的主战武器之一,只不过因为我军配备了德国制造的山炮、野战炮,所以这一列的武器也就成了防御性质的武器,退为二线了。

    我军发动的进攻可以说的上是迅猛的,爆裂的,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日本士官学校的时候,那个时候有教官摽榜日本木府大名,有着甲斐之虎称号的武田信玄,疾如风徐如林不侵略如火,不动如山的风林火山四字战法。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所谓的四字战法实际上是脱胎于我国孙子兵法中的战术,原文为: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侵略如火!我军现在的炮火攻击我想才能够称之为无愧于的侵略如火吧。火炮的惊天炸响声实在是令人振奋,不过这样的振奋与声势下,是以生命作为基垫,以金钱作为消耗载体的。

    北洋军、川军组成的伍祥桢部的炮火部署阵地虽然遭到了我军火炮的奇袭攻击,在最开始的时候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但是经过了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他们终于又重新组织了起来,倒不是我能看到敌方阵地的变化。

    而是因为现在我军的炮阵地上也遭到了敌方炮弹的轰炸,战争的导火索,现在才算是点燃,而一个小时后,紧跟着炮火熄灭而向前冲锋的步兵进攻,才是这场战争的真正的开始,而且也从那个时候起,整个护国战争才算是正式打响!

    通过望远镜,我看到敌方炮阵地上接连不断升腾而起的烈焰,我甚至不愿意去想想,面临着如此猛烈的炮火的敌军,将会是怎样的一番凄惨场景。我了解我军装备的火炮的威力有多可怕。

    当年重九起义时,我之所以要率先的抢占军火库,就是为了避免我军城外部队遭到昆明城内炮兵的强烈攻击。当年我成为了云南都督的时候,我曾在昆明城外的靶场校阅炮兵,那个时候我还记得我亲手发了一炮。

    那一炮爆炸后的威力,实在是令人侧目,不得不说,滇军之所以能够精锐冠绝天下,实在是与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分不开。而且滇军所配备的制式步枪也都是德国制造的,当然了这一切的武器装备中。

    只有一部分是我弄来的,大部分还是由之前的几任云南长官置办的,而且这也让我明白了,武器装备的必然重要性,虽然我说学来的军事技能中对于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的必要性有着一定的结论。

    但是实际上我还是更愿意相信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以及全军的配合,我认为这才是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关键,不过当我亲身经历了且尝试过了先进装备的威力后,我才决定将云南的大部分财政全部投入到军费中。

    不单单是在购买装备上还有就是对于整个军队的操练、协同等等一些方面,虽然讲武堂中有协同作战的课程,但是在我看来那不过都是以点带面的做法,因为讲武堂内出身的士兵还是少数。

    而且他们也都是未来滇军军官的储备,相比之于他们来说,滇军更多的组成部分还是普通的士兵,而且这些士兵的数量庞大,可是虽然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但是相比之下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协同训练,虽然在战场上依靠着各自的经验与相互间的默契得以相互配合,可是实际上,他们基本上还处于一个协同、配合的最基础,甚至是其中还有人依旧是各自为战。

    所以我的军费的消耗大部分还是对于整体军队的操练,我曾在云南的深山中,最多一次举行过两万人的协同作战模拟。这样的训练肯定是消耗庞大的,按照云南的财政情况这本来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可是即便是这样我还是勒紧了裤腰带,对他们进行了尽可能扩大规模的操练与协同训练,所以此时在战场上这些士兵的表现才能如此的惊艳。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火炮不间断的轰击、爆炸声中度过了,其实刘云峰说的没错,真的不需要一个小时的火炮攻击,因为伍祥桢部的火炮根本就无法命中我军阵地。

    这就是射程上的优势。其实在四十分钟的时候,地方炮阵地上的火炮反击已经零零散散了,而在四十五分钟左右的时候,对方炮阵地上已经没有了反抗的炮声,而之所以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要坚持炮击。实际上我实在以这样的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